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六十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

刘禹锡

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诗有柳色春藏苏小家之句因而戏酬兼寄浙东元相公

钱塘山水有奇声暂谪仙官领百城女妓还闻名小小使君谁许唤卿卿鳌惊震海风雷起蜃鬬嘘天楼阁成莫道骚人在三楚文星今向斗牛明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一作醉】颠

白舍人见酬拙诗因以寄谢

虽陪三品散班中资历从来事不同名姓也曾?石柱诗篇未得上屏风甘陵旧党凋零尽魏阙新知礼数崇烟水五湖如有伴犹应堪作钓鱼翁

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若共吴王鬬百草不如应【一作知惟】是欠西施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

莫嗟华髪与无儿却是人间【一作生】久远期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高山本高於门使之高二义故殊古之诗流晓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篴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罢郡归洛途次山阳留辞郭中丞使君

自到山阳不许辞高斋日夜有佳期管弦正合看书院语笑方酣各咏诗银汉雪晴褰翠幙清淮月影落金巵洛阳归客明朝去容趂城东花发时

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羣贤赋诗因以继和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和乐天鹦鹉

养来鹦鹉觜初红宜在朱楼绣户中频学唤人缘性慧偏能识主为情通歛毛睡足难销日嚲翅愁时愿见风谁遣聪明好顔色事须安枕入深笼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曾经谢病各游梁今日相逢忆孝王少有一身兼将相更能四面占文章开顔坐上催飞盏回首庭中看舞枪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河南王少尹宅燕张常侍白舍人兼呈卢郎中李员外二副使

将星夜落使星来三省清臣到外台事重各衔天子诏礼成同把故人盃卷帘松竹雪初霁满院池塘春欲回第一林亭迎好客殷勤莫惜玉山颓

和宣武令狐相公郡斋对新竹

新竹翛翛韵晓风隔囱依砌尚蒙笼数间素壁初开後一段清光入坐中欹枕闲看知自适含毫朗咏与谁同此君若欲长相见政事堂东有旧丛

和乐天送鹤上裵相公别鹤之作

昨日看成送鹤诗高笼提出白云司朱门乍入应迷路玉树容栖莫拣枝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三山碧海不归去且向人间呈羽仪

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

禁漏晨钟声欲絶旌旗组绶影相交殿含佳气当龙首阁倚晴天见凤巢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灔翠松梢多慙再入金门籍不敢为文学解嘲

和乐天以镜换酒

把取菱花百链镜换他竹叶十旬杯嚬眉厌老终难去醮甲须欢便到来妍丑太分迷忌讳松乔俱傲絶嫌猜校量功力相千万好去从空白玉台

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

可怜五【一作玉】马风流地暂辍金貂侍从才阁上掩书刘向去门前修刺孔融来【冯自馆阁出为河南尹】崤陵路静寒无雨洛水桥长昼起雷共【一作却】羡府中棠棣好先於城外百花开【时公伯仲四人竝以显官居雒士宗荣之】

同白二十二赠王山人

爱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时无事身古老相传见来久岁年虽变貌常新飞章上逹三清路受籙平交五岳神笑听冬冬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

题集贤阁

凤池西畔图书府玉树玲珑景气闲长听余风送天乐时登高阁望人寰青山云绕栏杆外紫殿香来步武间曾是先贤翔集地每看壁记一慙顔

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

凌云羽翮掞天才扬【一作敭】历中枢与外台相印昔辞东阁去将星还拱北辰来殿庭捧日彯缨入阁道看山曳履囘口不言功心自适吟诗酿酒待花开

和乐天南园试小乐

闲步南园烟雨晴遥闻丝竹出墙声欲抛丹笔三川去先教清商一部成花木手栽偏有兴歌词自作别生情多才遇景皆能咏当日人传满凤城

答乐天戱赠

才子声名白侍郎风流虽老尚难当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矻矻将心求浄法时时偷眼看春光知君技痒思欢讌欲倩天魔破道场

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自户部尚书拜】

尚书劔履出明光居守旌旗赴洛阳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衙门晓辟分天仗宾幕初开辟省郎从发坡头向东望春风处处有甘棠【自华陵至河南皆故林也】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

鼎食华轩到眼前拂衣高谢岂徒然九霄路上辞朝客四皓丛中作少年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洛阳旧有衡茆在亦拟抽身伴地仙

和留守令狐相公答白宾客

麦陇【一作蛟龙】和风吹树枝商山逸客出关时身无拘束起长晚路足交亲行自迟官拂象筵终日待私将鸡黍几人期君来不用飞书报万户先从纸贵知

酬郓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怀见寄兼呈乐天

词人各在一涯居声味虽同迹自疎佳句传因多好事尺题稀为不便书已通戎略逢黄石仍占星文耀碧虚闻说朝天在来岁霸陵春色待行车

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

吟君苦调我沾缨能使无情尽有情四望车中心未释千秋亭下赋初成庭梧已有栖雏处池鹤今无子和声从此期君比琼树一枝吹折一枝生

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衙前有乐馔常精宅内连池酒任倾自是官高无狎客不论年长少欢情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赴苏州酬别乐天

