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茶山集卷二

宋 曾几 撰

五言古诗

自越上还信步寻梅

客子千里至未曾款入门妻孥劳苦外径走江梅村江梅若有待欲谢花犹存向人一笑粲冷蘂生春温绕树三匝已投空雪飞翻归来理梦事淡月笼黄昏

郑侍郎招赏瑞香

浮花虽不多要是乏美质前庭锦烘笼君向何许得色香极秾丽裁翦极细密复幕重帘开毋令犯风日

晁侍郎折赠芍药三种

室空无侍者终日延白光今夕果何夕粲者忽在旁得非散花天来试铁石肠非罗复非绮何物爲衣裳或浓若猩血或浅若鹅黄或如淡胭脂薫以百和香竟不可意解发书问何祥乃知延阁老买得从维扬自不耐渠恼幽懐可禁当牢辞又不敢熟视徒彷徨吾闻诸古人物美应献王呼儿燎沈水持以供虚皇

明秀堂松【堂在柳州路内】

柳侯所为邦十步一遗迹苍官列前墀相对俨如客邦人言此松曾及侍侯侧风号四百年雪立二千尺江城闲草木诗卷多采摘柑非往日黄柳是近时碧【子厚手种柑柳皆有诗】同生不同死乃见老气格尚想哦其间清声出金石龙鳞未脱落熊轼几换易临民有余师视此古遗直

种芭蕉

僧牕谁与晤有竹两三竿栽培费老手方法传多端朝朝问无恙暮暮愁其干调防阅三载今年遽雕残芭蕉虽小草长大不作难一身菡萏然万窍玲珑间满中贮春水烈日何能干以兹隂凉叶代彼青琅玕但恐质柔脆不堪岁祁寒人生无牢强当作如是观

咏蜡梅

花时冶游郎纷若一哄市蜡梅空自芳俗眼不称意洗心无一尘坐觉香细细乃知成风斤要斲郢人鼻

吴甥遗灵壁石以诗还之

闲居百封书总为一片石牕中列远岫所欠者灵壁吴甥手持来知向何许得铿锵发金声温润见玉色诸峯扫空翠一水界山白嵁岩出其间如月挂虚碧坐令所珍藏不作一钱直吾虽甚爱之子亦有此癖归与霅溪旁从汝旧知识欲去复迟迟摩挲遂移刻

何德器赠太湖石

爱山已成痴爱石又成癖徒闻有丝溪时复梦灵壁太湖只在眼曾未收寸碧多自五岭来仍烦百书索何侯小峥嵘湖水深处得苍润波涛余巉岩鬼神力摩挲复湔洗攘取畏宾客偶然及幽事遣送初不惜俄顷交定盟欢焉慰岑寂夺君书几间坐我洞庭侧持还岂人情藏去有慙色苦乏仇池篇如何满髙直

寄昆山李宰觅石

昆山定飞来美玉山所有山只用功深刓画岁时久峥嵘出峯峦空洞开户牖几书通置邮一片未入手即今制锦人在昔伐木友尝防委绣段尚阙报琼玖奈何不厚顔尤物更乞取但懐相知心岂惮一开口指挥为幽寻包裹付下走散帙列岫牕摩挲慰衰朽

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

麦秋气清和槐夏日隂翳块然守蓬蒿何以破昏滞肩舆卒辈乏徒步脚力费出门即林丘散防空梦寐賸为犹子怜遽以此君至分明人面目刻画老根柢毛君又一竒枝干不少异想应开一束妙简得三四今晨入吾手夷险可歴试芒鞋与周旋白拂相妩媚人生七十稀况复已过二多谢汝扶持无乃太晚计

方时敏作寄茶诗允迪赵承之争论锋起有以诗碁取决之意二者仆皆不能姑次韵

丛林一转语矛盾生诸方不知维摩诘众论付括囊君家富月团入眼惊未尝劝君勿浪出中有双龙藏一朝不自秘词锋起堂皇诗碁竞攻取信美非吾乡吾乡亦何有黍麦纷低昂作诗天所戒但欲身稍昌奕碁正如诗坐看星埀芒怪君眞不亷顾我俱无长天寒袖手埀未厌舌本强悬知决战时两阵争堂堂诗坛与碁兵伤杀亦大当归去竟何得惊雷转空肠

