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西湖

水仙祠宇沒平蕪,寶所山圍異給孤。

白塔亂堆歌舞地,青山舊繞帝王都。

好風昨日又今日,新漲外湖連裏湖。

安得六橋重插柳,飛花遍撲酒家壚。

登康山

五三六點社公雨,二十四橋商女樓。

我上康山高處望,鰣魚綱已發瓜洲。

劉撫軍席上詠珍珠泉二首

石家銑穀三斛,漢苑金莖一盤。

可惜廉泉明瑟,主人不愛珠宮。

東西牆出復入,大小波渟忽跳。

落花不知幾曲,漂過明湖七橋。

西厓歸自桂林訪予長水不值而去三首

詩人磨蠍是身宮,到處相隨有五窮。

萬里歸尋雞黍約,片帆真似馬牛風。

蠻煙瘴雨今無恙,竹屋秧田恨未逢。

忽憶去年當此際,吟情恰在兩湖中。

手持秋卷哭黃埃,君走浯溪我卻回。

悵別忽驚雙歲換,傷心不見尺書來。

斷無巨手為推轂,獨有長須解愛才。

舟過三湘沉楚粽,定知吊屈有餘哀。

千金散盡烏裘敝,一榻橫眠白日長。

我輩未能齊得喪,俗人求備到文章。

平生碌碌輕餘子,歲月堂堂歎幾將。

二頃若謀田負郭,不教作賦擬前揚。

寄魯松江

江村長日臥三椽,生事蕭然絕可憐。

歲熟仍書求米帖,市喧因想買山錢。

尋花借馬吟情健,留客聽泉地主賢。

準擬中秋月圓候,腮魚筐蟹醉深筵。

次韻答蘅圃

遠夢漁竿投柘步,石城三槳打春暮。

一笑欣辭沒馬塵,歸向煙波伴鷗鷺。

長腰江米炊紅蓮,大袖田衫裁白布。

易野直追羲炎民,酸寒戲學島可句。

有時下帖招溪朋,細君除釵付酒庫。

弄水競采芙容花,結巢同醉海棠樹。

大戶分曹斗酒兵,小蠻隨地攜果具。

分湖圓泖恣還往,細雨斜風何足懼。

馬椴紫蟹壯可釣,桃莊黃雀肥堪捕。

上鄉水田足收割,準擬開筵落場圃。

仙郎吟屐何時歸,好傍梅花溪上駐。

結鄰莫忘往時約,避俗要當如脫兔。

我行到處有杜鵑,夢魂不踏天涯路。

孤山拜林和靖墓

鶴語聲應隔嶺村,孤亭寂寂倚雲根。

一壞荒土埋詩骨,幾樹野梅開墓門。

剩水殘山悲往事,暗香疏影欲銷魂。

斜陽回望皆陳跡,試覓漁樵與細論。

宇昭招同西厓泛舟湖上得六絕句

湖雲湖雨移單棹,愁水愁風換夾衣。

除卻顛狂二三子,誰將眠具出城扉。

茶籃酒榼攜菱角,漁弟樵兄唱竹枝。

始悔紅塵長插腳,十年才得一軒眉。

擘絮雲遮紅杏寺,帶絲禽泊紫菱灣。

好景眼前誰畫得,徐熙花鳥郭熙山。

山光水色尋常好,看到月明景愈奇。

瑪瑙坡前波浪闊,水精丸湧碧琉璃。

數錢不用瀝春灰,脫殼鵝兒瀉臘醅。

犯卯未醒人正倦,楊梅如雪隔江來。

月明風熟荇蓎路,飯細魚香菡萏天。

一片煙波拋不得,牽船日日住湖邊。

抵舍三首

倦客歸三徑,長貧薦七蔬。

