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元日立春和逋客

元日逢春首重回,東風真解帶愁來。

浮身似梗歸難得,鄉夢如雲撥不開。

曆下忽為三月客,江南已放五分梅。

椒新菜細官廚出,且復含情進一杯。

又和止淵八首

年年為客淚沾衣,擬結茆菴訟昨非。

我與世間何所戀,春當好處肯忘歸。

半湖插竹分菱蕩,長線懸藭坐釣磯。

粗飯濁醪原易足,底須步步踏危機。

客況淒涼若個知,翻雲覆雨實堪悲。

休嗟世上憐才少,自怪年來見事遲。

漁釣夢尋鄉路遠,江湖興引早春時。

官齋無計消長日,算盡分先兩路棋。

老親此日定淒然,兒女何人在眼前。

終歲但聞長太息,開春不算小行年。

曾跨禁內三花馬,未有囊中一個錢。

歸去含飴弄孫子,玉堂茅舍總隨緣。

二分頭發已先秋,乞食頻年歎遠遊。

窮是舊交何忍送,春如過客不能留。

三椽擬作歸休計,一劍渾忘細碎仇。

浮世功名安足數,幾時真得臥林丘。

逢春已覺客愁添,爭奈空中又撒鹽。

八口饑寒無可訴,一生貧病每相兼。

只憂屋裏琴書蠹,更想山中筍蕨甜。

南客東來方幾日,早于夢裏覓郵簽。

去年江南作好春,芹芽蘆菔登柈新。

挽須未嗔兒女問,把酒聊潤窮愁身。

家中自從貧作別,囷內豈有陳相因。

病妻驕子久無耗,淒斷客懷惟此辰。

安得身同脫網魚,載書一輛雇牛車。

全家穩下江南路,三畝將營水北廬。

春日春花香細細,秋原秋黍熟與與。

算來只有為農樂,不向天涯歎索居。

北望京華南望鄉,今朝顛倒著衣裳。

夢魂來往各千里,骨肉飄流非一方。

架上任從書卷亂,筵前不放酒杯狂。

客中元日真無賴,矮紙裁詩細作行。

送王秀才之明州三首

魯酒由來不醉人,銜杯且復話逡巡。

自憐客況真蕭索,愁裏看看又一春。

花滿江南鶯亂啼,燕來新筍迸吳泥。

每因送客鄉心動,也擬歸尋舊藥溪。

東南山水數明州,二十年來夢裏遊。

君到西亭休悵望,江瑤入饌最風流。

送廣文韓生之官符離四首

詩成即席韓公子,客到無氈鄭廣文。

休道齏鹽半裙屐,經師如子亦超群。

符離學舍小于舟,醉後休嫌屋打頭。

猶勝長安宦遊子,一生辛苦事王侯。

年少無妨作冷官,他時九萬看風摶。

好攜才子珊瑚筆,暫對先生苜蓿盤。

故園此日正芳菲,油菜花黃豆莢肥。

儂是天涯斷腸客,好春時節送人歸。

官園種菜呈丹徒公

官園蕪不治,百草各自長。

公來一散步,惜此數畝荒。

乃招雙畦丁,令棲亭之旁。

一月酬千錢,直與功相當。

手把鴉觜鋤,瘦地看翻將。

中如易爻畫,外若棋枰方。

桔槔取次成,打水池中央。

老圃知菜性,下種先分行。

旦夕勤芟除,不為異類傷。

土鬆水又甘,雜然出青黃。

種之不數日,小把分筠筐。

登盤頗香滑,把箸恣意嘗。

頓令東南客,不想筍蕨鄉。

菜根有妙理,此味期勿忘。

首春同逋客、止淵陪丹徒公晚坐珍珠泉上二首

閑隨杖屨過棕亭,雨後看山分外青。

隙地栽花煩畫手,荒畦鋤菜課園丁。

撇嘗欲試羅家酒,煎點教依楚客經。

莎坐苔行談轉劇,一雙蝙蝠撲窗欞。

紅香片片逐晴綿,綠樹陰陰四月天。

燕子低斜風力峭,魚兒撥剌水痕圓。

