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雪溪集卷五      宋 王銍 撰

絶句

同赋梅花十二题

半开

一枝开破一年春鬬蕊稠花总後尘却恨无媒怜独夜月偷清影向何人

清晨

晓色宜春露蕊鲜玉人斜挿鬬清妍新花更映新粧面无限风光在鬓边

风前

清香自满不因风花气迷人处处同祗与吹开又吹落春愁已在笛声中

月下

樽前旧厌繁多态雪里曾嫌淡少情何似天容开夜色数枝寒玉转轻盈

雪後

枝留晴雪色难分似向残粧试粉痕恨满前村花落处万重烟霭远连云

雨中

水泛残香不可寻更堪烟雨锁花心祗知赐浴恩波重未识和戎怨泪深

水边

雪後溶溶嫩水通满枝烟雨暗春风试看照影横斜处浑似靓粧清镜中

竹外

枝上淡烟笼白雪此君高节助清真要知谢女【缺】容别林下孤标迥出尘

江村

竹篱茅屋江郊路未肯鬬粧尘市间小朶飘零水风晩又随残月落关山

山馆

穷涂游子年华晩折赠无人信手题留恋清香忍回首五更立马断桥西

薄暮

寒欺雪勒未逢春照影今宵借月魂可惜孤山吟已尽後来幽絶几黄昏

欲谢

零落斜枝雪未乾且垂薄暮护微寒大都荣悴人情别我为残英特倚栏

墨君十咏

弄雨

一段风烟笔下开小枝带雨思萦回障风一袖如相向说与嫦娥泪落来

藏岩

小年轻别庐山道林下微吟夜更幽影落人行半岩月五更风露一山秋

露叶

秀色娟娟自出尘晓枝更带露华新清风一至如相语从此开帘来故人

霜节

春花秋月不同时高节偏于墨色宜莫遣世间丹緑笔等闲俗却岁寒枝

舞月

江楼月下夜闻歌不奈忠州刺史何轻嫋腰肢更清峭柳枝何似竹枝多

迸石

渭水侯多失旧封平泉池馆乱来空青青石上何人赏孤映暮山风雪中

欺雪

爱竹高风已自贤兴来更泛剡溪船枝间清响风惊雪忆得东林夜宿年

雪梢

第五桥边一径遥满林野竹立江郊鸳鸯浮破水涵影翡翠压斜风舞梢

外风

倚竹佳人生暮愁那知情伴夜蝉幽一山风月龙吟罢声入江云嫋嫋秋

忆昔

匡庐古寺暗松藤曾宿寒岩最上层火煖炉温四山静前溪风雪後窗灯

春郊

不断烟芜起暮愁无穷杨柳拂东流一声歌罢香轮去只有斜阳伴画楼

碧飞红断正伤春万里天涯一病身芳草路长楼百尺楼中更有凭栏人

晓发石牛

匆匆车马出清晨日淡风微已仲春松竹隂中山未尽梅花林外有行人

山中夜闻风雨

空山清夜寒无寐松桧揺声风雨高行尽江湖志岩壑犹疑遶屋尽波涛

芳草

会时曾【缺】梅笼雪别後常怀月照沙到底多情是芳草长随离恨遍天涯

晩望

春浓已伴客愁浓门掩雨余江上峯莫道夕阳无一事远嚬眉黛更千重

杏花

玉人半醉晕丰肌何待武陵花下迷记得秋千归後约黄昏新月粉墙西

醉里余香梦里云又随风雨去纷纷人间春色都多少莫扫残英枉断魂

古意

歌声怨极珠难续琴韵愁深水易分公子何须赋巫峡梦中真复有朝云

雨夜

去国襟怀离别情夜眠雨驿叹孤征转头三十年前眼犹听当时枕上声

雪溪亭观雨

晚雨亷纎正满空万峯多在暝云中风回变态何深浅坐看天池水墨工

山中早秋

苍茫山口月西沈潇洒新秋院落深雨滴梧桐河汉淡梦回犹记少年心

山居追凉

松门东路有柴关凉卧清宵梦亦闲更待海风来万里一天霜月满空山

秋容

如画羣峯从复横孤烟收尽片云轻天容常带秋容净万里碧天新雨晴

雪作望剡溪

玉楼琼树晓烟披拥衲开门四望迷清旷世人谁似我雪中更到子猷溪

寄南岩悟禅师

雪後千峯玉刻成琼瑶寒照寺楼明遥知禅老开窗坐指点烟村看晚晴

雪晴闲渡西溪

雪後孤村一段烟晴光远射玉山川酒旗隔岸招闲客独上西溪渡口船

送淳上人游九岩

残菊孤花留暮秋劳师问路乱山头九岩只望孤云去舒卷如云得自由

泉声

