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佚名诗评

《诗评》一卷,佚名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著录此书,云作者“不知名氏”。当据旧题蔡传编《吟窗杂录》本。此书列于《续金针诗格》之后,未署姓名。后人误以为作者同前,遂题作梅尧臣撰。明刻本、钞本《吟窗杂录》卷前总目“《诗评》”下均题“梅尧臣撰”,《诗学指南》本承之,亦题作“梅尧臣”。《吟窗杂录》明刻、明钞本,或据宋本重刊,或据宋本影钞。于此推知,此书移至梅尧臣名下,或于南宋重编《吟窗杂录》时所改。 

此书作者既已佚名,时代亦不可考。浩然子《吟窗杂录序》谓其所收诸书乃自“魏文帝以来,至于渡江以前”,而《诗评》列于《续金针诗格》之后,其产生年代当亦在此之后。从内容来看,作者颇为浅陋,如引贾岛《送杜秀才东游》,乃误题作《送杜甫》,不知杜甫死后近十年贾岛方出世;又引杜荀鹤诗而误作杜寂,不知杜寂乃大历时人,而杜荀鹤为晚唐诗人。其诗学理论亦沿袭齐己《风骚旨格》以来之余绪。 

诗有四势

《咏雪》诗:“漭荡缤纷下无际”,此毒龙势也;“旋从风势乱纵横”,此灵凤含珠势也。“飘来平处添愁起”,此乃猛虎出林势也;末句云:“济得民安即太平”,此乃鲸吞巨海势也。 

诗禀六义

《履春冰》诗:“一步一愁新,轻轻恐陷人。薄光全透日,残影半消春。”此曰兴而起事也。“蝉想行时翼,鱼惊蹋处鳞。”此为比体。“底虚难驻足,岸阔怯回身。”此风、赋二义也。“岂暇踟蹰久,宁辞顾盼频。”此名雅正也。“愿将兢谨意,从此越通津。”此颂国家一同也。 

诗有美刺

贾公《逢友人》:“还似不才命未通,相逢云水思无穷。”此叹不得志、不遇时也。“清时年少为幽客,寒月更深听过鸿。”此喻君化不常,君子失意也。“东越山多连楚叠,南朝城古枕江空。”此叹贤人少而国不治也。“苍崖欲隐谁招我,姜子生涯只此中。”叹小人荣辱在其中也。 

周朴《深秋》诗:“柳色尚沉沉,风吹秋渐深。”此秦皇无道,远筑徭役之际。“江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此往来徭役送征衣也。“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此叹帝王之世,人无徭役之苦也。“长城哭崩后,寂绝到于今。”此言今无徭役之苦也。 

齐己《赠终南隐者》:“终南山北面,直下是长安。”此比君暗,不可仕也。“自扫青苔室,闲欹白石坛。”此不恋荣华,自养性也。“风吹窗树老,日晒窦云干。”此喻不道之臣,而君以道照之也。“几与圭峰宿,僧房瀑布寒。”此喻道德清虚冷淡也。 

贾岛《送杜秀才东游》:“箧有青铜镜,时将照鬓看。”言国君有可佐也。 

杜荀鹤《逢乡友》:“苦吟吟不足,争忍话离群。”此不忍去国也。 

《具公寺亭》:“行乐上堂清,虚亭复下澄。”上句言国之明也,下句喻臣之清也。 

猜你喜欢
  赵崇霄·唐圭璋
  范致虚·唐圭璋
  卷七·丁绍仪
  康节先生伊川击壤集后序·邵雍
  第四十一齣~第五十三齣·汤显祖
  卷八·陈耀文
  序·陆游
  卷502 ·佚名
  卷487 ·佚名
  卷二十五·乾隆
  山谷集补钞·管庭芬
  嵗时杂咏巻六·蒲积中
  卷二百十一·陈廷敬
  卷五百四十三·佚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序 ·张次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九·柯劭忞

      李庭 刘国杰   李庭,小字劳山,本金人蒲察氏,金末改称李氏,家于济阴,后徒寿光。   至元六年以才武迁隶军籍,权管军千户。从伐宋,围襄阳,宋将夏贵率战船三千艘来援,泊鹿门山西岸,诸翼水军攻之,相持七日。庭时将步骑,自请

  • 卷二百四十二·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冬十月庚寅朔享 太庙○癸巳奴儿干等处都指挥王肇舟等并暹罗等国正使呵哈麻等五百六十五人来朝贡马赐宴及钞币有差○丙申毛怜卫指挥猛苛不花等来朝贡驼马赐织金文绮袭衣及钞币有差○命故金吾左卫指挥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五·佚名

