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弇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

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清平乐

刘弇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

刘弇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京任职期间为感爱妾之逝而作,为悼亡词。

全词以感情为纽带,把旧时与今时的情景绾合一起,对爱妾寄予了深挚的悼念。

起首二句写春风轻拂垂柳,语言很通俗,意思也很简单,但却层折多变,富于婉约特色。句中的隋堤,指汴河一带的河堤。相传隋炀帝时开运河,自洛阳至扬州,沿堤广植杨柳。初春时节,和煦的东风轻拂隋堤上的杨柳,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而“著意”二字,更把东风拟人化。言外之意仿佛是说,自然界的东风对杨柳尚如此多情,而现实生活中的词人却如此孤单,再也得不到亲人的怜爱。词中写的是物态,蕴含的乃是人情。这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依旧”二字,也就是说去年今日,正是东风骀荡、杨柳婀娜的时节,他和爱妾曾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春光。可是今日重来,东风依旧,人事全非,怎不让人心伤。第三句蝉联首二句。东风对杨柳的“著意”,主要体现一个“搓”字上。此字以俗为雅,说东风轻拂杨柳,给人以轻轻搓揉、抚摩之感。东风搓揉之下,柳枝上遂呈现出“鹅儿黄”的颜色。鹅儿黄,指柳色的嫩黄。杨柳初绽的嫩叶,宛如雏鹅的羽绒,而这惹人喜爱的颜色,竟是东风搓出来的,真是奇绝之笔。“天气清明时候”总括前文,写景中蕴含一股淡淡的哀愁。

过片对仗工整,词意对比鲜明。“去年紫陌青门”,与上片“东风依旧”相映射,是回忆从前郊外与爱姬共同游赏之乐。紫陌,指京城的道路,如唐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诗云:“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青门,汉时长安灞城门之别名,此处借指汴京城门。“雨魄云魂”,语本宋玉《高唐赋》:“妾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以之形容爱妾死亡之后,魂魄飘荡,有如朝云暮雨,非常恰切。词笔至此,悼念爱妾的主题便趋于明朗化。结尾二句,悲哀的抒发,至于极点。

“断送一生憔悴”,意即逗引得词人一生憔悴。是春风多情地抚弄杨柳,是清明时候的恼人天气,是爱妾业已消逝的雨魄云魂是这许多撩人愁绪的往事,触目惊心的现实,逗引得他黯然神伤而导致一生憔悴。尤其黄昏时刻,烟霭迷茫,景色惨淡,“能消几个黄昏”失去爱妾的词人看来,仿佛来到一个催人泪下的境界。明人沈际飞评曰:“‘能消几个黄昏’,恒语之有情者。‘能’字更吃紧。”(《草堂诗余正集》卷一)确实,著一“能”字,则加强了感情的深度,更富于感染力量。

这首词虽悼爱妾,非念正室,但其中沉痛哀伤之情,似不下于东坡的悼妻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如近人俞陛云所评,“抚今追昔,人之常情。此词结末二句,何沉痛乃尔!”(《宋词选释》)。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六·彭定求
  程先·唐圭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王夫之
  第二十七出 惊遇·李渔
  ◆滕提举斌(玉霄集)·顾嗣立
  ◆陈先生赓(子扬集)·顾嗣立
  跋 钱陈羣·乾隆
  卷333 ·佚名
  卷八十四·冯惟讷
  卷二十八·陈元龙
  卷二百五十七·佚名
  樵云独唱巻一·叶颙
  秦湛词作鉴赏·佚名
  卷三·韦应物
  第四十二出 灵山说誓·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九·志第五十二·礼二等·脱脱

        ◎礼二   ○南郊   南郊坛制。梁及后唐郊坛皆在洛阳。宋初始作坛于东都南薰门外,四成、十二陛、三壝。设燎坛于内坛之外丙地,高一丈二尺。设皇帝更衣大次于东壝东门之内道北,南向。仁宗天圣六年,始筑

  • 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四·赵尔巽

      ◎孝义一   朱用纯 吴蕃昌从弟谦牧 沈磊 周靖 耿翟弟炳 兄子于彝 耿辅 李景濂 汪灏弟晨 日昂 日升 黄农 曹亨黄嘉章 郑明允刘宗洙弟恩广 恩广子青藜 何复汉 许季觉 吴氏四孝子 雷显宗 赵清荣涟 薛文弟化礼 曹

