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八十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八十

卢纶

李端公【一作严维诗题作送李端】

故关衰草徧离别自【一作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一作惯】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秋晚山中别业

树老野泉清幽人好独行去闲知路静归晚喜山明兰芰通荒井牛羊出古城茂陵秋?冷【一作晚】谁念一书生

关口逢徐迈

废寺连荒垒那知见子真关城夜有雪冰渡晓无人酒里唯多【一作移】病山中愿作邻常闻兄弟乐谁肯信【一作唯见谢】家贫

山中咏古木

高木巳萧索夜雨复秋风坠叶鸣藂【一作荒】竹斜根拥断

蓬半侵山色【一作影】里长在水声中此地何人到云门去【一作间路】亦通

詶李端公【一本无端字】野寺病居见寄

野寺钟昏【一作昏钟】山正隂乱藤高竹【一作下】水声深田夫就饷还依草野雉惊飞不过林斋沐暂思同静室清羸巳觉助禅心寂寞日长谁问疾料君唯取古方寻

送少微上人游蜀

瓶鉢绕禅衣连宵宿翠微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送宁国夏侯丞

楚国青芜上秋云似白波五湖长路少九派乱【一作断】山多谢守通诗宴陶公许醉过怃然【一作无钱】饯离阻年鬓两蹉跎

送袁偁

谏猎名空久多因病与贫买书行几市带雨别何人客路山连水军州日映尘凄凉一分手俱恨老相亲

赠别李纷

头白乘驴悬布囊一回言别泪千行儿孙满眼无归处唯到尊前似故乡

罪【一作非】所送苗员外上都

谋身当议罪宁遣友朋闻祸近防难及愁长事【一作思】未分寂寥惊远语幽闭望归云亲戚如相见唯应泣向君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

长坂望青城浮云与栈平字形知国号眉势识山名编简尘封阁戈鋋雪照营男儿须聘用莫信笔堪耕

至德中赠内兄刘赞

时难访亲戚相见喜还悲好学年空在从戎事巳迟听琴泉落处步履雪深时惆怅多边信青山共有期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一作庾侍郎】

坐见春云暮无因报所思川平人去远日暖鴈飞迟对酒山长在看花鬓自衰谁堪登灞岸还作旧【一作异】乡悲

送顔推官游银夏谒韩大夫

丛篁【一作杯】叫寒笛满眼塞山青才子尊前画将军石上铭猎声云外响战血雨中腥苦乐从来事因君一涕零咸阳送房济侍御归太原幕【昔尝与济同游此邑】

旧居无旧邻似见故鄊【一作园】春复对别离酒欲成衰老人客衣频染泪军旅亦多尘握手重相勉平生心所因

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参差岩障东云日晃龙宫石净非因雨松凉不为风恋泉将鹤并偷果与猨同眼界尘虽染心源蔽【一作路】已通莲花国何限贝叶字无穷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

送何召下第後归蜀

裦斜行客过栈道响危空路湿云初上山明【一作暄】日正中水程通海货地利杂吴风一别金门远何人复荐雄

宿定陵寺【寺在陵内】

古塔荒台出禁墙磬声初尽漏声长云生紫殿幡花湿月照青山松栢香禅室夜闻风过竹奠筵朝唘露沾裳谁悟威灵同寂灭更堪砧杵发昭阳

送彭开府往云中觐使君兄

一门三代贵非是主恩偏破虏山铭在承家剑艺全夺旗貂帐侧射虎雪林前鴈塞逢兄弟云州发管弦冻河光带日枯草净无烟儒者曾修【一作亲】武因贻上将篇

送李缃

旧国仍连五将营儒衣何处谒公卿波翻远水蒹葭动路入寒村机杼鸣嵇康书论多归兴谢氏家风有学名为问西来雨中客空山几处是前程

送内弟韦宗仁归信州觐省

常嗟外族弟兄稀转觉心孤是送归醉掩壶觞人有泪梦惊波浪日【一作愁穿魂梦月】无辉烹鱼绿岸烟浮【一作迷】草摘【一作采】橘青溪露湿衣闻说江楼长卷幔几回风起望胡威

长安疾後首秋夜即事【一作陈羽诗】

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清风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五侯楚客病来鄊思苦寂寥灯下不深愁