娟娟山月半岩明霜重楼台夜气清谁把玉琴来写取松风吹断夜泉声

寄和邢子屑孙肖之始春见寄

东风初到乱山头无数残梅雨未收何待伤春对晴景暝云横尽古今愁

海山雪後海山寛羣玉参差万里寒岩谷无人共清夜倚栏独向月中看

山林老去万缘休只有情锺旧辈流芳草无穷山四向断肠人在最高楼

忆庐阜寄机上人

忆在东林学夜禅月中清响听风泉不须更作庐山梦鱼鸟相忘二十年

上方

松间清月佛前灯庵在孤峯更上层犬吠一声秋意静敲门时有夜归僧

寒夜

淡月新霜似旧时更怜秋与夜迟迟梦回一枕凄凉恨帐外青灯不得知

晩意

山空寺古紫苔侵更喜渔樵不见寻坐对秋隂晩萧瑟风吹败叶入廊深

即事

住依溪口破残村身伴渡头零落云更向空山拾黄叶姓名那有世人闻

南岩悟禅老见于山中同烹玉糁羮

我家峯头最高层落叶苍苔不可登清坐与师烹玉糁千岩风雨夜深灯

明觉寺折梅

遥山天际敛眉峯清浅溪边淡粉容薄暮寺桥人独立一灯明灭数声钟

夜晴

雨却初收天意晴西风揺落夜寒清披衣自起开窗户落月一山高下明

古渔父词十二首

渔父家风我所知家风要与道相宜不怀贪饵吞钩意常似丝纶未下时

雨中湿艇一声歌夹岸青林照碧波跃马更谁思往事红尘千丈奈人何

万里号风雪满山黄芦晻霭水汪湾九衢朝马愁泥滑不识渔翁兴未闲

风波稳处钓舟闲云去诸山暝不还江面一峯何所似青铜镜里緑云鬟

千古高人张志和浮家泛宅老烟波不应别有神仙界祗此沧江一钓蓑

虞舜遗风远可寻烟波一棹古犹今九疑苍莽三湘濶尽是云山韶濩音

曾见三闾屈大夫强将清浊较贤愚如今更觉前言拙醒醉由来本不殊

风袅溪头钓线多戏鱼无奈巧依荷直须飘净浮萍草尽放青天照碧波

禹门三汲浪千重变化飞腾岂有踪寄语鱼虾休上钓要看头角是真龙

得即欢欣失即忧死生轮转暗相讐那知垂钓非真钓只在丝纶不在鈎

十一

船子禅师意未平万波要喻境中【缺】鱼寒不食清池钓何处归舟有月明

十二

波清百尺见修鳞水色天容自古新昨夜西江浴明月氷轮玉兎絶纎尘

雪溪集卷五

猜你喜欢
  李廌·唐圭璋
  第一折·郑光祖
  鲜于枢·隋树森
  元艺圃集原序·李蓘
  古神祠前·戴望舒
  卷一百八十·徐世昌
  三集卷八十一·乾隆
  皇明诗选卷之五·陈子龙
  第四歌 郎关姐来姐关郎·刘半农
  卷三十二·陈邦彦
  卷二百七十七·陈廷敬
  卷七百六十一·佚名
  御选元诗卷二·康熙
  李玉词作鉴赏·佚名
  蒋兴祖女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零二·彭定求

        卷502_1 【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姚合   露荷迎曙发,灼灼复田田。乍见神应骇,频来眼尚颠。   光凝珠有蒂,焰起火无烟。粉腻黄丝蕊,心重碧玉钱。   日浮秋转丽,雨洒晚弥鲜。醉艳酣千朵,愁红思一川。   绿茎

  • 卷二百一十七·彭定求

        卷217_1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杜甫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爱客满堂尽豪翰,   开筵上日思芳草。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   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垂老恶闻战鼓悲,  

