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先生赓(子扬集)

赓字子扬,□□人。金河东山西道行中书省参议。北渡后,与弟庚隐居不出,以诗倡酬,学者宗之。 

游龙祠 

岘山秋晚图 

子猷访戴图 

铁拄杖 

武善夫桃源图 

送李长源 

寄陕郡杨正卿 

宣宗挽词 

寒食祀坟回登临西原废寺二首 

送寇辅臣 

蒲中八咏为师嵒卿赋 

○游龙祠 

黄河如丝导昆仑,万里南下突禹门。枝流潜行大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吾闻川真岳灵有冥宰,况乃利泽开洪源。神龙窟宅瞰平野,千古庙貌何雄尊。深林含蓄雷雨润,冷殿似带波涛痕。我来南州走尘坌,执热未濯忧思烦。试■〈奭斗〉甘洌洗肝肺,一勺注腹清且炖。悠然晞风坐东庑,倏见绘画如飞骞。仙官华裾乘朱轩,旗纛掩蔼蛟伏辕。雷公电母踏烟雾,天吴海若驱鼍鼋。何时借取霹雳手,倒挽银汉清乾坤。庙前老翁顾我语,孺子未易排天阍。胡为高论乃如此,一笑满面春风温。是时三月游人繁,男女杂沓箫鼓喧。搴茭沉玉答灵贶,割牲酾酒传巫言。巫言恍惚庙扉阖,拜手上马山烟昏。 

○岘山秋晚图 

太山高嵯峨,小山低■〈山咅〉嵝。清江锦树带秋烟,烟际人家在林薮。荆河迤南三岘山,此图定绘襄阳否。诗人翰墨丹青手,落笔天机随所有。岘首真在襄阳西,遥观汉水含风漪。上有龟龙一片石,云是羊公堕泪碑。试披禹迹考地志,画师宁免诗人疑。且看满眼江山好,休作燕人过晋悲。 

○子猷访戴图 

两晋崇玄虚,风流变华夏。举世尚清谈,天地指一马。依阿竹林贤,鸿名重天下。王郎衣冠冑,亦复慕草野。偶来剡溪上,溪水正清泻。扁舟信沿洄,气韵可潇洒。谁与好贤心,丹素入图写。山阴怀古意,欲揽不盈把。赋诗心夷犹,六义愧骚雅。西风尘冥冥,傥有知音者。 

○铁拄杖 

闽王铁杖如楖栗,得自荒虚鬼神域。鞭笞蜑蛮今几年,雾翳云蒸老蛟黑。腹中有篁如细泉,牙节宛转声铿然。天生神物不虚弃,提携万里归坡仙。坡仙骑鲸凌紫烟,海仙一去今千年。人间俯仰成今古,纷纷长物何须数。洛阳铜驼卧荆棘,昭陵石马埋烟雨。百斛鼎,两钱锥,小大用舍俱儿嬉。商颜鹤发一筇竹,何似凌烟功臣玉具高搘颐。黄阁得君真耐久,扶持四海经纶手。会须拄到昆仑巅,九点青烟看九有。铁耶杖耶吾不知,诚将道眼窥天机。一朝雷雨轰空陂,须防化作蛟龙飞。 

○武善夫桃源图 

武郎种桃满云溪,三月红雨行人迷。自从玉勒入云驭,春风杜宇年年啼。飞黄腾踏有天倪,紫电转盼天山低。要将白璧沽蛾眉,更把黄金铸褭蹄。羲和挟辀六龙驰,暮景恐迫虞渊西。新诗拟唤槐安梦,咫尺溪边春色动。飞花漠漠水泠泠,苍苔荒了烟霞洞。闻道西风解涴人,何处江山可问津?征尘障断仙源路,且看丹青万树春。 

