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月松风集卷四

(元)钱惟善 撰

杭学初正讲座宪使吴公命也诗以美之

使君天下士草木知名姓威风凛直指恩露承宠命柏府往签司薇垣前秉政绣衣重监临骢马相照映斋沐谒黉宫释菜见先圣拜跪瞻衮冕戞击备钟磬衿佩歌鹿鸣牙纛肃鱼媵升堂成揖让振席竦观听教由师匠尊礼始皋比正巍坐焕且严髙谈响斯应道统续泗沂造诣希颜孟经籍光日星训诂过王郑皇家罗俊英乡宾推孝行六馆四方萃五老万乗敬被渐王化逺弦诵士风盛微公孰举扬有识咸赞咏仪榘一旦新黼黻千载庆公贤如昌黎公学似安定辞辟异端炽业肄诸生泳不弃小有才所贵焉用佞去邪直踰绳烛幽明比镜客怜敝貂蘓众援饭牛寗舆归月旦评事待秋风请凤池山公启冠豸汤子诤何时居中书苍生慰悬磬

赠真风道人

平生逺慕列御冦御风泠然九州岛九西行入秦北走燕东浮并海南窥斗漆园傲吏八极游崆峒真人千歳寿消摇更上歌风台吊古战场一杯酒

题龙虎孙希文尊师为萧泰定所作丹房寓隠图

结茅云里万尘空辟榖相期伴赤松昼夜常明羽人国春秋不老蕋仙宫飞腾舐药容鸡犬蟠伏成形看虎龙缩地壶天今有术愿辞覊绊问叅同

春游曲和傅子通韵

蛾眉晓压黛云冷蚁波緑泛秋蛇影千金难买能赋人辘轳升沉旧宫井青丝不梳慵早起十二螺鬟翠相倚鹦鹉解言天上愁红雨香漂御沟水曦车急急催飞光杯中浅深愁短长东邻谁唱断肠曲游丝落絮春茫茫

