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四

徐安贞

徐安贞初名楚璧龙丘人应制举一岁三登甲科开元中为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帝属文多令视草终中书侍郎与李林甫同用事天宝後避罪衡山岳寺李邕识之因载北归行至长沙谓其守曰潇湘逢故人若幽谷之覩太阳不然委填岩穴矣诗十一首

书殿赐宴应制

校文常近日赐宴忽升天酒正传桮至饔人捧案前玉阶鸣溜水清阁引归烟共惜芸香暮春风几万【一作度几】年

从驾温泉宫

神女调温液年年待圣人试开临水殿来洗属车尘暖气随明主恩波浃近臣灵威自无极从此献千春

送吕向补阙西岳勒碑

圣作西山颂君其出使年勒碑悬日月驱传接云烟寒

尽函関路春归洛水边别离能几许朝暮玉墀前

送丹阳采访

郡县分南国皇华出圣朝为怜乡櫂近不道使车遥旧俗吴三让遗风汉六条愿言除疾苦天子聼歌【一作讴】謡

送王判官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谿城池青壁里烟火緑林西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巴东下归櫂莫待夜猨啼

题襄阳图

画得襄阳郡依然见昔游岘山思驻马汉水忆回舟丹壑常含霁青林不换秋图书【一作画图】空咫尺千里意悠悠

程将军夫人挽诗

琴瑟调双凤和鸣不独飞正歌春可乐行泣露先曦环佩声犹在房栊梦不归将军休沐日谁劝着新衣

奉和喜雪应制

两宫斋祭近登临雨雪纷纷天昼隂祗为经寒无瑞色顿教正月满春林蓬莱北上旌门暗花萼南归马迹深自有三农歌帝力还将万庾荅尧心

闻邻家理筝

北斗横天夜欲阑愁人倚月思无端忽闻画阁秦筝逸知是邻家赵女弹曲成虚忆青蛾敛调急遥怜玉指寒银鎻重関聼未辟不如眠去梦中看

奉和圣制早度蒲津关

仙掌临秦甸虹桥辟晋关两都分地险一曲度河湾路得津门要时称古戍闲城花春正发岸柳曙堪攀後乘犹临水前旌欲换山长安回望日宸御六龙还

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

两臣初入梦二月扈廵边涧北寒犹在山南春半传颂声先奉御辰象复回天云日明千里旌旗照一川柳隂低辇路草色变新田还望汾阳近宸游自窅然

暮雨衣犹湿春风帆正开【云溪友议】

崔翘

崔翘融之子开元中与兄禹锡相次为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赠荆州大都督诗三首

奉和圣制荅张说南出雀鼠谷

硖路绕河汾晴光拂【一作扫】曙氛笳吟中岭树仗入半峰云顿觉山原尽平看邑里分早行芳草迥【一作树远】晚憩好风熏嘉颂推英宰春游扈圣君共欣承睿渥日月照天文

送友人使夷陵

猨鸣三峡里行客旧沾裳复道从兹去思君不暂忘开襟春叶短分手夏条长独有幽庭桂年年空自芳

郑郎中山亭

篆笔飞章暇园亭染翰游地奇人境别事远俗尘收书阁山云起琴斋涧月留泉清鳞影见树密鸟声幽杜馥熏梅雨荷香送麦秋无劳置驿骑文酒可【一作暗】相求梁昇卿

梁昇卿与张九龄善涉学工书尤长八分书东封朝觐碑为时絶笔历广州都督诗一首

奉和圣制荅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何意重関道千年过【一作遇】圣皇幽林承睿【一作惠】泽闲客见清光日御仙【一作先】途远山灵夀域【一作献夀】长寒云入晋薄春树隔汾香国佐同时雨天文属岁阳从来汉家盛未若此廵方