    嘉靖二十七年四月丙午朔时享 太庙命京山侯崔元代○丁未致仕大学士夏言逮至京下镇抚司拷讯命法司拟罪言上曰臣之罪衅起自讎家恐一旦卒然死于斧钺之下不复能自明今幸一见天日沥血 上前即死不恨往者曾铣倡议复套咸宁侯仇

  •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卢伯源传·李延寿

    卢伯源,小名阳乌,性情温和儒雅,不重私利,颇有他祖父的风范,他专注于学业,和家中人相处和睦。承袭了侯爵之位,按常规降为伯爵。后来逐渐加官为秘书监,本州大中正。当时孝文帝想要立冯皇后,先征求卢伯源的意见。卢伯源请皇帝命人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二十八·钱若水

    起太平兴国九年正月,尽二月壬子,朔,上不受朝,群臣诣阁,拜表称贺。丙辰,命户部推官、监察御史索湘、元玘按行河决所坏民田。丁已, 驾幸景龙门外水硙, 上临水而坐,命近臣观之,因谓近臣曰:‘此水出于山源,凊澄甘㓗,近河之地,水

  • 卷十 高宗肜日第十五·孔颖达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耳不聪之异。雊,鸣。○雊,工豆反。祖已训诸王,贤臣也,以训道谏王。○己音纪。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所以训也,亡。○肜音融。[疏]“高宗”至“之训”○正义曰:高宗祭其太祖成汤于肜祭之

  • 仲子闕里誌·冯云鹓

    繆協曰子羔學藝可仕孔子猶曰不可欲合愈精愈究也于時有以佞才惑世仕不由學比之子羔則長短相形子路舉兹以對夫子善其來旨此乃斥時豈譏仲子乎猗歟魯哲義勇無儔獨立不懼從政惟優欽屬仁聖勒封介邱褒賢進號載顯英猷宋陳堯叟

  • 卷八·佚名

    △如来性品第四之五善男子,方等经者,犹如甘露亦如毒药。迦叶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何缘说方等经。譬甘露亦如毒药。佛言:善男子,汝今欲知如来祕藏真实义不。迦叶言尔。我今实欲得知如来祕藏义。尔时世尊而说偈言:或有服甘露,伤命

  • 学品第二十二·佚名

    善业白佛言:闿士学无常为学一切智。学无所生学去淫劮学灭度为学一切智。佛告善业。若所问学无常为学一切智者,云何是如来本无随因缘得。如来本无字宁有尽时不。对曰:不也。如此为学一切智明度无极。如来地十种力四无所畏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三[宋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南岳怀让禅师第十四世洪州泐潭山真净禅师法嗣洪州分宁兜率从悦禅师姓熊氏。虔州人。少依普圆院崇上人出家。未冠圆具。首习经论。次慕参问。缘契洞山真净禅师。开堂日。

  • 阿弥陀经疏·窥基

        京兆慈恩寺基法师撰窃闻。三宝之宝理超系象之表。三乘之乘事涉名言之迹。原夫真际之理平等性空。赴机启权实之门。接凡施净秽之土。识其路者即语默一途。迷其趣者则理事天隔。故身子以高下之累则镜地而见丘陵

  • 卷第二十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二十三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启 复彦升陈榜眼请住太平启 伏以卷舒格外乾坤妙在主宾默契展拓寰中日月何妨凡圣交参恩大难酬功高莫纪恭惟台下胸藏二酉学富三车雁塔名题金薤增金

  • 僧宝正续传卷第一·祖琇

    隆兴府沙门 祖琇 撰罗汉南禅师禅师讳系南。生汀州张氏。少出家。依金泉寺得度具戒。性纯淡志节高远。涉历丛林。参云居佑禅师。发明心地。既膺最后付嘱。将复遍扣诸方。时佑同门法昆照觉禅师。宏法东林。宗风特盛。

  • 灵宪·张衡

    中国古代天文学著作。东汉张衡撰。原书已经散失,仅在《后汉书·天文志》中保存了一些内容,共一千七百余字。据学者研究,该书是一部与《史记·天官书》相类似的作品,描述周天星官的位置、星数、占星意义等。《隋书·

  • 禽海石·符霖

    《禽海石》十回,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群学社刊行。作者符霖,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出版时标“哀情小说”。作者主旨言情,批评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给青年男女造成爱情悲剧的罪过。小说作者把悲剧的原因归结到封建婚姻制

  • 后官场现形记·许忧民

    章回小说。近代许伏民著,署“白眼”。八回。小说继《官场现形记》后再次揭露官场之黑暗。是书效吴趼人《官场现形记》笔法,揭露晚清社会政治腐败现象。如科考作弊,贿赂考官即可中举,而嘲笑那些“悬梁”,“刺骨”的腐儒。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佚名

    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于其女阿踰阇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偈赞叹其德。佛为授记。胜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