已令巧匠裝輕舫,況有吳童輥蜀弦。

門外七橋煙景闊,不妨乘興一洄沿。

食鯉魚

水南老楊飛白花,水北弱柳垂鬖髿。

風吹水面作萍子,下有水族紛如麻。

螺罝瑣細不足數,棄之無異池邊沙。

盤針擘粒下長線,小魚出水何紛挐。

老魚狡猾不受釣,搖深舞闊誰能遮。

臨淵羨之亦已久,每思手挺風中叉。

朝來第一指忽動,起聽池上聲喧嘩。

老魚擺子恣跳躍,豈知失水眠枯槎。

蠻童拾之貫以柳,尚看巨口開呀呀。

錦麟由來三十六,當場一道曾無差。

饔子受魚揮雪刃,蜀薑吳豉還教加。

銀丁小簇飣柳菌,玉箸寸斷添蒲芽。

更令開瓶瀉羅酒,七雙竹梜柈中扠。

赤鯉于魚本凡品,詩人入詠同濆鯊。

吳儂半載住北地,遂覺此味真堪誇。

堂上主賓正歡噱,水中鱣鮪應谘嗟。

喜小舫初成,和丹徒公二首

官齋為有漁竿客,小舫裝成似越舲。

柳下泊時青作纜,水邊行處綠開萍。

扣舷共限詩三刻,放槳還傾酒一瓶。

湖上自來風月好,夢魂先到水西亭。

小舟只在畫中間,洗盡風塵十載顏。

高著篷兒緣放釣,不安窗子為看山。

一條泉細流花圃,百頃湖圓近水關。

何日煙波歸倦客,罾船來往逐魚蠻。

嘉禾篇

翠輿去歲東方過,放丁減賦流恩波。

中丞十二分山河,神羊一角冠峨峨。

大賢為政平不頗,飲水拔薤除煩苛。

憂民之外心無他,初時饑者肩相摩。

拜疏請發常平諲,為粥食饑饑者差。

如以良藥投沉屙,流離還集居則那。

租牛合耦耕陂陀,穜稑高下種不訛。

東土寸寸無荒㽨,天為我公陰陽和。

凶年樂歲在轉我,今茲美麥復美禾。

一莖五穗抽駢羅,子粒堅好光璀差。

黃塵六月驅疲騾,齊東去來同投梭。

下騾入田親為攞,到手不敢微拖挲。

農言到處垂蓑蓑,入眼乃識言非詫。

幾日風打雨復搓,幸有神物為撝訶。

亂水赴壑流逶迤,嘉禾得雨益發科。

屈指秋熟只一俄,大車滿載膏盛咼。

內盈箱囷外籬欏,如山處處堆莊窠。

主家客家爭臿䑘,秔炊香飯糯壓差。

餘粒出磨為饆饠,秋原作社舞傞傞。

黃童白叟聲囉囉,催租不聞縣吏嘩。

此地遂為安樂窩,太平上瑞真堪哦。

九莖靈芝雙頭荷,豈若此禾生滿坡。

天公雨粟曾幾何,異畝同穎焉足多。

翻書古少五穗歌,歌以紀實非雲阿。

翠岱之石高嵯嵯,我歌一勒永不磨。

對菊

亭菊初移檻,官齋共舉杯。

但聞香散處,亦有蝶飛來。

較戶多多飲,分盆細細開。

公無留案牘,客喜占池臺。

異種先春乞,低叢入夏栽。

煮灰除蚼蠓,養葉接莓苔。

連日籬頭望,西風曆下回。

客窗真爛漫,佳色出汙萊。

忽計繁星並,俄驚亂雪堆。

小燈停鳳脛,弱柳貫魚腮。

拚向花前醉,同傾臘後醅。

帽邊須滿插,坐末幸長陪。

為愛霜蕤淡,渾忘夜漏催。

夢回三徑遠,歸去幾時才。

吟比《離騷》屈,書翻月令崔。

靈方搜內策,落蕊救衰材。

擬作延年計,長拋引睡媒。

采宜防薏苡,譜為辨根荄。

晚節看誠好,流中效夙推。

自非朱孺子,空慕列仙才。

次夕復攜酒對菊疊前韻

菊序連宵飲,停杯復把杯。

為憐花正好,且秉燭重來。

伯雅無勞勸,秋英耐久開。

雙文抽艾葉,五出鏤銀臺。

北地欣初見,東籬憶遍栽。

瓊蕤分素雪,黃蕊映青苔。

