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竹斋诗集巻一

宋 裘万顷撰

五言古诗

行役

宿雾锁山椒落月挂林侧﨑岖歴冈峦髣髴辨阡陌秋高风露寒道逺时序迫安得归故园篝灯理书册

武阳渡

一舟小如叶横在波涛中纷纷川上人欲渡愁北风有帆天际来渐近葭苇丛寄声与问讯恐是陶朱公

宿佛头塔

孤村三四家篱下尽禾黍主人惯入市能作市中语开牕对竹山揖客治尊俎白云忽在眼客泪堕如雨

罗溪桥

我来从西昌日日困尘土谁知罗溪桥净若初过雨长松列左右清风奏宫羽薄暮舍篮舆扁舟渡溪去

别友

清宵月满梁相思几搔首不图尘土中得共一尊酒人事好乖甚随复而分手惟有管鲍心明明若箕斗

次许秀才韵二首

痴儿欲了事事竟莫之了崇朝防朱墨校勘是与否徐观雁鹜行大半落渠手败羣虽巳去考牧未有道拙工不量力自谓中了了高谈葢一座众可巳独否斯须临斧斤汗背血两手旁观信善斲莫肯告以道

病中闻伯量相访寄之二首

我屋修竹根身闲境逾静维摩本无心谁令示人病夕阳耿踈林影落莓苔径伫立有所懐髙人傥乘兴髙人在城郭应酬颇纷如忆我烟霞栖遗我一纸书雨余窻户凉蛩声满阶除相过有成言何时命巾车

次范光伯泛江韵

夫君陶玩徒俗子所不快屹然颓其中特立葢甚介平生江湖乐欲去不得迈何当从君逰渔钓寄吾觧

螘运

知战不能损檀氏所以亡吾媿与敌槐将何固封疆及此闲暇时相与积乃仓不须更他骛富国兵自强

次伯仁善利阁小室韵

山林吾所庐夜月但对影焉知江上人一日了万境褰裳步崇台有室妍且静徘徊不能去坐见四山暝

见雪

冥当语谁饷我一檐雪吾庐本来静得此更清絶遥怜北海上往往已盈尺齧氊人在否毋凌汉臣节

出门

出门复入门吾行竟安之擕书北牕下翻阅聊自怡有懐千载人掩巻还歔欷采采首阳薇恋恋商山芝一裘或终身欣然钓江湄斯人不可作斯道日湮微目前稻粱谋鳬雁方齐飞青田寂无音嵗晚将畴依慎勿出门去尘埃染人衣

菖蒲

康庐入吾懐十载驰梦魂踵门者何人遗予以芳荪欢然得其趣如对五老言幽姿出岩谷常带氷雪痕尘容为一洗两目不复昏忽思三峡流褰衣涉潺湲因仍一寸石浸润九节根人言可扶老嵗月须其蕃兹理谅不诬吾将从绮园

宿田家竹亭

我家西山巅四壁皆此君朅来事奔驰日与茅苇亲方思坡仙诗恐入俗士羣止我宿者谁此君满其门颀然千百夫一见若故人夜深清风来好音梦中闻呼童啓北牕为渠炷炉芬

送诗僧如师西逰

乡来诗坛上权可声籍籍君虽后两翁而巳分半席主人龙门髙宜有如此客横行翰墨场往往一当百挟是今西逰吐谈取双璧要须早归来成就法王宅

从人覔墨梅

熏炉束诗魂茗盌驱睡思掩闗寂无营翰墨自娱戯山寒溪正清月澹雪初霁横斜两三枝见説可人意天机如胸中出手特余事何时翦氷纨来对病居士

睡起

疾去得安卧寒宵不知长邻鸡忽闻声曙色侵我牀人生孰无营晨兴固其常奈何以一身投之百忧场吾方休吾心与世长相忘适逢希夷翁授我枕中方意行到华胥日吴犹徜徉回观一世人扰扰良可伤谁能从我逰要须留春皇

读邸报【时杨慈湖诸公得郡】

纷纷天下事翻覆良难期不知窈冥中主张者云谁工拙判两途人谋岂容施得非欲平治机缄遂潜移目前三四公并用无一遗毋嫌滞一州民实邦之基乡来畨江头亲见国子师【谓慈湖】徳行渊与骞千载如同时斯人使临民儿不頼母慈人言致泰和须索登臯防位崇泽斯均否则失所宜天乎傥人从何时可臻兹

