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一

嘉靖八年五月乙未朔南京户部奏弭灾四事一议折布言江西湖广岁解南京内府折粮绵苎布在两省州县各徵银买布起角□羊及计布所直不当所徵三分之二而转需索所费尤多宜自今计内府岁用布若干如数徵角□羊本色余每绵布折银三钱苎布二钱角□羊部收贮折支官军俸粮赏赐一议水兑言旧例河下兑支米三十万石免其筛晒每石加耗米三斗近年奸徒恃无筛晒任意插和宜自今令监收官稍加筛扬有浥烂者勿收一议兼收杂粮备赈一议久任屯田御史三年一代户部议覆得旨允行

○丁酉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张琮以灾异乞休  上许之命有司月给米二石人夫二名

○南京光禄寺卿刘乾应天府丞杨灿亦以灾异乞休俱许之

 

○戊戌升太仆寺少卿张楠为南京鸿胪寺卿

 

○命清汰在京锦衣等卫在外各卫旗校力士军匠有诡名顶补及一家重役冒支月粮者裁革

○己亥  孝宗敬皇帝忌辰祭  奉先殿遣建昌侯张延龄祭  泰陵

○升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毛思义于本司四川左参张羽于河南俱右布政使

○庚子监察御史毛凤韶上言臣闻大臣系天下之望当谨于进退之际以全始终之礼故古者大臣求退必荐贤以自代苟所代不如其人则宁存其旧诚慎之也臣仰见  陛下励精图治而大臣不肯精白一心以事  陛下如刑部尚书高友玑者  陛下即赐罢黜天下咸服其明但臣愚窃以大臣退之易者由进之易也迩年以来会推之典不谓不公而论者乃谓持循故事臣以为有三患焉人才难得之患知人甚难之患观望顾忌之患乞自今令大臣举人自代下之廷议参酌可否如其未宜仍又别推庶大臣得人而无数易之患矣又如侍郎何瑭敦朴正大足以厚士风廉静忠贞足以励贪懦今虽在告宜赐慰留  上纳其言诏自后推用大臣必众论共与者方可拟闻如一时访论失真许科道官紏举何瑭令在京调理病痊即起视事勿再辞

○先是户部从御史李佶议以迩来余盐多于正额两倍宜添刷引目令□人在边报中正盐一千引者许报中余盐二千引定其价值赴运司上纳令既行而两淮盐商告称不便于是巡盐御史朱廷立言近奉钦依添刷引目盖欲使市无高价而民食免无盐之苦盐皆有引而□人无夹带之私法诚善矣乃□人莫肯应者盖其故有二焉□人往时余盐待其掣过然后纳价今新例先纳而后领引既输于边又输运司此必人皆巨□而后可非所以责之中□小□者也其不便一也旧例□人支盐除正盐二百八十五斤外余盐二百六十五斤淮南纳银一两六分淮北七钱五分比时官盐通尚无利息今添中二引共与盐七百五十斤则除正盐外余盐二引才四百六十五斤而淮南纳银一两九钱淮北一两五钱比之旧价淮南增银四分淮北增银一钱五厘夫□人求利者也有利则趋无利则止若使之负资本涉边圉而为无益有损之举孰肯从哉其不便二也今宜以添设之引先行给□待其掣后纳价以宽先期征并之急其添中余盐价银淮南减四分淮北减一钱五厘以恤亏折之苦庶□人无苦而新法可行下户部覆议从之

