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六十六

天子之孝

优大臣

【臣】按经言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人者众词也西铭曰大君者乃天之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盖公孤卿贰老臣夙德简畀自天培植自祖宗嗣天子尊为师傅示不敢専敬之所尤属者也述优大臣

书酒诰【周书篇名武王诰康叔之辞】予惟曰汝劼【固也】毖【慎也】殷献臣侯甸男衞矧太史友内史友【二史掌邦法在王朝则贰冢宰在侯国则居宾友之地】越献臣百宗工【即上侯甸男衞太史内史】矧惟尔事服休【坐而论道之臣】服采【起而作事之臣】矧惟若畴【汝之畴匹】圻父薄违【司马迫逐违命】农父若保【司徒顺安万民】宏父定辟【司空制经界以定法】

【臣】按此本戒康叔劼毖于酒先当劼毖所宾所友所事之人其训辞出于王而曰宾曰友曰事而尊之为献为宗为父则王之与叔有同敬协恭之义

而于一话一言之际不敢少有狎侮君子之心也劼训为固然则必其知之深而任之笃不中衰不旁夺而后为尽劼之义也

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爕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

孔安国曰师天子所师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于德义者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和理阴阳不必备员惟其人有德乃处之

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

孔安国传曰此三官名曰三孤孤特也言卑于公尊于卿特置此三者

贰公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

孔安国传曰副贰公大造化敬信天地之教以辅我一人之治

【臣】按公者无私之义孤者无朋之义太者尊无以加之辞少者位次于尊之辞要之三公三孤皆以师道辅佐天子其或以师保而下兼或以六卿而上摄乃所谓惟其人也然则六卿虽有分职起而作事未尝不居坐而论道之列也经曰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公卿大臣乎

礼记缁衣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君毋以小谋大毋以逺言近毋以内图外则大臣不怨迩臣不疾而逺臣不蔽矣叶公之顾命曰毋以小谋败大作毋以嬖御人疾荘后毋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

吕大临曰此章言大臣不信而小臣之比国之大患也曰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以大臣之任国之休戚系焉用之斯信之矣不信之斯黜之矣未有居其位而不信之者也大臣不亲民疑于所任百姓所以不宁盖由臣之忠不足于君则君之敬不足于臣徒富贵之而无信任之意也

【臣】按此章之义大约与朱熹中庸章句所谓敬大臣则信任専而小臣不得以间之故临事不之意相为表里亦中庸之义防也夫敬之一字乃帝王之心法从敬亲之敬而推书言盛德不狎侮狎侮君子防以尽人心狎侮小人防以尽其力于君子小人固无所不敬也乃于无不敬之中而又有所当敬者则不但礼貎之隆而已臣故以为此即中庸之义疏也

春秋公子益师卒【隠公元年】

胡瑗曰君之卿佐是谓股肱故问其疾吊其防赗其葬必厚其送终之恩此春秋书大夫卒之旨也

仲遂卒于埀壬午犹绎万入去籥【宣公八年】

胡安国曰礼大夫卒当祭则不告终事而闻则不绎不告者尽肃敬之诚于宗庙不绎者全始终之恩于臣子今仲遂国卿也卒而犹绎则失宠遇大臣之礼矣春秋虽隆君抑臣而体貎有加焉则廉陛益尊而臣节砺矣圣人书法如此存君臣之义也

胡宁曰仁宗以富弼母防在殡罢春宴韩魏公薨神宗发哀过举数皆得春秋之法

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籥入叔弓卒去乐卒事【昭公十五年】胡安国曰有事于宗庙大臣涖事而卒于其所则如之何礼虽未之有可以义起也縁先祖之心见大臣之卒必闻乐不乐缘孝子之心视已设之馔而不忍轻彻故去乐而卒事其可也

【臣】按亲亲贤贤老老贵贵先王之训也大臣则兼之者为多矣故于其当职而在事也隆之以公孤之名设之以殷辅之属【殷众士也辅庶人在官者陈其殷置其辅太宰之职】既而不敢烦以政也则尊之为老更赐之以几杖不幸而至于疾则君亲问之丧则君亲吊之诔德易名赗恤孤其送终之礼又如是其厚也隠元年书公子益师卒胡安国以为此春秋贵大臣之义其于二去籥于礼有得失而美刺不同比而观之则春秋之义虽尊君抑臣而上下之交坚固谨慎于凡百宗工无有不然其于大臣则接之以恭遇之以礼至于死生之际尤不敢忽焉