心逐孤鴻去,家惟冷夢回。

幾年馳道路,三徑沒蒿萊。

短鍤長思荷,長瓶舊作堆。

饑因求鷺股,味只戀鱸腮。

所幸依蓮幕,長教泛玉醅。

流光成聚晚,高會恣遊陪。

獵獵霜風急,丁丁漏水催。

編苕嗤我疾,織錦怪君才。

莫笑酸寒孟,休誇敏捷崔。

舉觴尋酒格,叉手覓詩材。

壽客圖須畫,新愁雨是媒。

盆看移小檻,簽特記陳荄。

甘杞名雖並,鍾潘賦共推。

範村諸種外,欲續愧非才。

食鮮鰒魚

東海物惟錯,殼屬尤繁衍。

鰒雖名為魚,實則殼之選。

稗販走四方,累累長繩繯。

南烹薦柯肉,鮮者難致遠。

傳聞隆冬時,蓬萊水清淺。

海戶醉入海,利刃產崖癬。

剌之一不中,帖石難再揃。

非若蛣螺輩,沙面手可撚。

朅從馬上來,腥風吹一剪。

似蛤訝乍分,比蚌笑更扁。

中含島中沙,上帶石上蘚。

雜雜排空星,有若巧匠碾。

連筐付官廚,清泉為漱洗。

沸湯脫其肉,輕刀去其皽。

風味勝車螯,何況蛤與蜆。

吳儂初得嘗,不復計沉湎。

昔人有嗜好,往往見前典。

惜哉煙海珍,曾為兩雄輦。

我欲易其名,夙恥快一灑。

竟呼石決明,收羅入詩卷。

喜雪呈丹徒公

黑雲堆青山,風吹雲不動。

寒氣烈于冬,土牛未能送。

滕六失職久,天意寧肯縱。

改命付蒼官,夜半騎白鳳。

紛然盛羽衛,有萬玉妃從。

春花恰五出,剪刻覷妙用。

翕翕厚載危,習習陰機弄。

灑勻瓦平溝,壓重屋欹棟。

遙天詫熔銀,大地訝流汞。

起看岡巒沒,頓覺宇宙空。

遺蝗盡入土,宿麥久分種。

以此占有秋,庶可逭饑凍。

吾公急命駕,青絲早春鞚。

開河排眾議,為粥損清俸。

朝來豁愁顏,踏雪深沒裛。

豐年入吾手,命客飲須痛。

地爐紅玉然,酒盞烏銀重。

絳蠟燒珠燈,花瓷出冰芃。

高談起爭端,得醉即喧哄。

直因忘形骸,不復計嘲諷。

公為一笑解,人物賴甄綜。

流光弦吐箭,遊子衣拆縫。

立雪留師門,還山斷鄉夢。

今春飄瑞葉,去臘懸霧凇。

作詩續齊諺,一助歌飯甕。

止淵、逋客既和拙詩,越日風雪復作,止淵又賦二百字索和,蓋欲以強韻相壓也。炙硯嗬凍,復成是作

小國偶致師,強鄰遂摟伐。

我衰已中休,眾怒亦稍歇。

雪意朝來酣,戰氣復浡々。

茅簷雀啾啾,紙窗風厓厓。

細若毛撏鵝,紛如尾斷穀。

天意憫三農,盡補去歲闕。

寒喑拳足雞,狂吠短喙

猜你喜欢
  原序·王士祯
  ●卷一·赵炳麟
  加二十一出 孤吟·孔尚任
  {团圆}·佚名
  卷411 ·佚名
  卷228 ·佚名
  老树行·胡适
  卷一百九十七·曹学佺
  农歌集钞·吴之振
  卷三百九十七·陈廷敬
  卷十六·陈廷敬
  御选宋诗卷二十·康熙
  赵师侠词作鉴赏·佚名
  第十七场·田汉
  卷六·黎民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陈汝元

    第三十一齣 慈训【金珑璁】〔云过同上〕鸿沟初隐冻。鸾台寳镜朦胧。嗟双鲤不浮东。无心刺凤。一点靑螺愁重。空泪洒杜鹃红。千里鄕云蝶梦中。相望无复马牛风。谁怜双凤衾初合。社燕何由恋塞鸿。〔云〕过儿。我与你父