吴郡鱼书下紫宸长安廐吏送朱轮二南风化承遗爱八咏声名蹑後尘梁氏夫妻为寄客陆家兄弟是州民江城春日追游处共忆东归旧主人

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龙门宾客会龙宫东去旌旗驻上东二八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离堂未暗排红烛别曲含凄扬晚风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

和乐天耳顺吟兼寄敦诗

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顺科邓禹功成三纪事孔融书就八年多已经将相谁能尔抛却丞郎争柰何独恨长洲数千里且随鱼鸟泛烟波

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镇太原

十万天兵貂锦衣晋城风日斗生辉行台仆射深恩重从事中郎旧路归叠鼓蹙成汾水浪闪旗惊断塞鸿飞边庭自此无烽火拥节还来坐紫微

酬乐天见寄

元君後辈先零落崔相同年不少留华屋坐来能几日夜台归去便千秋背时犹自居三品【三川吴郎品同】得老终须卜一丘【投老之日愿与乐天为邻】若使吾徒还早逹亦应箫鼓入松楸

乐天寄重和晩逹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风云变化饶年少光景蹉跎属老夫秋隼得时凌汗漫寒龟饮气受泥涂东隅有失谁能免北叟之言岂便无振臂犹堪呼一掷争知掌下不成卢

河南白尹有喜崔宾客归洛兼见怀长句因而继和

几年侍从作名臣却向青云索得身朝士忽为方外士主人仍是眼中人双鸾游处天京好五马行时海峤春遥羡光隂不虚掷肯令丝竹暂生尘

和杨师臯给事伤小姬英英

见学胡琴见艺成今朝追想几伤情捻弦花下呈新曲放拨灯前谢改名但是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

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

旧相临戎非称意词人作尹本多情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章句新添塞下曲风流旧占洛阳城昨来亦有吴趋咏惟寄东都与北京

郡斋书怀寄江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

谩读图书三十车年年为郡老天涯一生不得文章力百口空为饱煖家绮季衣冠称鬓面吴公政事副词华还思谢病吟归去同醉城东桃李花

题于家公主旧宅

树绕荒台叶满池箫声一絶草虫悲邻家犹学宫人髻园客争偷御果枝马埓蓬蒿藏狡兔凤楼烟雨啸愁鸱何郎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酬乐天见贻贺金紫之什

久学文章含白凤却因政事赐金鱼郡人未识闻謡咏天子知名与诏书珍重贺诗呈锦绣愿言归计竝园庐旧来词客多无位金紫同游谁得如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吟君叹逝双絶句使我伤怀奏短歌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後波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和乐天柘枝

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娇舞态奢松【一作鬒】鬓改梳鸾凤髻新衫别织鬭鸡纱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画筵曲罢辞归去【一作画席曲残辞别去】便随王母上烟霞

和乐天题真娘墓

薝卜林中黄土堆罗襦绣黛巳成灰芳魂虽死人不怕蔓草逢春花自开幡盖向风疑舞袖镜灯临晓是粧台吴王娇女坟相近一片行云应往来

客有话汴州新政书事寄令狐相公

天下烟喉今大宁军城喜气彻青冥庭前劒戟朝迎日笔底文章夜应星三省壁中题姓字万人头上见仪形汴州忽复承平事正月看灯户不扃

令狐相公见示河中杨少尹赠答兼命继之

两首新诗百字余朱弦玉磬韵难如汉家丞相重徵後梁苑仁风一变初四面诸侯瞻节制八方通货溢河渠自从郤【一作郄】縠为元帅大将归来尽把书

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链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台投笼毕即赴京

银璫谒者引蜺旌霞帔仙宫到赤城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礼上清何事夷门请诗送梁王文字上声名

酬令狐相公赠别

越声长苦有谁闻老向湘山与楚云海峤新辞永嘉守夷门重见信陵君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絶羣幸遇甘泉尚词赋不知何客荐雄文

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

邅回二纪重为郎洛下遥分列宿光不见当花呼早起曾无侍史与焚香三花秀色通春幌十字清波遶宅墙白髪青衫谁比数相怜只是有梁王【相公昔以大僚分司故有同病相怜之句】

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

长忆梁王逸兴多西园花尽兴如何近来溽暑侵亭馆应觉清谈胜绮罗境入篇章高韵发风穿号令衆心和承明欲谒先相报愿拂朝衣逐晓珂

酬令狐留守廵内至集贤院见寄

仙院文房隔旧宫当时盛事尽成空墨池半在颓垣下书带犹生蔓草中廵内因经九重苑裁诗又继二南风为兄手写殷勤句遍历三台各一通

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章句慙非第一流世间才子昔陪游吴宫已叹芙蓉死【张司业诗云吴宫四面秋江水天青露白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李白书】任向洛阳称傲吏【分司白宾客】苦教河上领诸侯【天平相公】石渠甘对图书老关外杨公安稳不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相公昔为幷州从事】

