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十三

裵耀卿

裵耀卿字焕之守真子应童子举为睿宗藩邸典籖开元中累官济州刺史再历宣冀二州入拜户部侍郎请广漕运以实关辅沿河置仓纳粟又开山陆运以避三门之险擢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充转运使迁侍中终尚书左仆射诗二首

敬酬张九龄当涂界留赠之作

茂先寔王佐仲举信时英气覩冲天发人将下榻迎珪符肃有命江国远徂征九????期方越千钧或所【一作可】轻高帆出风迥孤屿入云平遄迈嗟于役离忧空自情饰簪陪早岁接壤厠专城旷别心弥轸宏规义转倾徒然恨饥渇况乃讽瑶琼

酬张九龄使风见示【时为宣州刺史】

兹地五湖隣艰哉万里人惊飈翻是托危浪亦相因宣

室才华子金闺讽议臣承明有三入去去速归轮宋鼎

宋鼎明皇时为襄州刺史诗二首

赠张丞相【并序】

张丞相与予有孝亷校理之旧又代余为荆州余改汉阳仍兼按使廵至荆州故有此赠

汉上登飞幰荆南历旧居已尝临砌橘更覩跃池鱼盛德继微渺深衷能卷舒义申蓬阁际情切庙堂初郡挹文章美人怀爕理余皇恩傥照亮岂厌承明庐

酬故人还山

举櫂乘春水归山抚岁华碧潭宵见月红树晚【一作晓】开花肃穆轻风度依微隐径斜危亭暗松石幽涧落云霞思鸟吟【一作鸣】高树游鱼戏浅沙安知余兴尽相望紫烟賖

崔颂

崔颂开元中为荆州郡司马诗一首

和张荆州九龄晨出郡舍林下

优闲表政清林薄赏秋成江上悬暁月往来亏复盈天云抗真【一作直】意郡阁晦高名坐啸应无欲宁孤济物情孙翃

孙翃尝以监察御史使洪州张九龄在洪州时翃与往还诗一首

奉酬张洪州九龄江上见赠

受命谳【一作议】封疆逢君牧豫章於焉审虞芮复尔共舟航怅别秋隂尽怀归客思长江臯枉离赠持此慰他乡徐仁友

徐仁友开元时人诗一首

古意赠孙翃

南望缑氏岭【一作山】山居共涧隂东西十数里缅邈方寸心云日落广厦【一作庭】莺花对【一作坐】孤琴琴中多苦调凄切谁复寻

苏绾

苏绾尝为书记与杜审言同时诗一首

奉和姚令公驾幸温汤喜雪应制

汉主新丰邑周王尚父师云符沛童唱雪应海神期林变惊春早山明讶夕迟况逢温液霈恩重御裘诗康庭芝

康庭芝为河隂令与杜审言同时诗一首

咏月【一作沈佺期诗又作宋之问诗误杜审言有和庭芝咏月即和此也】

天使下西楼光含万里秋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佳期应借问为报在刀头张宣明

张宣明有胆气富辞翰为郭元振判官诗二首

山行见孤松成咏【唐新语云宣明尝山行见孤松赏翫久之赋此诗凤阁舍人梁载言赏之曰文之气质不减于长松也】

孤松郁山椒肃爽凌清霄既挺千丈干亦生百尺条青青恒一色落落非一朝大厦今已构惜哉无人招寒霜十二月枝叶独不凋

使至三姓咽面【宣明为元振判官时使至三姓咽面因赋此诗时人称为絶唱】

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一朝抚长劒万里入荒陬岂不服艰险只思清国讐山川去何岁霜露几逢秋玉塞已遐廓铁关方阻修东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

卢崇道

卢崇道睿宗朝为太常卿坐聓崔湜流岭南後私还都下事败敕杖至殒诗一首

新都南亭别郭大元振

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静深人俗断寻翫往还迷碧潭秀初月素林惊夕栖褰幌纳鸟侣罢琴听猨啼佳辰改宿昔胜寄在暌?长怀赏心爱如玉复如珪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十三

猜你喜欢
  侯蒙·唐圭璋
  第十四出 灯前修本·王世贞
  第二十六出 合鎞·叶宪祖
  王伯成·隋树森
  跋·叶炜
  卷十六·韩淲
  卷28 ·佚名
  卷二百九十一·陈思
  卷五十·朱彝尊
  序歌·刘半农
  卷三十二·沈德潜
  提要·董嗣杲
  卷三百二十三·陈廷敬
  卷十七·徐倬
  云林集巻上·危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九出 议婚·李渔

    〖玉女步瑞云〗〖传言玉女〗(小生带末上)底事萦怀,未了向平婚债。〖瑞云浓〗怎禁不肖子,胡行乱踹。下官戚补臣。夫人早丧,只生一子。当初只因后嗣艰难,未免失之骄纵。怎奈他不思上进,只习下流,不但不能承绍箕裘,将来还恐玷辱门

  • 第四折·郑廷玉

    (外扮秦昭公领卒子上,诗云)轻分一旅出函关,列国曾无匹马还。自古秦中多紫气,争教不想占江山。某乃秦昭公是也。昔年我父穆公因与楚结交,世为邻好。近因吴中有一口宝剑飞入楚国,那吴王屡次索剑,楚王只不肯还,以此惹动刀兵,几至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六·汪楫