送崔琦赴宣州慕

五马临流待幕宾羡君谈笑出风尘身闲就养宁辞远世难移家莫?贫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江人何处遥知?惆怅满湖青草鴈声春

送杨皥东归

登楼萧瑟话归期楚树荆云发远思日里扬帆闻戍鼔舟中酹【一作酌】酒见山祠西江风浪何时尽北客音【一作鱼】书欲寄谁若说湓城杨司马知君望国有新诗

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僴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路遶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鴈空惊顔衰重喜归鄊国身贱多惭问姓名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奉和太常王卿酬中书李舍人中书寓直春夜对月见寄

露如轻雨月如霜不见星河见鴈行虚晕入池波自泛满轮当苑桂多香春台几望黄龙阙云路宁分白玉郎是夜巴歌应金石岂殊萤影对清光

詶包佶郎中览拙卷後见寄

令伯支离晚读书岂知词赋称相如枉【一作狂】逢花木无新思拙就【一作伏】溪潭【一作源】损旧居禁路看山歌【一作珂】自缓云司玩月漏应疎【一作夜应初】沈忧敢望金门召空媿巴歈并【一作问】子虚

送史寀滑州谒贾仆射

朱门洞唘俨行车金鐍装囊半是书君向东州问徐胤羊公何事灭吹鱼

送鲍中丞赴太原

分路引鸣驺喧喧似陇头暂移西掖望全解北门忧专幕临都护分【一作亲】曹制督邮积氷营不下盛雪猎方休白草连胡帐黄云拥戍楼今朝送旌斾一减鲁儒羞

送耿拾遗湋充括图书使往江淮

传令收遗籍诸儒喜饯君孔家唯有地禹穴但生云编简知还【一作还知】续虫鱼亦自分如逢北山隐一为谢移文

送郭判官赴振武

黄河九曲流缭绕古边州鸣鴈飞初夜羌胡正晩秋凄凉【一清】作金管思迢遰玉人愁七叶推【一作虽】多庆须怀杀敌忧

春江夕望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鴈自飞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

送元昱尉义兴

欲成云海别一夜梦天涯白浪缘江雨青山绕县花风标当剧部冠带称儒家去矣谢亲爱知予髪巳华

送黎兵曹往陕府结亲【所昏即君从母女弟】

郎马两如龙春朝上路逢鸳鸯初集水薜荔欲依松步帐歌【一作障珂】声转妆台烛影重何言在隂者得是戴侯宗

送乐平苖明府

累职比紫桑清秋入楚鄊一船灯照浪两岸树凝霜亭吏趋寒雾山城敛曙光无辞折腰久仲德在鸳行

晚到盩厔耆老家

老翁曾旧识相引出柴门苦话别时事因寻溪上村数年何处客近日几家存冒雨看禾黍逢人忆子孙乱藤穿井口流水到篱根惆怅不堪住空山月又昏

卧病书怀

苦心三十载白首遇艰难旧地成孤客全家赖钓竿貌衰缘药尽起晩为山寒老病今如此无人更问看

落第後归终南别业

久为名所误春尽始归山落羽羞言命逢人强破顔交疎贫病里身老是非间不及东溪月渔翁夜往还

送朝邑【一作夏县】张明【一作少】府【此公善琴】

千室暮山西浮云与树齐剖辞云落纸拥吏雪成泥野火芦千顷河田水万畦不知琴月夜谁得听乌啼

送李方东归【即故李校书端亲弟】

故交三四人闻别共沾巾举目是陈事满城无至亲身从丧日病家自俭年贫此去何堪远遗孤在旧邻

秋晚霁後野望忆夏侯审

天晴禾黍平畅目亦伤情野店云日丽孤庄砧杵鸣川原唯寂寞岐路自纵横前後无俦侣此怀谁与呈

送王尊师【一作道士】

梦别一仙人霞衣满鹤身旌幢天路晚【一作远】桃杏海山春种玉非求稔烧金不为贫自怜头白早【一作向白】难【一作谁】与葛洪亲

送抚州周使君【即侍中之壻】

周郎三十余天子赐鱼书龙节随云水金铙动里闾松声三楚远鄊思百花初若转弘农守萧咸事不如

赠别司空曙

有月曾同赏无秋不共悲如何与君别又是菊花时

送王录事赴任苏州【即舍人堂弟】

古堤迎拜路万里一帆前潮作浇田雨云成煮海烟吏闲唯重法俗富不忧边西掖今宵咏还应【一作须】寄阿连

大梵山寺院奉呈趣上人赵中丞

渐欲【一作散发】休人事僧房学闭关伴鱼浮水上看鹤向林间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闲月中随道友夜夜坐空山