次伯量赠别诗韵

我生既驽下且复寡见闻时时警其愚姻党頼有君自惭将且疲不足张此军君乃不我弃欢然与同羣愿学如之何此志亦巳勤正坐未知方所得不足云人生所好杂其力用是分词章末技耳安能嫓皇坟而况字书学兀兀纂説文曷若鞭吾心或有汗马勲请益恨未能别君大江濆长吟昌黎诗安得身登云

老农叹

霜耕氷在趾雨种泥没膝旱魃忽为虐畊种漫劳力去年幸一稔今嵗免艰食细聼老农语令我三叹息但愿从此去龙骨长挂壁大田多黍稌髙廪若山积或云谷大丰则恐钱转啬夏租星火急处此未有策细民一钱税往往亦追索谷贱反伤农此语传自昔语客且勿忧新丝尚堪质

送范光伯北行

冥将归休勾芒已促装江邉踈柳青江上寒梅香有客当此时中流驾风樯欲学太史公穷汶泗沅湘吾闻帝王州雄丽几钱塘畴昔驻六龙至今绘未央鹭洲横渺弥凤台摩青苍名山与大川往往遥相望是间或小留不妨月徜徉平生学屠龙袖手五字章兹逢贤主人定知奏宫商追李逐杜陵相与升其堂要令千万篇金薤埀琳琅秋风鸿雁来因之东南翔写君磊磈胸慰我离别肠

安乐窝示元徳弟二首

往时病僧寮今为安乐窝昔病而今安所得良巳多百年直须臾一丘且婆娑倦翼栖茂林潜鳞渺重波方欣随所愿岂复知其他朝来启南牕羣山郁嵯峨上有无心云乘风逺相过却观声利塲纷纷正横戈到头蛮与触胜负能几何曷若休吾心考槃依涧阿孟夏草木繁雨余气清和四壁环断碑经史星宿罗幅巾据胡牀翛然自吟哦因之成此诗要使儿童歌

清泉出石窦白云卧山窝淋淫乍开霁原野欢声多吾庐近西峯其下林婆娑觧衣坐磐石持竿钓清波主人忘机心鸥鸟亦无他东鲁与南郭防山等峩峩周子何人哉自许不啻过一朝离草堂山英遂横戈折辕不得还如此俗驾何仰视前修翁铅刀比太阿子弟山林人心平气自和懽然乐箪瓢笑彼荤羶罗好书不厌观佳句时一哦烦赓紫芝曲为我醉时歌

题余仲祥松斋

芳妍桃李塲纷趋歘成蹊长松坐偃蹇遂尔不见知平生异时人不与俗转移萧然尘埃中擅此丘壑竒牕空境逾清四壁风来吹抱琴揖苍髯喜气掀两眉臭味既与同相亲不相违直期阅嵗寒可但忘朝饥斯正如乃翁过处更过之直比千丈干厯落不受羁只恐大厦成梁栋各有施出处初何心山灵勿疑渠

题伯量春风堂

未登春风堂尝读春风诗春风不易得令人毎懐思一堂谁独无所至皆有之奈何堂中人此意多背驰聼雨不对牀煮豆先燃萁寕赓粟布歌不肯吹埙篪和气自此伤怨怒无休时遂令君家堂独立修江湄昔我尝宦游兄弟轻别离自从失予季忧闷鬓成丝仲叔幸无他相从日怡怡数榻松竹间颇与我辈宜浊醪无独斟陈编有同披从今当杜门共试春风词燕谷恐尚寒暖律冀一吹君能不靳否春风元不私

钱塘别吴长文司理

同心而异乡既见复轻别岂终无防期南北渺难必邮亭君与我强饭再三説此意非不领欲话声巳咽肩舆使前驱分手大江侧升髙輙回首犹拟望颜色予家古南州胜友固不乏如君相知深千百未见一君才十倍我君徳更刚直赠行诗满纸字字良有益谁与趣我去胡不缓旬浃噬脐怅弗及写心寄愁絶