○送李长源 

月下孤鸿枕上鸡,高城今日又分携。九秋云气崤陵底,万里河声砥柱西。饮罢关山秋寂寂,诗成风雨暮凄凄。千金善保并州器,要放昆仑入马蹄。 

○寄陕郡杨正卿 【西庵】 二首 

临川堂上看飞鸿,十载西州一转蓬。亲老家贫初有累,才疏意广卒无功。奸雄颇忌孔文举,富贵何如张长公。满地尘埃浮世狭,一帆思驾五湖风。 

迁客形容国士心,春风鹤发不胜簪。锺仪去楚衣冠异,王粲依刘岁月深。岁晚艰危无短策,酒酣悲壮动长吟。遥怜兰省杨夫子,一纸书来抵万金。 

○宣宗挽词 

洛邑周初定,苍梧舜不还。九天来鹤驭,万国泣龙颜。俭德高千古,鸿勋际两间。无由望弓剑,云气郁桥山。 

○寒食祀坟回登临西原废寺二首 

前朝废寺枕山阿,尚有摩云窣堵波。故国已非唐日月,老僧犹指晋山河。年来筋力登临倦,乱后心情感慨多。石藓荒碑碎文字,他年更得几摩挲。 

当年云构倚天开,一夕烟尘化劫灰。佛阁丹青余瓦砾,禅房花木亦蒿莱。春风万里骚人怨,落日千秋杜宇哀。断础荒烟无限意,一章诗律为谁裁。 

○送寇辅臣 

古陌风尘点客衣,送春君亦伴春归。东风不管离人恨,吹落杨花满地飞。 

○蒲中八咏为师嵒卿赋 

蒲津晚渡 

虞坂晓行 

舜殿熏风 

首阳晴雪 

东林夜雨 

西岩迭巘 

妫汭夕阳 

王官飞湍 

△蒲津晚渡 

云涛注壶口,水府蟠九垒。公子莫争舟,蛟龙方骫骳。 

△虞坂晓行 

伯乐沈九原,泥涂困骐骥。千古长坂空,无人知此意。 

△舜殿熏风 

岩廊鸣五弦,熏兮南风来。凤去徽音绝,眢井生莓苔。 

△首阳晴雪 

天风吹琼瑶,自冒首阳顶。欲和采薇歌,千山冻云冷。 

△东林夜雨 

林壑冷含秋,风雨黯如海。何如赞公房,青灯淡相对。 

△西岩迭巘 

梵剎盘空曲,烟霞锦绣纹。山灵傥招隐,径入万重云。 

△妫汭夕阳 

蓂阶降英皇,此地嫔有虞。南巡竟不返,愁云接苍梧。 

△王官飞湍 

悬流落云岩,遥空挂飞练。何时■〈奭斗〉清泠,一颒黄尘面。 

猜你喜欢
  刘鉴·唐圭璋
  丁酉、戊戌三十七首·许南英
  第十六出 挂冠·姚茂良
  第二折·关汉卿
  白莲集卷七·齐己
  怨王孙·徐志摩
  巻九·胡震亨
  卷三十二·梅鼎祚
  卷一百二十一·陈思
  卷一百三十一·曹学佺
  卷五十九·曹学佺
  梅花字字香原序·郭豫亨
  卷一·杨基
  卷八百六十五·佚名
  雍熈乐府卷之十八·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试术·李渔

    〖夜行船引〗(生便服,带副净上)禹迹一筹浑未展,平白地洪福滔天。好事无凭,良朋未返,三事总成疑眩。下官奉旨巡河,原限半年奏绩。怎奈黄河两岸倒塌甚多,日夜趱修,还怕愆期致罪。谁料数日之前,洪水骤发,漂洗居民六十万,淹没禾苗八百

  • 第三十出·李开先

    【双劝酒】(小外上唱)病原有因,愁来无尽。想那真娘可人,谁传芳信?阳台楚岫梦非真,空劳月老冰人。(白)人生莫惜金缕衣,人生莫负少年时。见花欲折须当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念我久慕真娘,累次使人将金珠宝贝去探问;他只说有他夫主见在

  • 法军侵台档(六)·佚名

    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中)闽浙总督杨昌浚咨呈遵旨查覆台湾库款情形折稿督办福建军务大臣左宗棠等咨报闽省借款情形暨抄送借款合同并匀还本息日期银数清折闽浙总督杨昌浚咨报遵旨查覆台湾库款情形已奉谕旨知道户部咨行闽省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胜朝殉节诸臣録十二卷乾隆四十一年奉勅撰明自万厯以还朝纲日紊中原瓦解景命潜移我国家肇造丕基龙兴东土王师顺动望若云霓而当时守土诸臣各为其主往往殒身碎首喋血危疆逮乎扫荡妖氛宅中定鼎乾坤再造陬□咸

