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序二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人之於声也,何独不然?故村谣野谚,每见鄙於文人;绣口锦心,亦难夸於市井。好尚不同,而雅俗共赏之为难也!楷堂先生点订《霓裳续谱》一书,自文人才士之笔,至村妪荡妇之谈,靡不毕具。书成之後,意甚恧然。先生之意,岂不以薰莸并采,遗大雅之讥,其中捧腹喷饭之作,阅者将以之为口实哉!抑知不然。夫晓风残月,难谐之丈六琵琶,而细管繁弦,又未可调大江东去。古人嚼徵含商,形之楮墨。音节各臻其妙,尚有不能强而同者。况此谱流传,仅为曲部之衣钵。按节者不尽定字樱桃,闻歌者岂尽江东公瑾。必删其村芜,订其疵类,於吾辈之闲居展卷则可矣!其如徵歌者不尽吾辈何?今以其情词兼丽者,列之於前,可以供骚人文士之娱,下此者亦足悦俗流之耳。因词检字,鲁鱼之误已无。习之者不舛於宫商,闻之者不疑於羊芊。诸部奉为指南,词坛诸公,或可因是而别裁佳制,先生亦可以释然矣。至先生以雕龙绣虎之才,平居著述几於等身。制艺诗歌而外,偶寄闲情,撰为雅曲,缠绵幽艳,追步《花间》,竟秘之箧中,抑又何也。於序是谱也问之,同学愚弟盛安撰。

猜你喜欢
  鞠华翁·唐圭璋
  东浦词 全文·韩玉
  丁亥五十首·许南英
  第三十八出 林遇夏舟·王世贞
  乙集第七·钱谦益
  卷二十七·查慎行
  巻二十八·袁表
  沧浪集补钞·管庭芬
  卷四百十三·佚名
  卷三百九十五·佚名
  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卷六·康熙
  褚生词作鉴赏·佚名
  卷一·张籍
  ●玉井樵唱自记·尹廷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史弥巩·唐圭璋

      弥巩字南叔,浩从侄。乾道六年(1170)生。嘉定十年(1217)进士。调峡州教授。端平初,监进奏院,提点江东刑狱。淳祐九年(1249)以直华文阁、提举崇禧观卒,年八十。自号独善,有独善先生文集二十卷,不传。   失调名   羊左合人我

  • 前  言·袁枚

      本书是清代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其体制为分条排列,每条或述一评,或记一事,或采一诗(或数诗),乃随笔式。本书的编撰,旨在倡导性灵说诗论,以反对乾隆诗坛流行的沈德潜格调说与翁方纲以考据为诗的风气。本书于作者辞官后开

  • 藏春集卷一·刘秉忠

    元 刘秉忠 撰七言律诗溪山晩兴楚山临水适幽情无意成诗诗自成秋雨滴残秋草暗晩云收尽晩风清渔舟散去横烟霭樵担归来踏月明是树有枝堪架足南飞乌鹊莫多惊帐中四旬巳过五旬数髪际青丝间白丝万虑困心成底事一闲安分在何

  • 卷304 ·佚名

    释文珦 邃谷 邃谷居来久,寥寥绝众喧。 云深通药径,草长失柴门。 静爱寒山色,閒寻野水源。 清虚乃吾事,不与俗人言。 释文珦 太白山老僧 二十里松阴,居来不厌深。 云迷归日路,山是暮年心。

  • 卷十·孟郊

    钦定四库全书 孟东野诗集卷十     唐 孟郊 撰哀伤 吊国殇 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如何当春死不及羣草生尧舜宰乾坤器农不器兵秦汉盗山岳铸杀不铸耕天地莫生金生金人竞争 吊比干墓 殷辛帝天下厌为天下尊乾纲既一

  • 卷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五河汉类五言古赋得秋河曙耿耿     【陈】张正见耿耿长河曙滥滥宿云浮天路横秋水星桥转夜流月下姮娥落风惊织女秋德星犹可见仙槎不复留七言古明河篇         【唐】宋

  • 晁补之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晚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少有才名,年十七,随父赴杭州新城,著《七述》,谒通判苏轼,自此受知于轼。 元丰二年(1079)进士,授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中,任太学正,以李清臣荐,召试学

  • 双溪杂记·王琼

    昔司马迁罪废之余作《史记》,为万世史学之宗。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然即事寓言,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其所纪时事得于耳闻目击,有出于史册之所不载者,皆足以示劝惩而垂永久,是宜人见而爱,爱而传之于不泯也。然

  • 陈亮传·脱脱

    陈亮字同父,婺州永康人。陈亮出生时,目有光芒,成人后,才气超凡。陈亮喜欢谈论兵事,且思维敏捷,论议风生,数千言的文章可一挥而就。陈亮曾经用心考察古人用兵成败之得失,并著有《酌古论》。郡守周葵读此书后,主动与陈亮商讨,从而

  • 徐道兴传·张廷玉

    徐道兴,河南睢州人。崇祯末年,任云南都司经历,兼管师宗州事,廉洁爱民。农民起义军孙可望部入云南,攻破曲靖。巡按罗国王献刚到该地,与知府焦润生被农民军擒获,可望要他们投降,国王献不从。押至昆明,自焚而死。道兴召集士民,告谕

  • 平汉录·童承叙

    史氏曰胡元乱华天地晦塞譬诸禽兽人得而驱之也友谅奋臂蓬湖提戈荆楚遂能屡破坚城卒僣尊位可谓勇矣然既戕主帅复弒天完凶戾罕俦残虐无厌人谓项籍矫杀冠军阴弒义帝大抵同矣及天命有归真人首出谅不能委身江汉输款阙廷而乃

  • 卷一百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统言礼乐及统言礼】鲁隐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万舞也】公问羽数於衆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

  •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四乐考【十】乐器四奚琴律吕正义後编曰奚琴刳木为体二弦以木杆系马尾轧之长二尺八寸八分龙头长五寸七分六厘濶一寸九分六厘厚三寸二分四厘柄长一尺一寸五分二厘上濶一寸零一厘下濶

  • 月令明义卷四·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孟冬章第十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旧厯不用改从今左】孟冬之月日在房昏危中旦张中【立冬之日日在氐二度昏虚初度中旦栁九度中氐之北车骑梗河在焉天子所守其闗梁也房为天驷日月五星所从出入也其

  • 海南杂著·蔡廷兰

    本书(一册六二面三七、二○○字)凡三篇:一曰「沧溟纪险」、一曰「炎荒纪程」,又一曰「越南纪略」;蔡廷兰撰。廷兰字香祖,号秋园;澎湖人。年十三入泮,嗣食饩。清道光十二年,澎湖饥,兴泉永道周凯勘赈,上「请急赈歌」以进。十五年秋

  • 笔札华梁·上官仪

    诗论著作。唐上官仪撰。上官仪(约607—664),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幼出家为僧,尤精《三论》。工于文辞,博涉经史。贞观初登进士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太宗作诗,每命继和。永徽初,为高宗草诏得罪武后,坐事下狱

  • 赖吒和罗经·佚名

    全一卷。吴·支谦译。又称罗汉赖吒和罗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记述赖吒和罗闻佛说法而立志出家,得证阿罗汉果。十年后,返家为父母说法。又僧伽提婆所译,收于中阿含之赖吒和罗经,为本经之同本异译。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明佺

    凡十五卷。唐代明佺等撰。又作武周刊定众经目录、大周录、武周录。为东汉至武周有关翻译经论之目录。共收经典三六一六部,八六四一卷。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唐则天武后天册万岁元年(695),由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七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