○初  上疑冕弁之制未合典制谕大学士张璁以制有革带之文今何不见于用璁对曰按陈祥道礼书古革带之文大带皆谓之鞶革带以系佩韨然后加以大带而笏搢于二带之间夫革带前系韨后系绶左右系佩自古冕弁盖未尝不用之今惟不用革带以至前后佩服皆无所系遂附属裳要之间失古礼制矣  上曰冕弁用以祀  天地享  祖亲若阙革带则礼服不备非斋明盛服以承祭祀之意及观会典载蔽膝用罗上织火山龙三章并大带缘用锦皆与今所服不合卿可并革带系蔽膝佩绶之式仍详明绘图进览且衣裳分上下服而今衣通掩其裳裳制如帷幔而今两幅朕意衣但当与裳要下齐而露裳之六章何如已又谕璁以变更  祖制为疑璁对曰臣考礼制衣不掩裳与  圣意允合夫衣六章裳六章义各有取上下适均衣自不容掩裳考之大明集礼及会典寔与古制不异今乃衣八章裳四章故衣常掩裳然与国朝典籍皆无所见内阁所藏图注盖因官司织造循习前代讹谬而然今订正之乃是遵复  祖制无有更变  上意乃决因复谕璁曰兹事既必行须求至当朕仍一一与卿订定一衣六章古曰绘者画也今当织之朕命织染局查国初冕服日月各径五寸今当从之日月在两肩星山在后华虫在两袖仍玄色一裳六章古曰绣今当从之古色用黄玄黄取象天地今裳用纁于义无取当从古其六章作四行以火宗彝蜼虎藻为二行米黼黻为二行一革带即束带后当用玉以佩缓系之于下一蔽膝随裳色其绣物上龙一下火三不用山可也卿其详加思议以告璁以  圣裁至当为对  上乃谕令内阁诸臣同考订之于是大学士杨一清桂萼翟銮奏臣等钦奉敕谕将张璁所具衮冕图注会同礼部翰林院詹事府礼科详议窃惟衮冕之服  天子所以祀  天享  祖承上下神祗与他服不同诚至重焉者也自黄帝虞舜以来玄衣黄裳制为十二章之式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其序自上而下为衣之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其序自下而上为裳之六章自周以后寖变其制或八章或九章已戾于古汉唐宋历代以来则愈失其义无足言者矣至我  太祖皇帝复定为十二章之制司造之官乃狥习近讹费谙古义遂至失真诚非  太祖制作之初意恭惟  皇上博稽古典洞见精微远会吾  圣祖之心据今之讹一举而正之使皆循于古象不失乎乾坤之义而凡  圣祖之所以远合乎黄虞者臣璁图注之文发扬殆尽臣等不容一毫异议伏乞  圣断不疑将内阁所藏图画一一更正勿使因仍旧谬则圣制昭明而万代永有遵守矣  上曰卿等既详拟允当即令择吉更正制造各王府并内外文武官一体更正

○辛丑南京太仆寺卿顾珀以灾异自陈乞休不许寻改为南京太常卿

○癸卯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顾鼎臣未及秩满比例请给诰命  上以其日讲效劳特许之

○以旱蝗免北直隶兴营保河等各卫所屯粮有差

○甲辰改南京刑部尚书周伦为刑部尚书起致仕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林茂达为南京大理寺卿

○南京左军都督府掌府事怀柔伯施瓒乞回京餋病许之

○乙巳升福建布政使司左参政徐问为广西右布政使

○以纂修大明会典赐总裁等官宴于礼部

○丙午  仁宗昭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京山崔元祭  献陵

○南京通政司左参议杨谷乞回籍终餋许之

 

○巡按辽东监察御史王重贤奏辽东镇守太监白怀已故镇守总兵麻循监枪少监张泰辽阳副总兵张铭分守监丞卢安参将萧滓李鉴游击将军傅瀚各占种军民田土多者二百五十余顷少者十余顷宜追夺罚治  上以因袭年久怀泰安取回京铭等夺俸半年

○总制狭西三边军务兵部尚书王琼奏镇守狭西都督同知鲁经有疾乞解兵柄  上曰经屡陈有疾朝廷以边境戒严不即允告今总制官又代为具奏特准驰驿还庄浪调理痊日抚按官具奏起用今大虏在套防御为急兵部即推举堪任者以闻

○戊申升太常寺少卿欧阳铎为南京光禄寺卿

○改户科给事中何祉于南京兵科祉以母老乞改南便餋故也

○己酉升南京光禄寺少卿柴奇为应天府府丞

 

