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十六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十六

曹松

曹松字梦徵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复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顔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榜授秘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长安春日

浩浩看花晨六街扬远尘尘中一丈日谁是晏眠人御柳舞【一作垂】着水野鸎啼破春徒云多失意【一作还楚计又作还楚客】犹自惜离秦

慈恩寺贻楚霄上人

在秦生楚思波浪接禅关塔碍高林鸟窗开【一作藏】白日山树隂移草上岸色透庭【一作林】间入【一作楼】内谈经彻空携讲疏还

崇义里言怀

马蹄京洛岐复此少闲时老积沧洲梦秋乖白阁期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把向侯门去侯门未可知

僧院松

此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空知百余尺未定几多年古甲磨云拆孤根捉【一作把】地坚何当抛【一作拖】一干作盖道场前

贻世

富者非义取朴风争肯还红尘不待晓白首有谁闲浅度四溟水平看诸国山只消年作刼俱到总无间

南游

直到【一作道】南箕下方谙涨海头君恩过铜柱戎节限交州犀占花隂卧波冲瘴色流远夷非【一作君】不乐自是北人愁

送胡【一作王】中丞使日东

辞天理玉簪指日使鸡林犹有中华恋方同积浪深张帆度鲸口衔命见臣心渥泽遐宣後归期抵万金

哭陈陶处士

园里先生塚鸟啼春更伤空余八封树尚对一茅堂白日埋杜甫皇天无耒阳如何稽古力报答甚茫茫

言怀

冥心坐似痴寝食亦如遗为觅出人句秪求当路知岂能穷到老未信逹无时此道须天付三光幸不私

寥寥天地内【一作外】夜魄爽何轻频见此轮满即应华髪生不圆争得破才正又须倾人事还如此【一作相似】因知【一作何】倚伏情

答匡山僧赠楖栗杖

栗杖出匡顶百中无一枝虽因野僧得犹畏岳神知画月冷光在指云秋片移宜留引蹇步他日访峨嵋

商山夜闻泉

泻月声不断坐来心益闲无人知落处 万木冷空山远忆云容外幽疑石缝间那辞通曙听明日【一作月】度蓝关

书怀

默默守吾道望荣来替愁吟诗应有罪当路却如讐陆海傥难溺九霄争便休敢言名誉出天未白吾头

道中【第四句缺二字】

出门嗟世路何日朴风归是处太行险  应解飞主人厚薄礼客子新故衣所以浇浮态多令行者违

夏云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塞上行

上将拥黄须安西逐指呼离乡俱少壮到碛减肌肤风雪夜防塞腥羶朝系胡为君【一作军】乐战死谁喜作征夫

晨起

晓色教不睡卷帘清气中林残数枝月髪冷一梳风并鸟含【一作闻】钟语欹荷隔雾空莫疑【一作徒】营白日道路本无穷

感世

触目尽如幻幻中能几时愁来舍行乐事去莫吞悲白髪不由巳黄金留待谁耕烟得铭志翻为古人思

观华夷图

落笔胜缩地展图当晏寜中华属贵分远裔占何星分寸辨诸岳斗升观四溟长疑未到处一一似曾经

山中寒夜呈进士许棠

山寒【一作中】草堂暖寂夜有良朋读易分高烛煎茶取折冰庭垂河半角窗露月微棱俱入论【一作诗】心地争无俗者憎

滕王阁春日晚眺

凌春帝子阁偶眺日移西浪势平花坞帆隂上柳堤凝岚藏宿翼叠鼓碎归蹄只此长吟咏因高思不迷

锺陵野步

冈扉聊自启信步出波边野火风吹濶春冰鹤啄穿渚樯齐驿树山鸟入公田未创孤云势空思白阁年

哭胡处士

故人江阁在重到事悠悠无尔向潭上为吾倾瓮头空余赤枫叶堕落钓鱼舟疑是冲虚去不为天地囚

青龙寺赠云颢法师

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此地开新讲何山鏁旧房僧名喧北阙师【一作祖】印续南方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