咨咨草根虫

咨咨草根虫瑟瑟叶上雨休休退食人落落谁与语陈编竟日披陋室随时处此心苟自乐贫贱亦得所夷齐虽饿死清风冠千古颜子瓢屡空宣父极称许但当守吾仁晋楚何足数试防松与柏矫矫傲寒暑

七言古诗

夜坐荐福寺次王成之韵

鞭鸾未暇相追逐且向祗园止君宿清谈待得月华生牕户明明耿残烛谁令泉石堕吾前洗浄人间丝与竹风帆明发君不留此乐只应吾所独

厌【音叶】原山中晓行

碧鸡夜半声啁哳唤起幽人歩林樾秋髙风露着羣木无数寒花泣明月松篁一径宛如画石溜涓涓更清絶山巅便好结茅庐莫待他年鬓成雪

秋试示诸儿

漠漠轻云弄寒影霏霏小雨生秋兴黄槐开尽举子心丹桂喜传仙籍信竹斋双手缩袖间坐防羣儿鏖一战春风跃马不为难此去毋言日邉逺

十二月大雨

一冬都无五日寒赤日杲杲后土干水官丐归帝弗许饭颗山头谁着汝何如一尊随意倾酒酣不问浊与清明朝纵有三尺雪灞陵诗句无庸説

赠拂云主人

十年作计须种木一日不可使无竹道人于此得三昧绿雾中间着苍玉拂云谁为名其居我亦心同云巻舒相期直觅飞霞佩不用重拈种树书

次余主簿仲庸梅韵

春醪欲氷木欲折急雨风吹不成雪玉妃夜堕广寒宫开作寒花赛清絶未须千树插山巅且要几枝横水邉暗香踈影尚无恙凭谁唤起西湖仙不妨琢句【一作白】更驰送一洗十年尘土梦铁心元不为渠回眼底珠玑聊簸弄

再呈仲庸

芳枝莫遣风吹折要防枝头千防雪孤山畴昔盛开时十里香飔飞不絶蹇驴乌帽照霜颠长吟竟曰溪桥边自从和靖收声后一时翰墨归坡仙只今往事飞鸿送寂寞西湖投老梦花开花落漫伤心明月清湍谁与弄

赠仙茅道士

茅斋髙卧日将午自起钩帘试香缕门前剥喙谁叩门杖履萧然颜貎古亟呼儿童延入座饷以清风涤袢暑论医説相俱第一触热逺来寻我语嗟哉人生浪辛苦到头事事皆尘土万钱鼎食吾无取君有仙茅幸分与

寄题胡穑斋盆池

穑斋主人嗜泉石一舸来家楚江侧水光山色晴逼人中有轩更清絶汲泉为池良不恶坐见涟漪照金碧匳开寳鉴大如许月堕氷轮光欲溢何须泰华寻玉井漫説仇池有仙穴个中风露无处着长为昭华洗炎热嗟予踈嬾真成癖想像哦诗竟何益安得身为穑斋客醉卧池边听锦瑟

竹斋诗集巻一

猜你喜欢
  卷七百九十·彭定求
  徐冲渊·唐圭璋
  赵鼎·唐圭璋
  第二十一出 缄愁·李渔
  田间诗学卷三·钱澄之
  自序·邵雍
  第三回 为求婚挟嫌构祸·陈端生
  第三折·佚名
  卷二十八·陈起
  卷三十三·吴之振
  卷二百七十四·佚名
  卷九十三·佚名
  杜鹃·徐志摩
  刘子翬词作鉴赏·佚名
  七言律诗·刘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石门文字禅集补钞·管庭芬

    石门文字禅集补钞惠洪余自并州还故里馆延福寺寺前有小溪风物类斜川儿童时戏剧之地也春深独行溪上因作小诗小溪倚春涨,攘我钓月湾。新晴为不平,约束晚来还。银梭时拨刺,破碎波中山。整钩背落日,一叶嫩红间。崇胜寺后有竹千

  • 卷二百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一杜甫杜鹃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一作南】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一作喧

  • 列传第十 赵知礼 蔡景历 刘师知 谢岐·姚思廉

    赵知礼,字齐旦,天水陇西人也。父孝穆,梁候官令。知礼涉猎文史,善隶书。高祖之讨元景仲也,或荐之,引为记室参军。知礼为文赡速,每占授军书,下笔便就,率皆称旨。由是恒侍左右,深被委任,当时计划,莫不预焉。知礼亦多所献替。高祖平侯

  • 卷第一百七十二·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陈纪六〔起旃蒙协洽(乙未),尽柔兆涒滩(丙申),凡二