  • 礼运第三十二·王肃

    孔子为鲁司寇,与于蜡,既宾事毕,毕宾客之事也乃出游于观之上,观宫门外阙周礼所谓象魏者也喟然而叹。言偃侍曰:“夫子何叹也?”孔子曰:“昔大道之行,此谓三皇五帝时大道行也与三代之英,英秀谓禹汤文武也吾未之逮也,而有记焉。大道

  • 卷第十·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三史可法(应廷吉)史可法(应廷吉)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大兴籍,河南祥符人也。世为锦衣卫百户。母尹氏,梦文天祥而生。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左光斗视学

  • 卷之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皇王大纪卷三十一·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幽王二年泾渭洛三川震伯阳父曰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隂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阳失而在隂川源必塞塞必竭竭必崩夫国依山川而崩竭亡之徴也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徳若二

  • 靖康要録卷一·汪藻

    孝慈渊圣皇帝名桓道君太上皇帝长子母曰恭恵皇后王氏以元符三年四月十三日生于坤宁殿九月赐名亶授检校太尉山南东道节度使韩国公建中靖国元年六月迁开府仪同三司兴徳军节度使进封京兆郡王崇宁元年二月改赐名烜八月又改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三·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文忠烈公彦博传实録绍圣四年四月丁已降授太子少保潞国公致仕文彦博薨彦博字寛夫汾州介休人父洎赠太师韩国公彦博天圣五年中进士第授大理评事知济州翼城并州榆次县改太常博士通判兖州景佑四年御史中丞张观

  • 高思好传·李延寿

    高思好,本来是浩姓人家的孩子,上洛王高思宗将他收养,当作自己的弟弟,却对他十分刻薄。他从小以骑马射箭侍奉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即皇帝位,封他为左卫大将军。他原名叫思孝,天保五年(554),讨伐蠕蠕族,文宣帝很喜欢他的骁勇

  • 卷二百九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九十舆地考【二十二】贵州省【臣】等谨按马氏舆地考於荆州境内备列费思夷播珍溱诸州皆今之贵州地夫古荆州以岭峤为限说者谓自巴东踰江而南为四川酉阳州又迤逦而东南经湖南之永顺辰州沅

  • 原序·袁燮

    甫自幼洎长侍先君子侧平旦集诸生及诸子危坐説书夜再讲率至二鼓无倦容谓学问大防在明本心吾之本心即古圣之心即天地之心即天下万世之心彼昏不知如醉如梦一日豁然清明洞彻圣人即我我即圣人舜号泣旻天负罪引慝祗见瞽瞍禹

  •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1)·戴圣

    ——引咎自责的敬业精神 【原文】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2),县贲父御③,卜国为右(4)。马惊,败绩(5)。公队(6),佐车授绥(7)。公曰:“末之(8),卜也!”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马(9),有流矢在白肉(

  • 唯識二十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對勘.凡用五種異本。(一)梵文二十成唯識論.校註略稱梵本。(二)西藏勝   友等譯二十論釋.略稱藏本。(三)元魏菩提流支譯唯識論.略稱魏本。(四)陳真   諦譯大乘唯識論.略稱陳本。(五)

  • 摄大乘论本卷中·无著

        无著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所知相分第三  已说所知依所知相。复云何应观此。略有三种。一依他起相。二遍计所执相。三圆成实相。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

  • 道德经精义·黄元吉

    以道家内丹功法注解《老子》的代表性著作。清代黄裳撰。按《老子》八十一章,逐章为注。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道学精微,文理密察,本末兼赅,体用咸宜。尤以其融儒入道,而能凿空无痕;因道弘儒,而能浑全一体

  • 二懒开关心话·闵一得

    斯二子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氏。阅其心话,殆养生家而将从事于南宫者。余见而录之,喜其言浅而深、粗而精,其间命意,似有所向,殆又非顽隐一流,趣味与余不二。爰去其不经,而存其常说,名之曰《二懒心话》。盖以一号懒翁,一号大懒。

  • 学易笔谈·杭辛斋

    四卷。近人杭辛斋撰。杭辛斋,浙江海宁人,民国时曾为国会议员,因反对帝制入狱。于易学颇有研究,著述颇丰。除本书外,尚有《学易笔谈二集》、《易楔》、《易数偶得》、《读易杂识》、《愚一录易说订》、《沈氏改正揲蓍法》等

  • 古事记·太安万侣

    现存日本最古的史书。系太安麻侣编撰。周作人译。综合日本古代神话、英雄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帝王家谱的书,也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官修史书。作者太安万侣,又名安麻吕或安满。日本奈良前期史官。711年奉元明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