      崇禎五年二月   ○崇禎五年二月   五年壬申二月己巳朔兵科給事中黃紹杰以督臣曹文衡監臣鄧希詔彼此訐訟屡蒙溫諭而齟齬未觧上言自古未有反顏相視之人而復可以覿面共事者况文衡以節鉞重臣無因而受監視之點染

  • ●卷上·江休复

      御史台阁门移文用撩头牒,章郇公判审官院,张观为中丞,常用此例移审官。时章为翰林学士,辨之,张以故事而止。  章仲镇云:章伯镇勘会案,岁给禁中椽烛十三万条,内酒坊祖宗朝用糯米八百石,真宗三千石,今八万石。  康定中,侍禁

  • 卷之七十四·佚名

    洪武五年六月丙子朔置兵马指挥司分司于中都○定宦官禁令凡内使于宫城内相骂詈先发而理屈者笞五十后骂而理直者不坐其不伏本管钤束而抵骂者杖六十内使骂奉御者杖六十骂门官监官者杖七十内使等于宫城内斗殴先斗而理屈者

  • ●崇祯实录卷之十·佚名

    怀宗端皇帝(十)崇祯十年春正月辛丑朔,日食;免朝贺。以程国祥为户部尚书。甲辰,常熟张从儒讦奏前礼部右侍郎钱谦益——盖怨家嗾之也。疏上,温体仁修吝,命逮下刑部狱,几殆。谦益尝作「故太监王安祠记」,曹化淳出王安门

  • 志卷第三十三 高丽史七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食货*(二)。户口。○国制民年十六为丁始服国役六十为老而免役州郡每岁计口籍民贡于户部凡征兵调役以户籍抄定。仁宗十三年二月判: 居京大小

  • 习凿齿传·房玄龄

    习凿齿,字彦威,襄陽人氏。家族殷富兴旺。世代为乡里豪绅。习凿齿年轻时就颇有志气,博学多闻,以文章著称。荆州刺史桓温召为从事,江夏相袁乔十分器重他,多次在桓温面前夸奖他的才干,桓温便升迁他为西曹主簿,关系亲密,待遇优厚。

  • 卷九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九十三王礼考君臣冠冕服章明太祖洪武元年二月诏衣冠如唐制 二十四年六月诏廷臣参考历代礼制更定冠服居室器用制度明史舆服志曰明初俭德开基重惩时弊乃命儒臣稽古讲礼历代守之递有禁例世

  • 二十一·沈从文

    《北斗》产生与它此后的发展是截然不同的。这刊物若在北平出版,这刊物或可望于最初计划的形式,对于女作家一方面或者逼得出一些好成绩来。但这刊物却在卜海出版,距离她所需要合作的几个人那么远,并且我不久又离开了北京,故

  • 卷七·戴锡章

    西夏称天授礼法延祚二年春正月,元昊遣使如宋,表请称帝改元。表曰:“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远祖思恭,当唐季率兵拯难,受封赐姓。祖继迁,心知兵要,手握乾符,大举义旗,悉降诸部。临河五郡,不旋踵而归;沿边

  • 习吏幼学指南序·徐元瑞

    尝闻善为政者必先于治,欲治必明乎法,明法然后审刑,刑明而清,民自服矣。所以居官必任吏,否则政乖。吏之于官,实非小补。夫吏,古之胥也,史也,上应天文,曰土公之星,下书史牒,曰刀笔之吏,得时行道,自古重焉。秦汉以来,为将为相,立当路而据

  • 提要·洪咨夔

    【臣】等谨按洪氏春秋説三十卷宋洪咨夔撰咨防字舜俞于潜人厯官端明殿学士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咨夔自序称自考功罢归杜门深省作春秋説按本传称理宗初咨防为考功员外郎以忤史弥逺又言李全必为国患为李知孝梁成大所劾镌秩

  • 序·佚名

    序调御师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百物生其义一也然摘叶止啼敲钟谢响广长有舌不妨嚼破虚空芥子指迷悠然遍满法界灯灯相续照去无明从来久矣所贵铁汉当台着手便判竖人天眼目绝圣凡蹊径善乎吾师丈老人有

  • 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佚名

    题“太清真人述”。首有阙文。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经即《黄帝九鼎神丹经》,于西汉末东汉初出世。经中之解,乃西汉至隋代人所解。述外丹术,与《周易参同契》等相一致。

  • 催命符·程小青

    十月二十三日,傍晚五点钟光景,我忽接到我的老友霍桑打来的一个看似轻松滑稽的电话。 “包朗,今夜你如果没有旁的紧要事,请向尊夫人请两小时假,到我这里来走一趟。我有一种奇怪的东西给你瞧。”

  • 溪堂词·谢逸

    词别集。北宋谢逸(1064—1113)撰。一卷。逸字无逸,号溪堂,临川(今江西吉安)人。屡举不第。博学工文词,尝作蝶诗三百首,人呼“谢蝴蝶”。终生不仕。著有《春秋广微》、《樵谈》、《溪堂集》。此集收词六十三首。其词既

  • 学礼质疑·万斯大

    二卷。清万斯大撰。斯大字充宗,晚号跛翁,学者称竭夫先生。浙江鄞县人。曾从学黄宗羲。入清后,不满清统治,弃举子业,研习诸经,尤精《春秋》、《三礼》。其治《礼》不拘汉、宋,不盲从前儒,研读间多所辨正。着有《学春秋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