即事

朝随粥鱼作夕与栖鸟眠中间复何事野饭炊山田摩腹步脩庑披襟坐南轩薫炉郁佳气茶鼎浮轻烟闲开竹牕帙静憩蒲团禅庶几永白日亦用销残年

东轩小室即事五首

卷书坐东轩有竹甚魁伟清风过其间戛戛鸣不已写之以素琴音节淡如水不惜为人弹临流须洗耳鼠迹印尘几蜗涎篆书帷儿童勿除去佳处正在兹人言有何好此段眞成痴俗子徒败意幽懐定谁知去圣未云远故在黄卷中孰能领其要直用一理通森罗废兴事莹若磨青铜使我见万古敬谢典午公烹茗破睡境炷香玩诗编问诗谁所作其人久沈泉工部百世祖涪翁一灯传闲无用心处参此如参禅有客过丈室呼儿具炉薫清谈似微馥妙处渠应闻沈水已成烬博山尚停云斯须客辞去趺坐对余芬

盛夏东轩偶成五首

一堂既虚闲一室可息偃松篁度风清牕戸去日远幽禅过亭午凉气生薄晚阃内即妻孥更深遂忘返携簟入深竹脱巾挂低枝无令儿辈觉更恐俗客知清风何故来口咏渊明诗凉冷似太过还从径中归松风夏逾清竹日午更净萧然松竹间得此林壑性异哉今日暑无复有晨暝疲薾安所逃茅斋入僧定因病不举酒况当朱明天客至但茗椀谈诗复谈禅甘寒百尺井旧日陆子泉安得僧舍雪霏微湿茶烟涧蒲上九节不受尘土姿清泉自澡洁白石相因依种蕉水中央佳处略似之谁能后雕赏惟有岁寒知

友直轩

友义丧来久琢磨复谁能金钩被采录絶弃朱丝绳直哉少稷甫一室清于冰危坐对书帙曲几非所凭日暮无人来疎篱上寒藤惟有手种竹挺然得其朋风低与雪重抢地如弗胜政使可断折天姿谅难凌物或乱眞赝君其别淄渑攘羊而证父是子乌足称所以贵温润不令见觚棱要我细商略此言有师承

松风亭四首【几得乔松十余四合而中空其下可坐故名之云】

长卿壁四立杜老茅三重茶山穷次骨憩寂以长松直干以栋宇清隂自帡幪山泉落髙处审听是松风客至引幽步步及松风亭问亭何当作笑视何足听俗论哄蛙黾市声殷雷霆时来一洗耳两眼为君青有客过茅宇煮茶坐松风问亭果安在笑指十八公君看梁与栋岂不深且雄何必用斤斧然后成帡幪回环数株松老干极落落清风一披拂竽籁自然作喧嚣世俗事秖使人意恶谁能洗耳来相与憩寂寞

清樾轩

开轩在独园绕屋得清樾不知何年树殆为今日设牕扉落林影时复乱风月喧声了不闻幽哢极可悦玉溪僧所庐无似许明洁颇疑三昧手断取从二浙禅房花木深此语信佳絶何以落其成炉薰荐茗雪

山房

竹树转深径茶山给孤园禅流打包去旧日单寮存堂堂十八公不知几寒温其谁晤对汝冷落依頽垣有客占作室此公正当轩风声落天半似与幽人言已矣复焉往佳哉略无喧在昔公择父实惟谪仙孙读书庐山中仰视五老尊头白不归来髙议排金门吾敢效前辈分应守丘樊何忧蕙帐缺怅望鹤与猿

香寂圃

陂陀茶山西草树无空空呼儿锄其荒花木乱栽种葩华以时折芗泽得风送眞成摩诘病幻出天女供游人等蜂蜨晴日竞喧哄灵坚不自持玉陇纷一哄谁知根尘间境界极空洞诚能返其流当见寂不动花飞已无踪香过忽如梦于焉自闻闻尔乃得大用

