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师侠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门人尹觉序云:”坦庵先生金闺之彦,性天夷旷。吐而为文,如泉出不择地。连收两科,如俯拾芥,词章乃其馀事。人见其模写风景,体状物态,俱极精巧。初不知得之之易,以至得趣忘忧,乐天知命,兹又情性之自然也。《四库总目提要》云:“今观其集,萧疏淡远。不肯为剪红刻翠之文。洵词中之高格,但微伤率易,是其所偏。”又云:“其宦游所及,系以甲子,见于各词注中者,尚可指数。大约始于丁亥而终于乙巳。其地为益阳、豫章、柳州、宜春、潇湘、衡阳、莆中、长沙,其资阶则不可详考矣。”

●谒金门·耽冈迓陆尉

赵师侠

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

蔼蔼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

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鸥鹭。

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

赵师侠词作鉴赏

“耽冈”,恐是地名;有人说,地在江西吉安城南,下临赣江。作者赵师侠,号坦庵,南宋孝宗时期的著名词人,有人夸赞他描绘风景,描写自然形态,都很精巧细致。又称赞他的词能够写得清新平淡。从上面这首词来看,他的写景本领确是高超的,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在“清新平淡”之中,寄寓着浓浓情意。

起首从山冈上的沙路写起。“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已伏有“怀旧”心理,可能作者与友人当年即曾同行此路。以下四句展开写景,清新可喜,淡雅如画。放眼而望,但见疏烟密雾,笼罩远树,却看不到友人的来影;而沙外水边,只有一二小舟,落寞地横卧在冷寂的水面之上。唐人韦应物的名篇《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本词中某些意境,据推测即来源于韦诗,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盼友不至的寂寥心境。“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鸥鹭”则另换了两个“镜头”。前句脱胎于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竹外一枝斜更好”。写时令已至早春,梅花吐蕾,风物可喜;后句言河中的鸥鹭,在春光下闪耀着令人眼花瞭乱的白色,亦令人感到“春江水暖”。但是这两个“镜头”所引起的心理快感只是暂时和一闪而过的:因为自然界既永是这般冬去春来、节序转换,而人生呢,却又在这悄悄的“量变”中消磨了多少时光。

因此前已怀藏的“怀旧”心理,便和现今由春日景物所引起的淡淡的人生枨触,一时交集为一种复杂难言的愁绪。“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两句,便轻轻一转,折到本词的主题——离愁上去。原来,作者家居清江(其《浣溪沙》词有云:“清江江上是吾家”),因而面对赣江之水,便触发了思乡的满怀离愁,引出了“水流愁不去”的浩叹。行文至此,前文“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中所含之愁闷心绪,由竹里疏梅、水边鸥鹭所“对照”而生的人生寂寥感,都一齐交集成为“一江春水向东流”式的“感情形象”而凸现在读者眼前。“记得旧时行处”与“水流愁不去”,终于前后呼应地点明了词中那幅看似清淡雅丽的“山水画”后所怀藏的浓挚愁情。

总之,全词写得十分清淡,而清淡之下却藏着浓浓的诚挚的离愁别情。

猜你喜欢
  曹穞孙·唐圭璋
  卷三十五·阮阅
  ◆刘赞善因(丁亥集 静修续集 静修遗诗 静修拾遗)·顾嗣立
  卷六·品藻四·冯金伯
  提要·白居易
  樗庵类藁卷一·郑潜
  梁启超·龙榆生
  三集卷七·乾隆
  卷358 ·佚名
  卷九十七·冯惟讷
  欧阳修·朱自清
  苇碧轩诗钞·吴之振
  30、馆选·蒲松龄
  卷二·陈镒
  徐正字诗赋巻二·徐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二折 世忠诘奸·冯梦龙

    【仙吕引糖多令】[外官服扮韩世忠、杂随上]羞杀表昂藏,愁心日夜忙,恨奸雄诬陷忠良!强逼成招真怪事,教我双泪汪汪。[诉衷情]海门寒日澹无辉,堂深昼漏迟。貔貅江上老,环梦中归。催羯鼓,发花枝,看云飞。帐前蛮舞,北歌南哭,行酒青衣。

  • 龚鼎孳诗集三·龚鼎孳

    百字令 雨夜再送青笠叠纬云除夕韵疏灯细雨,正客心萧瑟、秋行半矣。青眼高歌人乍别,谁向欢场夺帜。六代江山,五陵衣马,去住今宵里。更阑酒醒,风帆愁见初起。扬袂司马游梁,终军使越,寂寂聊为此。一片郁孤台上月,直接石头潮水。

