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1)

——引咎自责的敬业精神

【原文】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2),县贲父御③,卜国为右(4)。马惊,败绩(5)。公队(6),佐车授绥(7)。公曰:“末之(8),卜也!”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马(9),有流矢在白肉(10)。公曰:“非其罪也。”遂诔之(11)。士之有诔(12),自此始也。

【注释】

①本节选自《檀弓》上。②鲁庄公: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鲁国国君,姓姬,名庄公。宋: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国名,子姓。乘丘:鲁国地名。(3)县(xuan)贲(ben)父:人物姓名,县是姓,贲父是名。御:驾驭车马。(4)卜国:人名。右:战车的右边。⑤败绩:失败。这里指翻车。(6)队(zhui):同“坠”,坠落。(7)佐车:副车。绥(sUi):挽住手上车的绳子。(8)末:这里的意思是软弱无力。(9)圉(yu)人;养马的人。(10)流矢。飞箭。白肉;大腿内侧的肉。(11)诔(lei):追述死者功德的悼念文章。(12)士:古代处在人大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译文】

鲁庄公和宋国人在乘丘交战,县贲父为鲁庄公驾车,卜国在车右边护驾。拉车的马受惊,将车翻倒。庄公摔下车来。副车上的人递下绳子,拉庄公上了副车。庄公说:“卜国啊,没有勇力呀!”县贲父说:“以前没有翻过车,今天却车翻人坠,这是我们没有勇气!”于是两人殉职而死。事后马夫洗马时,发现马大腿内侧中了飞箭。庄公说:“原来翻车不是他们的罪过。”于是庄公作文追述他们的功德。为士作文悼念的风习,就是从这开始的。

【读解】

有句古话说,“士为知己者死。”我们不知道鲁庄公是否是县贲父和卜国的“知己者”,但他们是随从,负有保护国君的责任。由于失职(事后才知道并非他们的过失),二人引咎赴死,战死在沙场之上。

无论县贲父和卜国同鲁庄公的私人关系如何,他们忠于职守的一个“忠”,却是感人至深的。出了事故,不是左推右塞,竭力寻找客观原因,而是挺身而出,大胆承担责任,并以生命为代价来表白自己的忠诚和献身精神。能够这样做的人,古今往来大概并不多,如今尤其罕见。

认真想起来,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不管事现代、后现代,还是超现代、超超现代,只要人性还在,恐怕不能不讲一个“忠”字。最起码的,要忠于自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然后要对得起自己的职责、父母、家庭、社会等等。如果现代化连这点做人的最起码的准则都化掉了,那还不如不要这样的现代化。活著不容易,做人更难,做忠诚的人难上加难。

猜你喜欢
  闵公(元年~二年)·公羊高
  簡介·戴震
  教學第十一卷·朱熹
  卷十五·黄道周
  提要上·冯复京
  卷四·王质
  成公·成公九年·左丘明
  卷三百七十一·佚名
  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庚辰重九缙云登高集序·太虚
  佛教与反侵略的意义·太虚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佚名
  卷二十三·佚名
  卷三·佚名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沈注·唐圭璋

      踏莎行   赠杨蟠   竹阁云深,巢虚人阒。几年湖上音尘寂。风流今有使君家,月明夜夜闻双宿。

  • 卷十一·陈廷敬

    目  录 十二调六十四体,五十五字一七令四体 河 传二十七体又名怨王孙、庆同天、月照梨花、秋光满目 望远行七体 木兰花令三体 金莲绕凤楼一体 睿恩新一体 芳草渡五体 夜行船十一体又名明月棹孤

  • 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 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 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 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 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一瓣, 两瓣,落地,叫人踩,变泥

  • 卷一百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五辛替否辛替否字协时京兆万年人景龙中为左拾遗以直谏名睿宗朝迁右台殿中侍御史开元中终頴王府长史诗一首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洪慈均动植至德俯深玄出

  • 志第二十 刑法·魏徵

    夫刑者,制死生之命,详善恶之源,翦乱除暴,禁人为非者也。圣王仰视法星 ,旁观习坎,弥缝五气,取则四时,莫不先春风以播恩,后秋霜而动宪。是以宣慈惠爱,导其萌芽,刑罚威怒,随其肃杀。仁恩以为情性,礼义以为纲纪,养化以为本,明刑以为助。

