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本姓解第三十九

孔子之先,宋之后也,微子启帝乙之元子,纣之庶兄,以圻内诸侯入为王卿士。微国名,子爵。初武王克殷,封纣之子武庚于朝歌,使奉汤祀。武王崩而与管蔡霍三叔作难,周公相成王东征之,二年,罪人斯得,乃命微子于殷。后作微子之命,由之与国于宋,徙殷之子孙,唯微子先?仕周,故封之贤。其弟曰仲思,名衍,或名泄,嗣微之后,故号微仲,生宋公稽胄子,虽迁爵易位,而班级不及其故者,得以故官为称,故二微虽为宋公,而犹以微之号自终,至于稽乃称公焉。宋公生丁公申,申公生缗公共,及襄公熙,熙生弗父何,及厉公方祀,方祀以下,世为宋卿。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甫,考甫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一曰孔父者,生时所赐号也,是以子孙遂以氏族。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避华氏之祸而奔鲁。方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曰虽有九女,是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征在,颜父问三女曰:“陬大夫虽父祖为士,然其先圣王之裔,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吾甚贪之,虽年长性严,不足为疑,三子孰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征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徵在既?庙见,以夫之年大,惧不时有勇,而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防。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岁而生伯鱼,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因以名曰鲤,而字伯鱼,鱼年五十,先孔子卒。

齐太史子与适鲁,见孔子,孔子与之言道。子与悦曰:“吾鄙人也,闻子之名,不睹子之形久矣,而求知之宝贵也,乃今而后知泰山之为高,渊海之为大,惜乎夫子之不逢明王,道德不加于民,而将垂宝以贻后世。”遂退而谓南宫敬叔曰:“今孔子先圣之嗣,自弗父何以来,世有德让,天所祚也。成汤以武德王天下,其配在文,殷宗以下,未始有也,孔子生于衰周,先王典籍,错乱无纪,而乃论百家之遗记,考正其义,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删诗述书,定礼理乐,制作春秋,赞明易道,垂训后嗣,以为法式,其文德着矣。然凡所教诲,束修已上,三千余人,或者天将欲与素王之乎,夫何其盛也。”敬叔曰:“殆如吾子之言,夫物莫能两大,吾闻圣人之后,而非继世之统,其必有兴者焉。今夫子之道至矣,乃将施之无穷,虽欲辞天之祚,故未得耳。”子贡闻之,以二子之言告孔子。子曰:“岂若是哉?乱而治之,滞而起之,自吾志,天何与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九 志一百十四·赵尔巽
  卷一百三十五 慶曆二年(壬午,1042)·李焘
  卷十八·沈德符
  卷二百三十六·杨士奇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六·佚名
  一三三五 军机处为收到《职贡图》等书事覆热河总管札文·佚名
  卷四十四·鄂尔泰
  卷之四十八·祁韵士
  卷十三·傅恒
  卷二十五·李天根
  十国春秋卷七十一·吴任臣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司马迁
  马绍传·宋濂
  卷四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池类【附沼】五言古首夏泛天池       【梁】武 帝薄游朱明节泛漾天渊池舟楫互容与藻苹相推移碧沚红菡萏白沙青涟漪新波拂旧石残花落故枝叶软风易出草宻路难披山池  

  • 张先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

  •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皇王大纪序·胡宏

    天道保合而太极立氤氲升降而二气分天成位乎上地成位乎下而人生于其中故人也者父干母坤保兹天命生生不穷者也天始万物日月星辰施其性地生万物水火金木运其气人主万物仁义礼智行其道君长陪贰由道以纪纲人生而理其性然后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五十二·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曽太师公亮行状曽肇维曽氏系出于禹为姒姓其后有封于鄫者歴夏商周传国不絶春秋时见灭于莒太子巫奔鲁去邑为曽氏巫孙蒧实事孔子至参又以孝闻曰元申西继见经传其后乆晦不显唐广明中有自光州固始县避乱徙家闽