○吏部遵奉敕谕条奏五事一精选任乞令两京文职四品上翰林院五品在外三品以上官各举堪任知府者一人两京文职并在外五品以上翰林科道官各举任知州知县者一人所举不拘进士举监吏员出身日后举能其官或举非其人及不举者一体旌赏连坐一重迁转今后府州县正官其贪刻不职者半年以上听抚按劾罢及虽无异政而宜于民者仍俟秩满叙迁其果有治行卓异者三年以上加俸六年以上知府升按察使佥都御史知州升佥事知府郎中知县行取科道升员外郎寺正九年以上知府升布政使侍郎副都御史知州升参政副使参议少卿府丞知县升佥事知府郎中其自外入内者仍许通理外俸叙迁一严旌举京外官荐举所知后以贪淫败举主降调犯在举后者罚俸罚俸三次者禠其官其有政迹卓异者举主赐玺书褒谕或增秩赐金以赏之一隆礼貌抚按二司接待守令如京堂待所属礼非参提不得凌辱禁越境参谒及差占百里之外者一明职务乞申谕天下守令及抚按二司官以朝廷设官分职凡以为民之意入  上曰卿等所言无非欲慎重守令前敕旨已开载明悉宜以实奉行以副朕知人安民至意

○命试御史虞守愚方远宜李士翱王衮俱实授监察御史

○命分守花马池右参将云冒提调洮岷河参将王机互相更调从督抚官请也

○南京户部尚书王承裕请遣科道官会同南京户部官清查御马监见在马数扣减多余草料分派各仓场上纳以备官军支用报可○庚戌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吴昂江西按察司副使赵渊俱布政使司左参政广西按察司副使李中布政使司右参政宁国府同知罗玉按察司佥事昂福建渊四川中浙江玉山东

○辛亥户部覆奏安昌伯钱承宗侵夺镇远侯地土三百四十余顷宜如例入官以息争端或半给镇远侯家并请治阮鋐等拨置投献之罪得旨清查地土如议入官安昌伯已故家人阮鋐免究

○壬子改南京太仆寺少卿王学夔为太仆寺少卿

○发太仓银四万两于宁夏镇预备军饷以大虏在套花马池等处调集兵马数多从巡抚都御史翟鹏奏也

○癸丑纂修大明会典副总裁詹事霍韬等辞修书酒饭以节冗费  上褒谕从之

○甲寅升礼部右侍郎何瑭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初瑭以病乞休既得请回籍比因御史毛凤韶言瑭学行可用令在京调理时瑭已出都门固以疾辞报允而吏部会推在奉旨之前故复有是命然  上终不悦瑭久之谕吏部别推掌南院者令瑭致仕

 

○改贵州按察司佥事陈琛于江西江西佥事黄佐于广西各提调学校

○发太仓库银五万两于大同镇接济边饷

○以分守凉州右副总兵刘文为总兵官镇守狭西大同游击将军瞿江为左副总兵协守大同

○乙卯改南京户部右侍郎杨果为户部右侍郎

○总制三边尚书王琼以被劾自陈求去  上曰朕方以狭右付卿矧套虏警严西事最重宜展布才猷以副委任不允辞

 

○六科十三道奉旨会荐养病听用间住通政马理副都御史林庭江潮陈洪谟张润佥都御史毛伯温张璇大理少卿顾佖左都御史姚镆内潮润伯温佖皆以大狱得罪情有可原  上命吏部酌议以闻后潮等竟以罪由大狱报罢

 

○以旱蝗免直隶顺天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各府属州县税粮有差

○丁巳升福建右布政使马卿为南京太仆寺卿

○南京工部尚书章拯巡抚顺天都御史汪玉以灾异自陈巡抚贵州都御史叶相以衰病乞休俱不允

○蜀王让栩奏妃何氏病故礼娶杜氏继生三子已奉旨准令管理家事请封为妃许之

○己未兵科纠劾南京守备太监卜春王堂各奸利不法事  上纳其言诏春堂革任闲住以太监赖义吕宪李瓒往代之

 