  • 通鉴续编卷十八·陈桱

    【癸未】孝宗皇帝隆兴元年【金大定三年】春正月壬辰朔帝受朝于文徳殿遂朝于徳夀宫【嵗以为常】置十科以举武士○诏四川宣抚司班师呉璘还河池金人复取新复十三州三军【史浩议弃陜西三路诏吴璘班师璘得诏以帝初政不敢违

  • 台湾割据志·川口长孺

    彰考馆编修总裁川口长孺奉命编撰台湾古荒服,福建海中孤岛也。在澎湖屿东北,故旧名北港,又名东番;以地势似弯弓,后有台湾之称(参取明史、闽书、台湾纪略、香祖笔记)。日本人称之塔伽沙谷(长崎夜话草)。至郑成功割据,改东宁(郑成功

  • 郑同北见赵王·佚名

    【提要】 本篇阐明了《战国策》的一个要旨:除非你作世外的高人,在这个人欲横流的世界上,如果仅有王道和仁义,而没有谋略和兵法,那么伤害侵略随之而来、国将不国、一切都会不安全。兵法谋略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证道义的完善

  • 卷六十陆军四·冯煦

    薪饷凡通省常备新军混成一协官兵薪饷,每月共支银三万四千八百六十九两五钱八分,计全年共应支银四十一万八千四百三十四两六分。经巡抚冯煦奏明,遵照陆军定章,薪水军官八成、军佐七成开支。兵饷则照章全给,仍按巡抚恩铭批准

  • 卷二十七·王溥

    周广顺二年九月十八日敕:条流禁私盐麹法如后:一、诸色犯盐麹,所犯一斤以下至一两,杖八十,配役;五斤以下,一斤以上,徒三年,配役;五斤以上,并决重杖一顿,处死。 一、应所犯盐麹,关津门司、厢巡门保如有透漏,并行勘断。 一、刮碱煎炼

  •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九·佚名

    宋 滕珙 撰礼记类礼记序説大全文此段谓古者皆以礼为践履之实功不待简策而后行其后礼废始论著以传于世某闻之学者博学乎先王六艺之文诵焉以识其辞讲焉以通其意而无以约之则非学也故曰博学而详説之将以反説约也何谓约

  • 第八章 6·辜鸿铭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曾参)说:“当先王将未成年的国君托付给他,或将整个王国的命运委托给他,这个人诚恳可靠,不管是生命中出现多大的危机,甚至

  • 卷一·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一宋 钱时 撰虞书尧典尧唐帝諡尧初为唐侯后有天下因号曰唐典常也圣人脩身齐家治天下无非生民日用之常非有他道也何谓常民彝是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防有序朋友有信谓之五典即此常也尧

  • 第十六章 奸近杀·佚名

    (奸淫接近于杀害) 《居家格言》说:“俗话说,奸淫接近于杀害。然而说‘接近’尚且是委婉的说法,我以为只要是奸没有不杀的。女子丈夫知觉,愤怒提刀是杀;同奸一人,互相嫉妒,利刃相加是杀;因奸情犯罪,被王法所杀;幸而漏网,

  • 力耕第二·桓宽

    【题解】力耕,即努力耕种,这是文学一方面的主张,大夫则以“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驳斥之。大夫曰:王者塞天财(1),禁关市,执准守时(2),以轻重御民(3)。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凶年恶岁,则行币物(4);流有余而调不足也(5)

  •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秘密心经语建立道场仪轨卷下·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我今说成就处。依教择得地。吉日吉宿吉曜。净其地离诸过患。晨朝欢喜心摄受地作辟除法。应作是言。所

  • 蓬山志·罗畸

    《蓬山志》在宋元时期主要目录书籍如《直斋书录解题》、《中兴馆阁书目》、《玉海》、《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等书均已著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蓬山志》五卷,秘书少监剑川罗畸畴老撰,凡十五门,崇

  • 书法约言·宋曹

    一卷。书论。清代宋曹撰。明末清初书法家。字彬臣,号射陵,今江苏盐城人。明崇祯时官中书。入清后隐居不仕,自谓遗民。工诗善书。所撰是书,不作浮词。全书有总论、答客问书法、论作字之始、论楷书、论行书、论草书各目

  • 畸人手记·张天翼

    短篇小说,张天翼用辛辣的笔法刻画了一个知识分子如何在新旧两派势力夹击之下, 变为 “中间人 ”的过程 。以这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为中心, 小说还探讨了新文学幼稚病、国民性等问题, 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也作了一定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