中庸第二十章敬大臣则不

朱熹中庸或问曰子谓信任大臣而无以间之故临事而不使大臣而贤也则可其或不幸而有赵高朱异虞世基李林甫之徒焉则邹阳所谓偏听生奸独任成乱范雎所谓妒贤嫉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而主不觉悟者亦安得而不虑耶曰不然也彼其所以至此正坐不知九经之义而然耳使其明于此义而能以修身为本则固视明听聪而不可欺以贤否矣能以尊贤为先则其所置以为大臣者必不杂以如是之臣矣不幸而或失之则亦亟求其人以易之而已岂有知其必能为奸以败国顾犹置之大臣之位使之姑行文书为职业而又恃小臣之察以防之哉夫劳于求贤而逸于得人任则不疑而疑则不任此古之圣君贤相所以诚意交孚两尽其道而有以共成正大光明之业也如其不然吾恐上之所以猜防畏备者愈密而其为愈甚下之所以欺防防蔽者愈巧而其为害愈深不幸而臣之奸遂则其祸固有不可胜言者幸而主之威胜则夫所谓偏听独任御下蔽上之奸将不在于大臣而移于左右其为国家之祸尤有不可胜言者矣

【臣】按九经之序脩身尊贤亲亲敬大臣盖诚脩身矣故其所尊者必贤也诚尊贤矣故居大臣之位者必大贤也岂但恃伺察以防之哉

孟子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臣】按三公坐而论道三孤弼予一人皆师道也冢宰总摄六卿相职也道德之与政理非异人任徒师之而不能任之则为士之尊贤而非王公之尊贤矣不召之臣如伊尹真其人也管仲非其比特以桓之尊信之者合于古帝王师臣之意故孟子连而及之

汉文帝时贾谊疏曰人主之尊譬如堂羣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逺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故古者圣王制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延及庶人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里谚曰欲投防而忌器此善谕也防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廉耻节礼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亡戮辱是以黥劓之辠不及大夫以其离主上不逺也礼不敢齿君之路马蹵其刍者有罚见君之几杖则起遭君之乘车则下入正门则趋君之宠臣虽或有过刑戮之辠不加其身者尊君之故也此所以为主上豫逺不敬也所以体貌大臣而厉其节也今自王侯三公之贵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礼之也古天子之所谓伯父伯舅也而令与众庶同黥劓髠刖笞防弃市之法然则堂不亡陛乎被戮辱者不泰迫乎廉耻不行大臣无廼握重权大官而有徒亡耻之心乎臣闻之履虽鲜不加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夫尝已在贵宠之位天子改容而体貌之矣吏民尝俯伏以敬畏之矣今而有过帝令废之可也退之可也赐之死可也灭之可也若夫束防之系緤之输之司冦编之徒官司防小吏詈骂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夫卑贱者习知尊贵者之一旦吾亦廼可以加此也非所以习天下也非尊尊贵贵之化也夫天子之所尝敬众庶之所尝宠死而死耳贱人安得如此而顿辱之哉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饬坐污秽淫乱男女无别者不曰污秽曰帷薄不修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故贵大臣定有其辠矣犹未斥然正以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牦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辠耳上不执缚系引而行也其有中罪者闻命而自弛上不使人颈盭而加也其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靣再拜跪而自裁上不使捽抑而刑之也曰子大夫自有过耳吾遇子有礼矣遇之有礼故羣臣自憙婴以廉耻故人矜节行上设廉耻礼义以遇其臣而臣不以节行报其上者则非人类也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防身国耳防家公耳防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故父兄之臣诚死宗庙法度之臣诚死社稷辅翼之臣诚死君上守圄扞敌之臣诚死城郭封疆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彼且为我死故吾得与之俱生彼且为我亡故吾得与之俱存夫将为吾危故吾得与之皆安顾行而防利守节而仗义故可以托不御之权可以寄六尺之孤此厉廉耻行礼谊之所致也