金莲

凌波仙子出尘姿飞燕身轻太液池翠葢红裳空袅娜锦心黄槖自清竒美人衬歩行春处学士承恩照夜时五老峰髙谁揽秀卧游闲对碧涟漪

定山十咏

风水二洞

洞在定山南稚川尝炼丹于此东坡与李节推同游唱和见集中方玄英许郢州林和靖皆有诗

空穴来风自吸嘘垂岩出水水渠渠天门此际通阊阖海眼何年泄尾闾隠者难招应化鹤飞仙可挟更乗鱼留题太守懐苏白好事今无五马车

凤凰双髻

凤凰山名在定山西其顶有两峰俨然如髻形

鳯来天目憩东南琼树巢空百鸟惭千仭翱翔秋绾髻两髦髧鬌暮栖岚谁嘲风落乌纱帽自借山为碧玉篸仙女洗头休望岳相期岸帻对虚谈

朱梁夜泊

在定山北江船抵暮或避风俱泊桥下

长虹下饮逆流浑雪色沙寒石闘喧晚饭钟催邻驿寺寄渔灯映并山村月明欲解江灵语风横难招海贾魂省得枫桥曾系缆一篷烟雨梦吴门

定山早行

谢灵运富春渚诗有曰定山面雪雾即此也

前峰月吐四更初空翠沾衣积雨余溪火夜明经略彴涧云秋重负籧篨筱林虎与人争畔茅屋鸡催客趂虚不似闗山行役者劳劳服贾逺牵车

六和观月

在定山北山名月轮寺临大江遇月尤竒古钱唐令张君房曾宿此寺月中桂子下塔如牵牛子咀之无味

招提髙转月轮峰楼阁清虚十二重秋忆天香飘古桂冷凝岩雪落长空池光照夜明金鲫塔影横江卧玉龙闻道广寒从此往竹房开处约飞笻

五云赏雪

在定山北梁普觉禅师道场宋故事每岁腊前主僧奉表以雪进黎明城中霰犹未集葢其地特髙故寒云

献瑞名山自昔闻化人台殿杂金□树灵尚吐三花秀云冻全消五色文鸟絶空江知棹泊鹿迷深径待樵分兴来更上髙寒处此境应无萧使君

龙门晓雨

在定山西两峰壁立如门上有龙潭能兴云雨歳旱祷之輙应

神劖峭壁竦双扉雨挟腥风下翠微黑入太阴迷爽气白翻藂薄散朝霏螺横杂树应藏景蛟吐痴云未霁威回首他山新似沐登楼时揽女萝衣

渔浦春潮

与定山相对谢灵运富春渚诗有曰宵济渔浦潭者是也邱希范亦有旦发渔浦潭作

江涨夜来髙几寻轻涛拍岸失蹄涔迟明帆发星滩逺尽日舟横雨渡深杜若风回赪鲤上桃花浪起白鸥沉越人艇子来何处欸乃若闻空外音

浮屿藏鱼

在定山侧浮江如盘石下有潭聚鱼玲珑可观潮出海门中分为两派东派沿越岸向富春西派则直抵兹山而回谚谓之回头浪

潭色空澄岛影孤潜鳞时出迓天吴浪吞泗磬秋浮玉月照骊龙夜吐珠万骑西来疑灔滪扁舟东去想陶朱投渊每笑穷渔者何处烟波觅钓徒

浙江耀武

将坛在定山北每岁春秋万夫长分翼江上帅士卒习水战于此

年年江上习舟师故事相传刼火池春日楼船观晋相秋风弓弩学吴儿素车白马迎■〈方与〉隼紫鳯玄夷畏虎貔日暮元戎归细栁散花洲畔凯歌时

观废宫城

吾闻女娲氏立极斩鳌足又闻帝轩辕疆理定坤轴外以御裔夷上以应列宿犬牙各有分雉堞遥相属后世慎屏翰盘石固宗族召伯力营谢齐侯重城濮下逮虎视秦壮劳万里筑汉兴闾左戍子婴天下戮在徳不在险此理甚昭烛商辛尚雕峻刘彻务穷黩季氏忧颛臾公孙恃巴蜀胡云厯代亡不鉴前车覆惟昔宋南渡钱唐称辇毂衣冠晋王谢鼎社周郏鄏地气有回旋天道好反复长江既失守炎祚乃讫録江山仍畵图庙阙尽回禄载瞻金瞿昙頋号□□毒恢基镢女墙分砖甃僧屋坏灰余雪彩朽壁烂椒馥色侵禁籞莎根蟠故宫木内湖乱蒲荷人家种萄苜怀古感耆父攀危让童牧哀哀雁孤鸣啾啾鬼阴哭歌殊彼黍离伤深茂草鞠千年城复隍万变岸为谷抚膺慨金汤临风送鸿鹜秋风逺埽睂夕阳聊送目平生渺堪舆藏可一粒粟盛衰传自然不窦戒吾辱

过环山求虞卿家访申屠光逺

千峰缭绕似环滁中有幽人此著书三径曾陪羊仲入一亭还拟醉翁居晚风马上花难折春日窻前草不除可喜异乡同是客它年絶迹树为庐

久旱酷热以杜诗林热鸟张口为韵分得口字

朱鸟居炎荒苍龙集癸酉阳乌爥云汉山蜩脱尘垢天瓢韬玉符风铎缄金口洞庭收雨工常山潜电母鱼跳浑浑波龟拆每毎亩渇想秦陵瓜虚懐华峰藕欢应迟御史寃岂在孝妇载瞻天咫尺愿赐水升斗

刘时守待制见和定山十咏作诗以谢

玉□□士来湘中笑揽衡岳呑云梦西瞻蛾睂呼太白南望苍梧登祝融射鱼昔号玄真子樵青随处携诗筒扁舟匹马万里外曾渡瀛海过崆峒识荆载拜二十载弃襦谁复怜终童辞官钱唐听江雨愿言击壤歌元丰定山品题缺自灵屹然当道江争雄云泉灵洞自竒絶烧丹尝闻留葛洪浮山下鏁蛟龙窟百川砥石为之东五云髙标太古雪日轮日上清虚宫招提翚飞翥龙鳯渔子暝宿芦花风是间胜槩难指数作者往往皆名公山灵昨夜见我梦喜得珠玉传无穷杖屦何时此幽讨润色旧观重发蒙问公前身竟是谁香山居士东坡翁

分题赋三髙亭送王彦昭之平江

长往非求身后名此亭髙占五湖情归吴岂为莼鲈计去越终偕粉黛行渔子一时随獭祭诗人千载预鸥盟笔床茶具扁舟兴还约烟波老此生

近竹轩

参差翠绕屋西偏手种琅玕已十年座有清风多简册门无俗客胜林泉北窗梦到羲皇上东里家居剡水前投老此君同寂寞横经才罢又鸣弦

题江行图

七泽秋连楚雨昏布帆千里向荆门舟行莫近清湘泊枫树青青亦有猨

故廸功郎项君挽辞

君讳缺字用文台州宁海人也国朝取宋之师在江上时宰拜表请出督战风所私具疏留已乡校试诸生以裴度征淮西事为问君设对极论时事斥其情状读史汉忠义节槩之事必感慨或至垂涕以廸功郎浙东提刑司凖遣而国亡矣大德中尝具便宜二十事为书万言将上之既而自名退翁以终其身至大三年夏五月壬辰卒年五十七后十六年当泰定三年冬十一月壬子塟