但令巾有酒,寧歎食無魚。

夢斷邯鄲枕,閑乘觳觫車。

故鄉風日好,揮手謝嚴徐。

藕蕩圍溪面,柴門縛樹身。

重招逃酒戶,小醉落花晨。

倦以石為枕,狂憑草作茵。

我生百無用,甘作太平民。

似鳥初辭笯,如駒乍脫銜。

謀生無上策,托命只長镵。

穀賤糧仍絕,愁多酒未緘。

蕭然在鄉井,終勝駕車帆。

過演溪書屋

棋閣經窗倚亂坡,春風隨意發高歌。

舍前舍後梅花放,閑往閑來酒伴多。

古樣寬衫裁白罽,新方小釀瀉紅螺。

日長無事須尋句,第一先防熱客過。

有感

深紅落盡只長籲,十載相期計本迂。

咫尺花源迷徑路,年時桃戶記根株。

溪邊枉結千絲網,袖裏難尋一串珠。

幽恨欲消消不得,擬將心事付圓蒲。

南渟至自清溪出示黑蝶齋近詞,和演溪老人韻

庚申接月客京師,長記挑燈夜雨時。

感舊最工長短句,倦遊還著苦辛詞。

氈衫席帽愁邊老,鈿合金釵夢裏遺。

莫怪相看倍惆悵,年來儂亦鬢成絲。

南渟歸清溪久不至以詩招之

一艇清溪擁亂蓑,早將聲利付東波。

夢魂久矣名山約,貧病兼之好事魔。

小屐幾時陪謝客,嬌兒終歲倚鄒婆。

洗車雨過秋身健,埽溉軒窗待爾過。

夏日村居二首

小溪新漲水餦餦,竹傘芒鞋自在行。

滿意插秧三寸雨,連村煮繭十分晴。

郊童近喜無仇餉,沮叟新來約耦耕。

早謝軟紅塵沒馬,懶將心力事浮名。

隻雞斗酒話新桑,得馬亡羊絕較量。

衰病何堪徒校走,夢魂不羨甲科郎。

文章報國談何易,貧賤驕人計本良。

坐哭行歌君莫怪,世間原有接輿狂。

初秋風雨兼旬,南渟再過草堂賦此誌喜

往來盡放形骸外,爾我原非勢利交。

把槳細撶菱葉路,持杯同醉海棠巢。

荒涼病橘千頭種,跌宕新詞十手抄。

籬角泥深無客過,愛聽風雨響簷梢。

小齋聽雨,同南渟遠士分賦得蠶字

悲秋時節雨方酣,自覺年來百未堪。

病久頭垂如中酒,愁多心懶似眠蠶。

滴殘千里初回夢,點破三生靜裏參。

枕上魚經看已熟,臨溪待結小圓菴。

次演溪老人韻送南渟之白下

片帆又指莫愁村,風物江鄉試一論。

紫鱖飛絲堪下箸,黃甘落爪欲開園。

別多作惡須清聖,病不禁秋是太元。

寂寞湖邊三畝宅,籬根分井付空言。

九月七日同遠士飲菘塍齋

定酒招強戶,烹雞破小齋。

因為豪士飲,笑脫隱居釵。

冒雨移亭菊,尋山貯蠟鞋。

故鄉重節近,吹帽好相偕。

題查客羅裙譜

紅絲小硯試煙丸,鈿鏡朝朝對伯鸞。

解道羅裙新譜好,曹家碑背記曾看。

贈錢武子先生

先生七十鬢蒼然,合在人間作地仙。

留客每沽深巷酒,分題時聳夜寒肩。

苦齏江外傳新法,子蟹柈中疊小錢。

老去飛揚尚如許,何須更讀古苔篇。

宿橫塘

淒斷更樓末尾聲,烏篷七尺太愁生。

橫塘一夜風吹雨,鄉夢如何作得成。