  •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柯劭忞

      ○明宗   明宗翼献景孝皇帝,讳和世王束,武宗长子也。母曰仁献章圣皇后亦乞烈氏。帝生于大德四年十一月壬子。武宗入继大统,立仁宗为皇太子,命以次传位于帝。   武宗崩,仁宗即位。延祐二年冬十一月,封帝为周王。三

  • 卷第二百三十四 唐紀五十·司马光

      起玄黓涒灘(壬申),盡閼逢閹茂(甲戌)五月,凡二年有奇。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貞元八年(壬申、七九二年)   春,二月,壬寅,執夢衝,數其罪而斬之;雲南之路始通。   三月,丁丑,山南東道節度使曹成王皋薨。   宣武節度使劉玄佐有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五·佚名

    弘治七年二月庚申朔○辛酉吏科都给事中王质监察御史汪宗器等劾奏文华殿书办大理寺右寺丞夏文振等违例乞升请并行罢黜不从 府军前卫副千户徐义以其子冕及侄晟俱九岁能书大字乞送翰院习楷书礼部覆奏谓九岁能书不足为异

  • ◎沈英雌怒打郭先生·吴虞公

    大名鼎鼎之沈英雌于民国初元时声名最盛。虽三尺童子莫不慑沈英雌之威风。民国三年,英雌有秘史为海上某报所揭载。时英雌居燕京,见报大恚,悉为该报驻京访员所记。乃约其好友如三小姐、五奶奶之类趋至该报访员寓邸,兴问罪之

  • 六九三 大学士英廉等奏遵旨查审提调陆费墀遗失底本情形折·佚名

    六九三 大学士英廉等奏遵旨查审提调陆费墀遗失底本情形折乾隆四十五年五月二十七日臣英廉、臣胡季堂、臣金简、臣曹文埴谨奏,为遵旨查审具奏事。先据侍郎王杰参奏提调陆费墀遗失各书底本四、五百种,令誊录捐书缮写,并第

  • 南唐书卷七·陆游

    宋 陆游 撰徐高钟常史沈三陈江毛列传第四徐玠字蕴圭彭城人事帅崔洪为军吏洪避朱全忠南奔遣玠先见呉武王因得事呉累居右职师出江西为粮料使江西平授吉州刺史玠初为小校以干敏称及治郡贪猥不治烈祖辅政罢之而义祖悦

  • 安禄山传·刘昫

    安禄山,营州柳城杂种胡人。他原来没有姓氏,名字叫轧荦山。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的一个巫师,以占卜为业。突厥人“斗战”一词的发音是轧荦山,就用它作为安禄山的名字。他小时候失去了父亲,跟着母亲在突厥族里生活,将军安波至的

  • 卷三十一厘金二·冯煦

    坐贾坐贾对行商而言,行商遇卡完厘课之行厘,坐贾所完即落地税也。皖省于咸丰十一年由厘金总局委员另设坐贾专局,并委本地绅董襄办。其办法系将起岸之货先行查明,给予起票,货既到行,令行户将每日售货及货价若干,登记循环印簿,按

  • 卷四·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广听録卷四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召诰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孔传谓至丰以迁都事告文王庙也然告文王则告武王可知而蔡注谓丰去镐二十五里文武庙在焉则丰曷尝有武王庙耶诗称文王作邑于丰武王宅是镐京竹书谓帝

  • 卷十 大射仪第七之二·李如圭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十     宋 李如圭 撰大射仪司射适西阶西倚扑升自西阶东面请射于公郑注倚扑者将即君前不敢佩刑器也升堂者欲诸公卿大夫辩闻也公许遂适西阶上命宾御于公诸公卿则以耦告于上大夫则降即位而

  • 卷十八·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八    元 王天与 撰微子第十七        商书殷旣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少师【汉孔氏曰错乱也唐孔民曰不指纣恶而言错乱天命者天生烝民立君以牧之爲君而无君道是错乱天命爲恶之大故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四摄品第七十八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若诸法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无有实事、无所有性、自相空者,云何分别是善法,是不善法,是世间法、是出世间法,是有漏法,是无漏法,是有为法、是

  •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佚名

    十卷。又名《七宝庄严》,简称《海空智藏经》、《海空经》。作者不详。今人考其约作于唐初。分为十品,即序品、哀叹品、法相品、普说品、问病品、持戒品、平等品、供献品、舍受品、普记品,每卷一品。经文以问答体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