江海之官后乾坤革命初醉醒千日酒出处万言书泪落忠臣传名全义士庐使公跻上寿应可致安车

望雨

落月相随晓挈瓶井眢何处汲清泠云霓失望忧千里河汉成章耿七星驱厉文能诵风伯祷龙官屡谒山灵孰知太守勤民念歌市重看喜雨亭

送张仲举赴升庠训导

巷居身已困流传江海声名四十年鹦鹉赋成因鹗表斗牛光輙见龙泉史云岂肯留宾阁傒载终期□帝前若到秣陵应考古未容秋兴理渔船

次陈君瑞游鳯皇山光明寺

左瞻劔戟龙门并上脱冠巾鳯髻双斋近木鱼鸣昼庑行迟松鼠落晴窻云深不觉山藏寺溪涨应随雨到江未识此中真乐地三生先喜俗縁降

芙蓉次斯道韵

池上殷红一万枝纷披应不为秋衰锦城主者愁风雨玉案仙人涴粉脂兰棹渉江辞越女云裳拥水却冯夷月明四十余里路夜宴何须歩障施

江声得五字

小海歌阑渺平楚中流日暮犹鸣橹怪疑铁笛和龙吟清应氷弦出鱼舞响入芦花暗长潮寒吞树影晴飞雨溯源欲听巫峡秋梦绕峨眉月三五

竹轩为吴江朱君赋

若人嵇阮流髙标畴敢伍家居近吴松种玉绕环堵寒碧千畆云秋声四檐雨开径友元卿瞻淇师卫武怡情即邱壑忘形孰宾主径造谢轮蹄眩摇双碧吐

【缺题】

□□□□□□□□□□□□□□□□□□□□□□火心灵养寸丹寂寞剡中余野兴裵回歳杪接农欢山川何处真竒絶晴泛扁舟十八滩

苦热夜坐

楼居小溪上凉生二更后流萤入深竹鸣蜩息髙柳浩歌欲凌歊新浴聊去垢静引白团扇沉思碧筒酒散发濯风露开窻纳星斗明河与海通皓月随行走赏幽勿造玄佳句难成偶所懐不可招南涧苍髯叟

江月松风集卷四

猜你喜欢
  卷八百四十六·彭定求
  苏轼·唐圭璋
  徐似道·唐圭璋
  ●卷六·宋三·王奕清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四·邵雍
  序·王世贞
  十四、南戏之渊源及时代·王国维
  提要·储光羲
  初集卷三十七·乾隆
  卷三·陈起
  卷一百三·曹学佺
  卷六·陈焯
  卷七百八十·佚名
  卷四·乐雷发
  疑雨集卷二·王彦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泳祖·唐圭璋

      泳祖字乐道,宝祐中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   风流子   东风长是客,帘栊静、燕子一双飞。看花坞日高,翠阴护晓,柳塘风细,绿涨浮漪。肠断处,渭城春树远,江国暮云低。芳径听莺,暗惊心事,画檐闻鹊,试卜归期。   小楼凝伫地,

  • 岳珂·唐圭璋

      珂字肃之,号亦斋、倦翁、东几,岳飞之孙。淳熙十年(1183)生。历管内劝农使,知嘉兴。嘉定十五年(1222),朝奉郎、守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二年(1226)。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端平元年(1234)卒,年五十二。有棠湖诗稿、愧郯

  • 卷六百五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五十九罗隐省试秋风生桂枝凉吹从何起中霄景象清漫随云叶动高傍桂枝生漠漠看无际萧萧别有声远吹斜汉转低拂白榆轻寥泬工夫大乾坤岁序更因悲远【一作未】归客长望

  • 子渊诗集卷六·张仲深

    (元)张仲深 撰○五言絶句题时处恭枯木竹石扇潇湘明月夜眼底见苍云众木皆零落空山秪此君云山图流水云中响青山树杪多客行山水外落日听吴歌○七言絶句次常山郑明善长至日见柬絶句团团山郭甫千家地接东南有等差不道山中逢