  • 婴儿·徐志摩

    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她那少妇的安详柔和端丽,现在在剧烈的阵痛里变形成不可信的丑恶:你看她那遍体的筋络都在她薄嫩的皮肤底里暴涨

  • 卷十五 后赵录五·崔鸿

    石虎上 石虎字季龙勒之从子也祖曰背邪父曰寇觅寇觅有四子虎第四勒父曷朱幼而子之故或谓之为勒弟也年六七岁有善相者遇之于路曰此儿貌竒有壮骨贵不可言晋永兴中与勒相失永嘉五年刘琨送勒母王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万历二十二年九月丙子朔以庶吉士杨继礼陈懿典韩爌授翰林院编修王象莭沈<氵隺>高克正刘生中李腾芳传新德授翰林院简讨张同德姚文蔚陈维春授给事中何熊祥赵之翰马文卿授御史○升湖广参政王泮为河南按察使○升江西参议张

  •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三七四谕同治六年六月十四日一二二○七--九·佚名

    淡水分府严,对刘维兰给发六张犁等庄总理谕戳署淡水总捕分府严为给发谕戳奉公事。案据竹北一保闽籍保正刘青云、粤籍垦户刘维翰即刘子谦、总理黄国忠、监生曾本立、陈鸿书、彭殿华、詹国和,暨铺户、

  • 味腴室日记 光绪十五年己丑·恽毓鼎

    四月初九日,揭晓绶金来谈。在关圣前求签得“好于清夜把心扪”之句,余窃意签语甚吉,非五魁即二百名外矣。往米市胡同看红录,知绶金中四十七名。因偕四兄至会馆,适伟臣丈报到,中一百〇五名。徬徨至薄暮,归寺。晚饭后

  • 卷四·佚名

    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二月甲申(十二日),调兴化等处官兵同水师进剿。提督施琅奏:冲风破浪固赖水师,若至彭湖、台湾登岸击贼,须得陆路兵相为协力,请檄调兴化江东诸路官兵三千余人配船进剿。上报可。三月丁卯(二十五日),命总兵官朱

  • 卷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三十三恩赉六【开科一】康熙五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丙子上允礼部议覆直省举人贡监生员李长庚陈大庆查克弘等所请特开万寿乡会科每十年一举永着为令以昭旷典以隆文治四月十五日各省举人贡监生

  • 一、姜之世系·傅斯年

    《左传》一部书是如何成就的,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切地断定;但,一、必不是《春秋》的传;二、必与《国语》有一亲密的关系;则除去守古文家法者外,总不该再怀疑了。《国语》《左传》虽是混淆了的书,但确也是保存很多古代史料的书。

  •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七·高晋

    目录奏议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七奏议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四日大学士管两江縂督髙晋等奏言窃惟地临吴越分星稍逺尧封迹界江淮行水每烦禹画遡昔圣祖翠华六度徧咨谋而共予安恬蒙皇上法驾频临勤旰宵而普资乐利元辰元日随春

  • 卷四十六【起昭公十三年尽十六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四十六【起昭公十三年尽十六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经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注不书南蒯以费叛不以告庙【音义】【费音秘】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

    【原文】 子曰:“《关雎》①,乐而不淫②,哀而不伤。” 【注释】 ①《关雎》:《诗经》的第一篇,写男主人公追求心上人的忧思,并想象追求到以后的快乐。②淫:不局限于现代仅指性行为的狭义,而取广义的解释,即过度的意思。 【译

  • 卷十八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八目録诗经不解于位民之攸塈编修【臣】林枝春监察御史【臣】彭肇洙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监察御史【臣】卫廷璞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泂酌彼行潦挹彼注

  • 凡学之道(1)·戴圣

    ——师道何日再尊严 【原文】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2)。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③:当其为尸(4),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5),所以尊师也。 【注释] ①本节选

  • 潘司空奏疏·潘季驯

    七卷。明潘季驯撰。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 (今湖州)人。明代水利家。嘉靖进士,以御史巡抚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嘉靖四十四年(1566),总理河道。隆庆五年(1571),主持堵塞邳州、睢宁黄河决口,并于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