○庚申巡抚山东都御史王尧封引疾乞休  上优诏留之

○命永康侯徐源南京左军都督府掌印管事

○查革御马监勇士三千四百三十八名

○辛酉操江都御史孙修以灾异自陈吏部言其用刑颇刻诏令致仕

○赐楚府仪宾沈宝一品服色仍加授散官职事先是嘉靖元年宝撰大礼议启楚王代奏后大礼集议纂要略诸书皆载之而列于三年至是楚王为辩其误并乞恩泽故有是命仍以玺书慰劳楚王

○以蝗蝻免山东沂州费县嘉靖七年分未徵折色马一百九十八匹并宥太仆寺丞朱昭追徵不如数之罪

○壬戌升广西按察使钱宏为福建右布政使

 

○总制狭西军务尚书王琼及镇巡官会奏威虏城与北虏为邻白城山与南山番夷接境安插帖木哥等五千余众在彼住牧不时那移帐房趁逐水草采猎为生难以开耕地土修筑城堡且帖木哥等暂时收抚未为经久宜照原议待土鲁番宁息仍遣归本土事下兵部议覆从之

○癸亥初兵部以土鲁番变诈多端督抚官奏论先后抵牾请令王琼审处且练兵积粮稍为征剿之计至是琼上言制御西夷与北虏不同舜命禹班师诞敷文德七旬有苗来格禹平水土西戎即叙厥贡球琳琅玕织皮古之西戎燉煌即今土鲁番哈密沙州之地自汉以来悉通中国我朝自洪武永乐通贡不绝臣愿  皇上远法舜禹敷德格苗近守  祖宗怀柔远人成法以罢兵息民便若兵部所言夷情变诈多端及先后论奏抵牾皆未明悉此中事宜且起送夷人每起不过正副使二名保无他虞即有变擒杀之无难臣今不敢别有计议入诏如琼议行

猜你喜欢
  列传一 后妃·薛居正
  ●序·李纲
  ●卷六·魏泰
  第五十回 逐边镐攻入潭州府 拘刘言计夺武平军·蔡东藩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五十一·乾隆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六·佚名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二)·王彦威
  卷十九·高士奇
  南唐书卷三·陆游
  鲁王朱檀、朱以海传·张廷玉
  附録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佚名
  周公言·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一·彭定求

        卷21_1 【相和歌辞·子夜春歌】王翰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卷21_2 【相和歌辞·子夜冬歌】崔国辅   寂寥抱冬心,裁

  • 白莲集卷五·齐己

    唐 释齐已 撰寄仰山光味长者大仰禅栖处杉松到顶隂下来虽有路归去毎无心鸟道峰形直龙湫石影深经行谁得见半夜老猿吟贻庐岳陈沆秀才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莫虑捜贤僻征君旧此

  • 再休怪我的脸沉·徐志摩

    不要着恼,乖乖,不要怪嫌 我的脸绷得直长, 我的脸绷得是长, 可不是对你,对恋爱生厌。 不要凭空往大坑里盲跳: 胡猜是一个大坑, 这里面坑得死人; 你听我讲,乖,用不着烦恼。 你,我的恋爱,早就不是你: 你我早变成一身, 呼吸,命运,灵魂——

  • 第二十三回 宋齐梁传陈国俱都江左·黄士衡

    词曰: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虎斗龙争。秦宫汉苑晋家营。川原流恨血,毛发凛威灵。白发诗人闲住马,感时怀古伤情。战场田地好宽平。前人将不去,留与后人耕。诗曰:诗向会家闲讲究,话逢知己细评论。评论往事知贤否,讲究前贤说废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三·佚名

    嘉靖四十四年二月戊辰朔○己巳 夺镇守两广总兵官恭顺侯吴继爵禄米提督军务侍郎吴桂芳南赣巡抚都御史吴百朋俸各二月仍趣令剿平贼党以靖地方初继爵等以守备贺铎指挥蔡允元死事闻而奏内不详贼情给事中邢守庭言闻群盗有