  • 卖乐谱·刘半农

    巴黎道上卖乐谱,一老龙钟八十许。 额襞丝丝刻苦辛,白须点滴湿泪雨。 喉枯气呃欲有言,哑哑格格不成语。 高持乐谱向行人,行人纷忙自来去。 我思巴黎十万知音人,谁将此老声音传入谱?一九二一,九,五,巴黎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八·焦竑

      都察院五(總鎮都御史 總鎮侍郎)   ◆總鎮都御史   都察院右都御史韓公雍墓誌銘(劉珝)   都察院右都御史唐珣傳   資德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贈太子少保謚襄敏鄧公廷瓚神道碑銘(吳寬)   資政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

  • 卷二·陈康祺

    孙豹人悔学富家儿三原孙枝蔚豹人,客广陵学贾,三致千金,顿自悔曰:“丈夫处世,不能舞取金印如斗大,则当读数十万卷书耳。何龌龊学富家儿?”乃僦居董相祠旁,名其居曰“溉堂”,后举词科。——见阮

  • 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夏四月。壬寅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外记注  ○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外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刘树堂、前因豫东边境。土匪滋事

  • 卷三十九·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十九 唐 张守节 撰 晋世家第九       史记三十九 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

  • 殷景仁传·李延寿

    殷景仁,陈郡长平人。曾祖殷融,是晋朝的太常。祖父殷茂之,是特进、光禄大夫。父亲殷道裕,早年去世。殷景仁少年时就有宏大的器量,司徒王谧见了,便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他为宋武帝的太尉行参军,曾任中书侍郎。殷景仁不写文章而敏

  • 卷七十一·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七十一恩赉【十 本年  恩科二】直省督抚奏以八旬万夀开科士子吁请陈谢直隶总督【臣】刘峩等谨题为圣主夀考作人多士欣逢旷典公吁代谢天恩事据直隶阖

  • 少闲第七十六·戴德

    公曰:“今日少闲,我请言情于子。”子愀焉变色,迁席而辞曰:“君不可以言情于臣,臣请言情于君,君则不可。”公曰:“师之而不言情焉?其私不同。”子曰:“否,臣事君而不言情于君则不臣,君而不言情于臣则不君。有臣而不臣犹可,有君而不

  • 卷六十八·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六十八   宋 程公说 撰郑世本第一姬姓伯爵其先出自周厉王少子宣王母弟友宣王二十二年封友于先郑是为桓公幽王之难寄帑于虢郐之间死武公滑突立是为新郑今郑州新郑县是也庄公       

  • 卷二百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四体国经野蕙田案周礼六官之职皆冠以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而夏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着其疆域山薮川浸人民畜牧之事最详朱子

  • 《尸子·四仪》白话译文·尸佼

    原文: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慎守四仪,以终其身,名功之从之也,犹形之有影,声之有响也。是故志不忘仁,则中能宽裕。智不忘义,则行有文理。力不忘忠,则动无废功。口不忘信,则言若符

  •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复次尊者大迦叶化大金山其色晃耀。复有种种树林飞鸟周匝围绕。而此尊者处于山顶现是神通。从空而来三绕彼城。次从空下入长者舍。尔时长者见是相已。问善无毒

  • 赞法界颂·龙树

        圣龙树菩萨造    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三藏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奉 诏译  归命十方佛  法身及报化  愿共诸众生  速成法界性  轮回三恶道  法界理凝然  本来常清净  诸相不能迁

  • 曲海总目提要·董康

    董康编著。四十六卷,著录元、明、清戏曲六百八十五种(号称六百九十种),系董康汇集无名氏《传奇汇考》及《乐府考略》,又取黄文旸《曲海目》互勘,加以编订而成。该书署为董康、王国维、吴梅、陈乃乾和孟森五位名家共同

  • 商君书·商鞅

    亦称《商子》或《商君》。中国古代政治学著作。商鞅及其后学著作和言论的汇编。编定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著录29篇,现存24篇。《商君书》的古本有元刻本、明范钦本(即天一阁本)、清四库本等。通行的注释本为清

  • 中边分别论·世亲

    梵名Madhya^nta-vibha^ga-t!i^ka^ 。凡二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偈颂部分系弥勒(梵Maitreya ,四世纪后半)所作;长行(散文)部分则为世亲(梵Vasubandhu ,五世纪)所著。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8)真谛(梵Parama^rtha , 54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