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二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

杜牧

怀锺陵旧游四首

一谒征南最少年虞卿双璧截肪鲜歌謡千里春长暖丝管高台月正圆玉帐军筹罗俊彦绦帷环佩立神仙陆公余德机云在如我酬恩合执鞭

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蛮鼔殷晴雷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阵马来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连巴控越知何事【一作有】珠翠沈檀处处堆

十顷平湖堤柳合岸秋兰芷緑纎纎一声明月采莲女四面珠楼卷画帘白鹭烟分光的的微涟风定翠【徒兼切】斜辉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

控压平江十万家秋来江静镜新磨城头晩鼔雷霆後桥上游人笑语多日落汀?千里色月当楼午一声歌昔年行乐穠桃畔醉与龙沙拣蜀罗

台城曲二首

整整复斜斜随旗簇晩沙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鼃

王颁兵势急鼔下坐蛮奴潋灧倪塘水义牙出骨须乾芦一炬火回首是平芜

江上雨寄崔碣

春半平江雨圆文破蜀罗声眠篷底客寒湿钓来蓑暗澹遮山远空蒙着柳多此时怀旧恨相望意如何罢锺陵幕吏十三年来泊湓浦感旧为诗

青梅雨中熟樯倚酒旗边故国残春梦孤舟一褐眠揺揺远堤柳暗暗十程烟南走锺陵道无因似昔年

商山麻涧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一作桑】垂柳十余家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鷄埘春日斜秀眉父老对罇酒蒨袖女儿簪野花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商山富水【一作春】驿【驿本名与阳谏议同名因此改为富水驿】

益戅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当时物议朱云小後代声华白日悬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丹水

何事苦萦回离肠不自裁恨身【一作声】随梦去春态逐云来沈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

题武关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除官赴阙商山道中絶句

水叠鸣珂树如帐长杨春殿九门珂我来惆怅不自决欲去欲住终如何

汉江

溶溶漾漾白鸥飞緑浄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襄阳雪夜感怀

往事起独念飘然思不胜前滩急夜响密雪映寒灯的的三年梦迢迢一綫縆明朝楚山上莫上最高层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

圣敬文思业太平海寰天下唱歌行秋来气势洪河壮霜後精神泰华狞【一作宁】广德者【一作有】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君王若悟治安论【一作皮谕】安史何人敢用兵

途中作

緑树南阳道千峰势远随碧溪风澹【一作慢】态芳树雨余【一作隂】姿野渡云初暖征人袖半垂残花不足【一作一】醉行乐是何时

重到襄阳哭亡友韦【一作章】寿朋【一作重宿襄州哭韦楚老拾遗】

故人坟树立【一作五】秋风伯道无儿迹更空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一作曲】月明中

赤壁【一作李商隐诗】

折戟沈沙铁未【一作】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鏁二乔

云梦泽

日旗龙斾想飘扬一索功高缚楚王直是超然五湖客未如终始郭汾阳

除官行至昭应闻友人出官因寄

贱子来千里明公去一麾可【一作不】能休【一作挥】涕泪岂独感恩知草木穷秋【一作秋风】後山川落照时如何望故国驱马却迟迟

寄浙东韩八评事

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鬓衰酒减欲谁泥迹辱魂慙好自尤梦寐几回逐蛱蝶文章应解【一作广】伴牢愁无穷尘土无聊事不得清言解不休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後庭花

秋浦途中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一作片】蒲为问寒沙新到鴈来时还下【一作在】杜陵无

题桃花夫人【即息夫人】庙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雪涨前溪水啼声已绕滩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闻君亦多感何处倚阑干

书怀寄中朝往还

平生自许少尘埃为吏尘中势自回朱绂久慙官借与白题【一作头】还叹老将来须知世路难轻进岂是君门不大开霄汉几多同学伴可怜头角尽卿材

寄崔钧

缄书报子玉为我谢平津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词臣陪羽猎战将骋麒麟两地差池恨江汀醉送君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一作青】隂几首诗

和州絶句

江湖醉度十年春牛渚山边六问津历阳前事知何【一作虚】实高位纷纷见陷人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一作由来】事不【一作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一作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横江馆

