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廌

  廌字方叔,华州人。生嘉祐四年(1059)。父李惇,与苏轼同年。廌屡试不第,定居长社。大观三年(1109)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自永乐大典辑出。

  菩萨蛮

  双松庵月下赏梅

  城阴犹有松间雪。松间暗淡城头月。月下几枝梅。为谁今夜开。

  尊前簪素发。自拥繁枝折。疑是在瑶台。宝灯携手来。

  虞美人令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信悠悠。惟有云时凉梦、到南州。

  品令

  唱歌须是,玉人檀口,皓齿冰肤。意传心事,语娇声颤,字如贯珠。

  老翁虽是解歌,无奈雪鬓霜须。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

  清平乐

  落梅呜咽。暗淡城头月。吹满江天惊梦蝶。唤起画楼伤别。

  帘风轻触银钩。梧桐玉露新秋。底事琐窗深夜,素娥常伴人愁。

猜你喜欢
  弁言·杨慎
  卷三十·陈廷敬
  第十一章 预识汾阳·屠隆
  楔子·佚名
  第四折·高文秀
  卷五十二·冯惟讷
  罪与罚(一)·徐志摩
  卷六·沈德潜
  卷五·钱子正
  卷四·曹庭栋
  南海集钞·吴之振
  卷六十五·陈焯
  原序·汪泽民
  御选明诗卷八十九·康熙
  第二出·徐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九出·李开先

    (末扮吏上白)虞罗虽密,尚多漏网之鱼;日月有明,不照覆盆之地。昨日勘痛哭原的(?)林冲一事,开封府杨知府老爹奏准朝廷,上情怜悯,宥复前职。又被高太尉、童大王奏准,将林冲仅饶死罪,削夺官职,刺发沧州充军。高太尉有令,即时发遣,不许停留

  • 卷一百九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九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刘爚字晦伯建阳人与弟韬仲受学于朱熹吕祖谦第进士歴知闽县治以清简庭无滞讼兴利去害知无不为以忧去伪学禁兴爚从熹武夷山讲道读书筑云庄山房为终老

  • 冠颂第三十三·王肃

    邾隐公既即位,将冠,使大夫因孟懿子问礼于孔子。子曰:“其礼如世子之冠。冠于阼者,以着代也,阼主人之阶以明其代父醮于客位,加其有成,冠于阶若不体则醮用酒于客位敬而成之户西为客位。醮子肖反三加弥尊,导喻其志,喻其志使加弥尊

  • 卷三 真宗·王夫之

      〖一〗  咸平四年,诏赐九经于聚徒讲诵之所,与州县学校等,此书院之始也。嗣是而孙明复、胡安定起,师道立,学者兴,以成乎周、程、张、朱之盛。及韩侂胄立伪学之名,延及张居正、魏忠贤,率以此附致儒者于罪罟之中,毁其聚讲之

  • 卷十九·佚名

    五月二十七日(癸巳),柴大纪奏言:四月二十一日,探得南路贼匪千余潜聚于离县十余里之柴头港、萆麻庄两处,欲截盐水港往来之路,使文报不通,军需难运。臣查两处地方相近,随即带领署游击邱能成、守备杨、武举陈宗器并义民等,驰赴柴头

  • 通鉴纪事本末卷六上·袁枢

    宋 袁枢 撰光武平赤眉王莽始建国二年春二月下诏曰周礼有賖贷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筦焉今开賖贷张五均设诸筦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遂于长安及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立五均司市钱府官天鳯四年秋八月莽置羲和命士以督五均六

  • 卷上·吴德功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公历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四月十四日,中日和议画押,各派大臣至燕台换约,台湾割让日本。朝鲜之役,我师败绩,群臣请幸西蜀。皇上下罪己之诏,声泪俱下,不忍播迁,恐惊皇太后圣心。先遣大臣张荫桓侍郎、邵友濂抚宪往日

  • 論語筆解序·韩愈

    昌黎文公著筆解論語一十卷其間翺曰者盖李習之同與切磨世所傳率多訛舛始愈筆大義則示翺翺從而交相明辨非獨韓制此書也噫齊魯之門人所記善言既有同異漢魏學者注集繁闊罕造其精今觀韓李二學勤拳淵微可謂窺聖人之堂奥矣豈

  • 卷二十二·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錄纂疏卷二十二元 汪克寛 撰襄公中【庚靈王十子一年】十有二年【晉悼十二齊靈二十一衛獻十六蔡景三十一鄭簡五曹成十七陳哀八孝六宋平十五秦景十六楚共三十吳

  • 卷四十八·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十八     婺源江永撰兵制    軍禮一補黄帝始立丘井之法因以制兵【李靖語】 殷周以兵定天下天下既定戢藏干戈教以文德而猶立司馬之官設六軍之衆【顔師

  •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一卷·善导

    比丘善导集记   依观经明观佛三昧法一   依般舟经明念佛三昧法二   依经明入道场念佛三昧法三   依经明道场内忏悔发愿法四   依观经明观佛三昧法(出观经观佛三昧海经)   观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圆光彻照

  •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裴休

      唐 裴休集断际心要河东裴休集并序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曜

  • 第七十章 王权附还·佚名

    由此,彼[波罗伽玛巴夫]大军、资财、谷物其他,所有军需已见完备,(一)思量:&ldquo;不难只以锡兰岛亦攻略阎浮洲事。&rdquo;开始整备国土。(二)余多之山岳险峻狞猛动物之有恐故,入事困难遮断他[国]人之徘徊,(三)于赴一般徒步之道,被围绕极

  • 寒灰集·郁达夫

    小说散文集。郁达夫作。1927年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初版。收《自序》、《〈寒灰集〉题辞》和《茫茫夜》等小说7篇,《小春天气》等散文4篇。小说多用娴熟流畅的笔调抒情。“多少也带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的《春风沉醉的晚上

  • 扈从西巡日录·高士奇

    一卷。清高士奇撰。康熙十年(1671),康熙帝巡视山西,驻骅五台山,高士奇以侍讲供奉内廷,扈从前往。本书即按日记其从京师至五台山沿途见闻。始于二月十二日,迄于三月初七日。凡山川古迹,人物风土,皆考源流,颇为详核。而康熙帝所

  • 银瓶梅·佚名

    全称《后唐奇书莲子瓶演义传》,又名《银瓶梅》、《第一奇书莲子瓶》、《第五奇书银瓶梅》。四卷二十三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同治元年(1862)。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

  • 吕祖全传·汪象旭

    又称《吕祖全书》。中篇小说。清初汪象旭编。一卷。象旭原名淇,字右子,自号憺漪子,又号残梦道人。曾评《西游记》。是书伪托吕纯阳撰。叙唐吕岩,字洞宾,别号纯阳,贞观后赴京应试,路遇一道长,相与谈道,道长赐一枕而别。岩枕而睡

  • 宋诗钞·吴之振

    诗选集。一作《宋诗钞初集》。清吕留良、吴之振、吴自牧编选。吴之振(1640—1717),字孟举,别号黄叶村农,石门(今浙江桐乡)人。平生锐意于诗。事迹分别见《碑传集补》卷三六。自牧乃之振之侄。清初,自明代弘治以后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