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唐二主词

南唐中主李璟

应天长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注】后主书云“先皇墨迹在晁公留家。”

望远行

碧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馀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注】《漫叟诗语》云:“李璟有曲云'手卷真珠上玉钩’或改为'珠帘’,非所谓遇知音者”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杆。

【注】冯延已作《谒金门》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中主云“干卿何事?”对云“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案:“容光”《词综》作“韶光”。

南唐后主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一斛珠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更漏子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

【注】《西清诗话》云“后主围城中作此词,未就而城破。尝见残稿,点染晦味,心方危窘,不在书耳。”按《实录》:“开宝七年十月,伐江南。明年十一月破昇州。”此词乃咏春,决非城破时作。然王师围昇州既一年,后主于围城中春作此词,不可知,方是时其心岂不危急。《词综》载此词,末三句云“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据《耆旧续闻》所载也。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采桑子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凭⑴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注】⑴、“凭”一作“频”。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注】见《尊前集》,《本事曲》以为山东李冠作。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五代薛昭蕴曾填此调。宋时此调名《乌夜啼》,然另有《锦堂春》亦名《乌夜啼》,为避免相混,今依五代名《相见欢》。

长相思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注】曾端伯《雅集词》以为孙肖之作,非也。

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注】出兰畹曲金。案:原注“曲金”字不可解,疑有误。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注】此词见《西清诗话》。案:“点”疑当作“飐”。

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注】见《尊前集》。

望江梅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望江梅》又名《望江南》、《忆江南》。唐时此调为单调,二十七字。李煜用这一词牌填了四阕,均为联章。《望江梅》首句相同,另两首《望江南》,首句有异。《全唐诗》统一调名,并将二首合一。

菩萨蛮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未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珮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注】后有隶书“东宫府书印”。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注】传自池州夏氏。“净”一作“静”。

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注】以上二词墨迹在王季官判院家。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子夜歌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注】二字漫灭不可认,疑是“何妨”字。以上二词传自曹公显节度家。云,墨迹在京师梁门外李王寺一老居士处,故弊难读。

谢新恩

金窗力困起还慵。(下缺)

【注】《谢新恩》调即《临江仙》,双调。李煜《谢新恩》六首原出孟郡王家墨迹。纸幅断烂,录者仅依,错讹脱误不全,不为后人所重视。此为第一首,仅一句七字。《花草粹编》、《历代诗馀》、《词谱》断为第七首(庭空客散人归后)下片缺落的第三句。又如第六首(冉冉秋光留不住)不类《临江仙》,又不似他调,且不分前后叠,显有脱误。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馀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注】所谓《谢新恩》六首者实则四首,其中较为完整的仅二首,此其一。除缺一字,尚称得上完整可读。王国维《校勘记》曰:“此首实系《临江仙》也。”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注】此为《谢新恩》第三首,但缺字句太多,且与前首在句、韵、平仄方面无不尽同,世人或以《临江仙》李煜体称之。虽无法认作是《谢新恩》或《临江仙》,但是内容明晰,词句可取。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下缺)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注】王国维《校勘记》云:“此亦《临江仙》阕。”因此词上片押一先韵,下片押一东韵,故认为一首完整的《临江仙》,别本把此词分为残缺的两阕,然也。《花草粹编》、《历代诗馀》、《词谱》将《谢新恩》第一首仅存的七字句“金窗力困起还慵”断为此首下片缺落的第三句。

樱花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漏■斜月迟迟,花在枝。(原注:缺十二字)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注】王国维注“漏■”两字疑是“满阶”。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云“此阕并原注缺谬不可改。”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紫鞠气,飘庭户,晓烟笼细雨。嗈嗈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注】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云“此阕既不分段,亦不类本词,而他调亦无有似此填者。”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此调因这首词又名《上西楼》、《西楼子》、《秋夜月》。《花草粹编》引汤湜《古今词话》谓是蜀主孟昶作。《南唐二主词》各本多收为后主作。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渔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注】两首《渔父》都是李煜的题画词。都写于南唐名画家、内供奉卫贤所绘的《春江钓叟图》之上。《全唐诗》、《历代诗馀》、《花草粹编》、《翰府名谈》、《宣和画谱》、《近代名画补遗》均作后主词。

柳枝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注】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二云“江南李后主尝于黄罗扇上书赠宫人庆奴'风情渐老见春羞……’。庆奴,南唐一宫人小字。后主诗,实《柳枝词》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六·彭定求
  徐安国·唐圭璋
  郭仲宣·唐圭璋
  第十三出 报警·李渔
  睢景臣·隋树森
  王仲诚·隋树森
  谢金吾诈拆清风府·臧懋循
  别后·闻一多
  卷五·郭则沄
  卷294 ·佚名
  跋五则·王琦
  卷五百三·佚名
  齐己诗鉴赏·佚名
  四时读书乐·翁森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八·李公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78 ·佚名

