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全唐诗録序

在昔诗教之兴本性情之微导中和之防所以感人心而美謡俗被金石而格神祗故大舜以教胄子乐正以造俊秀盖自二帝三王之世固已然矣文武成康之际王泽洽颂声作洋洋乎洵足以继薫风之操并卿云之奏也自时厥后作者弥繁孔子从而删定之使六义彰明一经灿列録其忠厚悱恻之辞以寓讽谕戒勉之意天道人事胥于是乎具焉汉魏以还尤多新制体例虽更前徽未邈至陈隋之末稍凌替矣唐之太宗致治几于三代之隆躬自撰著一时文人才士将相名臣咏吟递发藻采缤纷踵袭雅骚之迹光昭正始之音而歌行律絶独创兼能自遐古以来未尝有也爰及盛唐逮乎中晚或与运防为高下而凡縁时托志触物摅懐形诸翰简者皆卓然成一家之言弗可废也朕万几余间回环览咏寻其指归晰其正变而三百年升降得失之故

亦因以可考焉于是论世观人即其章句揽其菁英勒为成书置诸几席每勤披阅加以精研迄于今已厯有年所矣顷以视河南巡至于江浙见比闾士庶有吹豳击壤之风献诗颂者络绎于途虽其工拙浅深各极其不齐之致而衢讴巷舞俨然省方之所采列国之所陈亦可见人情之爱戴而先王以诗为教之义濡染而蒸陶之者所关甚钜也翰林侍读徐倬以全唐诗録进展卷而读之与朕平时品第者盖有合焉嘉其耄年好学迁秩礼部侍郎以为天下学者之劝乃取兹集亲为鉴定赐以帑金即命挍刋俾诵习者由全唐之诗沿波讨澜以上溯夫汾泗之传而游泳乎唐虞载赓之盛其于化理人心将大有禆益也矣是为序以弁其端云康熈四十五年三月初七日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九·彭定求
  卷三百三十三·彭定求
  林洪·唐圭璋
  丁黼·唐圭璋
  李邦献·唐圭璋
  第十七出 毒诓·李渔
  ●第十二出 期阻·孟称舜
  ◆石湖禅师宗衍(碧山堂集)·顾嗣立
  卷十四·仇兆鳌
  卷二十四·孙默
  卷一·李攀龙
  卷三百七十一·曹学佺
  卷四·曹庭栋
  樵云独唱原序·叶颙
  ●有情痴·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徐复祚

    第十一齣 错认【凤皇阁】〔生上〕黍离宫殿。今古兴亡阅遍。银屛金屋梦魂边。镜匣长封娇面。怕星移斗转。泪溼胭脂损旧颜。玉容何处成终诀。立向西风泪流血。昨夜分明梦裏来。醒时隐约寒灯灭。自从谢素秋被王黼拘留之后

  • 卷三百八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二十三 徐溥 桃花衆禽为林教谕题 碧桃在天上绯桃岩谷中岩谷深且僻夭夭自春风乃知造化恩一一皆至公衆鸟且有托飞集在林丛

  • 第一章 绪论·吴梅

    词之为学,意内言外,发始于唐,滋衍于五代,而造极于两宋。调有定格,字有定音,实为乐府之遗,故曰诗余。惟齐粱以来,乐府之音节已亡,而一时君臣,尤喜别翻新调。如梁武帝之《江南弄》,陈后主之《玉树后庭花》,沈约之《六忆诗》,已为此事

  • 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司马迁

    “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陛下恭让不

  • 卷之二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二·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十二     宋 王当 撰宣公二 周单襄公 单襄公名朝王卿士也八年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候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国无寄寓县无施舍民

  • 一一六四 湖南巡抚浦霖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七部折·佚名

    一一六四 湖南巡抚浦霖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七部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湖南巡抚臣浦霖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议

  • 五五 监督·周作人

    鲁迅本名樟寿,字豫山,本来是介孚公给取的,后来因为同窗开玩笑叫他作雨伞,告诉祖父要改号,乃改一字曰豫才,及往南京去时,椒生为易名树人,这与豫才的意义也拉得上,所以不再变换,虽然自己所喜欢的还是从张字出来的“弧孟”,又取索居

  • 高宗文成帝纪·魏收

    高宗文成皇帝,讳称..,恭宗景穆皇帝的长子,母亲叫闾氏,真君元年(440)六月在东宫出生。高宗少而聪明敏达,世祖十分疼爱他,常让他跟随自己左右,称他是世嫡皇孙。五岁时,世祖北巡,高宗跟在其后,恰逢酋帅枷住一名奴隶要施以刑罚。高

  • 宋之问传·欧阳修

    宋之问字延清,又名少连,汾州人。父宋令文高宗时任东台详正学士。之问形貌魁梧,善于论辩。二十岁时,武后召他与杨炯分别代行掌管习艺馆。多次迁升为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武后游洛阳龙门,诏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箈先写好,武

  • 汉纪四十二 孝安皇帝中元初三(丙辰、116)·司马光

    汉纪四十二 汉安帝元初三年(丙辰,公元116年) [1]春,正月,苍梧、郁林,合浦蛮夷反;二月,遣侍御史任督州郡兵讨之。 [1]春季,正月,苍梧、郁林、合浦三郡蛮夷反叛。二月,朝廷派遣侍御史任指挥州郡兵进行讨伐。 [2]郡国十地震。 [2]有

  • 食货四六·徐松

    水运【宋会要】凡水运,自江淮、南剑、两浙、荆湖南、北路运,每岁租籴至真、(杨)[扬]、楚、泗州,置转般仓受纳,分调舟船,计纲泝流入汴,至京师,发运使领之;诸州钱帛、杂物、军器上供亦如之。陕西诸州菽粟自黄河三门沿流入汴,亦至

  • 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司马迁

    魏之先,毕公高之後也。毕公高与周同姓。【索隐】:左传富辰说文王之子十六国有毕、原、丰、郇,言毕公是文王之子。此云与周同姓,似不用左氏之说。马融亦云毕、毛,文王庶子。武王之伐纣,而高封於毕,【集解】:杜预曰:“毕在长安

  • 卷四十八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郑玄

    卒┵,祝盥于洗,升自西阶。主人盥,升自阼阶。祝先入,南面。主人从,户内西面。(将纳祭也。)[疏]“卒┵”至“户内西面”。○注“将纳祭也”。○释曰:自此尽“主人又再拜稽首”,论先设置为阴厌之事也。主妇被锡,衣移袂,荐目东房,韭菹

  • 名實論弟六·谢绛

      天地與其所産焉(四十九),物也。【天地與所産物,皆物也。】  物以物其所物而不過焉,實也。實以實其所實而不曠焉(五十),位也。【如大木取其勝棟梁之任,細木取其勝榱桷之任,而不過焉謂之實也。勝棟梁之任者,取以爲棟梁;勝榱桷

  • 世俗品法句经第二十一(十有四章)·佚名

    世俗品者,说世幻梦当舍浮华勉修道用。如车行道,舍平大途,从邪径败。生折轴忧,离法如是,从非法增。愚守至死,亦有折患,顺行正道。勿随邪业,行住卧安,世世无患。万物如泡,意如野马,居世若幻。奈何乐此,若能断此伐其树根。日夜如是,必

  • 因明正理門論本〈不分品〉·欧阳竟无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爲學役.盬其腦而百體唯吾號令是爲學髓.役無超迹   濟窮之望.髓有産生創立之能.學固不問其髓而甘心爲役乎。木之有本也.水之有   源也.學之有理也.一也.因明之術又何獨不然。劫初足目標唱似真.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