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净禅师语录序

五家宗派中。曹洞则机关不露。临济则棒喝分明。苟得其由。门户易入。虽取舍少异作用弗同。要之殊涂一致耳。惟天童净禅师不流不倚兼而有之。自成一家八面受敌。始以竹篦子久知痛痒。后因一滴水渐至澎冲。断堑悬崖斩钉截铁。所谓用法得法外意。得鱼忘筌。得兔忘蹄者也。观其登宝华座。若猛虎踞。击大法鼓作狮子吼。直使人天赞仰魔鬼归降。至于一偈一颂一话一言。呼风吐云轰雷掣电。千态万貌不可穷尽。近世尊宿绝无仅有者。凡历四大宝刹。孤云野鹤去住自如。皆于是见焉。故勇猛精进者得之。犹入暗室遇大光明见种种色。退缩未谕者畏之。如子弟之对严父师。殊不知药瞑眩而厥疾。瘳终有益矣。师之得力处。出生入死处。固难以形迹求作实法会。然观水必观澜。涉大海从津涯。故舍其言。无以求其奥也。宗上人以师之法语。俾予序其篇首。予则安能。盖予与师。为乡国人。为道谊友。且心眼相照。不可无数语以述大概。因卒尔以附于帙尾。若夫发扬盛美。使灯灯相续师之名愈久而愈隆。则有当世之名公钜儒在。

绍定二祀岁在己丑桐柏散吏吕潇 敬书

猜你喜欢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卷第四·佚名
  大方广佛花严经入法界品顿证毗卢遮那法身字轮瑜伽仪轨·佚名
  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李叔同
  正信希有分第六·朱棣
  佛化青年之模范·太虚
  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释跋·太虚
  卷七·佚名
  卷第十六·李通玄
  十地经论 第十卷·佚名
  见相别种辨释难·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二十八·佚名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二)·子璇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九·念常
  瑜伽论记卷第二十二(之上)(论本第八十二至八十五)·遁伦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九十三·彭定求

        卷793_1 【北禅院避暑联句】皮日休   歊蒸何处避,来入戴颙宅。逍遥脱单绞,放旷抛轻策。--皮日休   爬搔林下风,偃仰涧中石。--皮日休   残蝉烟外响,野鹤沙中迹。到此失烦襟,萧然揖禅伯。--陆龟蒙   藤悬

  • ◆孙氏蕙兰(绿窗遗稿)·顾嗣立

    蕙兰,名淑,新喻傅若金汝砺之妻也,其先汴人。年二十三,归汝砺于湘中,五月而卒,汝砺序其遗稿曰:故妻孙氏蕙兰,早失母,父周卿先生以《孝经》、《女诫》教之,诗固未之学也。因其弟受唐诗家法,取而读之,得其音格,辄能为近体五七言,语皆闲

  • ●録鬼簿后序·钟嗣成

    文以纪传,曲以吊古,使往者复生,来者力学。《鬼簿》之作,非无用之事也。大梁锺君,名嗣成,字继先,号丑斋,善之邓祭酒、克明曹尚书,皆其师也。累试于有司,命不克遇;从吏则有司不能辟,亦不屑就。故其胸中耿耿者,借此为喻,实为己而发也。

  • 卷323 ·佚名

    司马光 和陈殿丞芍药 化工余巧惜别春残,更发浓芳牡丹。 檀点藏心殷胜缬,异香迎鼻酷如兰。 琼楼窈窕仙家宅,云叶低垂醉里冠。 自有殊功存药录,不当独取郑诗看。 司马光 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

  • 東觀漢記卷二十二·多人

      散句〔一〕   主不稽古,無以承天。〔二〕書鈔卷九   喜右學。〔三〕書鈔卷一二   允恭玄默。書鈔卷一五   保樂洽壽。書鈔卷一五   四方樂業。書鈔卷一五   吏民懽悅。〔四〕

  • 第十二回 坠名楼名姝殉难 夺御玺御驾被迁·蔡东藩

      却说赵王伦杀死裴张二人,本意是报复旧怨,不论罪状。事见前文。还有前雍州刺史解系,前时已为伦所谗,免官居京,伦余恨未泄,也将他拘至,并将系弟结一并下狱。梁王肜复出来救解,伦怫然道:“我在水中见蟹,犹谓可恨,况解系兄弟,素