孙家子弟看龙骧驰骋功名业帝王至竟江山谁是主苔矶空属钓鱼郎

寄澧州张舍人笛

发匀肉好生春岭截玉钻星寄使君檀的染时痕半月落梅飘处响穿云楼中威凤倾冠听沙上惊鸿掠水分遥想紫泥封诏罢夜深应隔禁墙闻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一作遥遥】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敎吹箫

送李羣玉赴举

故人别来面如雪一榻拂云秋影中玉白花红三百首五陵谁唱与春风

送薛种游湖南

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怜君片云思一去遶【一作一櫂去】潇湘

题寿安县甘棠馆御沟

一渠东注芳华苑苑鏁池塘百岁空水殿半倾蟾口澁为谁流下蓼花中

汴河【一作口】怀古

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游人闲【一作还】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断杀肠

汴河阻冻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浮生却【一作一】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荐衡昔日知文举【令狐相公曾表荐处士】乞火无【一作何】人作蒯通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处士诗曰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

寄宣州郑谏议

大夫官重醉江东潇洒名儒振古风文石陛前辞圣主碧云天外作冥鸿五言宁谢顔光禄百岁须齐卫武公再拜宜同【一作为】丈人行过庭交分有无【一作谁】同

题元【一作袁】处士高亭【宣州】

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何人敎我吹长笛与【一作兴】倚春【一作秋又作清】风弄月明

郑瓘协律

广文遗韵留樗散鷄犬图书共一船自说江湖不归事阻风中酒过年年

和野人殷濳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三吴裂婺女九锡狱孤儿霸主【一作王】业未半本朝心是谁永安宫受诏筹笔驿沈思画地乾坤在濡毫胜负知艰难同草创得失计毫厘寂默经千虑分明浑【一作混】一期川流萦智思山耸助扶持慷慨匡时略从容问罪师褒中秋鼔角渭曲晩旌旗仗义悬无敌鸣攻故【一作固】有辞若非天夺去岂复虑【一作虏】能支子夜星才落鸿毛鼎便移邮亭世自换白日事长垂何处躬耕者犹题殄瘁诗

重题絶句一首

邮亭寄人世人世寄邮亭何如自筹度鸿路有冥冥

送陆洿郎中弃官东归

少微星动【一作里】照春云魏阙衡门路自分倏去忽来应有意世间尘土漫疑君

寄珉笛与宇文舍人

调高银字声还侧物比柯亭韵较奇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敎吹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

历阳崔太守何日不含情恩义同锺李【李膺锺瑶中外兄弟少相友善】埙箎实弟兄光尘能混合擘画最分明台阁仁贤誉闺门孝友声西方像敎毁南海绣衣行【为岭南坼寺副使】金槖宁回頋珠箪肯一枨秖宜裁密诏何自取专城进退无非道徊翔必有名好风初婉软离思苦萦盈金马旧游贵桐庐春水生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共祝中兴主高歌唱太平

遣兴

镜弄白髭须如何作老夫浮生长勿勿儿小且呜呜忍过事堪喜泰来忧胜无治平心径熟不遣有穷途

早秋

疎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尊酒酌未酌晩【一作晓】花嚬不嚬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秋思

热去解钳?飘萧秋半时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途中一絶

镜中丝发悲来惯衣上尘?拂渐难惆怅江湖钓竿手却遮西日向长安

春尽途中

田园不事来游宦故国谁敎尔别离独倚阑干还把酒一年春尽送春诗【一作时】

题村舍

三【一作数】树稚桑春未到【一作劘】扶牀乳【一作儿】女午啼饥濳销暗铄归何处万指【一作户】侯家自不知

代人寄远六言二首【一本作一首】

河桥酒斾风软候馆梅花雪娇宛陵楼上瞪目【一作春晩】我郎何处情饶

绣领任垂蓬髻丁香闲结春梢?肯新年归否江南緑草迢迢

闺情

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鵶飞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袖红垂寂寞眉黛敛依稀还向长陵去今宵归不归