荐福寺赠应制白公【一作栖白太师】

才于【一作着】紫檀衣明君宠顾时讲昇高座懒书答重臣迟瓶势倾圆顶刀声落碎髭还闻穿内去随驾进新诗

观山寺僧穿井

云僧凿山井寒碧在中庭况是分嵓眼同来下石瓶旁痕终变藓圆影即澄星异夜天龙蛰应闻说叶经

送德光【一作辉】禅师【重礼石霜长者】

天涯缘事了又造石霜微不以千峰险唯将独影归有为嫌假佛无境是真机到後流沙锡何时更有飞

赠南陵李主簿

外邑官同隐寜劳短吏【一作使】趋看云情自足爱酒逸应无簟席弹【一作遗】碁子衣裳惹印朱仍闻陂水近亦拟掉孤蒲

慈恩寺东楼

寺楼凉出竹非与曲江赊野火【一作水】流穿苑秦山叠入巴风梢【一作容】离衆叶岸角积虚沙此地钟声近令人思未【一作海】涯

古塜

代远巳难问累累次古城民田侵不尽客路踏还平作穴蛇分蛰依冈鹿绕行唯应风雨夕鬼火出林明

访山友

一迳通高屋重云翳两原山寒初宿顶泉落未知根急雨洗荒壁惊风开静门聼君吟废夜苦却建【一作见】溪猿

林下书怀寄建州李频员外

一从书事嬾海上迹宜沉吾道不当路鄙人甘入林云垂方觅鹤月湿始收琴水石南州好谁陪刻骨吟

曾宿三巴路今来不愿聼云根啼片白峰顶掷尖青护果憎禽啄栖霜觑叶零唯应卧岚客怜尔傍岩扃

秋日送方干游上元

天高淮泗白料子趋修程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云离【一作迷】京口树鹰【一作岸】入石头城後夜分遥念诸峯霜露【一作月雾又作雾露】生

哭李频员外【时在建川】

出麾临建水下世在公堂苦集休开箧清资罢转郎瘴中无子奠岭外一妻孀定【一作恐】是浮香【一作吟】骨东归就故乡

山中言事

岚霭润窗棂吟诗得冷症教餐有效药多媿独行僧云湿煎茶火冰封汲井?片扉深着掩经国自无能

送左恊律京西从事

辟书来几日遂喜【一作逐意】就嘉招犹向风沙浅非於【一作干】甸服遥时平无探骑秋静见盘鵰若遣关中使烦君问寂寥

望九华寄池阳太守

造化峯峯异宜教岳德谦灵踪载籍古怪刃刺云尖盘蹙陵阳壮孤标建邺瞻霁余堪洗目青出谢家檐

上广州支使王拾遗

明时应不谏天幕称仙才聘入关中去人从帝侧来诗窗盛岛屿檄盾照风雷几度陪旄节营巡海色回

题僧松禅【一作题僧院松】

空山涧畔枯松树禅老堂头甲乙身【一作老对禅堂鳞甲身】传是昔朝僧种着下头应有茯苓神

赠华隂李明府

佩墨县兼清约关西近城三峯岂不重厚地戴犹轻雪筱欹难直风泉喷易横须知高枕外长是劝民耕

送人庭鹤【第三句缺一字】

度岁休笼闭身轻好羽仪白云 是伴沧海得因谁唳起遗残食盘余在迥枝条风频雨去只恐更相随

信州闻通寺题僧砌下泉

细声从峤足【一作落】幽淡浸香墀此境未开日何人初见时耗痕延黑藓净罅吐微澌应有乔梢鹤下来当饮之

山中

此地似商岭云霞空往还衰条难定鸟缺月易依山野色耕不尽溪容钓自闲分因多卧退百计少相关

寄崇圣寺僧【一作关山寄诗赠清越】

不醉长安【一作秦中】酒冥心只似师望山吟过日伴鹤立多时?远流声细林寒緑色迟庵西萝月夕重约语【一作得话】空期

金陵道中寄

忍苦待知音无时省废吟始为分路客莫问向隅心峤翠藏幽瀑枝风下晓禽忆君秋欲尽马上秣陵砧

都门送许棠东归【一作送进士张乔】

旧客东归远长安诗少朋去愁分碛鴈行计逐乡僧华岳无时雪黄【一作伊】河漫处冰知辞国门路片席认西【一作巴】陵

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

北鄙征难尽诗愁满去程废巢侵烧【一作晓】色荒【一作孤】塜入锄声逗野河流浊离云碛日【一作月】明并州戎【一作戍】垒地【一作暮】角动引风生

九江暮春书事

杨柳城【一作春】初鏁轮蹄息去踪【一作归愁不记重】春流无旧岸夜色失诸峯影动渔边火声迟话【一作语】後钟明朝回去鴈谁向北郊逢

到洪州望西山【松常栖此山】

洪州向西顾不忍暂忘君记得瀑泉落省同幽鸟闻一回经雨电长有剩风云未定却栖息前头江海分

与胡汾坐月期贯休上人不至

扫庭秋漏滴接话贵忘眠静夜人相语低枝鸟暗迁星围南极定月照断河连後会花宫子应开石上禅

赠胡处士

年光离岳色带疾卧南原白日与无事俗人嗔闭门樵鱼临片【一作岸】水野鹿入荒园莫问荣华事清霜点髪根

鈆山写怀

天涯兵火後风景畏临门骨肉到时节团圆因梦魂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耳纵聼歌吹中心不可论

