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出 赘苹

【翠华引】〔末上〕觅得如花少女。深闺养作螟蛉。〔净上〕聪慧浑如男子。娇柔赛过亲生。

〔末〕夫人。下官前日去抄没刘尙书家裏。见他侍女采苹。眷恋主母。务要随入宫去。下官留为义女。不知此女在吾家如何。〔净〕相公。此女容德堪称。便是老身亲生女一般。〔末〕果然是好。夫人。我和你终身无靠。何不将此女招赘一壻。也不绝了祭祀之主。〔净〕相公见得是。

【海棠春】〔生丑上〕不及海棠春。野草堪消闷。

〔生〕此处是他门首。不免径入。〔进见跪介末〕足下请起。高姓。仙乡何处。为着甚来。

【一封书】〔生〕使君听事因。王仙客。襄邓人。〔末〕元来足下与下官同姓同乡。敢问令尊何人。〔生〕谏议是先君。〔末〕谏议大夫王君么。〔生〕与萱堂。早丧身。〔末〕你父母双亡。靠着何人。〔生〕母舅刘公相慰悯。〔末〕莫非刘尙书么。他如今全家抄没。〔生〕谁想全家荡不存。〔末〕如今却怎的。〔生丑合〕没亲人。只采苹。要见娇姿造贵门。

〔末〕夫人。下官与王秀才父亲。本是同族。因遇乱离。失去谱谍。以此久不往来。

【前腔】吾家本楚城。遇乱离。迁入秦。与汝本宗亲。〔生〕原来是仙客一族。不知尊卑如何。〔末〕论昭穆。叔父尊。〔生拜介〕如此。请叔叔婶婶上坐。容小侄拜见。〔末〕今日相逢须厮认。怎做区区陌路人。〔合〕叙殷勤。细评论。须信千枝共一根。

〔末〕贤侄此来。要见采苹。是不忘旧的意思。我唤他出来。与你厮见。〔生〕如此万幸。〔净〕且住。老身有话。相公百计要与采苹招一佳壻。今侄儿没有安身之处。就把采苹与他为妻如何。〔末〕说得有理。侄儿。你心中肯否。〔生〕感承叔婶好意。小生来此。只要见采苹一面。不敢望此。一者停妻再娶。背无双旧约。二者采苹与小生有兄妹之分。怎么使得。〔末〕贤侄差矣。无双一入深宫。便如死的一般。如何是停妻再娶。采苹不过一时认义之女。又不是俺亲生的。有何不可。你依着我。今日是吉日。就与你成就。且退去书院中安歇。自有分晓。〔丑〕王老爷旣是这等说。相公且依允了的好。

 【亭前柳】〔贴上〕萍梗泊侯门。暂且度朝昏。时时思主母。夜夜梦佳人。堂前何事呼名问。〔合〕试把姻缘一一诉虚眞。

〔相见介末净〕且喜。且喜。我儿。你的亲人来了。〔旦〕爹爹。孩儿一家都已四散。有甚亲人。〔净〕是你主人外甥。又是你小姐丈夫。王仙客到来要见你。说起来又是你爹爹的侄儿。〔贴〕元来如此。我要见他一见。〔末〕且慢着。我有一件大事。和你商量。〔贴〕有甚事。但说不妨。〔净〕孩儿。你爹爹要把你招王秀才为配。你心中自宜斟酌。〔贴〕多感爹爹好意。只一件。孩儿昔日在刘门。为一使女。王解元乃小姐之贵壻。贱人怎敢与他为配。〔末〕你若不然。辜负了王秀才一片好心。〔贴〕爹妈听说。若做夫妻。不惟辱没了王解元。抑且忘背了小姐。倘或他日小姐得出。何以相处。奴家情愿与王解元为妾。〔末〕贤哉此女。说得中听。事不宜迟。今晚便成就了罢。〔净〕也罢。孩儿且退。去房中梳妆。少刻唤你。〔贴〕妆饰待花烛。娇羞入画堂。〔下末唤杂介〕院子听我说。一边办下筵席。与小姐做亲。一边去唤个摈相来。〔杂应介外上〕全仗孔周礼乐。来成秦晋欢娱。小人是摈相。不知老爷有何分付。〔末〕我有义女与侄儿王解元为妾。着你喝礼。〔外〕如此。小人便请新人。落尽荷花去采苹。权时解却惜花心。从今旅馆寒灯夜。添个铺床迭被人。第一请云云。使女升为义女。义女改做妾身。明年丈夫高中。就做第二夫人。第二请云云。未讨老婆先讨小。讨得小时初时好。若还讨个大的来。大小相争怎得了。第三请云云。