【臣】按古者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为治狱之吏皆有威严恐防尊故使其属若子弟代坐取要辞也自大夫以上其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故曲礼曰刑不上大夫盖亲故贤能功贵勤宾为八议据曲礼则大夫以上皆为贵也汉承秦弊既尊君抑臣之太过而治狱之吏又路温舒所谓十失之一尚存者也虽以文帝之贤而不讲于敬大臣之经人告绛侯周勃欲反廷尉逮捕治之勃为狱吏所侵辱既出叹曰吾尝将百万兵然安知狱吏之贵乎宜乎贾生之痛切言之也

唐明皇时黄州都督裴伷先下狱上与宰相议其罪张嘉贞请杖之张説曰臣闻刑不上大夫为其近于君且所以养廉耻也故士可杀不可辱臣向廵北边闻杖姜皎于朝堂皎官登三品亦有微功有罪应死则死应流则流奈何轻加笞辱以皂待之姜皎事往不可复追伷先据状当流岂可复蹈前失上深然之

【臣】按都督贵臣也古法于八者之辟各据一边则得八议上与宰相议其罪议讫乃丽邦法而附刑罚斯得之矣其后明太祖常与侍臣论待大臣之礼刘基曰古者公卿有罪盘水加剑【凡杀牲以盘水取颈血故示若此】诣请室【请罪之室】自裁未尝鄙辱之詹同侍坐因取大戴礼及贾谊疏以进且曰刑不上大夫所以砺廉耻而君臣之恩义两尽也明祖盖深然之而未能着令有所禁絶也

旧制宰相上殿命坐而议大政宋太祖时范质等自以周朝旧臣稍存形迹且惮帝英睿乃请用劄子靣取旨退各疏其事同列书字以志从之坐论之礼遂废【臣】按宰相坐论之礼虽废于宋祖之时然自三代而后遇士大夫以礼卒未有如赵宋之君者故其国祚弱而不易亡得尊贤敬士之报也

【臣】又按有明一代相业莫盛于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仁宣二宗所以待之者甚隆虽未如古者之坐而论道然虚己以听始终恩遇不替赐敕赐图书赐印奨劳频数非复洪永之猜嫌峻急矣时大学士黄淮辞归宣宗饯之太液池亲制诗送之附録于此以见君臣一时明良之盛云诗曰天香早折仙桂枝笔花五彩开鳯池蓬莱之山直奎壁近侍九重天咫尺永乐圣人临御初鞠躬稽首陈嘉谟仁皇监国文华殿左右谋猷共羣彦朕承大寳君万方相与共理资贤良倾心冩情任旧老而卿引疾先还乡五厯星霜复相见霜鬂萧萧秋满靣是时朝旭光升紫殿明相对清言良慰情留之屡月未尽意归心又欲东南征太液清冷涵碧藻杨栁芙蓉相暎好鳬鹥鸂鶒弄晴波紫雾红云拂琼岛芳殽在爼酒在壶工歌鹿鸣续白驹君臣大义士所重心虽廷阙身江湖雁荡峯高青不极中有谢公旧游迹采芝劚苓可长年应在天南忆天北淮归刻诸石作奎文亭覆之

以上优大臣

御定孝经衍义卷六十六

猜你喜欢
  卷四十·郑玄
  应酬·洪应明
  张弛·方以智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卷二·李琪
  诗谱序考证·孔颖达
  卷首·乾隆
  周书·秦誓·佚名
  卷二十一·姜炳璋
  《尚 书》·佚名
  后序·圆悟克勤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一·智旭
  原子弹归爱好和平的科学家保管·太虚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下·佚名
  分别功德论卷第四·佚名
  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晁无咎词卷六·晁补之

    宋 晁补之 撰永遇乐【赠雍宅璨奴】银烛将残玳筵初散依旧愁绪醉里凝眸娇来纵体此意难分付怜伊只似风前轻燕好语暂来还去重楼静珠帘休下待扫画梁留住 青娥皓齿云鬟花面见了绮罗无数只你厌厌教人竟日一防无由诉如今

  • 卷一百四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四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于湖集卷下和沈敎授子夀赋雪三首北风吹来燕山雪十万王师方浴铁风纒熊虎灵旗静冻合蛟龙宝刀折何人夜缚吴元济我欲从之九原隔东南固是王气胜西北那忧

  • 巻二十五·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二十五   明 袁表马荧 编王检讨集四五言律诗陇头水陇底望秦关萧萧陇水寒照人犹带恨饮马不成湍落日边城合秋风铁骑残谯磨三尺剑直为斩楼兰杨桞枝春光晓渐饶杨桞暗宫桥嫩叶疑愁黛纎衣倦舞