横碧轩【几尝居孔雀僧院东庑小室榜曰横碧轩有诸公唱酬之作】

道山心已灰但有爱山癖移家过溪住政为数峯碧空蒙梅子雨了不见顔色朝来忽献状欣若对佳客晴牕卷书坐葱翠长在侧似为神所怜持用慰岑寂防登此山头却望水南北烟树有无间吾庐应可识

咏南池

衡门久栖迟永日孰与俦既絶车马喧遂适林塘幽荷香因雨来水鸟鸣相酬虚懐睨物表可以观天游古来英雄人何异貉一丘茫然不知归没世随波流

游灵川县水洞

清溪东南驰碍此碧玉峯蛟龙夜相宅奋迅生雷风剨开两贝阙凿翠成珠宫坐令空洞处一水油然通泉流百道来投注万斛钟不知深几许湛若镕青铜定应天下稀岂但湘南雄嘉与二三子叶舟渺相从周旋乳盖底荡漾菱花中为我告行客无为苦匆匆小酌清泠渊洗汝尘坌胸

溆浦县邓梦授主簿惜日轩

羲和鞭白驹秋日凄已短向来晒书地欲作炙背暖邓侯开西轩枣下歌纂纂前山隐半规怅望支手版我慵类天赋身世两不管着鞭慙祖生运甓谢陶侃铜壶一百刻夜梦分去半午牕又为祟长闭读书眼勉旃崇明德已事不可缓作诗非为君实自警疎嬾

溆浦枏木洞盖神龙所居今年夏大旱县官乞取其水以祷立应民犹以为未足因作是诗以遗诸公致再请之意焉

倾心南山云如渴望梅岭朝来有佳思拄笏不见顶丰隆骏奔走列缺元驰骋雨不到人间风伯乃为梗生来食官仓四海无二顷歌诗视天汉一念极耿耿阶前甃清泉洮颒冰雪冷干喉欲生烟空下百尺绠幽轩竹三四柯叶殊秀整迩来头抢地但惧不得永以斯占稻粱生意鱼在鼎潜虬民司命膏泽浸兹境邑官树嘉政责报甚形影缾罂走十里岂惮一再请君其洁斋俟百谷正延颈客子无远谋空肠望遗秉

咏旱三首

骄阳方施行秋节已树立田苗在膏肓何道可副急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湿咄咄逼中秋为霖恐无及邦人奉教条久不知肉味潭龙不能神土偶安足恃应眞住兰若云雨可立致胡不迎之来明明有前事春雨接梅雨便有水潦忧乞晴今几日又以悯雨求田苗虽向槁尚冀什一收政恐获稻月沛淫不能休

六月十四日大雨连朝

黄金北斗髙何似六月雨举头看云霄此秘初未覩今晨沛然下其势莫能御既蠲人郁陶又长我禾黍谁言为郡乐病不对樽俎似为神所怜用是娱悦汝缁黄諠讽诵巫觋乱呼舞惠然从风来兹事一不举临民多秕政何道致如许稽首谢皇天倾心奉明主

七月一日复大雨用前韵

山头一寸云山下一尺雨青天在层隂未用遽披覩悬知垅亩间不着蓑笠御呼儿趣秧稻唤妇催酿黍使君同戚休有味胜鼎俎似闻小人言无复怨詈汝行看黄云翻不独翠浪舞饬厨办千觞饮客醉一举不知城东湖今复深几许鸥鹭莫相疑龟鱼且为主

夏雨应祈呈桂帅二首

山椒云气佳林表雨声急元戎郊坰去归骑旌旆湿老夫不能陪凉傍竹牕入儿报夕阳明环城碧簪立牕前有梧桐报我以好雨不眠听疎滴佳事想农圃苗根不须问蔬甲已如许小簟六尺牀萧然睡亭午

寒雨浃旬终不成雪

幽栖又三冬好雪无一片今晨霭同云薄暮集微霰先声乃如许落势大可见呼儿出门看通夕知几徧听牕复听竹攲枕不知倦终然成底事寒雨闭深院何尝忧瘠田初不办欢醼囊萤已干死无以映书卷请天收层隂斗柄行欲转爱日上晴轩如披故人面