  •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司马迁

    纪淑敏译注【说明】本传是韩王韩信(不是淮陰侯韩信)、卢绾、陈豨三个人的合传。这三个人原来都是刘邦的亲信部下,和刘邦的关系都非常好,卢绾更是和刘邦世代友好,而且能“出入卧内”,“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

  • 赵南星传·张廷玉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授职汝宁推官。行为廉洁,治理太平,逐渐提升为户部主事。张居正卧病,朝廷大臣都为他祈祷,赵南星与顾宪成、姜士昌不去。张居正死,调任吏部考功郎中,称病回家。起用担任文选员外郎。上

  • 目录·佚名

    卷之一官吏门咨目呈两通判及职曹官(真西山)谕州县官僚(真西山)劝谕事件于后(真西山)监司案牍不当言取索(蔡久轩)州官申状不谨朱佥判赴滁州乞牒官交割奖拂立曹公先生祠(蔡久轩)奖子兼佥旌赏监税不受贿赂儆饬官司预借不为理

  • 卷二百十四之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四之四 朱批郝玉麟奏摺 雍正八年十一月初二日广东緫督【臣】郝玉麟谨 奏为微【臣】恋 主情殷恭请 陛见用伸积悃事窃【臣】樗栎庸材至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二 洪武十八年三月壬戌朔,上御奉天殿策试举人。制策曰:“朕稽古名世者,惟敬事而畏神人,趋事以历知,涉难以立志,日运不息,岁运无已,虽在寝食,未尝忘其所以,由是大辅人君,福臻黎庶,所以名世者为此也

  • 卷十六·佚名

    (三三○)尔时世尊,在毗舍离猕猴陂岸大讲堂中。时有四十波利蛇迦比丘。皆阿练若。着粪扫衣。尽行乞食。悉在学地未离欲法。咸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作是念。此诸比丘皆阿练若。着粪扫衣。尽行乞食。悉是学人。

  • 卷二十七·佚名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尔时佛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若疑有佛无佛有法无法有僧无僧。有苦无苦有无集有灭无灭有道无道。有实无实有我无我有乐无乐有净无净有常无常。有乘无乘有性无有众生无众生。有有无有有真

  • 人心所缘有为现行境之本质与影像关系·太虚

      此题“人心”简能缘之余佛心等,“有为现行”简所缘之余无为及一切种,盖专就人心所缘之有为现行境以论者。分为下列二条以明之:  一、影像法托质不托质及本质法┌自  身  诸  心  心  所┐┌第八上无本影

  • 四分律卷第五十二(第四分之三)·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杂揵度之二“时天帝释作如是念:‘我不应令王乘世间常乘。’即严驾天象,象有六牙,牙皆粗大,置于门外。时王慧灯见如是象驾,问诸大臣:‘此是谁象?’诸臣答言:‘不知是谁象?此必是王象,非余人有也

  • 卷之四·德清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四匡庐憨山释 德清 述秀水寓公 高承埏 补嘉兴上士 钱应金 较首山念禅师传汝州首山省念禅师。莱州狄氏子。出家于本郡南禅寺授具。徧游丛席。常密诵法华经。众目为念法华。晚于风穴会下。充知客

  • 古今事文类聚·祝穆

    类书。又称《事文类聚》。南宋祝穆、元富大用、祝渊等编。七集、二百三十七卷。仿照《艺文类聚》、《初学记》体例编成。前集六十卷,后集五十卷,续集二十八卷,别集三十三卷,新集三十六卷,外集十五卷,遗集十五卷。前、后、续

  • 续灯正统·别庵性统

    凡四十二卷,另有目录一卷。清代僧别庵性统编,康熙三十年(1691 )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四册。辑录宋末至明代禅林耆宿之略传与机缘问答。共收录临济宗大鉴下第十六世至第三十五世、曹洞宗大鉴下第十六世至第三十七世,以及

  •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佚名

    亦称《普贤愿经》。佛教经典。一卷。偈颂体。内容系颂赞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一、敬礼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悔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