次韻答耕客蘅圃

歲歲江南一解裝,酒徒迎客小山旁。

病來猶倒三升榼,醉後同眠六尺床。

鉏菜幾時分瘦地,叉魚只合老寬鄉。

夜涼西北頻牽夢,苦憶庭闈鬢欲霜。

題蘅圃《西湖雨泛圖》三首

自炊荻米煮香菰,船尾長攜酒一壺。

此樂吳儂頻入夢,算來真個負西湖。

梨花村口雨愔愔,嫋嫋魚絲一半沉。

記取他年支竹傘,寶雲橫處約相尋。

花南水北結湖莊,雨過風吹藕葉香。

冷境自來歸客少,桃漿誰奠水仙王。

次耕客韻即送入都

三李君最貧,連年走東西。

歸囊薄似葉,一手能提攜。

社日哭慈母,丁年悼賢妻。

數椽初卜宅,信宿辭花溪。

江城住未久,又蹋渾河堤。

帽裙風獵獵,裘袂霜淒淒。

冷人趁熱官,何異稻作齏。

大笑蒙莊子,物我安能齊。

車亦具雙輪,馬亦卓四蹄。

獨有落魄人,周行多窮迷。

曉驛三十二,腷膊荒山雞。

棗林覓草店,北酒開瓶泥。

旅枕歸夢濃,定憶桃鄉犁。

卦爻畫平田,棋局布方畦。

撥穀出苦口,村尾朝朝啼。

吳農良可樂,何必登金閨。

為想耦耕暇,折松代揮犀。

枯荷裹紅飯,老節搜青藜。

南歸計若遂,尺紙先緘題。

再疊前韻送蘅圃入都

貧別真可哀,月魄沉天西。

酸薄酒一杯,臨行教重攜。

索去計亦得,傭舂對梁妻。

所以連夕夢,夢必尋清溪。

歸興不可遏,如決河之堤。

君車又將駕,風鐸聲滄淒。

急雪打吟袖,凍手挼橙齏。

勞舟發秦淮,倦馬嘶青齊。

肩經長安遊,祝歲操豚蹄。

回思紅藕莊,一徑荒煙迷。

春水浴花鴨,秋燈鳴莎雞。

此景絕可愛,芒筼衝吳泥。

勸買春耕犍,搶雨同扶犁。

早種韭幾棱,晚收芋半畦。

不如歸去好,飽聽林鵑啼。

花機響回織,軋軋停深閨。

粲然發一笑,笑齒明如犀。

人生行樂耳,安用宵然藜。

唯當檢蕊書,一一為簽題。

三疊前韻與蘅圃追話舊遊

歲月如奔流,一去不復西。

歎息十年內,親串長分攜。

平生萬里遊,入不謀諸妻。

結交得龔五,登涉窮山溪。

兩客舊燕館,三過前隋堤。

酸寒帽擪耳,哦詩聲淒淒。

求名等說餅,欲速空吹齏。

嘈嘈雜竽音,抱瑟徒幹齊。

去來埃風中,不惜羸馬蹄。

白日似夜行,往往要路迷。

䙰䙕拳足鷺,簹喔斷尾雞。

春晚歸故園,竹篙插蓮泥。

耦耕約沮叟,同扶牛後犁。

夏稅望麥隴,秋租登稻畦。

百指得一飽,滿屋無飢啼。

朅來次畿曲,訪道尋石閨。

薇省十日留,痛飲黃支犀。

歸人捷于鳥,土甑仍羹藜。

寄爾村居圖,一作驚蛇題。

題蘅圃《擔花圖》二首

花擔春來慣款門,尚留小垡護香根。

沉吟欲傍妝樓種,絕勝歐家插畫盆。

剪剪鮮風坼小苞,捉團蝴蝶趁花梢。

山居要術如尋得,種樹方應手自抄。

題《耕客行腳圖》二首(並序)