北都留守将天兵出入香【一作天】街宿禁扃鼙鼓夜闻惊朔鴈旌旗晓动拂参星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

重酬前寄

边烽寂寂尽收兵宫树苍苍静掩扃戎羯归心如内地天狼无角比凡星新成丽句开缄後便入清歌满坐听吴苑晋祠遥望处可怜南北太【一作大】相形

令狐相公自太原累示新诗因以酬寄

飞蓬卷尽塞云寒战马闲嘶汉地寛万里胡天无警急一笼烽火报平安灯前妓乐留宾宴雪後山河出猎看珍重新诗远相寄风情不似四登坛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

清淮南岸家山树黑水东边第一栽影近画梁迎晓日香随緑酒入金杯根留本土依江润叶起寒棱映月开早晩隂成比梧竹九霄还放彩雏【一作鹏】来

酬令狐相公见寄

才兼文武播雄名遗爱芳尘满洛城身在行台为仆射书来甪里访先生闲游占得嵩山色醉卧高听洛水声千里相思难命驾七言诗里寄深情

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

功成频献乞身章摆落襄阳镇洛阳万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央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心寄华亭一双鹤日陪高步绕池塘

酬乐天衫酒见寄

酒法衆传吴米好舞衣偏尚越罗轻动揺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閲曲定知能自适举杯应叹不同倾终朝相忆终年别对景临风无限情

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

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自有园公紫芝侣【时宾行四人尽在洛中】仍追少傅赤松游华林霜叶红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更接东山文酒会始知江左未风流【王俭云江左风流宰相唯有谢安】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

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纎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嘉宾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消磨尽有因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

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

常修清浄去繁华人识王城长者家案上香烟铺贝叶佛前灯焰透莲花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明日若过方丈室还应问为法来耶

吴方之见示独酌小醉首篇乐天续有酬答皆含戏谑极至风流两篇之中竝蒙见属辄呈滥吹益美来章

闲门共寂任张罗静室同虚养太和尘世欢娱开意少醉乡风景独游多散金疏傅寻常乐枕麴刘生取次歌计会雪中争挈榼鹿裘鹤氅逓相过

酬乐天斋满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戏赠

一月道塲斋戒满今朝华幄管弦迎衔杯本自多狂态事佛无妨有佞名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锋未钝老犹争平阳不独容宾醉听取喧呼吏舍声

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

从【一作是】君勇断抛名後世路荣枯见几回门外红尘人自走瓮头清酒我初开三冬学任胸中有万户侯须骨上来何幸相招同醉处洛阳城里好池台

酬乐天请裴令公开春加宴

高名大位能兼有恣意遨游是特恩二室烟霞成步障三川风物是家园晨窥苑树韶光动晚度河桥春思繁弦管常调客常满但逢花处即开樽

乐天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因成继和以寄苦怀

凄凉同到故人居门枕寒流古木疎向秀心中嗟栋宇萧何身後散图书本营归计非无意唯算生涯尚有余忽忆前言更惆怅丁宁相约速悬车【敦诗与予及乐天三人同甲子平生相约同休洛中】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兄情分偏睦早忝游旧因成是

太平莲峯降岳灵两川棠树接郊垧政同兄弟人人乐曲奏埙箎处处听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旗竿

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後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城外园林初夏天就中野趣在西偏啬嶶乱发多临水鸂鶒双游不避船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白家唯有杯觞兴欲把头盘打少年

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

少年曾醉酒旗下同辈黄衣颔亦黄蹴踏青云寻入仕萧条白髪且飞觞令徵古事欢生雅客到闲人兴任狂犹胜独居荒草院蝉声听尽到寒螀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二百零四·彭定求
  第十八出 耳醋·李渔
  甲集前编第八之上·钱谦益
  巻一·查为仁
  提要·仇远
  卷一百五十五·曹学佺
  总目·陈元龙
  卷七百十六·佚名
  卷五百五十三·佚名
  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王梵志诗校注卷一·王梵志
  卷三·温庭筠
  第三十六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蒋捷·唐圭璋

      捷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自号竹山,遁迹不仕。有竹山词。   贺新郎   秋晓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

  • 第一齣~第十齣·邱瑞吾

    第一齣 家门始末【齐天乐】〔副末开场〕画堂今日歌金缕。座集貂蝉簪组。酒进霞觞。屛开云母。次第装今演古。徧观乐府。尽丽曲妖词。宣淫导颇。过眼生憎。细追寻风化终无补。暂且移宫换羽。劝君休觑做等閒俦伍。宛转