喜晴

求晴而得晴老子不胜喜夜闻屋瓦声如疾痛在已通宵遂无寐落势殊未已禾头卧沙泥便恐欲生耳谓天为不仁春夏雨如彼即今孰主张秋潦更如此埀成又败之天意定不尔果如吾所料林杪风忽起云走四山白日行万里腰防知几家持杵者谁子欢声田野闲乐事图画里使君经旬忧桮酒为一洗官仓不须问百室既盈止作诗告同僚可以贺我矣

初至天台

畴昔所欣慕天台冠坤灵兴公妙摹写粲若披图经自怜婴世网仰愧鸿冥冥夙契谅非浅半生吏金庭成此一段奇得按东吴刑又分临海竹想像山围屏稍稍向铃阁行行叩禅扃一丘与一壑所见皆所聆石梁卧劒防布水驱雷霆五百大开士神光秘林坰于我定不薄是事初无形寒嵒二隐者在眼谁能青庶几闾丘守胸次明渭泾向来石磵耳鬭讼终朝听净洗尘俗状数上参云亭

闻东湖荷花盛开未尝一游寄郑禹功

言登巾子山天外入眼界呀然城之东一鉴如许大得非所领州其下临渤澥乃知湖浸阔便觉井邑隘朝朝横乌纱暮暮束韦带何曾官事了秖使人意败径须水清泠一洗胸芥蔕昨来放船好如更宅爽垲四围纯浸山碧玉乱石黛兼随郑广文人境两疎快维扬几同僚独喜此翁在只今万红妆一一倚青葢柳隂闲画舫荷叶绕公廨鬓丝禅榻上句法出蔬菜因之双鲤鱼愼勿欠诗债

猜你喜欢
  陈德武·唐圭璋
  梁安世·唐圭璋
  全闽诗话卷十·郑方坤
  第十七出 毒诓·李渔
  第十八章 公子寻亲·屠隆
  ◆孙氏蕙兰(绿窗遗稿)·顾嗣立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汪廷讷
  ●卷十·葛立方
  曹文贞公诗集卷六·曹伯启
  车眺·徐志摩
  二妙集卷第七·段克己
  二月·戴望舒
  卷一百十六·徐世昌
  第三十出 惊别(仙吕调先天韵)·丁耀亢
  第二十八出 再约佳期·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言归·李渔

    〖西地锦〗(外上)天道忽然聪察,代人产个娃娃。相逢定是从空下,不然怎恁贤达!老夫走遍天涯,为寻佳嗣。还只说人便相求,天公未必肯与。谁想遇着姚继儿子,一见就似亲生。自从进他寓所来,朝夕承欢,无求不与。别人家亲生儿子,那有这等

  • 卷358 ·佚名

    苏辙 吕希道少卿松局图 溪回山石间,苍松立四五。 水深不可涉,上有横桥渡。 溪外无居人,磐石平可住。 纵横远山出,隐见云日莫。 下有四老人,对局不回顾。 石泉杂风松,入耳如暴雨。 不闻人世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四、社会出现贫富差别的原因·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书内云“土田尽为富户所收,富者日富,贫者日贫”等语。自古贫富不齐,乃物之情也。凡人能勤俭节省,积累成家,则贫者可富;若游惰侈汰,耗散败业,则富者亦贫。富户之收并田产,实由贫民之自致窘迫,售其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正德四年冬十月己丑朔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樊凯代行礼○升浙江按察司佥事林正茂为山西按察司副使江西佥事何俊为山西布政司左参议池州府同知王锦为山东佥事○巡抚宁夏都御史徐以贞遣婿报捷为给事中李宪等所劾下锦衣卫鞫

  • 卷之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四十一册 天命七年四月至六月·佚名

    第四十一册 天命七年四月至六月初五日,大贝勒、杜度阿哥、济尔哈朗阿哥、总兵官杨古利、众副将、参将、游击率每牛录甲兵五十名,往广宁换防。初六日,蒙古格格与额驸恩格德尔还,汗以送行礼,赐女长褂女朝服八件、凉帽八顶。