碧雞狂道士,謂耕客是前世廬山種菜僧也。耕客遂發願于十年之後重尋匡俗,屬畫史寫《行腳圖》,篆癸酉二字于瓢,以誌入山之期焉。

卯君憔悴坐詩饑,笑著三生片佛衣。

燒硯舊曾煩畫史,打包又欲問禪扉。

虯枝六尺掛楠瘤,夢裏名山恣意遊。

遲我十年婚嫁畢,去尋廬嶽舊園頭。

梁谿華胥為蘅圃寫僧裝小影,侍以雙女,一拈花、一奉梵書,取心經色空二語,曰雙是,戲題絕句

一雙天女玉差肩,卑缽羅花貝葉篇。

若使香門盡如此,丁年儂亦願逃禪。

遠士以玉狸見餉,戲作長句

腐儒齒牙習藜藿,久與粱肉成疏索。

三旬九食歎不飽,漸看骨瘦頭圍削。

朝來食指動不已,日午中庭啅乾鵲。

蔡子初自吳興來,餉以玉狸涎已落。

老饕不暇計利害,急命髯奴洗鐺杓。

細君搖手戒勿食,驕兒挽須苦相攫。

箬包麫裹加糝蒸,絕勝羊羔灌杏酪。

約升香飯炊吳粳,夜闌飽送如填壑。

幾年夢想苕中遊,至今未果扁舟約。

此行何難故踟躕,食言屢矣寧無怍。

青鞋布襪及早春,與君同試遊山腳。

喜晤辛齋、菊隱、樗菴三先生,即席分賦二首

迎寒尋舊雨,入夜話鄉關。

埽榻竟須住,抽帆未許還。

細傾官字盞,暫解旅人顏。

輸爾吟情健,清才不可攀。

土炕添秸火,寒廳對雪天。

墨場甘袖手,酒戶敢差肩。

歲暮嗟為客,家貧怯換年。

蟬連今夕語,早見蠟花偏。

過姊妹橋

十二樓空遍野苗,女郎花發鬥嬌嬈。

舞衫歌扇銷磨盡,孤負風流姊妹橋。

清溪訪南渟

花深疑是避秦村,映竹臨溪見笑痕。

破屋數間堪送老,晴山九點正當門。

秫田未買巾無酒,菜圃初治芥有孫。

歸去南湖欣共載,船頭落月已如盆。

用王臨川贈曾南豐韻寄蘅圃

我交天下士,龔子信奇最。

下視九州人,聳身若登太。

萬里歎絕跡,孤標出埃

猜你喜欢
  卷六·彭定求
  臧馀庆·唐圭璋
  王学文·唐圭璋
  法常·唐圭璋
  ◆屠山长性(彦德集)·顾嗣立
  江月松风集卷四·钱惟善
  卷二十七·徐世昌
  卷二十五·梅鼎祚
  卷八十二·陈起
  卷三百六十三·陈思
  卷二百十九·曹学佺
  梦观集卷一·大圭
  卷一百四十五·陈廷敬
  御选宋诗卷二十六·康熙
  解嘲译文·扬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董康

      ○靑衫淚·雜劇   元馬致遠撰。謂白居易裴興奴江州相遇。其事不實。因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馬靑衫濕。故以爲名也。   劇云。白居易。太原人。唐憲宗時爲吏部侍郞。與元稹、賈島、孟浩然相契厚。長安名妓裴興奴

  • ●元诗选二集序·顾嗣立

    余自甲戌岁辑元百家诗集,镂板行世。嗣后奔走南北,所至穷极搜罗,残编断简,无不抄撮。积久成帙,约得五十余种。庚辰春仲,从京师抱病归草堂,键户编纂,用竟前业。适秀水朱检讨竹垞先生尽携家藏元人遗集见示,药炉茶灶之下,穷年诠次,并

  • 巻七·皇甫冉

    钦定四库全书二皇甫集卷七唐 皇甫冉 撰七言絶句临平道中赠同舟人逺山谁辨江南北长路空随树浅深流荡飘飖此何极唯因行客共知心舟中送李八【得回字】词客金门未有媒游吴适越任舟回逺水迢迢分首去天邉山色待人来少室韦

  • 卷十九·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十九     宋 陈起 编杜旃癖斋小集 白云在南山 白云在南山幽鸟乘风飞鸟飞不能远云高还难依园中亦有菊堂後那无萱游子不得归衔悲欲何言 緑珠行 蜀丝殷空金作谷珊瑚成林珠百斛彼姝千花万

  •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司马迁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

  • 本姓解第三十九·王肃

    孔子之先,宋之后也,微子启帝乙之元子,纣之庶兄,以圻内诸侯入为王卿士。微国名,子爵。初武王克殷,封纣之子武庚于朝歌,使奉汤祀。武王崩而与管蔡霍三叔作难,周公相成王东征之,二年,罪人斯得,乃命微子于殷。后作微子之命,由之与国于

