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说法品第二

  尔时大庄严菩萨摩诃萨与八万菩萨摩诃萨。说是偈赞佛已俱白佛言。世尊。我等八万菩萨之众。今者欲于如来法中有所咨问。不审世尊。垂愍听不。佛告大庄严菩萨及八万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知是时。恣汝所问。如来不久当般涅槃。涅槃之后普令一切无复余疑。欲何所问便可说也。于是大庄严菩萨与八万菩萨。即共同声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当修行何等法门。何等法门。能令菩萨摩诃萨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大庄严菩萨及八万菩萨言。善男子。有一法门。能令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萨学是法门者。则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是法门者。号字何等其义云何。菩萨云何修行。

  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门。名为无量义。菩萨欲得修学无量义者。应当观察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空寂。无大无小无生无灭。非住非动不进不退。犹如虚空无有二法。而诸众生虚妄横计。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众恶业。轮回六趣备诸苦毒。无量亿劫不能自出。菩萨摩诃萨如是谛观。生怜愍心发大慈悲将欲救拔。又复深入一切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异如是法。法相如是灭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恶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异灭者亦复如是。菩萨如是观察四相始末。悉遍知已。次复谛观一切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灭。复观即时生住异灭。如是观已。而入众生诸根性欲。性欲无量故。说法无量。说法无量义亦无量。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如是无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真实相已。所发慈悲明谛不虚。于众生所真能拔苦。苦既拔已。复为说法。令诸众生受于快乐。善男子。菩萨若能如是修一法门无量义者。必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文理真正尊无过上。三世诸佛所共守护。无有众魔群道得入。不为一切邪见生死之所坏败。是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欲疾成无上菩提。应当修学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

  尔时大庄严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世尊说法不可思议。众生根性亦不可思议。法门解脱亦不可思议。我等于佛所说诸法。无复疑惑。而诸众生生迷惑心故重咨问。世尊。自从如来得道已来四十余年。常为众生演说诸法四相之义。苦义空义无常无我。无大无小无生无灭。一切无相。法性法相本来空寂不来不去不出不没。若有闻者。或得暖法顶法世第一法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发菩提心登第一地第二第三至第十地。往日所说诸法之义。与今所说有何等异。而言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菩萨修行必得疾成无上菩提。是事云何。唯愿世尊。慈愍一切。广为众生而分别之。普令现在及未来世有闻法者无余疑网。

  于是佛告大庄严菩萨。善哉善哉大善男子。能问如来如是甚深无上大乘微妙之义。当知汝能多所利益。安乐人天拔苦众生。真大慈悲信实不虚。以是因缘必得疾成无上菩提。亦令一切今世来世诸有众生得成无上菩提。善男子。自我道场菩提树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曾显实。是故众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善男子。法譬如水能洗垢秽。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诸有垢秽。其法水者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烦恼垢。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各别异。其法性者亦复如是。洗除尘劳等无差别。三法四果二道不一。善男子。水虽俱洗。而井非池。池非江河。溪渠非海。而如来世雄于法自在。所说诸法亦复如是。初中后说。皆能洗除众生烦恼。而初非中。而中非后。初中后说。文辞虽一而义各异。善男子。我起树王诣波罗奈鹿野园中。为阿若拘邻等五人转四谛法轮时。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中间于此及以处处为诸比丘并众菩萨。辩演宣说十二因缘六波罗蜜。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今复于此演说大乘无量义经。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善男子。是故初说中说今说。文辞是一而义差异。义异故。众生解异。解异故。得法得果得道亦异。善男子。初说四谛。为求声闻人。而八亿诸天来下听法。发菩提心。中于处处演说甚深十二因缘。为求辟支佛人。而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或住声闻。次说方等十二部经摩诃般若华严海云。演说菩萨历劫修行。而百千比丘万亿人天无量得须陀洹得斯陀含得阿那含得阿罗汉。住辟支佛因缘法中。善男子。以是义故。故知说同而义别异。义异故。众生解异。解异故。得法得果得道亦异。是故善男子。自我得道初起说法至于今日。演说大乘无量义经。未曾不说苦空无常无我。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来不然。今亦不灭一切无相。法相法性不来不去。而众生四相所迁。善男子。以是义故。诸佛无有二言。能以一音普应众声。能以一身。示百千万亿那由他无量无数恒河沙身。一一身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种种类形。一一形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形。善男子。是则诸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萨所及。唯佛与佛乃能究了。善男子。是故我说微妙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文理真正尊无过上。三世诸佛所共守护。无有众魔外道得入。不为一切邪见生死之所坏败。菩萨摩诃萨若欲疾成无上菩提。应当修学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