吴巩

吴巩少微子以文行知名开元中为中书舍人诗一首

白云溪

山径入修篁深林蔽日光夏云生嶂远瀑水引溪长秀迹逢皆胜清芬坐转凉回看玉樽夕归路赏前忘陆海【一作孙海】

陆海余庆之孙有才思与陈子昂卢藏用为方外十友工於五言为贺知章所赏性严峻不附权要自省郎出牧潮州存诗二首

题奉国寺

新秋夜何爽露下风转凄一磬竹林【一作窗】外【一作里又作下】千灯花塔西

题龙门寺

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更与龙华会【一作更筹半有会】炉烟满夕风

忽然一曲称君心破却中人百家产 城外平人驱欲尽帐中犹打衮花球【讽刺诗】

裴士淹

裴士淹开元末尝为郎官诗一首

白牡丹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李元操

李元操开元初时人诗一首

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

铜浑变秋节玉律动年灰暧暧城霞旦隐隐禁门开衆灵凑仙府百神朝帝台叶令双凫至梁王驷马来戈鋋映林阙歌管拂尘埃保章望瑞气尚书免火灾冠冕多秀士簪裾饶上才谁怜张仲蔚日暮反蒿莱

顾朝阳

顾朝阳开元中人诗一首

昭君怨

莫将铅粉匣不用镜花光一去边城路何情更画妆影销胡地月衣尽汉宫香妾死非关命都【一作只】缘怨断肠陶岘

陶岘潜之裔孙开元中家於崐山与孟彦深孟云卿焦遂游尝制三舟一舟自载一舟供宾客一舟置饮馔有女乐一部奏清商之曲逢山泉则穷其景物吴越之士谓之水仙诗一首

西塞山下回舟作

匡庐旧业是谁【一作自有】主吴越新居安此生白发数茎归未得青山一望计还成鸦翻枫叶夕阳动鹭立芦花秋水明从此舍舟何所诣酒旗歌扇正相迎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四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八·彭定求
  梁栋·唐圭璋
  ◆栲栳山人岑安卿(栲栳山人集)·顾嗣立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徐元
  第二折·佚名
  卷三十八·徐世昌
  ●易安文全集·王仲闻
  提要·丁复
  窦氏联珠集巻一·褚藏言
  卷三百六十·陈思
  卷八·曹学佺
  卷六十八·吴之振
  卷九·吴之振
  御选元诗卷三十七·康熙
  刘驾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梁章钜

      ◎黄淑窕  黄姒洲为莘田先生爱女。莘田先生寿登八十,重宴鹿鸣,吾乡先辈以诗贺者,名篇甚伙。同时闺秀亦有作,姒洲一律为时传诵,实不愧为香草斋后人也。诗云:“人间一第比登天,谁识天仙又地仙。接席簪裾多后辈,称觞

  • 第十八回 黎素娘遇救重生 隆太君改书慰婿·萧晶玉

    却说秋月正要投河,只听得有人大叫:“秋月不可,我来了!”只见一人飞奔而来。秋月吃了一惊,吓的倒退一两步,月下看的明白,却是他老子江泰。原来这老头儿在县中当的个禁役,只因今日往亲戚家贺喜,惦着次日点卯,所以连夜

  • 第三出 花园游赏·佚名

    【粉蝶儿】(旦)巧韵莺声,惊醒枕边春梦。起来晏,日上纱窗。(贴)见窗外尾蝶,双飞相赶。日头长,春花发得通看。(贴白)哑娘万福。(旦)几阵莺声微微轻,双双紫燕叫黄莺。困人天气未成热,力只寒衣脱几重。(贴)三十六春日晴明,诸

  • 第四十九回 擢桓温移督荆梁 降李势荡平巴蜀·蔡东藩

      却说康帝寝疾,日甚一日,内外诸臣,免不得有些惶急。最紧要的第一着,是储嗣未定,将来康帝不起,应由何人承统?大众遂开紧急会议,一面且遥问二庾。庾冰庾翼,仍欲推立长君,拟立会稽王昱为嗣。见四十七回。惟何充在内建议,愿立康

  • 卷二十七·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十七七月乙卯朔皇长子禔奏闻遵防颁行之事禔奏言【臣】于五月十九日留驻拖陵八旗兵汉军火器营兵到后宣父皇防谕领兵

  • 子崧传·脱脱

    子崧字伯山,是燕懿王五世孙。考中崇宁五年进士。宣和年间,官至宗正少卿,授任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汴京失守,起兵勤王,因道路阻塞不得前进。听说张邦昌僭位,写书信给康王说:“应当派遣部队在黄河上邀击金兵,迎请两宫,向僭位