  • 卷六十一·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一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六正宗【下】王维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侍从有邹枚琼筵向水开言陪栢梁宴新下建章来对酒山河满移舟草树廻天文同丽日驻景借行杯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杨子谈经处

  • 卷四百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六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昔冠诸生首初因三道徵公卿碧墀【一作鸡】会名姓白麻称日月光遥射烟霄志渐弘荣班联锦绣谏纸【一作路】赐牋藤便欲【一作务】呈肝胆何言犯股肱椎埋冲

  • 蜀中妓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蜀中妓,生平不详。《齐东野语》卷十一录其词一首。 ●市桥柳·送行 蜀中妓 欲寄意、浑无所有。 折尽市桥官柳。 看君著上征衫,又相将放船楚江口。 后会不知何日又。 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 苟富贵、无相忘,若相

  • ◎周幼海的艳史·佚名

    伪府在“全盛时期”有所谓“三脚猫”之说,即是三个巨头把持着一切,哪三个巨头呢?是汪,是陈,是周。汪逆在曰本一命呜呼以后,“三脚猫”变了“两个和尚挑水吃”,“三脚猫”

  • 卷之二百九十一·佚名

      康熙六十年。辛丑。春。正月。癸亥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昀、遣陪臣李宜显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山戊不□

  • 别集下卷四·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别集下卷四 宋 李幼武 纂集 赵鼎 字元镇解州人崇宁五年登科建炎二年为枢密计议迁侍御史又迁御史中丞四年权佥书密院罢提举洞霄绍兴二年除江东安抚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一·阿桂

    十一月庚申上谕军机大臣曰现在进小金川总以速擒逆酋为最要葢僧格桑之敢于抗拒恃与索诺木狼狈为奸若僧格桑就擒不但小金川可以永除后患即索诺木亦必闻风畏惧其事更易于完结设或僧格桑见我兵势盛自度力不能支逃入金川

  •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三 慈禧太后的决定·溥仪

    庚子后,载漪被列为祸首之一,发配新疆充军,他的儿子也失去了大阿哥的名号。此后七年间没有公开提起过废立的事。光绪三十四年十月,西太后在颐和园渡过了她的七十四岁生日,患了痢疾,卧病的第十天,突然做出了立嗣的决定。跟着

  • 晋纪(邓粲)·干宝

    〔迁左将军,从讨成都王颖,败颖将陆机,杀机及云。初,机、云入洛,造张华,如旧相识。〕张华多须,常以绵缠之,陆云见之,笑不能止。[1]〔荡阴之败也,叔父东安王繇为颖所害,帝奔归国。〕王导与元帝有布衣之好,知中国将乱,劝帝渡江。(邓粲

  • 陈锦涛·周诒春

    陈锦涛 字澜生。年四十七岁。生于广东南海。已婚。子一。女二。永久住址。天津英界西开宝华里五号。初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任该校教员。又任北洋大学教员。光緖二十七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数学及社会

  •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九·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九子张第十九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勉斋黄氏曰此篇所记不过五人曰子张子夏子游曽子子贡皆孔门之髙弟盖论语一书记孔门师弟子之答问于其篇帙将终而特次门人髙弟之所言自

  • 卷一·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一宋 吕祖谦 撰纲领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程氏曰思无邪诚也 谢氏曰君子之于诗非徒诵其言又将以考其情性非徒以考其情性又将以考先王之泽盖法度礼乐虽亡于此犹能并与其深微之

  • 卷第十四·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十四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二 荆州天皇道悟禅师(青二石头迁嗣) 因龙潭信问。某甲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皇曰。自汝到来。吾时中未尝不指示汝心要。信曰甚么处是指示某甲心要处。皇曰

  • 勉斋集·黄榦

    诗文集。南宋黄榦撰。40卷。凡讲义经解3卷,书15卷,记序题跋4卷,启1卷,奏状2卷,策问1卷,札状5卷,判语2卷,杂著2卷,行状志铭3卷,祭文1卷,诗1卷。榦,世号勉斋先生,因以名集。其集宋代初刊于衡阳,仅选编10卷,后增刊为40卷

  • 九流绪论·胡应麟

    《九流绪论》考论诸子百家源流,为《少室山房笔丛》中之一种,有1923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