  佛说是已。于是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自然空中雨种种花。天忧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又雨无数种种天香天衣天璎珞天无价宝。于上空中旋转来下。供养于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天厨天钵器。天百味充满盈溢。天幢天幡天幰盖天妙乐具处处安置。作天伎乐歌叹于佛。又复六种震动。东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亦雨天华天香天衣天璎珞天无价宝。天厨天钵器天百味。天幢天幡天幰盖天妙乐具作天伎乐。歌叹彼佛及彼菩萨声闻大众。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于是众中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得无量义三昧。三万四千菩萨摩诃萨得无数无量陀罗尼门。能转一切三世诸佛不退转法轮。其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大转轮王小转轮王银轮铁轮诸转轮王。国王王子国臣国民。国士国女国大长者。及诸眷属百千众俱。闻佛如来说是经时。或得暖法顶法世间第一法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果。又得菩萨无生法忍。又得一陀罗尼又得二陀罗尼。又得三陀罗尼。又得四陀罗尼五六七八九十陀罗尼。又得百千万亿陀罗尼。又得无量无数恒河沙阿僧祇陀罗尼。皆能随顺转不退转法轮。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猜你喜欢
  卷第一·元来
  缁门警训卷第六·如卺
  卷之三十二·纪荫
  卷二百七十九·佚名
  卷五·佚名
  卷之五·纪荫
  真现实论宗体论·太虚
  丹霞淳禅师语录目次·丹霞子淳
  劝流通华严持验引·佚名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六·弘储
  息除中夭陀罗尼经·佚名
  二无我论·太虚
  僧伽与政治·太虚
  卷第十八·道宣
  三具足经优波提舍翻译之记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彦文·隋树森

    张彦文,生平、里籍均不详。 套数 【南吕】一枝花 春风醉碧桃,流水题红叶。只因闲信马,为此误随车。妆汫妆呆,一笑千金舍。痴心不暂歇,经了些欢聚愁别,情债填还未彻。 【牧羊关】天边凤,花上蝶,才伶俐又还

  • 荆棘·周作人

    我们间壁有一个小孩,他天天只是啼哭。间壁的老头子发了恼,荆条落在他的背上。添种许多有刺的荆棘。折下一捆荆棘的枝条,小孩的衣服掉在地上,他要在果园的周围,他要在果园的周围,他的背上着了荆条,他嘴里还只是啼哭,添种许多有

  • 末日·闻一多

    露水在笕筒里哽咽着,芭蕉的绿舌头舐着玻璃窗,四围的垩壁都往后退,我一人填不满偌大一间房。我心房里烧上一盆火,静候着一个远道的客人来,我用蛛丝鼠矢喂火盆,我又用花蛇的鳞甲代劈柴。鸡声直催,盆里一堆灰,一股阴偷来摸着我的

  • 卷一·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一明 李攀龙 编古逸商铭【商王】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只取忧【叶】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只离咎也盥盘铭【武王】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叶】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叶】

  • 嵗时杂咏巻十二·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寒食【古诗】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懐元九白居易去嵗清眀日南巴古郡楼今年寒食夜西省凤池头并上新人直难随旧伴游诚知视草贵未免对花愁鬓髪茎茎白光隂寸寸流经春不同宿何异在忠州送李校书趂寒食归义兴山居