    曾丰 送段文子之桂阳 瘦筇轻拨火云开,前若相招后若推。 康乐苍梧充史具,祝融彭蠡效诗材。 况余湘水故人在,曾为阮家青眼来。 囊正自枵我辄瘿,好音听与雁俱回。 曾丰 送副将胡义民到部复还广东二首

  • 列传第八十六 张赵李郑徐王冯庾·欧阳修

    张荐,字孝举,深州陆泽人。祖鷟,字文成,早惠绝伦。为儿时,梦紫文大鸟,五色成文,止其廷。大父曰:“吾闻五色赤文,凤也;紫文,鸑鷟也。若壮,殆以文章瑞朝廷乎?”遂命以名。调露初,登进士第。考功员外郎骞味道见所对,称天下无双。授岐王府

  •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零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五十二·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夏四月。己巳朔。时享太庙。遣顺承郡王讷勒赫恭代行礼。上月现月  ○谕内阁。京察记名人员。将次肬■闲放完竣。着内阁部院各衙门于京察一等未经记名各员内。遴选才具优长者。出具切实考语保送。

  • 卷七·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甲申(一六四四)冬十月乙卯朔大清定鼎燕京,世祖章皇帝即皇帝位;颁诏天下,普与臣民更始。福王使臣左懋第等次张家湾。大清传令:止许百人从行。懋第衰绖入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后

  • 志第十四 五行二 (原文)·范晔

    灾火 草妖 羽虫孽 羊祸《五行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谓火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视之不明,是谓不悊。厥咎舒,厥罚常燠,厥极疾,时则有草妖,时则有蠃虫之孽,时则有羊祸,时则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

  • 慕容白曜传·魏收

    慕容白曜,是慕容元真的玄孙。父亲慕容琚,历任官职都以廉洁清白著称,朝廷赐给爵位为高都侯。慕容琚卒于冠军将军、尚书左丞任上,朝廷追赠为安南将军、并州刺史、高都公,谥号为简。慕容白曜年轻时曾任中书吏,由于性情敦厚正直

  • 卷三十·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陈吏治积弊八事疏【万历十一年】 邱 橓臣谨言臣去国十余年窃见近日士风渐靡吏治转污远近萧条日甚一日此非世运适然由风纪不振故也如京官考满

  •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正义】:括地志云:“天齐池在青州临淄县东南十五里。封禅书云‘齐之所以为齐者,以天齐也’。”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集解】:吕氏春秋曰:“东夷之土。”【索隐】: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後,掌四岳有功,封之於

  •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孔子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患:忧虑,怨恨。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读解】 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

  • 天宁楷禅师·惠洪

    禅师名道楷。沂州沂水人。生崔氏。为人刚劲孤硬。自其少时。即能辟谷学道。隐伊阳山中。后游京师。籍名术台寺。试所习。得度具戒。谒青华严于淮山海会。问。佛祖言句。如家常茶饭。离此之外。别有为人言句也无。青曰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尊者世友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千問品第七之七   此十二處與六善處相攝者.六善處攝四處少分.四處少分亦攝六善處。與五不善處   相攝者.五不善處攝四處少分.四處少分亦攝五不善處。與七無記處相

  • 介 绍 名 医·太虚

    医王药王,同是如来嘉号;治身治心,莫非我佛慈悲。上海南市贫民习艺所宗月洞天君,精于歧黄,尤能窥东西各国医药学之窔奥,见之实用;宁波柳亭庵谛融君,亦一时之名医也,谨介绍于我国人之前。却病延年,幸自求之,太虚启。(见佛教月报一期

  • 如净禅师语录序·文素

    五家宗派中。曹洞则机关不露。临济则棒喝分明。苟得其由。门户易入。虽取舍少异作用弗同。要之殊涂一致耳。惟天童净禅师不流不倚兼而有之。自成一家八面受敌。始以竹篦子久知痛痒。后因一滴水渐至澎冲。断堑悬崖斩钉

  • 治河奏绩书·靳辅

    清朝靳辅撰。辅有《奏疏》,已著录。是书卷一为《川泽考》、《漕运考》、《河决考》、《河道考》。卷二为《职官考》、《堤河考》及《修防汛地埽规》,河夫额数、闸坝修规、船料工值皆附焉。卷三为辅所上章疏及部议。卷四

  • 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佚名

    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撰人不祥,约出於宋元。假托元始上帝为宝上真人说玉清紫光夫人本生故事,劝人设醮持诵《九光真经》,祈求智慧福寿。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 西岩集·翁卷

    诗别集,南宋翁卷(约1203年前后在世)撰。一卷。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徐照、徐玑、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卷为四灵之三。曾登淳祐乡荐,终于布衣。工诗。此集收诗几百三十九首。以应酬写景之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