  • 三十四、适馆授餐·包天笑

      我十八岁的春天,便到人家去当西席老夫子了。这个馆地,是吴伟成表叔所介绍的(伟成叔是上海现在名西医吴旭丹的父亲)。祖母的母家,不仅是桃花坞吴宅一家,还有史家巷吴宅一家,他们都是所谓缙绅门第,贵族家庭,我记得那时张仲仁

  • 卷二十二·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壬辰(一六五二)、大清顺治九年(永明王永历六年、鲁王监国七年)春正月癸酉朔永明王野次,鲁王次中左所。十六日(戊子)永明王次龙英,抵广南。帝于初三日至皈朝,十二日次富川,十三日次沙斗,十四日次西洋江,十

  • 韦佑传·令狐德棻

    韦佑字法保,京兆山北人。少年时以字行。世代都是州郡大姓。祖父韦骈,曾任雍州主簿。被推举为秀才,任中书博士。父亲韦义,曾任前将军、上洛郡守。魏大统年间,由于法保大功,被追赠秦州刺史。法保从少年时就敢于救人急难,而性格

  • 卷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九征榷考盐铁宋宁宗嘉定二年诏淮东贴输盐钱免二分交子止用银会中半三年又诏停钞引之家增长旧钞价直袋卖官会百贯以上自今令到日盐钞官钱袋增收会

  • 卷二十五·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觧义卷二十五文公十年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臧孙鲁之名大夫也知栁下惠之贤而不与立自庄公末己与闻国政四十余年鲁政多疵安在其为贤哉夏秦伐晋【左传】十年春晋人伐秦取

  • 卷十·佚名

    △明法品第十四尔时精进慧菩萨。问法慧菩萨言:佛子。初发心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之藏。以大庄严而自庄严。乘一切智乘入菩萨离生道。远离世间志求正觉。诸佛所住皆以得祝决定成就无上菩提。彼菩萨摩诃萨。云何修习功

  • 律仪之研究·太虚

    ──在武昌佛学院讲──一、以研究瑜伽菩萨地第十戒品──二卷半──为基本。二、以研究南山五大部,上溯三要疏,以穷四分律宗。──略疏已失。三、由研四分广律,而进究余三律、五论,及唐宋所译各律。四、参究大乘显密,及宋

  • 摩诃止观卷第九上·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九上第六观禅定境者。夫长病远行是禅定障。立世阿毗昙云。多谏诤多营事亦是禅定障。复有多读诵亦是禅定障。文殊问菩提经云。禅定有三十六垢。垢即是障。上诸境得入到清凉池。入流竟则不须观禅境。若魔

  • 卷第四十八·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八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入王宫门学处第八十二之五时诸商人闻是语已。咸皆大怖无计所出。至十五日褒洒陀时。皆向城北诣天马所。时彼天马从大海出。于海岸边食自然香稻。是时有一无智商人

  • 卷之五·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五 第十三世祖 迦毗摩罗尊者。华氏国人也。初为外道。有徒三千。通诸异论。后於马鸣尊者得法。造无我论一百偈。此论至处。无魔不摧。 显王乙未四十三年。 第十三世祖迦毗摩罗尊者嗣宗统(五十八年)。 丙

  • 卷第三·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三 伽蓝 殿堂 塔庙 丈室 门户 桥路(并附) 伽蓝 世尊与众行次。以手指地云。此处宜建梵剎。帝释将一茎草插於地上云。建梵剎已竟。世尊微笑。 天童觉颂云。百草头上无边春。信手拈来用得亲。丈六金

  • 小诵经·佚名

    小诵经本经位于《巴利经藏.小部》的最前面,是最为简短的佛陀教化集录,也可称之为“小读本”。最适于新入道者学习,为精要文及佛教仪式的礼赞文。此经由《三归文》、《十戒文》、《三十二身分》、《问沙弥文》、《吉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