【前腔】〔生贴上〕偶尔到侯门。从他觅故人。忽成刘阮约。如入武陵村。花灯艳艳烧香烬。〔合〕排列华筵。与你结朱陈。

〔外喝礼介〕伏以花星高照。好事初临。绣被中抱个半边妻。洞房内添他替死鬼。权且解馋。也当春风一度。再休偷约。不作鹤步苍苔。吿免了踢打扯挦之苦。忽上抬盘。只闻得油盐酱醋之香。曾磨灶角。荷蒙恩相。嫁作偏房。烧茶煑饭。切莫迟延。扫地揩台。必须干净。明年生下孩儿。便合称为庶子。他日小心不到。定要卖做军妻。〔生贴拜末净交拜介〕

【小桃红】〔生〕漂零艰窘。邂逅宗亲。一见浑如故也。赠与佳人。暂宽心下恨。聊伴旅中身。总然山有崩。海有枯。你的恩无尽也。此心何日泯。〔合〕今宵成秦晋。白首欢娱莫负恩。

【下山虎】〔贴〕舞衣歌扇。回首成尘。漂泊无人问。谁知得遇侯门。重整旧家珠翠含羞奉事新人。自愧乌鸦入凤羣。〔合〕莫把凡花哂。瓜葛有因。一饷东园桃李春。

【蛮牌令】〔末净〕衰老没亲人。螟蛉女。掌中珍。郞须好看待。休看做等闲人。悄一似章台杨柳出侯门。再遇芳春。〔合〕对银灯各自断魂。恍惚浑如梦裏相亲。

【尾声】〔生贴〕齐眉结发无音信。向丫环且把闷怀伸。〔末净〕雪鬓霜鬟也靠君。

百岁欢娱今始同。

劝君且莫叹西东。

今宵剩把银缸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净贴下末生吊场末〕贤侄。你父亲在先朝有直谏之功。子孙理宜录用。下官明早入朝。与你奏过官裏。讨个七品官职与你做。你心下如何。〔生〕若得如此。自当结草衔环之报。〔末〕休恋故乡生处好。〔生〕受恩深处便为家。〔下〕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六·彭定求
  歴代诗话卷六·吴景旭
  卷十二·丁绍仪
  第六出 奸囮·李渔
  ◆神川遯士刘祁(神川遯士集)·顾嗣立
  序幕·老舍
  楔子·关汉卿
  张碧山·隋树森
  初集卷四十二·乾隆
  散花庵词·黄昇
  第二十九出 天变(中吕调萧豪韵)·丁耀亢
  黄庭坚诗全集十二·黄庭坚
  第三回 喜成佳偶·蒲松龄
  张炎词作鉴赏·佚名
  李演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冯子振

    【臣】等谨案梅花百咏一巻附録一巻元冯子振与释明本倡和诗也子振字海粟攸州人官承事郎集贤待制以博学英词有名于时明本号中峰钱塘人住鴈荡村姓孙氏出家呉山圣水寺得法于髙峰原妙禅师屡辞名山主席屏迹自放时赵孟頫与明

  • 卷三 真宗·王夫之

      〖一〗  咸平四年,诏赐九经于聚徒讲诵之所,与州县学校等,此书院之始也。嗣是而孙明复、胡安定起,师道立,学者兴,以成乎周、程、张、朱之盛。及韩侂胄立伪学之名,延及张居正、魏忠贤,率以此附致儒者于罪罟之中,毁其聚讲之

  • 雍正上谕 朱轼等编纂的驳吕留良之书应该颁发各地学宫·雍正

      编者按:雍正最后虽然把吕留良的遗骨从坟墓中挖出,戮尸枭首,锉骨扬灰,但是吕留良的著述仍存在于世,还会影响到人。所以批准了把朱轼等编的,批驳吕留良《四书讲义》的书,颁发到各地学宫,企图抵消其影响。  【原文】  雍

