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十二 江谧荀伯玉

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城人也。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太初所杀。谧系尚方,孝武平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即位,以为骠骑参军。弟蒙貌丑,帝常召见狎侮之。谧转尚书度支郎,俄迁右丞兼比部郎。

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礼官议从成人服,诸王服大功。左丞孙夐重奏:《礼记》女子十五而笄,郑云应年许嫁者也。其未许嫁者,则二十而笄。射慈云十九犹为殇。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博士太常以下结免赎论;谧坐杖督五十,夺劳百日,谧又奏:“夐先不研辨,混同谬议。准以事例,亦宜及咎。”夐又结免赎论。诏“可”。

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为有司所奏,征还。明帝崩,遇赦得免。为正员郎,右军将军。

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性流俗,善趋势利。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升明元年,迁黄门侍郎,左丞如故。沈攸之事起,议加太祖黄皞,谧所建也。事平,迁吏部郎,稍被亲待。迁太尉谘议,领录事参军。齐台建,为右卫将军。建元元年,迁侍中。出为临川王平西长史、冠军将军、长沙内史、行湘州留事,先遣之镇,既而骠骑豫章王嶷领湘州,以谧为长史,将军、内史、知州留事如故。封永新县伯,四百户。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寻敕曰:“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谧才长刀笔,所在事办。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怨不豫顾命也。世祖即位,谧又不迁官,以此怨望。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奏谧前后罪曰:“谧少怀轻躁,长习谄薄,交无义合,行必利动。特以奕世更局,见擢宋朝,而阿谀内外,货路公行,咎盈宪简,戾彰朝听,舆金辇宝,取容近习。以沈攸之地胜兵强,终当得志,委心托身,岁暮相结;以刘景素亲属望重,物应乐推,献诚荐子,窥窬非望。时艰网漏,得全首领。太祖匡饬天地,方弘远图,薄其难洗之瑕,许其革音之效,加以非分之宠,推以不次之荣,列迹勋良,比肩朝德。以往者微勤,刀笔小用,赏厕河山,任忝出入。轻险之性,在贵弥彰;贪昧之情,虽富无满。重莅湘部,显行断盗;及居铨衡,肆意受纳。连席同乘,皆诐黩旧侣;密筵闲宴,必货贿常客。理合升进者,以为己惠;事宜贬退者,并称中旨。谓贩鬻威权,奸自不露,欺主罔上,谤议可掩。先帝寝疾弥留,人神忧震。谧托病私舍,曾无变容。国讳经旬,甫暂入殿,参访遗诏,觇忖时旨。以身列朝流,宜蒙兼带,先顾不逮,旧位无加,遂崇饰恶言,肆丑纵悖,讥诽朝政,讪毁皇猷,遍蚩忠贤,历诋台相。至于蕃岳入授,列代恒规,勋戚出抚,前王彝则,而谧妄发枢机,坐构嚣论。复敢贬谤储后,不顾辞端,毁折宗王,每穷舌杪。皆云诰誓乖礼,崇树失宜,仰指天,俯画地,希幸灾故,以申积愤。犯上之迹既彰,反噬之情已着。请免官削爵土,收送廷尉狱治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

子介,建武中,为吴令,治亦深切。民间榜死人髑髅为谧首,介弃官而去。

荀伯玉,字弄璋,广陵人也。祖永,南谯太守。父阐之,给事中。伯玉少为柳元景抚军板行参军,南徐州祭酒,晋安王子勋镇军行参军。泰始初,子勋举事,伯玉友人孙冲为将帅,伯玉隶其驱使,封新亭侯。事败,伯玉还都卖卜自业。建平王景素闻而招之,伯玉不往。

太祖镇淮阴,伯玉归身结事,为太祖冠军刑狱参军。太祖为明帝所疑,及征为黄门郎,深怀忧虑。伯玉劝太祖遣数十骑入虏界,安置标榜,于是虏游骑数百履行界上,太祖以闻,犹惧不得留,令伯玉卜,伯玉断卦不成行,而明帝诏果复太祖本任,由是见亲待。从太祖还都,除奉朝请。令伯玉看宅,知家事。世祖罢广兴还,立别宅,遣人于大宅掘树数株,伯玉不与,驰以闻。太祖曰:“卿执之是也。”转太祖平南府,晋熙王府参军。太祖为南兖州,伯玉转为上镇军中兵参军,带广陵令。除羽林监,不拜。