  • 第三○七详光绪十四年十月初八日一二一○二--四四·佚名

    新竹县详请台湾布政使:本县文庙香灯等款及彰化火炬等款,俟本年新粮征收定案,再请编定坐支五品衔、台湾府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为详请示遵事。本年九月十六日,准新竹县学训导蔡○移领本年秋季分

  • 通志卷三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六书略第二会意第三上序曰象形指事文也会意字也文合而成字文有子母母主义子主声一子一母为谐声谐声者一体主义一体主声二母合为会意会意者二体俱主义合而成字也其别有二有同母

  • 八五九 两广总督巴延三为解送空格书籍事致军机处咨呈·佚名

    八五九 两广总督巴延三为解送空格书籍事致军机处咨呈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初三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总督广东、广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革职留任觉罗巴<延三>为札遵事。据广东布政使司布政使郑源璹会同按察使司

  • 闽事纪略·华廷献

    华廷献乙酉八月,贼逼沙县。县属延平府,与归化县接壤为紫霞山,萧族最盛。邑有娘娘庙,以灭贼成神;载邑志:祈祷辄应。卜云:此番无恙,后益甚。贼约二十日破一镇,萧、陈诸生被掠入营。询是在庠,与坐饮食,勒令赎身;或四、五十金,少至数金

  • 何伯祥传(附何玮传)·宋濂

    何伯祥,易州易县人。自幼服役于金军中,后随张柔归附于蒙古军。太祖平定河朔,唯保定之王子昌、信安之张进坚守,蒙古军未攻下。子昌是金朝一员骁将,张柔命伯祥攻打。伯祥兵逼保定城,王子昌弃城逃走,伯祥追赶,遭子昌回箭射中。伯

  • 卷四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八 朱批杜滨奏摺 雍正六年十月初四日陕西粮盐道【臣】杜滨谨 奏窃【臣】一介庸愚荷蒙 圣恩由吏科给事中补授陕西粮盐道本年三月十四 日恭请 圣训教诲谆切勉励周详又 赏【臣】摺奏着遣家

  • 卷九 盘庚下第十一·孔颖达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定其所居,正郊庙朝社之位。○奠,田荐反。朝,直遥反。绥爰有众,曰:“无戏怠,懋建大命。安于有众,戒无戏怠,勉立大教。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布心腹,言输诚于百官以告志。○肾,时忍反。肠,徐

  • 克艰第九凡十四章·湛若水

      大禹克艰,其克己之原乎!其修身为政之本乎!   仕鸣问:&ldquo;知行合一,信斯言也?&rdquo;甘泉子曰:&ldquo;曷曰知乎?曷曰行乎?知者行之几,行者知之实。孟子曰:&ldquo;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rdquo;然而知行并进也夫。&rdquo;

  • 卷十六·王质

    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十六宋 王质 撰周大雅文王一章文王在上于昭于天作此诗者大率以晓商人文王肇兴商人虽乆犹疑未纯乎周凡此皆晓之辞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疑者曰周险逺衰微七百余年之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一之一(有序)·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或问蕅益子曰。吾闻讲法华者。莫善于台宗。是故智者大师妙悟之后。以不思议四无碍辩。宣玄义文句二书。章安尊者记为各二十卷。不异阿难结集。迨荆溪尊者。又以释籖转翼玄义。文句记转翼文句。于是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七·佚名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劝诫品第十三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而白佛言:&ldquo;世尊!如来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于未来世末代之中,颇有众生能信受不?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是修多罗生信不谤,

  • 序·佚名

    憨予禅师语录序佛法不离权实后世故分教宗世尊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其言具在无不可晓即举拳示珠拈花微笑教外垂机匪为常也嗣是祖祖相承比锯投针提持向上少室西来指心是佛坛经阐道平实示人皆为和盘托出五宗未列示

  • 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智旭

    地藏忏法著作。夫诸佛菩萨愍念群迷。不啻如母忆子。故种种方便。教出苦轮。而众生不了业报因缘。罔知断恶修善。净信日微。五浊增盛。由此剧苦机感。倍关无缘慈应。爰有当机。名坚净信。咨请世尊。曲垂悲救。佛乃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