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十六

虹霓类

五言古

咏虹          【唐】董思恭

春暮萍生早日落雨飞余横彩分长汉倒色媚清渠梁前朝影出桥上晩光舒愿逐旌旗转飘飘侍直庐

五言律

咏虹          【唐】苏味道

纡余带星渚窈窕架天浔空因壮士见还共美人沉逺势含良玉神光藻瑞金独留长劒影宁负昔时心

赋得浦外虹       【唐】陈 润

日影化为虹弯弯出浦东一条微雨后五色片云中轮势随天转桥形跨海通还将饮水处持送使车雄

五言排律

赋得虹藏不见      【唐】徐 敞

迎冬小雪至应节晩虹藏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舒卷随时令因知圣厯长

七言絶句

仙人词         【唐】陈 陶

小隠山人十洲客莓苔为衣双耳白青编遗我忽隠身暮雨虹霓一千尺

初秋暮雨        【宋】杨万里

禾穟轻黄雨浅青邨舂巳报隔林声忽惊暮色翻成晓仰见双虹雨外明

暮景          【元】黄 庚

浮云开合晩风轻白鸟飞边落照明一曲彩虹横界断南山雷雨北山晴

骤雨          【元】张?范

风拥黄云龙驾海雷驱紫电雨翻盆长虹千尺忽截断一片烟波起市门

奉同王浚川海上杂歌   【明】薛 蕙

石门双阙入蓬瀛日日惟看云雾生白蜃吹霓晴后见翠虬衔月夜中行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十六

猜你喜欢
  七言律诗·刘克庄
  卷三百零八·彭定求
  尹洙·唐圭璋
  ●卷一·翁方纲
  唐诗三百首卷七七言乐府·蘅塘退士
  卷369 ·佚名
  卷356 ·佚名
  卷三百六十·陈思
  卷九十七·朱彝尊
  卷四百一·曹学佺
  卷一百七十·曹学佺
  卷七十七·吴之振
  卷四百十九·陈廷敬
  提要·高仲武
  岳州西城·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九·彭定求

        卷439_1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白居易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

  • 孙浩然·唐圭璋

      孙浩然,不详其人。王诜曾画其离亭燕词意,作江山秋晚图(见攻媿集卷七十)。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景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橘树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天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

  • 卷四十二·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四十二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五十一首【起元符元年戊寅合明年己卯在儋州作】 正月五日与儿子过出游作 谪居澹无事何异老且休虽过靖节年未失斜川游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我本无所适泛泛

  • 卷一百十九·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十九 唐 张守节 撰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史记一百十九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罸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孙叔敖者【说苑云孙叔

  • 李子通传·欧阳修

    李子通是沂州丞乡里县人。少时贫贱,靠渔猎为生。居其乡里时,见头发花白的老人提携重物,必定代为效劳,家有余财,则周济别人,但性喜报仇。隋朝大业末年,长白山贼寇左才相自称为博山公,子通依附他,凭其武力称雄其间。乡人有陷入贼

  • 第二节 吐蕃、回纥之患·吕思勉

    唐开、天时,兵力实以西北边为最厚。朔方、河西、陇右而外,安西、北庭,亦置节度;又有受降城、单于都护庭,见第三章第二节。为之藩卫。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用能北扞回纥,西制吐蕃。及安、史难作,尽征河、陇、朔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 洪武三年九月丙戌朔,皇从兄嫂蒙城王夫人田氏薨。上以夫人早寡,有节行,甚重之。及薨,命中书省致祭,仍命中宫皇太子及亲王各祀以少牢,赠蒙城王妃,护丧还葬临濠。诰曰:“朕惟帝王厚亲亲之道,必推恩

  • 卷十·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十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兵器鼓 钲鼓以进众为三军之号令孔疏镯铙俱得名钲镯似小钟铙似铃有大小之异耳凡军进退皆鼔动而金止甲考工记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合犹重也重犀兕为之】寿三百年

  • 卷三·李光地

    <经部,诗类,诗所  钦定四库全书诗所卷三大学士李光地撰小雅一风者室家之诗也雅者朝廷之诗也颂者郊社宗庙之诗也始于室家行于朝廷逹于郊社宗庙故曰造端夫妇察乎天地也雅有小大以义别也通上下之情聮亲疏之懽其事未逺

  • 一切拳印三昧大仪轨分第六·佚名

    尔时释迦牟尼佛。得诸佛智印持诸佛智拳。是诸佛究竟者,复说一切如来智印安想金刚般若波罗蜜多教。谓摄一切如来身印故。即是一切如来身。摄一切如来语印故。即得一切法自在。摄一切如来心印故。即得一切三摩地。摄一切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功德品第二十二   釋曰.已說菩薩諸覺分.次說菩薩諸功德.偈曰.   [一]捨身.及勝位. 忍下.亦長勤. 不味.不分別. 六行說希有。   釋曰.此偈顯示行希有檀

  •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卷上·佚名

        大唐至相寺沙门释智严译  诸经要集四十二部  凡菩萨行门总六十六条具列如后。  第一出象腋经(显说三条行)   解六波罗蜜行 修行菩萨为众生故生于六趣受诸快乐 菩萨行空喻  第二出说妙法决定业障

  • 菩萨善戒经 第三卷·佚名

    菩萨善戒经 第三卷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菩萨地调伏品第七云何名为菩萨调伏。调伏者有六种。一者性调伏。二者众生调伏。三者行调伏。四者方便调伏。五者熟调伏。六者熟印调伏。性调伏者。有善种子故修善法。修

  • 顯聖三宜禪師語錄序·明盂

    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夫一華拈出,覿體全彰,果世尊有密語乎?然而百萬人天,咸皆罔措者,何也?昔者趙簡子,因姑布子卿,以翟妃子毋恤為賢,欲試之,乃告諸子曰:吾藏寶符於常山上,先得者賞,諸子馳之,常山上求無所得,毋恤還日,已得符矣。簡子

  • 伤寒发微论·许叔微

    宋·许叔微撰, 又名《张仲景注解伤寒发微论 》。全书分上、下两卷, 约7000字。本书有明刻本、丛书集成本、日本刻本、十万卷楼丛书本等。1956年商务印书馆据北京图书馆藏元刻本校刊,重印《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其中

  • 婴童百问·鲁伯嗣

    儿科著作。10卷。明·鲁伯嗣学著。刊于1542年。其内容卷一载初生儿护养、小儿脉法、变蒸、脐风、五脏病证;卷二载抽搐、急慢惊风、惊痫;卷三载五硬、五软、夜啼证; 卷四载胎疾、解颅及五官科诸病; 卷五载五迟、腹胀、

  • 搜神后记·陶渊明

    志怪小说集。又作《续搜神记》、 《搜神续记》,是《搜神记》的续书。旧题东晋陶潜撰。十卷,一百一十七则。对此,明代沈士龙说: “其为伪托,固不待辨。”但又言“文词古雅,非唐以后人所能。”梁慧皎《高僧传序》已称“

  • 清世宗实录选辑·佚名

    本书(一册五二面三一、二○○字)系选自「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雍正朝对于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此一朝(一七二二~三五),时当朱一贵变乱之后,清廷对台湾始渐引起警觉与注意。建元之年,析诸罗县北半线地方另设彰化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