书翠岩寺壁

何年话尊宿瞻礼此堂中入郭非无路归林自学空溅瓶云峤水逆【一作迸】磬雪川风时说南庐事知师用意同

江西题东湖【第二句缺二字第四句缺一字】

凿出江湖思凉多  间无风触微浪半日 秋山客袖沙光满窗荻影闲时人见黄绶应笑狎鸥还

题湖南岳麓寺

海云山上寺每到每开襟万木长不住细泉听更深蜩沾高雨断鸟遇夕岚沈此地良霄月秋怀隔楚砧

赠衡山麋明府

为县潇湘水门前树配苔晚吟公籍少春醉积林开涤砚松香起擎茶岳影来任官当此境更莫梦天台

塞上

边寒来所【一作处】濶今日复明朝河凌【去声】坚通马胡【一作朝】云缺见鵰砂中程独泣乡外隐谁招回首若【一作苦】经岁灵州生【一作在】柳条

送邵安石及第【一作先辈】归连州觐省

及第兼归觐宜忘涉驿劳青云重【一作具】庆少白日一飞高转楚闻啼狖临湘见叠涛海【一作连】阳沈饮罢【一作徧】何地佐旌旄

边上送友人归寜

乡路穿京过【一作口】寜心去少同日斜?濶碛春尽逐归鸿独树河声外凝笳塞色中怜君到此处却背老莱风

除夜

残腊即又尽【一作旧历不足卷】东风应渐【一作还坐】闻一宵犹几许【一作刻】两岁欲平分燎暗【一作腊尽】倾时斗春通绽处芬【一作云】明朝遥捧【一作把】酒先合祝尧【一作吾】君

题甘露寺

香【一作禅】门接巨垒【一作壑】画角间清钟北固一何峭西僧多此【一作未】逢天垂无际海云白久晴峰旦暮然灯外涛头振蛰龙

贻住山僧

罢讲廵岩坞无穷得野情腊高犹伴鹿夏满不归城云朶缘崖发峰隂截水清自然双洗耳唯任白毫生

题鹤鸣泉

仙鹤曾鸣处泉兼半井苔直峯抛影入片月泻光来潋灔侵顔冷深沉慰眼开何因值舟【一作丹】顶满汲石瓶回

吊贾岛二首

先生不折桂谪去抱何寃巳葬离燕骨难招入劒魂旅坟低却草稚子哭胜猿冥寞如搜句宜邀贺监论青斾低寒水清笳出晓风鸟来伤贾傅马立葬滕公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一朝今古隔惟有月明同【此首本集不载见唐诗类苑】

忆江西【一作南】并悼亡友

前心奈兵阻悔作豫章分芳草未归日故人多是坟帆行出岫雨马践过江云此地一罇酒当时皆以文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十六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五十·彭定求
  卷四百五十一·彭定求
  ●卷四·江顺诒
  卷二十三·白居易
  百正集卷中·连文凤
  奥文满垒狄斯的诗(译诗)·徐志摩
  卷三十一·王十朋
  卷六·仇兆鳌
  五集卷七十二·乾隆
  香销酒醒词·赵庆熺
  卷458 ·佚名
  卷之十七·佚名
  卷三·
  黄庭坚词作鉴赏·佚名
  原序·郭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五·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五     明 宋公传 编歌体猗迂抑扬永言谓之歌有高下之节诵之使人兴起若君臣之赓歌五子接舆沧浪之歌见于经传非击壤卿云之比读者不可以不察观所取者尤见古今之不同也西山歌【李存】西山有

  • 王清惠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清惠,度宗昭仪。宋亡徙北,后作女道士,号冲华。存词一首。 ●满江红 王清惠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 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

  • 卷第二百七十九 後唐紀八·司马光

      起閼逢敦牂(甲午)二月,盡旃蒙協洽(乙未),凡一年有奇。   潞王清泰元年(甲午、九三四年)   二月,癸酉,蜀主以武泰節度使趙季良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領節度使如故。   吳人多不欲遷都者,都押牙周宗言於徐知誥曰:「