  • 附录·曹义

    昔日同游玊署春喜君辞翰两如神蔡邕传业唯娇女苏彻论文有懿亲南浦绿波纔觧缆西山落日又沾巾欲题哀些无佳句却恐泉中觧咲人 四明杨守陈 三年别却凤凰池哀毁伤生众所悲巳羡山涛能有子讵知伯道竟无儿彤毫不染金花品黄壤

  • 光绪二十年上·佚名

    北洋大臣来电(五月二十六日到)发北洋大臣电(五月二十七日)军机处寄北洋大臣李鸿章上谕(五月二十八日)闽浙总督来电(六月初一日到)北洋大臣来电(六月初三日)军机处电寄刘坤一谕旨(六月初五日)台湾巡抚来电(六月初七日到)南洋大臣来电

  • 九五 望越篇·周作人

    辛亥革命的前景不见得佳妙,其实这并不是后来才看出来,在一起头时实在就已有的了。且不说大局,只就浙江来看,军政府的都督要捧一个汤寿潜出来,这人最是滑头,善于做官,有一个时候蒋观云批评他最妙,他说,蛰仙的手段很高,他高谈阔论

  • 读例存疑卷二十三·薛允升

    兵律之四厩牧牧养畜产不如法孳生马匹验畜产不以实养疗痩病畜产不如法乘官畜脊破领穿官马不调习宰杀马牛畜产齩踢人隐匿孳生官畜产私借官畜产公使人等索借马匹牧养畜产不如法:凡牧养(官)马、牛、驼、骡、驴、羊,并以一百头

  • 卷二十六·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二十六宋 宋敏求 编追諡皇太子諡孝敬皇帝诏寜王諡让皇帝诏端德太子諡奉天皇帝诏齐王諡承天皇帝制册諡文册諡孝敬皇帝文册諡殇皇帝文册諡让皇帝文册諡恭皇后文册諡承天皇帝文哀册文孝敬皇帝

  • 總序·佚名

    ○大明隆慶元年。明宗大王二十二年丁卯六月二十八日辛亥,明宗大王薨于景福宮之寢殿。前二十七日,上疾猝重,日午尤篤。時,右議政權轍朝京,大臣只有領議政李浚慶、左議政李蓂及藥房都提調沈通源三人而已。右承旨尹斗壽,手書宋

  •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第十五·晏婴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在髙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

  • 修身卷第三·扬雄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也与?或曰:“孔子之事多矣,不用,则亦勤且忧乎?”曰:“圣人乐天知命,乐天则不勤,知命则不忧。”或问“

  • 目录·李如圭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仪礼集释目録    礼二【仪礼之属】卷一士冠礼第一卷二士昬礼第二卷三士相见礼第三卷四乡饮酒礼第四卷五乡射礼第五之一卷六乡射礼第五之二卷七燕礼第六之一卷八燕礼第六之二卷九大射

  • 卷十六·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十六    明 夏良胜 撰三重之义【经济之文 词翰之文】舜弹五之琴歌南风之诗曰南风之薫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臣良胜曰南风长养之风也万

  • 全国教育会议提议案·太虚

    ──十七年五月提议──为提议事:查中国民族,今用以建国治国的三民主义,虽以求中国的独立,和中国民族的自由平等为出发点,然其逐渐的推进程序,实以令世界各民族皆达于自由平等之地位,而成为真民治主义的真社会主义的大同世界

  • 识小录·徐树丕

    明徐树丕撰。四卷。树丕字武子,号活埋麅道人,苏州长洲(今苏州)人,明诸生,入清不仕,著述自娱。是书札记读书心得,明代掌故逸闻,于明季史实及苏州人物风俗,尤有较多记述。向无刊本,1916年始据手稿影印。

  • 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佚名

    太上上清禳灾延寿宝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忏文乃太上所说,用于消灾延寿。内载五十一位上清天尊名号及忏悔文式。宣称凡清信男女,若遇灾病,当于本命日、甲子日、

  • 郁离子·刘基

    笔记。明刘基(1311—1375)撰。二卷。基有《诚意伯文集》已著录。此编为刘基于元末弃官归里居青田时所作。全书分上下两卷共一百八十二条,(原作十卷十八章一百九十五条),约八万字。作者假托“郁离子”回答各种问题,故

  • 催命符·程小青

    十月二十三日,傍晚五点钟光景,我忽接到我的老友霍桑打来的一个看似轻松滑稽的电话。 “包朗,今夜你如果没有旁的紧要事,请向尊夫人请两小时假,到我这里来走一趟。我有一种奇怪的东西给你瞧。”

  • 禅林僧宝传·惠洪

    简称《僧宝传》。佛教禅宗史书。北宋惠洪著于宣和二年(1120)。30卷。收入《卍续藏》第137册。记事为主,亦收录机缘语句,体裁介乎僧传和灯录之间。此书据昙颖《五家传》增补,复增添嘉祐以后至政和年间云门、临济二宗的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