  • 卷十九·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十九 【起乙酉宋理宗宝庆元年尽癸巳宋理宗绍定六年】凡九年 【乙酉】理宗皇帝宝庆元年【金正大二年】春正月湖州潘壬

  • 卷五·李斗

    ◎新城北录下天宁寺本官商士民祝之地。殿上敬设经坛,殿前盖松棚为戏台,演《仙佛》、《麟凤》、《太平击壤》之剧,谓之&ldquo;大戏&rdquo;。事竣拆卸。迨重宁寺构大戏台,遂移大戏于此。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

  • ◎宣南奸杀案·李定夷

    京师内左二区马市住户张姓某甲以经商为生;娶妻某氏,貌颇美,妇德尤足多。寄寓于马市者有年矣,里巷均无间言,伉俪之情亦笃。除妻外别无亲属,偶出外,托其妻子同寓(寓前进)之邱振升。邱固与张有戚谊,以医为业。因张妻貌美,早已垂涎。

  • ●绎史摭遗卷十六·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方外列传洪储无可(肃峰)无凡咒林醉和尚钱道人桑山人陈仙(悳宗、石屋僧、九顽民附)储公为国难以前之僧,而独能收拾残山剩水之局,贤矣夫!诸祖传灯,未闻出身科目;天若以愚者开此一端。如无凡,则所谓十指间犹有血

  • 卷四十八·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四十八   宋 程公説 撰内鲁第二闵公       僖公文公闵公【諡灋在国遭难白闵】【名开庄公庶子荘公娶哀姜无子其娣秘姜所生立年八歳在位二年薨】经元年春王正

  • 卷第十八·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十八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四大犍度第五四大所造  是谓缘也  见谛成就自造在后净根跋渠第一四大所造入。几可见几不可见。几有对几无对。几有漏几无漏。几有为几无为。几过

  • 姜斋文集·王夫之

    文别集。 明清之际王夫之(1619—1692)撰。十卷,补遗一卷。夫之有《船山遗书》已著录。此集约二十三万字。论、连珠一卷,传、行状、墓志、记一卷, 序、 书后、 跋一卷,启、尺牍一卷,《九昭》一卷,《九砺》一卷(缺),赋

  • 乾隆云南通志·鄂尔泰

    清鄂尔泰修,靖道谟纂。乾隆元年(1736)刊本。是编乃雍正七年(1729)鄂氏奉诏纂修,属靖道谟因旧志增辑,分三十志,志各一卷,每志之下,间附以目,类目与《康熙云南通志》相似,首图说,终杂记。乾隆元年书成,时值鄂去官,继任

  • 香囊记·邵灿

    传奇。明邵灿撰。《南词叙录》、《曲品》均著录。此剧演南宋张九成考中状元,因策论违忤丞相,被遣派岳飞幕下监军。不久又遭谗言,受命出使契丹,羁留漠北。其妻邵贞娘思夫心切,忽有败兵持九成所佩之紫香囊,前来易食,并谎称九成

  • 剩语·艾性夫

    元诗别集。2卷。艾性夫撰。艾性夫诗集《剩语》及《弧山晚稿》原本早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自《永乐大典》中辑出艾性夫诗两卷,分别出自《剩语》及《弧山晚稿》,《四库全书》编者因“题作《剩语》者较多

  •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佚名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多曷切一)他伽哆(都饿切二)夜哆地(途卖切三)夜他阿弥利声四)都婆毗(五)阿弥利哆(六)悉眈婆毗(七)阿弥利哆(八)毗迦兰谛(九)阿弥哆(十)毗迦兰哆(十一)伽弥腻(十二)伽伽那(十三)枳多迦隶(十四)莎婆诃

  • 观音慈林集·弘赞

    凡三卷。清代弘赞编于康熙七年(1668)。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本书汇集有关观世音信仰之经典,及有关信仰者之事迹、感应等而成。卷上为诸经篇,包括悲华经、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授记经、大乘庄严宝王经、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