  • 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成化二十年十一月甲申朔钦天监进成化二十一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辽东宁远锦义懿路等处虏数入寇掠守臣以闻诏都指挥等官张钦等堤备不严俱逮问如律分守右参将李英戴罪杀贼○以明日 万寿圣节

  • 贾思伯传·李延寿

    贾思伯,字仕休,齐郡益都人。自从任奉朝请一职入仕,经过多次升迁,任中书侍郎,颇为孝文帝所赏识。任城王元澄围攻钟离,命思伯持节为他的军司。元澄失利,思伯为后卫。元澄认为他是一个儒生,必死无疑。等到他回来,元澄高兴地说:“仁

  • 兵一·徐松

    乡兵真宗咸平五年正月,侍御史吴蒨言吴蒨:原作「吴清」,据《长编》卷二一六改。:「奉诏与陕西转运司点缘边丁壮充保毅军,凡得六万八千七百七十五人得:原作「男」。按上句已云「丁壮」,再云「男」则重复,兹据《长编》卷二一六及

  • 说疑第四十四·韩非

    凡治之大者,非谓其赏罚之当也。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所谓明也。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人者也,非能生功止过者也。是故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今世皆曰‘尊主安国者,必以仁义智能’,而不知卑主

  • 尚书稗疏卷二·王夫之

    岳州王夫之撰夏书禹贡既载壶口 先儒俱云禹治水始自壶口朱蔡独以为治水当先从低处下手故先决九川之水使通于海又濬畎浍之水使通于川下流之水杀则上流之水渐浅以实求之固不尔也中国之形从西北而下山逶迤于东者散为

  • 卷十二·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卷十二吴江朱鹤龄撰召【音邵】诰【附考】蔡三涂岳鄙按左传注三涂山名在河南陆浑县南岳谓河北太行鄙谓都鄙近岳之地粤与越同詹与瞻同惟二月既望孔疏洛诰云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洛诰是摄政七年

  • 卷十三·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十三论语四公冶长第五子谓公冶长章问公冶长可妻伊川以避嫌之事贤者不为况圣人乎自今人观之闺门中安知无合着避嫌处曰圣人正大道理合做处便做何用避嫌问古人门内

  • 聘义·姚际恒

    此聘义亦多释聘礼,然聘礼是诸侯使使臣于邻国,此不尽属其事,又有聘礼所无者,则亦非专释聘礼也。后二章与聘义无涉,宜删之,各详下文。(卷一○○,页一一)聘礼,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聘礼有「上介一,士介四」,据此

  • 卷第三十(第五诵之二)·佚名

    十诵律卷第三十(第五诵之二)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八法中俱舍弥法第二佛在俱舍弥。尔时有一比丘。犯可悔过罪。诸比丘怜愍。欲益利安乐故。语其过罪。教令如法悔过。是比丘言。我不知所犯。既不知。当见何罪。云何

  • 叙·徐昌治

    续藏经 高僧摘要 清 徐昌治编辑叙高僧摘要余刊布佛祖指南。法苑醒世。凡单传直指。幽明感应。历历备具。而高僧一传。譬如虗空体非羣相。而不拒彼众相发挥。奈传有正有续。若梁若明。计共四帙。俱以十欵分类。余讶之

  • 绝余编卷一·智旭

    蕅益道人智旭着门人圆果录愿文九华地藏塔前香文(丙子三月初九日)稽首慈悲大愿王。本源心地如来藏。善安慰说真救世。现声闻相护法者。愿乘本誓度众生。鉴我微忱垂加护。我今然臂表精诚。胡跪翘勤哀仰白。弟子智旭夙造

  • 北湖集·吴则礼

    宋代诗文别集。吴则礼撰。宣和三年(1121)作者卒后,其子吴坰缀辑其诗文编为30卷,因吴则礼自号“北湖居士”,因以题作书名。次年春,乞韩驹作序刊行于世。在两宋之际兵火中,其著作当有散佚。《直斋书录解题》卷17著录此集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