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林和靖集巻四宋 林逋 撰

五言绝句

闵师自天台见寄石枕

斵石自何许枕之懐赤城空庐复蕙帐旦暮白云生

西湖与性上人话别

秋山与湖水逺近如相送后夜宿扁舟知师有归梦

送谢尉

试吏才未伸食贫同古人何以赠行色一酌湖水春

赠中师草圣

行草得三昧林间尝与语秋风忽卷衣别我之何所

送僧之京师

皇城十二衢埃尘满香域何以待归期山中桂花色

七言绝句

孤山隐居书壁

山水未深猿鸟少此生犹拟别移居直过天竺溪流上独树为桥小结庐

水亭秋日偶书

巾子峰头乌臼树微霜未落巳先红凭䦨髙看复低看半在石池波影中

水轩

日于诗雅转沉迷尤爱凭䦨此构题纷泊杨花春意晚黄鹂飞过水东西

池上作

簇簇菰蒲映蓼花水痕天影蘸秋霞分明似个屏风上飞起䴔䴖一道斜

松径

霜子落秋笻卓破雨钗堆地屐拖平不知呵止长安客肯爱深穿冷翠行

竹林

寺篱斜夹千梢翠山磴深穿万箨干却忆贵家㕔馆里粉墙时画数茎看

菱塘

含机绿锦翻新叶满匣青铜莹古花最爱晚来鸥与鹭宿烟翘雨便为家

莲荡

楚妃皋女一何多裳似芙蓉衣芰荷几夕霏霏烟霭里竞窥清浅弄重波

葑田

淤泥肥黑稻秧青阔盖深流旋旋生拟倩湖君书版籍水仙今佃老农耕

僧有示西湖墨本者就孤山左侧林萝秘邃间状出衡茅之所且题云林山人隐居谨书二韵以承之

泉石年来偶结庐冷挨松雪瞰西湖髙僧好事仍多艺巳共孤山入画圗

孤山雪中写望寄呈景山仙尉

璚树瑶岑掠眼新鲜飙时复飏珠尘此中自是蓬莱阙何处更寻姑射人

春日斋中

空階重叠上垣衣白昼初长社燕归落尽海棠人卧病东风时复动柴扉

山中寒食

方塘波绿杜蘅青布糓提壶巳足听有客新尝寒具罢据梧慵复散幽经

气象才过一百五且持春酒养衰年中林不是不禁火其奈山樱发欲然

易从师山亭

林表秋山白鸟飞此中幽致世还稀西村渡口人烟晩坐见渔舟两两归

秋江写望

苍茫沙觜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鱼船

乘公桥作

晚峰横碧树梢红数榜鱼

猜你喜欢
  灵隐善庆序·释德诚
  卷七百一十·彭定求
  卷五百四十七·彭定求
  卷四十四·彭定求
  刘贵翁·唐圭璋
  韩准·唐圭璋
  五集卷八十九·乾隆
  三集卷五十二·乾隆
  卷430 ·佚名
  卷140 ·佚名
  卷五十八 歌谣 谶记 嘲嘘 谚语·佚名
  卷一百九十九·曹学佺
  卷四十八·陈邦彦
  卷三百七·陈廷敬
  卷七百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宥·唐圭璋

      宥字基重(绝妙好词作仲),号宏葊。钱塘(今杭州)人。   水龙吟   雁风吹裂云痕,小楼一线斜阳影。残蝉抱柳,寒蛩入户,凄音忍听。愁不禁秋,梦还惊客,青灯孤枕。未更深,早是梧桐泫露,那更度、兰宵永。   空叹银屏金井。醉乡

  • 台湾诗乘苏序·连横

    连子既成《台湾通史》之三年,益以其间撰为《台湾诗乘》一书。书成,属序于余。余惟诗之存亡,岂不重视其人哉?逊清三百年间,前后称诗者众矣。自渔洋、秋谷、愚山、初白诸子以来,各家流派,虽互有得失,然风骚坛坫,迭为主盟;独台湾以