初,太祖在淮南,伯玉假还广陵,梦上广陵城南楼上,有二青衣小儿语伯玉云:“草中肃,九五相追逐。”伯玉视城下人头上皆有草。泰始七年,伯玉又梦太祖乘船在广陵北渚,见上两掖下有翅不舒。伯玉问何当舒,上曰:“却后三年。”伯玉梦中自谓是咒师,向上唾咒之,凡六咒,有六龙出,两掖下翅皆舒,还而复敛。元徽二年而太祖破桂阳,威名大震;五年而废苍梧。太祖谓伯玉曰:“卿时乘之梦,今且效矣。”

升明初,仍为太祖骠骑中兵参军,除步兵校尉,不拜。仍带济阳太守,中兵如故。霸业既建,伯玉忠勤尽心,常卫左右。加前军将军。随太祖太尉府转中兵,将军、太守如故。建元元年,封南丰县子,四百户。转辅国将军,武陵王征虏司马,太守如故。徙为安成王冠军司马,转豫章王司空谘议,太守如故。

世祖在东宫,专断用事,颇不如法。任左右张景真,使领东宫主衣食官谷帛,赏赐什物,皆御所服用。景真于南涧寺舍身斋,有元徽紫皮裤褶,余物称是。于乐游设会,伎人皆着御衣。又度丝锦与昆仑舶营货,辄使传令防送过南州津。世祖拜陵还,景真白服乘画舴艋,坐胡床,观者咸疑是太子。内外祗畏,莫敢有言。伯玉谓亲人曰:“太子所为,官终不知,岂得顾死蔽官耳目!我不启闻,谁应启者?”因世祖拜陵后密启之。上大怒,检校东宫。世祖还至方山,日暮将泊。豫章王于东府乘飞燕?东迎,具白上怒之意。世祖夜归,上亦停门籥待之,二更尽,方入宫。上明日遣文惠太子、闻喜公子良宣敕,以景真罪状示世祖。称太子令,收景真杀之。世祖忧惧,称疾月余日。上怒不解。昼卧太阳殿,王敬则直入,叩头启上曰:“官有天下日浅,太子无事被责,人情恐惧,愿官往东宫解释之。”太祖乃幸宫,召诸王以下于玄圃园为家宴,致醉乃还。

上嘉伯玉尽心,愈见亲信,军国密事,多委使之。时人为之语曰:“十敕五令,不如荀伯玉命。”世祖深怨伯玉。上临崩,指伯玉谓世祖曰:“此人事我忠,我身后,人必为其作口过,汝勿信也。可令往东宫长侍白泽,小却以南兖州处之。”

伯玉遭父忧,除冠军将军、南濮阳太守,未拜,除黄门郎,本官如故。世祖转为豫章王太尉谘议,太守如故。俄迁散骑常侍,太守如故。伯玉忧惧无计,上闻之,以其与垣崇祖善,虑相扇为乱,加意抚之,伯玉乃安。永明元年,垣崇祖诛,伯玉并伏法。

初,善相墓者见伯玉家墓,谓其父曰:“当出暴贵而不久也。”伯玉后闻之,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死时年五十。

史臣曰:君老不事太子,义烈之遗训也。欲夫专心所奉,在节无贰,虽人子之亲,尚宜自别,则偏党为论,岂或傍启!察江、荀之行也,虽异术而同亡。以古道而居今世,难乎免矣。

赞曰:谧口祸门,荀言亟尽。时清主异,并合同殒。

猜你喜欢
  卷二·辛文房
  通鉴续编卷四·陈桱
  卷三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五·佚名
  ◎捉奸案之艳判·李定夷
  第一七四告示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二日一一三二六—二·佚名
  卷之五十·祁韵士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一·阿桂
  卷三·佚名
  卷首中东年表·黄遵宪
  一、我的母亲·包天笑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 第五十·班固
  段匹石单传·房玄龄
  徐商传·欧阳修
  卷六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容·唐圭璋

      容字子宽,四明人。   小重山   谢了梅花恨不禁。小楼羞独倚,暮云平。夕阳微放柳梢明。东风冷,眉岫翠寒生。   无限远山青。重重遮不断,旧离情。伤春还上去年心,怎禁得,时节又烧灯。

  • 卷347 ·佚名

    苏轼 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天僧。不 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忽来修竹鸣。 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 邵伯梵行寺山茶 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

  • ◎礼七(吉礼)·徐天麟

    ○庙议初高祖时,令诸侯王都皆立太上皇庙,至惠帝尊高帝庙为太祖庙,景帝尊文帝庙为太宗庙,行所尝幸郡国,各立太祖太宗庙,至宣帝本始二年,复尊孝武庙为世宗庙,行所巡狩亦立焉,凡祖宗庙在郡国六十八合百六十七所,而京师自高祖下至宣