  • 卷五·唐圭璋

    【梵琦:词作32首】○渔家傲娑婆苦十六首听说娑婆无量苦。能令智者增忧怖。寿命百年如晓露。君须悟。一般生死无穷富。绿发红颜留不住。英雄尽向何方去。回首北邙山下路。斜阳暮。千千万万寒鸦度。○渔

  • ●卷七·魏泰

    熙宁八年,吕惠卿为参知政事,权倾天下。时元参政绛为翰林学士、判群牧,常问三命僧化成曰:“吕参政早晚为相?”化成曰:“吕给事为参政,譬如草屋上置鸱吻耳。”元曰:“然则其不安乎?”成曰:“

  •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纪昀

    忠义传元 【三】○元三董抟霄【昂霄】 王英福寿【伯嘉努 贺方 达年达萨】 郑玉黄冔 拜特穆尔德哷默色【和尔多卜丹 吕复等】 布延布哈【申荣】闵本【拜珠】赵宏毅【恭】 王逊志保赛音布哈【张庸 段祯】丁

  • 卷二十·宇文懋昭

    <史部,别史类,钦定重订大金国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十 纪年 章宗皇帝中 【己未】承安四年春二月诏建太学於京城之南总为屋七十有五区西序置古今文籍秘省新所赐书东序置三代鼎彛俎豆敦盘尊罍及春秋释

  • 夏本纪第二·司马迁

    解惠全张德萍译注【说明】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

  • 牛弘传·魏徵

    牛弘,字里仁,安定鹑觚人,本姓燎。 祖父燎炽,郡里任中正。 父亲燎允,在北魏任侍中、工部尚书、临泾公,赐姓牛。 牛弘尚在襁褓之中时,有相面的见了他,对他父亲说:“这个小孩日后当会富贵,好好养他。”他长大后,长满胡须,容貌魁伟,生

  • 伯颜不花的斤传·宋濂

    伯颜不花的斤字苍崖,畏兀儿族人。驸马都尉、中书丞相高昌王雪雪的斤的孙子,驸马都尉、江浙行省丞相、荆南王朵尔的斤的儿子。平素洒脱不羁,好学习,通诗文音韵。初年因父荫封同知信州路事,后调任建州路。徽州人民起义,攻遂州

  • 第九章 大唐帝国自此亡·吕思勉

    第一节 昭宗征河东光启四年二月,僖宗不豫,自凤翔还京。既至,改元曰文德。三月,崩。群臣欲立吉王保。杨复恭请立寿王杰。更名敏,又更名晔,是为昭宗。昭宗亦唐室贤主。史称其意在恢复旧业,号令天下,观其所为,信为不诬,而惜乎其时

  • 崇学第五·佚名

    至道无言,非立言无以明其理;大象无形,非立象无以测其奥。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学不传。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以光身者也。夫茧缫以为丝,织为缣纨,缋以黼黻,则王侯服之;人学为礼仪,雕以文藻,而世人荣之。茧之不缫,则素丝

  • 传第六章·王夫之

    一先儒分致知格物属知,诚意以下属行,是通将大学分作两节。大分段处且如此说,若逐项下手工夫,则致知格物亦有行,诚意以下至平天下亦无不有知。 格致有行者,如人学弈棋相似,但终日打谱,亦不能尽达杀活之机;必亦与人对弈,而后谱中

  • 提要·张栻

    【臣】等谨案癸巳论语解十卷宋张栻撰其书成于乾道九年是年嵗在癸巳故名曰癸巳论语解考朱子大全集中备载与栻商订此书之语抉摘瑕疵多至一百一十八条又订其误字二条以今所行本校之従朱子改正者仅二十三条余则悉仍旧稿似

  • 卷十·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十      元 赵汸 撰变文以示义第三变文之义有三一曰变文以示义春秋虽有笔有削而所书者皆从主人之辞然或有文同而事异者有事同而文异者其与夺无章而是非不着则非唯不足以尽事变而反足以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功德品第二十二   釋曰.已說菩薩諸覺分.次說菩薩諸功德.偈曰.   [一]捨身.及勝位. 忍下.亦長勤. 不味.不分別. 六行說希有。   釋曰.此偈顯示行希有檀

  • 第二卷·佚名

    十善业道品之二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如是十善业道对治修行漏无漏业。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以此因缘。世间中缚。善法尽灭。所谓缚因。不善业道。善是佛因。是解脱因。所言善者。谓离杀生。摄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四·智圆

    钱唐沙门释智圆述二观心二。初正释观心因果二。初正示因果二。初明修观行因。事理相资者荆溪云。事即如前十七句。理即指今直心是也。事理不善者事理二惑也。佛土净故即境界净者境界即所化众生。所化境净则说法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