  • 崇儒七·徐松

    经筵【宋会要】高宗建炎二年三月十一日,讲筵所言:「旧例,初御经筵讲读经史,先具奏请点定。」诏讲《论语》,读《资治通鉴》。 四月七日,诏讲读官:「故事,端午谢节料毕罢讲筵,至八月再开。可勿罢。」上谓宰执曰:「朕以寡昧,适兹艰

  • 215.文天祥起兵·林汉达

    元兵乘胜南下,进逼临安。四岁的皇帝赵显,只是挂个名的。他祖母谢太后和大臣们一商量,赶紧下诏书要各地将领带兵援救朝廷。诏书发到各地,响应的人很少。只有赣州的州官文天祥和郢州(今湖北钟祥)守将张世杰两人立刻起兵。文天

  • 卷之三·黄景昉

    雒阳陷,上常宁涕泗,自伤以天下之大,不能庇一亲叔。遣内臣、戚臣偕礼科臣趋视,赙恤良厚。先是,徐州获豆如人面,守臣封进。同年丘公瑜私语余曰:「菽,大豆也,面形具有授首之象,应在亲藩。」旋验。郑世子素不靖,王老,政在世子,至是薨。

  • 三十二年·佚名

    (庚午)三十二年大明景泰元年春正月1月1日○丁丑朔,百官行望闕禮于景福宮,詣時御所進表裏鞍馬,諸道進箋。1月2日○戊寅,曲宴,又賜宴宗親于時御所,文武二品以上于議政府,堂上官以上于禮曹。翼日,賜御案果肉及內醞于承政院曰:「東宮

  • 周书·文侯之命·佚名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资泽于下民,侵

  • 统说·卫湜

    统说孔氏曰礼记之作出自孔氏但正礼残阙无复能明故范武子不识殽烝赵鞅及鲁君谓仪为礼至孔子没後七十二子之徒共撰所闻以为此记或録旧礼之义或録变礼所由中庸是子思汲所作缁衣公孙尼子所撰郑康成云月令吕不韦所修卢植云

  • 卷三百八十七·佚名

    △初分不可动品第七十之二复次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依本性空教授教诫诸有情类令勤精进。作是言:善男子,汝於善法当勤精进。若修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时。於此诸法勿思惟二及不二相。若修四静

  • 譬喻品第十四·佚名

    若菩萨发坚固心,修行最上般若行。超过声闻缘觉地,速能证得佛菩提。如人欲渡於大海,所乘船舫忽破坏。不依草木命不全,若得依附达彼岸。若人不发坚信心,依於般若求解脱。溺轮回海无出期,处生老死常苦恼。若有信心持般若,解有无

  • 大乘止观序·智旭

    钱唐胡子浸云。问。于华藏单子曰。何谓道。单子曰。性是也。胡子疑焉。曰。修可废欤。单子曰。在璞之玉。匪剖弗见。在矿之金。匪炼弗纯。在缠之性。匪修弗显。必曰。性也。而可以废修也。彼芸芸者。熟无性耶。于是以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五·佚名

      南无迦那伽无垢光明日炎云佛 南无因陀罗光明疑幢佛 南无一切地处无垢月佛 南无觉虚空平等相佛 南无十方广应云幢佛 南无平等不平等卢舍那佛 南无害心悲解脱空王佛 南无成就一切义须弥佛 南无不空步照见佛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澄观

    自下第八。明座内众流分。于中长分十段。一明出处。二显众类。三列众名。四结众数。五兴云供。六供众海。七敬绕佛。八座本方。九叹德能。十申偈赞。今初座即是总。宝等为别。如是已下结广从略。非独轮等故云一切。所

  • 海陵从政录·周际华

    窃卑职自到任以来查考兴化情形士习民风已非昔比然或者勉竭驽骀妄希转移于万一惟查下河水利有谓治其源者则复归仁堤以遏黄流使淮水势杀庶运河堤可保无虞也有谓导其流者则浚白驹小海草堰诸闸使由牛湾河入海庶不至白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