  • ●卷六十四·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九。   起靖康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庚辰,尽二十五日丙戌。   十九日庚辰康王至相州。   康王发自濬州至相州是日粘罕(改作尼堪)遣铁骑四百自怀州来邀截奉使车骑津人告以过河累日矣。。又游骑追蹑於後

  • 名山藏卷之九十五·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宦者杂记◆宦者杂记王振汪直刘瑾(张彩焦芳刘宇曹元附)王振汪直刘瑾(张彩焦芳刘宇曹元附)○王振王振者宣府人初侍英宗东宫及即位掌司礼数以武导上上使阅武于将台振试骑射殿最之所举首辄超

  • 卷二十三·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二十三明 黄训 编户部【盐法 茶法】盐法对录【治 李东阳】治十八年四月初七日臣东阳病起已逾月上召至暖阁袖出数本指一本云太常寺欠行户钱钞昨

  • 捐输例·佚名

    目录 筹办收捐上兑请奖章程 捐输人员给照分发例本 置造炮船捐输事宜条款 闽省筹办捐输兵饷酌议条款 闽省劝捐防剿经费酌议章程 闽省现办捐输酌议章程 筹饷条款 劝捐米石章程 筹办收捐上兑请奖章程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

  • 春秋长历卷一·陈厚耀

    右谕徳陈厚耀撰集证汉书律厯志【节抄】春秋殷厯皆以殷鲁自周昭王以下亡年数故据周公伯禽以下为纪鲁公伯禽即位四十六年至康王十六年而薨子考公酋立考公即位四年及公熈立【及者兄弟相及非子继父也下仿此】炀公二十四年

  • 庄子天下篇述义序言之二·马叙伦

    庄子学说,似受印度哲学之影响颇深;其天下篇曰:「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

  • 抱朴子內篇卷之十四   勤求·王明

    抱朴子曰:「天地之大德曰生〔一〕,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祕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故血盟乃傳〔二〕,傳非其人,戒在天罰。先師不敢以輕行授人,須人求之至勤者,猶當揀選至精者乃教之,況乎不好不求,求之不篤者,安可衒其沽

  • 卷三百四十八·佚名

    △初分无尽品第五十九之二善现当知。布施波罗蜜多虚空无尽故菩萨摩诃萨应引般若波罗蜜多。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虚空无尽故菩萨摩诃萨应引般若波罗蜜多。善现当知。内空虚空无尽故菩萨摩诃萨应引般若波罗蜜多

  • 譬喻品第十四·佚名

    若菩萨发坚固心,修行最上般若行。超过声闻缘觉地,速能证得佛菩提。如人欲渡於大海,所乘船舫忽破坏。不依草木命不全,若得依附达彼岸。若人不发坚信心,依於般若求解脱。溺轮回海无出期,处生老死常苦恼。若有信心持般若,解有无

  • 无字宝箧经·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时有无量百千万亿大菩萨众围绕如来。皆是大智善权方便勇猛精进。善能通达无字法门。善能清净是处非处。惭愧解脱罗网所覆。调伏诸根以慈悲牙

  • 第五卷·佚名

    罥索成就品第六之一世尊若欲广大神通游历三十三天宫殿。乃至阿迦尼吒天一切诸佛报身所住宫殿处者。及日宫月宫龙宫药叉宫罗刹宫乾闼婆宫阿素洛宫[薛/米]鲁茶宫紧那罗宫莫呼罗伽宫者。乃至成就出世世间一切法者。先承

  •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四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四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迦叶菩萨品之四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皆从烦恼而得果报。言烦恼者所谓恶也。从恶烦恼所生烦恼亦名为恶。如是烦恼则有二种。一因二果。因恶故果恶。

  • 卷十·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十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杂偈褱竹元竹眉二子拂衣昆海是春时三楚为家未可知不见衡阳归雁至空教老眼两行垂寄兜率坚长老住

  • 北河纪·谢肇淛

    明谢肇淛撰。 是书乃肇淛为工部郎中视河张秋时所作。 8卷。 首列河道诸图, 次分河程、 河渠、 河工、 河防、 河臣、 河政、 河议八记,详叙北河原委, 及历代治河利弊, 资料丰富, 条序分明, 颇为后人撰此类书籍所取法。 又别

  • 丽莎的哀怨·蒋光慈

    现代长篇小说。蒋光慈著。最初在1929年3月至5月的《新流月报》第1至3期上连载,1929年8月1日由上海现代书局初版发行。蒋光慈自称创作这部小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意图是表现十月革命后俄罗斯贵族阶级的必然没落和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