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

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问安双树晓求膳一僧贫持呪过龙庙翻经化海人还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

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

锺陵暮春月飞观延羣英晨霞耀中轩满席罗金琼持杯凝远睇触物结幽情树色【一作杪】参差绿湖光潋灩明礼卑瞻绦帐恩浃厠华缨徒记山隂兴祓褉【一作念此一作今日】乃为荣

寒食

孤客飘飘岁载华况逢寒食倍思家莺啼远墅多从柳人哭荒坟亦有花浊水秦渠通渭急黄埃京洛上原斜驱车西近长安好宫观参差半隐霞

舟中寒食

寒食空江曲孤舟渺水前鬭鸡沙鸟异禁火岸花然日霁开愁望波喧警醉眠因看数茎鬓倍欲惜芳年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

万戟淩霜布森森瑞气间垂衣当晓日上夀对南山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小臣无事谏空愧伴鸣环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

鸣佩随鵷鹭登堦见冕旒无能禆圣代何事别沧洲闲夜贫还醉浮名老渐羞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

裴给事宅白牡丹【一作裴潾诗】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翫街西【一作赏新开】紫牡丹别有玉?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送韦判官得雨中山

前峰後岭碧蒙蒙草拥惊泉树带风人语马嘶听不得更堪长路在云中

送宛丘任少府

带绶别鄊亲东为千里人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野戍云藏火军城树拥尘少年何所重才子又清贫

送永阳崔明府

鹤唳蒹葭晓【一作岸】中流见楚城浪清风乍息山白月犹明废路开荒木归人种古营悬闻正讹俗邴曼更【一作?】知名

割飞二刀子歌

我家有翦刀人云鬼国铁裁罗裁绮无钝时用来三年一股折南中匠人淳用钢再令?屈随手伤改鍜割飞一刀子色迎霁雪锋含霜两条神物秋氷薄刃淬初蟾鞘金错越戟吴钩不足夸斩犀切玉应怀怍日试曾磨汉水边掌中恄栗声冷然神惊魄悸却收得刃头巳吐微微烟刀乎刀乎何??魑魅须藏怪须慑若非良工变尔形只向裁缝委箱箧

送郎士元使君赴郢州

赐衣兼授节行日郢中闻花发登山庙天晴【一作清】阅水军渔商三楚接郡邑九江分高兴应难遂元戎有大勲

春词

北苑罗裙带尘衢锦绣鞵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

清如玉壶氷

玉壶冰始结循吏政初成既有虚心鉴还如照胆清瑶池慙洞澈金镜让澄明气若朝霜动形随夜月盈临人能不蔽待物本无情怯对圆光里妍蚩自此呈【一作生】

山店【一作王建诗】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一【一作几】家松火隔秋云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八十

猜你喜欢
  卷八百九十·彭定求
  卷四百九十二·彭定求
  邓肃·唐圭璋
  第八出 寇发·李渔
  ●双珠记目录·沈鲸
  第三折·佚名
  北郭集卷五·徐贲
  《词综》(卷二十五)·朱彝尊
  《词综》(卷十二)·朱彝尊
  余集目录一·乾隆
  巻八·胡震亨
  荆溪集钞·吴之振
  卷四百四十六·陈廷敬
  卷八百二十六·佚名
  御选元诗卷五十四·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结·唐圭璋

      结字次山,号渔社,南阳人。乾道二年(1166),监进奏院。六年州(1170),知常州。七年(1171),提举浙西常平。淳熙九年(1182)知秀州。绍熙二年(1191),四川总领。   浣溪沙   花圃萦回曲径通。   小亭风卷绣帘重。   秋千闲倚

  • 卷五十四·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五十四兵部主事陈焯编熊 鉌【号勿轩建阳人为宁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老而好学所着有翰墨全书行世 按元文类中有熊鉌者亦系闽人其着作多属大德至大间距宋亡三十余载恐非勿轩当再考之】游武夷山我