  • 第五卷 近代盐法概要·缪荃孙

    清场 区清初沿明旧制,两淮设场三十,曰富安、栟茶、安丰、角斜、梁垛、东台、何垛、小海、草堰、丁溪、白驹、伍佑、庙湾、莞渎、徐渎、板浦、临洪、兴庄、新兴、吕四、余东、余中、余西、金沙、西亭、石港、马塘、掘港

  • 陈杞世家第六·司马迁

    赵季 译注【说明】本篇的主要内容,是叙述陈国历史发展的兴亡过程,同时简要记载了杞国的世系源流,篇末兼及概括简介了十一位尧舜之际著名历史人物后裔的下落。在本篇中,太史公首先充分表现了中国史家强调

  • 目录·佚名

     吏部  选部   选官    作缺    类选    抄选    衙门   官制   还职役官吏人材生员   给假  司封部   封爵    见封    袭封    封赠    加赠    追封   

  • 卷二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二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三>天子韍【色朱而體直其繪龍火山上有頸肩旁與

  • 遵礼篇 第十六 凡二十一条·范立本

    子曰:&ldquo;居家有礼,故长幼序。闺门有礼,故三族和。朝廷有礼,故官爵序。田猎有礼,故戎事闲。军旅有礼,故武功成。&rdquo;晏子曰:&ldquo;上无礼,无以使下;下无礼,无以事上。&rdquo;子曰:&ldquo;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

  • 论语纂疏卷一·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纂疏卷一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学而第一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语録曰此一篇都是先説一个根本○胡氏曰此篇首取其切于学者记之故以为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徳之基学者之先务

  • 请把心调到微笑的频道·李叔同

    人就像是一台有很多频道的电视机,我们调到佛的频道,我们就是佛;调到痛苦的频道,我们就是痛苦;调到微笑的频道,我们就是微笑。你也能在微笑中举重若轻那颗纯正的心,有着一份坚定,也有着一种举重若轻的大气,于是他在微笑中修成正

  • 凡例·董鼎

    书传辑録纂注凡例一案久轩蔡氏【抗】淳祐经进本录朱子与蔡仲黙帖及语录数段在前今各类入纲领辑录内以便观览一是书以朱子为主故凡语録诸书应有与书经相闗者靡不搜辑仿辑略例名曰辑录附蔡传之次或有与蔡传不合及先后说

  • 说法品第二·佚名

      尔时大庄严菩萨摩诃萨与八万菩萨摩诃萨。说是偈赞佛已俱白佛言。世尊。我等八万菩萨之众。今者欲于如来法中有所咨问。不审世尊。垂愍听不。佛告大庄严菩萨及八万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知是时。恣汝所问。如

  • 佛说演道俗业经·佚名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无数。四辈之众。天龙鬼神阿须伦会。时给孤独氏与五百居士。出舍卫城行诣佛所。稽首足下却坐一面。叉手问佛。居处治家财有几

  • 卷之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林我禅师语录林我禅师语录卷之二嗣法门人 海金编 海润录住长安大兴善禅寺康熙十一年十月十五日进院。开炉上堂。师至法座前以拄杖指法座云。者曲录床子先圣据此无不纵横与夺。唤瓮作钟。鉴上座忍俊不

  • 使琉球录三种·佚名

    本书为一集刊,共收明代「使琉球录」三种,故名。使琉球录-陈侃,使琉球录-夏子阳,使琉球录-萧崇业。

  • 尔雅翼·罗愿

    解释名物的训诂著作。宋罗愿著。三十二卷。成书于宋淳熙元年(1174年),但到咸淳六年(1270年)王应麟守徽州时,才得以刻版行世。到元代延祐七年(1320年),歙人洪炎祖为作音释,附于每卷之后。罗愿,字端良,号存斋。生于宋绍

  • 沧浪集·严羽

    诗别集。三卷,包括《诗话》一卷。宋严羽撰。严集初刊于南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前有黄公绍序,但此本已佚,宋代目录诸书中亦未见记载。现存严集最早刻本为元刊本,已残,缺二页,后明刻多由此出,亦缺此二页。元刊本作《沧浪严先生

  •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佚名

    一卷,唐阿质达霰译。为秽迹金刚之印法。载符四十六,以灭种种之苦难。而以急急如律令为咒语,不说余咒。符似抱朴子中入山之符。是明为伪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