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1)

——选择师长必须慎重

【原文】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②,而知其美恶(3),然后能博喻(4)。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3)。”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记》。②至学:求学、③美恶;这里指天资的高下.④博喻:广泛晓喻。⑤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四代:指虞、夏、商、周四个朝代。

【译文】

君子懂得求学有难有易,并懂得人的天资有高有低,然后能够因材施教,广泛地晓喻。能广泛地晓喻,然后才能当老师。能当老师,然后才能当长官。能当长官,然后才能当国君。所以,当老师,也就是学习当国君。因此选择老师不可以不谨慎。古书上说:“虞、夏、商、周四代三王,选择老师都很慎重。”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读解】

按照这一节所讲的逻辑推演下去,最高和最好的老师是国君。这种看法似乎荒诞离奇。我们知道,商、周以来,历代国君都是世袭的,几乎没有过教书匠当上过国君的事情。即使不是世袭,多半也是凭借武力或阴谋诡计当上了国君的。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教师与长官、国君都相去甚远。官员和国君的人品、学识、眼光、修养、胸怀等等,未必能赶上教师。教师要为人师表,官员和国君大概并不太在乎这一点,关心的主要

是权力和利益。

说选择老师要慎重固然不错,但千万别把老师同官员、国君扯到一起,他们到底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啊!为官有为官之道,为师有为师之道,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猜你喜欢
  易经·说卦传·第五章·佚名
  定公(元年~十五年)·公羊高
  卷十四·杨士勋
  卷八十三 春秋·黎靖德
  序·高诱
  卷二十·湛若水
  卷二【起隐公三年尽五年】·杜预
  提要·张栻
  卷十三·姚际恒
  卷十·山井鼎
  卷十八·林之奇
  卷十四·吴廷华
  夏书·禹贡·佚名
  第四 抵巇 4·王诩
  为私立云栖儿童教养院儿童训话·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三·徐世昌

    叶舒璐叶舒璐,字景鸿,一字镜泓,吴江人。贡生。有《分干诗钞》。论古《阴符》诵熟揣摩成,十上终邀六印荣。纵使有田皆负郭,可能结舌事躬耕。挑得琴心正倦游,垆边尚典鹔鹴裘。《长门》解为他人赋,却惹闺中怨白

  • 巻三十二·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三十二明 胡震亨 撰集録三诗话在集部与文史同类用以标成法搉往篇备琐闻一切资长吟功此焉在不可无录第作者篇目泛滥多襍糅小说家言中难以区扸今但据唐宋各志及焦氏国朝经籍志所载诗话一目诸书

  • 樵云独唱巻二·叶颙

    (元)叶颙 撰○古诗浙江潮浙江潮从海门起溅沬飞流几千里老龙奋拔沧海波六丁怒决天河水万马奔驰人尽惊千夫贾勇众莫御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固知神物善幻善变化不然胡为若此之壮哉狂风澒洞响天籁长空隠约轰春雷冲

  • 醴陵士人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醴陵士人,姓名及生平不详《花草粹编》卷七录词一首。 ●一剪梅 醴陵士人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 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 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

  • 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二王诸葛李孟·欧阳修

    王重荣,太原祁人。父纵,太和末为河中骑将,从石雄破回鹘,终盐州刺史。重荣以父任为列校,与兄重盈皆以毅武冠军,擢河中牙将,主伺察。时两军士干夜禁,捕而鞭之。士还,诉于中尉杨玄实,玄实怒,执重荣让曰:“天子爪士,而籓校辱之!”答曰:“

  • 卷一百十一·列传第四十一·奸臣下·脱脱

        ◎奸臣下   ○萧余里也 耶律合鲁 萧得里特 萧讹都斡 萧达鲁古 耶律塔不也 萧图古辞   萧余里也,字讹都碗,国舅阿剌次子。便佞滑稽,善女工。重熙间,以外戚进。清宁初,补祗候郎君,尚郑国公主,拜驸马都尉,累

  • 一○二二 军机大臣奏覆四库全书内查无袁枢原书片·佚名

    一○二二 军机大臣奏覆四库全书内查无袁枢原书片【真按:袁枢著作考.】乾隆四十九年五月初六日前奉旨查朱子《答袁机仲书》论二方六卦六辰一条,于四库全书内检查袁仲机原书呈览。臣等谨查《宋史 袁枢传》载,其所著有《易

  • 八四四 谕内阁此次进呈《一统志》即将张照官秩出处事迹一并载入·佚名

    八四四 谕内阁此次进呈《一统志》即将张照官秩出处事迹一并载入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三十日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三十日内阁奉上谕:昨阅进呈《一统志》内,国朝松江府人物祇载王顼龄、王鸿绪诸人,而不载张照。其意或因张照从前办

  • 卷一·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一元 胡一桂 撰三皇总论三皇之号昉於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周礼注云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是也】而不指其名其次则见於秦博士有天皇地皇人皇之议【史记秦初并天下令议尊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八·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第六十八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啓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

  • 曾子制言下第五十六·戴德

    曾子曰:“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侯不听,则不干其土;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是以君子不犯禁而入人境,不通患而出危邑,则秉德之士不?矣。故君子不?富贵以为己说,不乘贫贱以居己尊。凡行不义,则吾不事;不仁,则

  • 卷十七·陆陇其

    <经部,四书类,四书讲义困勉录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十七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宪问宪问耻章 张彦陵曰按行已有耻是狷者事然狷者有所不为只了得一身的勾当不知士君子任天下之责当思大有为以建立于当世故夫子

  • 卷一·库勒纳

    日讲书经解义卷一虞书虞是帝舜有天下之号书共五篇尧典纪唐尧之事亦谓之虞书者书本虞史所作以臣述君也盖尧舜授受一道纪尧不言唐纪禹不言夏而总曰虞书者以见舜之上承于尧而下授于禹也尧典洪荒之世简朴未备尧以圣神文武

  • 卫献公出奔(1)·戴圣

    ——一碗水难以端平【原文】卫献公出奔,反于卫(2)。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柳庄曰:“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而从(3)?如皆从,则孰守社稷?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4)?弗果班.【注释】①本节选自《

  • 泰族训·刘安

    【原文】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圣人象之,故其起福也,不见其所由而福起;其除祸也,不见其所以而祸除。远之则迩

  • 阁笔后序·智旭

    犹忆初发心时。便从事于禅宗。数年之后。涉律涉教。著述颇多。独此楞伽。拟于阅藏毕后方注。壬辰结夏晟溪。无处借藏。乃以六月初三日举笔。至八月十一日。阁笔于长水南郊之冷香堂。仅阅七旬。而佛事魔事。病障外障。

  • 序·善一如纯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以九年面壁。独契真机。只履西归。原无多说。至於立雪断臂之徒。悉皆直参上乘。一心相印。又何语之足录乎。虽然自佛法入中国。已有四十二章。即卢老出东瓯。亦着谭经妙论

  • 九天上圣秘传金符经·佚名

    九天上圣秘传金符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为选择日辰吉凶之书,内容可分三部分:第一《金符经》,言观星择日之术。谓天有九星(即妖星、或星、禾刀、煞贡、直星、卜木、角已、人专、立早),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