  • 列传第七十九 李晟·欧阳修

    李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人。世以武力仕,然位不过裨将。晟幼孤,奉母孝。身长六尺。年十八,往事河西王忠嗣,从击吐蕃。悍酋乘城,杀伤士甚众,忠嗣怒,募射者,晟挟一矢殪之,三军欢奋。忠嗣抚其背曰:“万人敌也。”凤翔节度使高升召署列将

  • 卷之四十三·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冬十月。辛未朔。时享太庙。遣肃亲王善耆恭代行礼。官报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 五三三 都察院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奉旨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佚名

    五三三 都察院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奉旨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乾隆四十三年八月都察院为遵旨察〔议〕事。刑科抄出本院题四库馆所进各书,自四月起至闰六月止,内有错误应议之总裁程<景伊>等交议罚俸一案,于乾隆四十三

  • 绎史卷八十三·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老子道教史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諡曰耼周守蔵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扵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蔵若

  • 萧景传·姚思廉

    萧景字子昭,高祖的堂兄弟。父名崇之,字茂敬,是左光禄大夫道赐的儿子。道赐共有三个儿子:长子萧尚之,字茂先;次子太祖文皇帝;第三子萧崇之。起初,萧道赐居住在乡里时,注重礼节待人谦让,为众人所推举,从宋太尉江夏王参军做起,最后做

  • 赵世延传·宋濂

    赵世延,字子敬,祖先雍古族人,住云中北边。曾祖黑旦公,在金为群牧使,祖父按竺迩,年幼丧父,由外祖父术要甲抚养,讹为赵家,故姓赵。按竺迩骁勇善骑射,随太祖征伐,有功,为蒙古汉军征行大元帅,镇守蜀地,因而家在成都。父亲赵黑梓,因功袭父

  • 广扬名章第十四·佚名

    【解读】这一章是详细说明&ldquo;扬名&rdquo;的意思。最高的孝道,就是立身行道,成圣成贤,扬名于后世,显耀父母,这是孝的终极。【原文】子曰:&ldquo;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1),故治可移于官。是以

  • 卷二十二·郑玄

    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公,君也。图,谓画其地形及丘垄所处而藏之。先王,造茔者。昭居左,穆居右,夹处东西。○夹,古浃反,刘古协反。)[疏]注“公君”至“东西”○释曰:训公为君者,言公则诸侯之

  • 卷十八·程端学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八    元 程端学 撰成公【名黑肱宣公子母穆姜】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义见文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义见葬桓公无冰义见桓十四年○宋氏曰宣

  • 卷十八·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十八     宋 黄伦 撰太甲下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懐懐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无垢曰敬而非诚则不能格天爱而非

  • 提要·董鼎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书传辑录纂注     书类提要【臣】等谨案书传辑録纂注六卷元董鼎撰鼎字季亨鄱阳人朱子之学授于黄干鼎族兄梦程尝从干游鼎又从梦程闻绪论故自序谓得朱子之再传是编虽以蔡沈集传为宗而

  • 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尔时释迦牟尼佛。观净居天宫诸菩萨天龙八部。告文殊师利言。过去十阿僧祇俱胝如来。皆于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发无上

  • 白话南齐书·萧子显

    《南齐书》,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南朝梁萧子显撰。五十九卷。原本六十卷,今本佚《序录》一卷。分本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记事起齐高帝建元元年(499),迄和帝中兴二年(502)。此为《南齐书》白话文

  • 权谋残卷·张居正

    《权谋残卷》是明代张居正所作的一部权谋类著作,共分为13卷。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色而究其实。 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进可以全国,退可以保身。君子宜惕然。

  • 释摩诃衍论·龙树

    凡十卷。印度龙树菩萨造,姚秦筏提摩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为大乘起信论之注释书,一般略称释论。文前先说造论之旨趣,次举论之差别,将一代诸论总分为十类,大乘起信论摄属于摄义论。次明藏之差别,以起信论通摄于诸藏,别

  • 费隐禅师语录·费隐通容

    十四卷,明代费隐通容撰,隐元隆琦等编。内容包括上堂、小参、入室、法语、偈、书问、问答机缘、拈古、颂古、判古、赞、杂著、小佛事等,卷末附纪年录。有明崇祯十六年(1643)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