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时读书乐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注:有的版本第一句为“山光照槛水绕廊” 

译文: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乘凉归来的人们,沐浴着春风送来花香,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启发我作出美妙的文章。不要蹉跎岁月,人生只有读书是最好的事。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译文: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我的小书斋安静敞亮,射入灿烂的阳光。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只因为向来深知读书的乐趣,我在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着,就像远古时候羲皇时代的人一样逍遥自在。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译文:昨天夜里,我听到了庭前树叶落下的声音,篱笆上的紫豆花开了,蟋蟀在鸣叫。不知不觉,原野里已到处是秋天的气息,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含着冷清的意味,一片萧瑟的景象。床旁多亏有一盏矮灯,就着它读书的效果加倍地好。读书的乐趣很令人愉悦,好比在高远的秋夜里,起身来赏玩明月。

木落水尽千岩(有的版本为“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译文:树木凋零,江河干涸,群山枯槁;在这辽阔的天地间,我正可以看清"真我"的本质。我坐在那儿,展开书卷而读,灯光摇曳,映射在墙上,墙壁好像也跟着在晃动;我高声朗读着图书,外面雪得很大,半夜里,我的房顶全被积雪覆盖了。地上的火炉里,炭在燃烧,锅里正在煮着茶,我就在四壁放满了图书的空间里读书。读书之乐到哪里去寻找?就在这寒天雪地,且看那几朵盛开的梅花,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天地孕育万物之心。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六·彭定求
  卷六·阮阅
  ◎ 卷一 编年诗(起玄宗开元十七年,讫天宝八载秋)·岑参
  第三折·关汉卿
  晁无咎词卷一·晁补之
  苍蝇·周作人
  卷293 ·佚名
  金渊集卷六·仇远
  卷七十六·冯惟讷
  卷四十九·陈思
  卷十八·佚名
  嵗时杂咏巻十二·蒲积中
  卷二·杨基
  卷八十九·徐倬
  王沂孙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八出 传书·李渔

    〖贺圣朝〗(生冠带引众上)一封辞罢天朝,只身早驾星轺。漫嗟吁,惟我独勤劳,职在有何逃!下官柳毅,蒙圣恩除授御史,钦差督理河工,早间已曾辞朝过了。今日是黄道吉日,叫左右,打牌从鼎州起,至潼津县暂缴。(众应,送牌,生签押介)就此起马。(众

  • 卷一百四·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三十一 鲍子卿【诗品有梁步兵鲍行卿未知是否】 咏画扇【玉台新本作高爽者非今从旧本下同】 细丝本自轻弱彩何足眄直爲发红顔谬成握中扇乍奉长门泣时承柏梁宴

  • 卷七·文珦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潜山集> 钦定四库全书 潜山集卷七      宋 释文珦 撰五言律 冯深居宰会稽 诏辟稽山县清风在一琴那知致君术不是字民心官舍桐隂合圜扉草色深退衙人吏散应共野僧吟 送赵寒泉重宰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二·徐乾学

    宋纪一百五十二【起疆圉赤奋若正月尽屠维单阏十二月凡三年】端宗裕文昭武愍孝皇帝景炎二年春正月元兵破汀关文天祥欲据城拒敌汀守黄去疾闻车驾航海拥兵有异志天祥乃移军漳州时赵孟瀯等军还呉浚不至未防浚与去疾叛降元

  • 班马异同卷三十一·倪思

    游侠传第六十四史记一百二十四游侠传第六十二汉书九十二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扵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着扵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懐独行君子之徳义不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正德十五年二月庚申朔 上在南京○兵科都给事中汪玄锡等言比宣府报境外虏尘约四十余里且称万余骑自威远东行臣等窃谓京畿邻于北虏所恃以为险者徒以迤北诸山关隘限之耳迩来边人告机又苦于朘削往往投入虏中是以中国之虚

  • ●自序·朱彭寿

    余性甘淡静,自庚寅官中书后,公退多暇,惟以文史自娱,凡夫艺苑遗闻、 中朝故事,涉猎所及,辄裁矮纸漫笔记之。岁月侵寻,忽忽廿载,聚书稍富,闻 见日增,箧中丛稿所积遂亦尺许厚矣。年来蒿目时艰,百事废懒,久不复留意于 斯。兄子联沅与

  • 朵尔直班传·宋濂

    朵尔直班字惟中,木华黎七世孙。祖父名硕德,父名别理哥帖木儿。朵尔直班出生不过百日父亲就去世了,由叔祖父抚育。叔父拜住奏请仁宗降诏书以保护其家。朵尔直班好读书,十四岁拜见文宗。文宗将御驾上都,亲自视察其御衣,命登于

  •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一王礼考【二十七】山陵世祖章皇帝陵曰孝陵孝康章皇后端敬皇后合葬在遵化州西北七十里昌瑞山本名丰台岭亦曰凤台山山脉自太行来重冈叠阜凤翥龙蟠嵯峨数百仞前有金星峯後有分水岭诸

  • 难三第三十八·韩非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吾闻庞(米间) 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问庞(米间) 氏子,子服厉伯对曰:‘其过三,皆君之所未尝闻。’自是之后

  • 卷十五·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十五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豳 郑谱曰豳者后稷之曾孙曰公刘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属右扶风栒邑公刘以夏后太康时失其官守窜於此地犹修后稷之业勤恤爱民民咸归之而国成焉其封域在禹贡雍州

  • 无有相品第七十七·佚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於无所破坏法无相法无所有法中。能具足六波罗蜜念。云何於是无形法而知差别入般若波罗蜜中。云何於无相法以一相而逮正觉。佛告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五阴如幻如响如梦

  • 卷第二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四入息出息当言依身转耶。依心转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契经说。佛告长者。此入出息是

  • 华严感应略记目录·祩宏

    双童现瑞  天地呈祥  地震光流  感通玄悟  经辉五彩  神人警卫  天女给侍  冬葵发艳  瑞鸟衔花  神人延请  普贤授义  口获舍利  菩萨涌现  修罗退阵  证入无生  时雨霶流  华藏受生

  • 摄生要录·沈仕

    养生学著作。1卷。明·沈仕著。约刊于1481年。本书为综合性的养生著作。共分喜乐、视听、疑恐、谈笑、津唾、起居、行立、坐卧、洗沐、栉发、大小腑、衣、食、四时、旦暮等21题。每题皆摘录《淮南子》、《内经》、《

  • 周易禅解·智旭

    明释智旭撰。十卷。明崇祯十四年(1641)释通瑞刻本。此书卷一至卷七解六十四卦,卷八、卷九解《系辞》以下诸传,卷十附《图说》八篇。《自序》称:其书“以禅入儒,务诱儒以知禅”。故通释《周易》经传,皆援禅理以为说,并

  • 合锦回文传·李渔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16卷。李渔撰;题“笠翁先生原本”,“铁华山人重辑”。卷首有图,每卷后有素轩评语。有嘉庆三年(1798)宝砚斋刊本和道光六年(1826)大文堂刊本。唐武则天藏有至宝回文锦璇玑图,战乱时失落,至唐僖宗年间,襄

  • 皇明名僧辑略·祩宏

    一卷。明代云栖比丘释袾宏(1535—1616)辑。袾宏,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仁和 (今浙江省杭州)人。为明代 “四大高僧”之一。出身名族,其父人称 “明齐先生”。袾宏生而颖异,幼习帖括,十七岁入县学,学冠名扬,后因子亡妻死父丧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