  • 卷之八十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十七 传第七十一 扎萨克辅国公阿喇布坦扎木素列传【今袭一等台吉】阿喇布坦扎木素青海和硕特人姓博尔济吉特扎萨克亲王察罕丹津从子父岱青巴图尔为博硕克图济农长子有子

  • 御制读叔孙通传·班固

    御制读叔孙通传叔孙待诏时谀言免虎口汉王憎儒服短衣随左右緜蕞肄朝仪百官敬奔走尊卑各以次奉觞起上夀稷嗣拜奉常五百赐金受诸生悉为郎分金不已有诸生乃推伏叔孙圣人否子舆辟衍仪其道比妾妇贤哉鲁两生穷不失所守

  • 一二 蒋抑卮·周作人

    鲁迅移居西片町后,来客渐稀少,因为路稍不便,离电车站大概有两里路,而且房间狭窄,客室系公用,又与钱某住房连接,所以平常就不去使用它。丙字十九号也是差不多的情形,但那时却来了不速之客,是许寿裳鲁迅的友人,主人们乃不得不挤到

  • 秦大国·佚名

    【提要】 弱小的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生存,必然要讨好大国、强国。但讨好也要考虑方式方法。 【原文】 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计之,非金无以也,故卖美人。美人之贾贵,诸侯不能买,故秦买之三干金。韩因以其

  • 江乙说于安陵君·佚名

    【提要】 江乙善谋,安陵君知时。这篇文采飞扬的文章也是千古流传的名篇。里面投射出古人悟透人生的卓越智慧和质朴的情感,令今人钦佩和感慨万千。 【原文】 江乙说于安陵君曰:“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处尊位,受厚禄,一国之

  • 大学章句序·朱熹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

  • 卷二·佚名

    △寿命品第一之二尔时会中有优婆塞。是拘尸那城工巧之子。名曰纯陀。与其同类十五人俱。为令世间善果故。舍身威仪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悲泣堕泪。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唯愿世尊及比丘僧。哀受我等最後供

  • 告 徒 众 书·太虚

    ──十六年冬作──余在民国纪元前四年至民国三年,受康之大同书,谭之仁学,孙之三民主义,严之天演论,章之五无论,及民报、新民丛报等之影向,本其得于禅与般若及天台之佛学,尝有一期作浪漫之佛教革新行动。己而鉴于政潮之逆流,且

  •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中·佚名

    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小功德成有尽德聚。有贪有嗔有痴有取有结有使。是转轮王。一切无有作怨敌者。所以者何。文殊师利。是转轮王无有诤恼。文殊师利。岂况如来转大法轮。无量大智。功德

  • 卷第六·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六青原下五世石霜诸禅师法嗣潭州大光山居诲禅师京兆人也。初造石霜。长坐不卧。麻衣草履。亡身为法。霜遂令主性空塔院。一日霜知缘熟。试其所得。问曰。国家每年放举人及第。朝门还得拜也无。师曰。有一

  • 增辑丹霞淳禅师语录·丹霞子淳

    上堂云。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肇法师恁么道。祇解指踪话迹。且不能拈示於人。丹霞今日擘开宇宙。打破形山。为诸人拈出。具眼者辨取。以拄杖卓一下曰。还见么。鹭鸶立雪非同色。明月芦花不似他。上堂

  • 太上洞神太元河图三元仰谢仪·杜光庭

    太上洞神太元河图三元仰谢仪。唐末道士杜光庭编修。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科仪,包括坛堂、神位、入坛、思神、上香、发炉、礼三十二天、忏告、复炉等。

  • 白雪遗音·华广生

    清代民歌俗曲集。4卷。华广生辑。华广生,字春田,历城(今属山东)人。约生活于乾隆、嘉庆年间,生平不详。本书收辑当时流行的南北曲调,如《马头调》、《剪靛花》、《起字呀呀哟》、《八角鼓》、《南词》等等,总计780首,其中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