旧游

闲吟芍药诗惆望久嚬眉盼眄回眸远纎衫【一作掺】整髻【一作鬓】迟重寻春昼梦笑【一作拟】把浅花枝小市长陵住非郎谁【一作那】得知

寄远

只影随惊雁单栖鏁画笼向春罗袖薄谁念舞台风

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问屛何屈曲怜帐解周防下渍金阶露斜分碧瓦霜沈沈伴春梦寂寂侍华堂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

寄题甘露寺北轩

曾向【一作上】蓬莱宫里行北轩阑槛最留情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一作鹿】苑暮钟声他年会着荷衣去不向山僧说【一作道】姓名

题青云馆

虬蟠千仭剧羊肠天府由来百二强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云连帐影萝隂合枕遶泉声客梦凉深处会容高尚者水苖三顷百株桑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羣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賖

江上偶见絶句

楚江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入商山

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流水旧声人旧耳此回呜咽不堪闻

偶题

甘罗昔作秦丞相子政曾为汉辇郎千载更逢王侍讲当时还道有文章

送卢秀才一絶

春濑与烟远送君一櫂开潺湲如不改愁更钓鱼来

醉题

金镊洗霜鬓银觥敌露桃醉头扶不起三丈日还高

题商山四皓庙一絶

吕氏强梁嗣子柔我於天性岂恩讐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

送隐者一絶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髪贵人头上不曾饶

题张处士山庄一絶

好鸟疑敲磬风蝉认轧筝修篁与嘉树偏倚半岩生

有怀重送斛斯判官

苍苍烟月满川亭我有劳歌一为听好取离魂随白骑三台星里拜文星

赠别二首

娉娉褭褭十三余荳?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一作郭】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一作但】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寄远

前山极远【一作远极】碧云合清夜一声白雪微欲寄相思千里月溪边【一作傍溪】残照雨霏霏

少年行

官为骏马监职帅羽林儿两绶藏不见落花何处期猎敲白玉镫怒袖紫金鎚田窦长留醉苏辛曲让岐豪持出塞节笑别远山眉捷报云台贺公卿拜寿巵

盆池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堦前

有寄

云濶烟深树江澄水浴秋美人何处在明月万山头

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

猜你喜欢
  萧仲芮·唐圭璋
  周文谟·唐圭璋
  江月松风集卷一·钱惟善
  第三折·刘唐卿
  死·闻一多
  卷四十九·王奕清
  卷二十九·王琦
  卷二百六十二·曹学佺
  后序·曹义
  卷七十八·陈元龙
  御选金诗卷十四·康熙
  奉别张岳州说一·张说
  奉答燕公·张说
  卷三十四·查慎行
  第十三回 二姐初承御面欢 丫头再定金蝉计·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七·彭定求

        卷127_1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王维   明君梦帝先,宝命上齐天。秦后徒闻乐,周王耻卜年。   玉京移大像,金箓会群仙。承露调天供,临空敞御筵。   斗回迎寿酒,山近起炉烟。愿奉无为化,斋心学自然

  • 寒山诗集原序·寒山

    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诸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撰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风狂之士隠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每于兹地时还国清寺寺有拾得知食堂寻常收贮余残菜滓于竹筒内寒山若来即负

  • 卷六百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汪遵【一作王遒】汪遵宣城人幼爲县吏後辞役就贡咸通七年登进士第诗一卷彭泽鹤爱孤松云爱山宦情微禄免相关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杜邮馆杀尽降兵热血流一心犹自逞戈矛功成若解求

  • 和燕公岳州山城·张说

    赵冬曦为吏恩犹旧,投沙惠此蒙。 江边悠尔处,泗上宛然同。 访道精言合,论经大义通。 鸣琴有真气,况已沐清风。

  • 卷一百四十九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起仁宗慶曆四年五月盡其月   五月壬戌朔,樞密副使韓琦、參知政事范仲淹並對於崇政殿,上四策曰:   昨元昊叛命,王師數出不利,而北敵舉數十萬眾,謂元昊是舅甥之邦,中國不當稱兵。國家以生民之故,稍增金繒,以續盟好。今元