  • 卷三百五 列传九十二·赵尔巽

      钱陈群子汝诚、孙臻 沈德潜 金德瑛钱载 齐召南陈兆仑、兆仑孙桂生 董邦达钱维城、邹一桂 谢墉金甡、庄存与、刘星炜王昶   钱陈群,字主敬,浙江嘉兴人。父纶光,早卒。母陈,翼诸孤以长,语在列女传。康熙四十四年,圣祖南

  • 卷之五十七·佚名

    洪武三年冬十月丙辰朔监察御史袁凯言国家荡平四方固资将帅之力然今天下已定将帅多在京师其精悍雄杰之士智虽有余而于君臣之礼恐未悉究臣愿于都督府延致通经学古之士或五人或三人每于诸将朔望早朝后俱赴都堂听讲经史庶

  •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马厂起义与梁汤·刘以芬

    洪宪之役,首义者为蔡谔,而暗中推动策划者则梁任公先生也。复辟之役,首义者为段祺瑞,而暗中推动策划者亦任公及汤济武先生也。自民国六年六月十四日张勋以调停黎、段入京,外间即有阴谋复辟之传言。时余在津住友人刘嵩生(崇佑

  • 卷五·佚名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起庚子殷王盘庚元祀○止戊寅殷王纣三十有二祀】凡二百七十九年表例说【臣】之枢谨按是卷殷王小乙二十六祀古公亶父自豳迁岐改号曰周国势寖昌八百之

  • 卷七 征抚高丽·李有棠

    太祖即位之九年冬十月戊甲,高丽遣使进宝剑。高丽为古箕子始封地。当唐季,高氏政乱国危,其臣王建以大族承其敝,权知国事,据有三韩。神册三年春二月,高丽遣使来贡。天赞四年冬十月辛巳,高丽来贡。太宗天显十二年秋九月辛未,遣使

  • 卷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十户口考【二】八旗户口国初八旗人丁每三年编审一次令各佐领稽查已成丁者增入丁册其老弱幼丁不应入册有隐匿者壮丁入官伊主及该佐领领催各罚责有差凡置买人丁及新成幼丁令编入本佐领初定

  • 卷二十一·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二十一  元 刘因 撰【阙】

  • 卷八十五·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八十五   宋 程公说 撰小国第五有爵亡姓赖        莱        谭宗        钟吾赖子爵亡姓国在今蔡州襃信县桓公传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楚子使赖人追屈瑕不及昭公

  • 卷十四·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十四宋 王昭禹 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治直吏反】【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使之懋迁有无阜通货贿者莫大于市然利之所在民所竞趋茍无官以司之则智诈愚勇陵弱攘夺诞慢决性命之情以争无所

  • 卷二十五·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解頥正释卷二十五  明 季本 撰荡经防曰厉王无道诗人知其将亡故作此诗而托于文王所以嗟叹殷纣者以警戒之也然惓惓之意欲以感动王心亦可以见其忧国之忠矣此诗若非面陈则当为小雅耳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 附:弘一法师说经悟佛及格言别录·李叔同

    弘一法师说经悟佛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本心即禅宗讲的真如本性,教下讲的菩提心,《大乘起信论》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观经》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儒家讲的诚意、正心。大乘佛

  • 卷第九·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二 【论】三明教体者依涉法师释出经教体云一切圣教四法为体名句文身语为性故以

  • 诸家神品丹法·佚名

    诸家神品丹法,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为唐宋间道士编集。六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辑录数种外丹黄白方术而成。前五卷主要摘录《抱朴子•黄白篇》、《金丹篇》、《孙真人丹经》、《葛仙翁紫霄丹经》等诸家丹

  • 推拿抉微·涂蔚生

    推拿专著。涂蔚生撰。4卷。作者在夏云集《保赤推拿法》一书的基础上,参考《推拿广意》,以及唐容川、陈紫山、陈飞霞等人有关推拿论述编成。第1卷(集)介绍认症法;第2卷论述推拿(手法);第3~4卷为儿科多种病症的药物处方

  • 许氏医案·许恩普

    医案。清许恩普撰。一卷。成书于光绪二十年(1894) 。载伤寒、温病、痢疾、淋症、霍乱、咳喘呃逆、胸腹绞痛、血晕等验案三十余则,约近万言。所载多为内科杂病及妇产科常见病证治。案例不多,但较为典型。审证细致,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