  • ●霓裳续谱 卷五·王廷绍

    ○杂曲△暗中偷觑【双黄沥调】暗中偷觑,怎见莺娘闷恹恹,没吟欢气,神思倦倦体瘦眉低,心自猜疑,忙唤红娘,(小)忽听传呼,又不知为着何事,想昨宵的事儿可有些不妥,若问我真情,叫我怎么支持,(老)(走,)小贱人,忒相欺,昨夜烧香因甚的,晚间是谁开金

  •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四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二·陈洪谟

    焦芳既入阁后,以许进为吏部尚书,刘宇为兵部尚书,皆河南人。宇素暴横,先任左都御史,恃与瑾厚,责打御史。又与保国公家人朱瀛交通刘瑾,无日不来兵部说话。郎中杨廷仪每伺瀛出,必邀入司署,留坐款语。四司官不附宇者,必令瀛言于瑾,传

  • 萧阿剌传·脱脱

    萧阿剌,字阿里懒,北院枢密使萧孝穆之子。幼时养育于宫中,兴宗尤其喜爱他。重熙六年(1037),任弘义宫使。累迁同知北院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京任东京留守。二十一年(1052),拜为西北路招讨使,封为西平郡王。不久娶秦晋国

  • 陆粲传·张廷玉

    陆粲,字子馀,长洲人。小时候谒见同里王鏊,王鏊惊异地说:“这个孩子一定以文名扬天下。”嘉靖五年(1526)成为进士,选庶吉士。七次考试都是第一。张璁、桂萼将庶吉士全部调出任部曹、县令,陆粲因为才华独得工科给事中。他劲挺

  • 目录·吴子光

    卷一纪诸山形胜纪台中物产台事纪略纪台地怪异纪台地盂兰会纪番社风俗郑事纪略卷二淡水义渡记岸社文祠学舍记沪尾红毛楼记竹堑建城后记重建新埔街文昌祠记游大隘诸山记金广福大隘记双峰草堂记 附录一罗校尉传吕茂才传

  • 卷一百七十六之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六之 朱批高其倬奏摺 雍正元年二月二十八日云贵总督【臣】高其倬云南巡抚【臣】杨名时谨 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安 提督张谷贞以老辞职

  • 九流第五十五·佚名

    儒者,晏婴、子思、孟轲、荀卿之类也。顺阴阳之性,明教化之术,游心于六艺,留情于五常,厚葬文服,重乐有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尊敬其道。然而薄者,流广文繁,难可穷究也。道者,鬻熊、老聃、关尹、庄周之类也。以空虚为本,清

  • 第六章 4·辜鸿铭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辜讲一位学生(冉雍,字仲弓)的父亲是个臭名昭著的坏人,孔子评论这位学生说:“有斑点的母牛所生的牛崽,如果给提供良好的环境,尽管大家在祭祀的时候可能犹豫使用不使用这样

  • 春秋经解卷十一·孙觉

    宋 孙觉 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三月取郓郓我邑也乆防于外而今取得之故曰取郓而不系之国也定十年书曰齐人归郓讙隂田葢近郓者似

  • 医医小草·宝辉

    医论。清宝辉编。一卷,附一卷。辉字玉珊,自号西湖钓叟,荆州(今湖北江陵)人。为扬州名医叶子雨门生。曾游历川、广、闽、浙等地,博览古籍。撰有《易知录》、《医籍选》等。认为金元诸家对寒、温、疫三证的治法各有所偏,故撰

  • 维摩诘所说经·佚名

    维摩经之具名。三卷,秦罗什译。维摩经有三译:一吴支谦译,题为维摩诘经。二为今经。三唐玄奘译。是为说无垢称经。三译中流行盛者今经也。诸家疏注如下:维摩诘所说经注十卷,姚秦鸠摩罗什僧肇道生三家注中集出。注维摩经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