  • 乾隆上谕 一、将攻击先王的曾静、张熙缉拿进京·雍正

      编者按:雍正于十三年八月病死,由其子弘历嗣位,第二年,改年号乾隆。乾隆登基后不过一个多月,即下令逮捕曾静、张熙进京。这个谕旨中,声称依据雍正处死吕留良的先例,即攻击朕自身尤可原谅,攻击父王的逆贼绝不允许存之于世上

  • 卷十·王明清

    ●卷十○吴傅朋上殿,高宗自谓九里松牌不如吴说吴傅朋说知信州,朝辞上殿。高宗云:“朕有一事,每以自慊。卿书九里松牌,甚佳。向来朕自书易之,终不逮卿所书,当令仍旧。”说皇恐称谢。是日降旨,令

  • 续后汉书音义卷一·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音义卷一    宋 萧常 撰 纪一胜子贞元朔二年封陆城侯【陆城亭名隶涿郡按前书表贞以元朔二年封而陈夀蜀书作元狩六年误也若此类皆刋正之夀云封亭侯表无亭字】延熹【

  • 九〇 蒸煮·周作人

    饭锅上蒸了吃的菜里,最普通的是打鸭子和柳豆腐。这柳字是假借用的,也有人写作溜,但那是一种动作,读作上声,或者应当照柳字之例,于剔手旁写一个卯字,但是铅字里没有,所以不好使用。这豆腐的制法很简单,豆腐放在陶钵内(实在乃是缸

  • 悲士不遇赋·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迁有赋八篇,但大都不传,只有这篇《悲士不遇赋》保存在唐欧陽询等编纂的《艺文类聚》卷三十之中。文约二百字,是否全文,已无从考察。汉初以来,文人多不得志,因而常有感叹怀才不

  • 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十五人物志五十五大臣传四十一【满洲正蓝旗一 达珠瑚 达海苏噜迈 逹尔汉 阿山 萨璧翰 鄂莫克图 布当 鄂罗塞臣 觉罗郎球 阿尔津 科

  • 卷九十三铁路·冯煦

    皖省铁路始于光绪三十一年皖绅吕佩芬等呈请商部,后改农工商部。奏派四品京堂李经方,总办招股、勘路、购地、兴工各事宜。原奏路线以芜湖接至江宁为首先应办之著。此外,分大江南北为两线。江北路线由芜湖对江之裕溪口起,经

  • 卷九○·邱濬

    ▲冕服之章 《易》: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張栻曰:“作衣裳以被之於身,垂綃為衣,其色玄而象道;襞幅為裳,其色纁而象事。法乾坤以示人,使民知君臣、父子、尊卑、貴賤,莫不各安其

  • 第十五章 22·辜鸿铭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辜讲孔子说:“聪明人绝不会因为别人能说会道而举荐他,也不会因为不喜欢对方的性格而厌弃他所讲的话。”辜解近有英人名濮兰德者,曾充上海工部局书记官后至北京为银公司代表,著一书曰

  • 提要·李光地

    【臣】等谨案注解正蒙二卷国朝李光地撰正蒙一书张子以精思而成故义博词奥注者多不得其涯涘又章句既繁不免偶有出入或与程朱之説相抵牾注者亦莫知所从不敢置议光地是书疏通证明多阐张子未发之意又于先儒互异之处如太虚

  •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复次智上。我念过去世。时有五百商人入海求宝。是时别有一商人。其性刚强猛利暴恶。于海中路而忽相逢彼一商人即生恶心欲谋珍宝彼自思惟。我今宜应设其方便悉

  • 禹贡锥指·胡渭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著作。清胡渭撰,题二十卷。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成书。此书在前人注释《禹贡》的基础上,旁征博引。主要对 《禹贡》的逐句加注,《禹贡》原文字分句顶格,作者博考载籍,凡郡县分合异同,山川形势,道里远

  • 群经音辨·贾昌朝

    音义书。宋贾昌朝撰。7卷。贾氏因群经字多假借,形成同字音义有异,前人音训繁多,彼此不同,于是著此书加以辨析。搜集经传中形同而音训各异的字,按《说文》部首排列。分为“辨字同音异”、“辨字音清浊”、“辨彼此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