  • 卷下·佚名

    周武王名发。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见大人迹,履之,当时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以为不祥,弃之隘巷,羊牛避而不践;又送之山林之中,会伐林者;又取而置寒冰上,大鸟以一翼籍覆之。姜嫄以为异,乃收养焉,名之曰弃。枝颐有

  • 卷七之二·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郑<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七

  • 卷二十二 礼乐志 第二·班固

    【原文】《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嫚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人函天、地、陰、陽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天禀其性而不能节也,圣人能为之节而不能绝也,故象天、地而

  • 余佑传·张廷玉

    余佑,字子积,鄱阳人。十九岁拜胡居仁为师,居仁将女儿许配给他。..于弘治十二年(1499)中进士,授南京刑部员外郎,因得罪太监刘瑾而落职。刘瑾被诛后,又起任佑为福州知府。镇守太监购物不付钱,民众向余佑控告,佑安慰他们,答应将此

  • 卷九·曾巩

    吴廷祚,字庆之,太原人。在周为枢密使,宋兴,加中书门下三品,以父名璋故也。建隆初,为建雄军节度使,改京兆尹。卒,赠侍中。子:元辅、元载、元扆。太祖征李筠,尝询廷祚,以为&lsquo;筠无谋恃勇,离巢穴出战,擒之必矣!&rsquo;卒如所料。元

  • 吏学指南卷之五·徐元瑞

    肉 刑(余死罪附)杀 戮也。神农氏杀诸侯夙沙氏。戮 杀也。黄帝擒戮蚩尤。剐 古瓦切。谓剔人置其骨也。唐安禄山反,执常山太守颜杲卿剐之。凌迟 即剐也。谓碎脔肢体,身首异处。支解 《汉纪》注:谓截其四肢也。醢 葅

  • 十五、释虫·佚名

    螜,天蝼。 蜚,蠦蜰。 螾[A123],入耳。 蜩,螂蜩,螗蜩。 蚻,蜻蜻。 [B270],茅蜩。 蝒,马蜩。 蜺,寒蜩。 蜓蚞,螇螰。 蛣蜣,蜣螂。 蝎,?吉?屈。 蠰,齧桑。 诸虑,奚相。 蜉蝣,渠略。 蛂,蟥蛢。 蠸舆父,守瓜。 蝚,蛖蝼。 不蜩,王蚥。 蛄{施虫}

  • 卷三○·邱濬

    ▲征榷之课 《周礼》:太宰九赋,其七曰关市之赋(关以征其货之出入,市以征其货之所在)。大府掌九赋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司市,国凶荒札丧则市无征。 廛人,凡珍异之有滞者,敛而入于膳府

  • 第一节 叙论·梁启超

    自世界初有人类以迄今日,国于环球上者何啻千万!问其岿然今存,能在五大洲地图占一颜色者,几何乎?曰百十而已矣。此百十国中,其能屹然强立,有左右世界之力,将来可以战胜于天演界者,几何乎?曰四五而已矣。夫同是日月,同是山川,同是方

  • 袁子正书·袁准

    礼政治国之大体有四。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四本者具。则帝王之功立矣。所谓仁者。爱人者也。爱人父母之行也。为民父母。故能兴天下之利也。所谓义者。能辨物理者也。物得理。故能除天下之害也。

  • 卷四百六十五·佚名

    △第二分遍学品第七十二之二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无自性离诸戏论不可得者,诸菩萨摩诃萨由何等道得入菩萨正性离生。为声闻道。为独觉道。为如来道。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不由声闻道。不由独觉道。不由如来

  • 卷第二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四如是已说得律仪等。舍律仪等今次当说。且云何舍别解脱律仪。颂曰。舍别解调伏  由故舍命终及二形俱生  断善根夜尽有说由犯重  余说由

  • 临汉隐居诗话·魏泰

    诗话。 宋人魏泰撰。 一卷。泰有《临汉隐居集》已著录。为作者晚年所作,成书年代不详。此编总七十一条,记事颇广。论诗主“余味”,谓“永叔(欧阳修)之诗,才力敏迈,句亦清健,但恨其少余味耳。”书中多有谬误,张学泰《

  •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智圆

    佛典注疏。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智圆述。四卷。是隋智撰《请观音经疏》的注释书。先释作者,再释疏名。后以“五重玄义”法逐次解说经文。见载于明版诸藏和日本的《卐字续藏》、《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