  • 宋史纪事本末卷六·陈邦瞻

    夏元昊拒命仁宗天圣六年五月夏王德明使其子元昊袭回鹘甘州取之元昊小字嵬理性雄毅多大略善绘画圆面髙凖晓浮图学通畨汉文字德明虽臣事中国及契丹然自帝其国至是以元昊袭破回鹘夺甘州遂立为皇太子明道元年十一月夏王德

  • ●卷六。恩叙一·梁章钜

    乾隆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庄亲王允禄等奏:臣等因总理事务,荷蒙天恩,交部议叙。查总理事务差委办事之侍郎纳延泰、班第,学士索柱,并办事官员等,多系从前在办理军机处行走之员,复在总理处效力行走,俱各小心谨慎,黾勉办公,并无过失,应

  • 元明事类钞卷八·姚之骃

    官品门【一】内阁十八入相 元明善集安同年十八入相荐用端良职任汉士天子嘉之曰安同为相朕寝乃熟元名臣事畧安童十八登庸在相位前后二十年海内号为极治案元史俱作安童花马平章 元史布延特穆尔持身亷介常乗花马时称花

  • 卷之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庚申夷氛纪略·佚名

    恭惟我国家厚泽深仁,君贤臣良,比隆三代,远迈汉唐。四夷臣服,寰海镜清,方隅砥平,承平二百余年,金瓯无少欠缺,古未曾有。庚申变乱,亦开辟未闻,虽曰天数,岂非人事哉。上年己未,僧王屯军天津海口。夫僧王者,外藩科尔沁蒙古郡王也,名僧格

  • 裴忌传·姚思廉

    裴忌字无畏,河东闻喜人。祖父裴髦,梁中散大夫。父裴之平,豪爽洒脱而颇有抱负,召补为文德主帅。梁普通年间众军北伐,裴之平随都督夏侯..平定涡、潼,以功封为费县侯。适逢衡州部民聚众劫掠,诏令以裴之平为假节、超武将军、都督

  • 卷三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三十八祀杂録皇统六年三月奏禀宗庙诸陵脩完守防等事依唐六典大宗正府庆元宫崇奉太祖皇帝神御亦合与太庙一体其祭祀礼数等事合依旧太常寺管勾外太社属郊社署合置令丞虽太常寺缘脩完守防

  • 书义矜式卷五·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周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旦曰其作大邑其自时配皇天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又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大臣勉言以宅中圗治无非所以为天人计也盖王者天人之主所以继天而出治者也故召公吿成王以绍上帝服土中为

  • 提要·陈师凯

    【臣】等谨案书蔡传旁通六卷元陈师凯撰师凯家彭蠡故自题曰东滙泽其始末则不可得详此书成于至治辛酉以鄱阳董鼎尚书辑录纂注本以羽翼蔡传然多采先儒问答断以已意大抵辨论义理而于天文地理律歴礼乐兵刑防河图洛书道徳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八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八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犍度智品之四◎当言一眼见色。乃至广说。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曰。为止并义者意故。如尊者昙摩多罗说。眼不见色识见色为止如是意

  • 卷第二十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二十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用纯黑羊毛作敷具学处第十二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诸苾刍用纯黑羊毛。自作敷具或复使人。由其难得复是贵价。时诸苾刍为营造故多诸事业。妨废

  • 蔡宽夫诗史·蔡居厚

    诗话著作。宋蔡居厚撰。蔡居厚(?—1125),字宽夫,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擢进士第,累官吏部员外郎。徽宗大观初拜右正言,后进右谏议大夫,改户部侍郎,坐事罢官。蔡京再相,起知沧、陈、齐三州,加徽猷阁待制,徙汝州。久之,

  • 天地八阳神咒经·佚名

    亦称《八阳神咒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认为天地间只有人最胜最上,贵于一切万物。人之身心即是佛法器,亦是十二部大经卷。因此,人应当识心见性,修善背恶,以求解脱。经中论及殡葬,认为无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