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本纪第四 简文帝

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字世缵,小字六通,高祖第三子,昭明太子母弟也。天监二年十月丁未,生于显阳殿。五年,封晋安王,食邑八千户。八年,为云麾将军,领石头戍军事,量置佐吏。九年,迁使持节、都督南北兖、青、徐、冀五州诸军事、宣毅将军、南兖州刺史。十二年,入为宣惠将军、丹阳尹。十三年,出为使持节、都督荆、雍、梁、南北秦、益、宁七州诸军事、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将军如故。十四年,徙为都督江州诸军事、云麾将军、江州刺史,持节如故。十七年,征为西中郎将、领石头戍军事,寻复为宣惠将军、丹阳尹,加侍中。普通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益、宁、雍、梁、南北秦、沙七州诸军事、益州刺史;未拜,改授云麾将军、南徐州刺史。四年,徙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平西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五年,进号安北将军。七年,权进都督荆、益、南梁三州诸军事。是岁,丁所生穆贵嫔丧,上表陈解,诏还摄本任。中大通元年,诏依先给鼓吹一部。二年,征为都督南扬、徐二州诸军事、骠骑将军、扬州刺史。三年四月乙巳,昭明太子薨。五月丙申,诏曰:“非至公无以主天下,非博爱无以临四海。所以尧舜克让,惟德是与;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格于上下,光于四表。今岱宗牢落,天步艰难,淳风犹郁,黎民未乂,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文,岂能荷神器之重,嗣龙图之尊。晋安王纲,文义生知,孝敬自然,威惠外宣,德行内敏,群后归美,率土宅心。可立为皇太子。”七月乙亥,临轩策拜,以修缮东宫,权居东府。四年九月,移还东宫。

太清三年五月丙辰,高祖崩。辛巳,即皇帝位。诏曰:“朕以不造,夙丁闵凶。大行皇帝奄弃万国,攀慕号絺,厝身靡所。猥以寡德,越居民上,茕茕在疚,罔知所托,方赖籓辅,社稷用安。谨遵先旨,顾命遗泽,宜加亿兆。可大赦天下。”壬午,诏曰:“育物惟宽,驭民惟惠,道着兴王,本非隶役。或开奉国,便致擒虏,或在边疆,滥被抄劫。二邦是竞,黎元何罪!朕以寡昧,创承鸿业,既临率土,化行宇宙,岂欲使彼独为匪民。诸州见在北人为奴婢者,并及妻儿,悉可原放。”癸未,追谥妃王氏为简皇后。六月丙戌,以南康嗣王会理为司空。丁亥,立宣城王大器为皇太子。壬辰,封当阳公大心为寻阳郡王,石城公大款为江夏郡王,宁国公大临为南海郡王,临城公大连为南郡王,西豊公大春为安陆郡王,新涂公大成为山阳郡王,临湘公大封为宜都郡王。秋七月甲寅,广州刺史元景仲谋应侯景,西江督护陈霸先起兵攻之,景仲自杀,霸先迎定州刺史萧勃为刺史。戊辰,以吴郡置吴州,以安陆王大春为刺史。庚午,以司空南康嗣王会理兼尚书令,南海王大临为扬州刺史,新兴王大庄为南徐州刺史。是月,九江大饥,人相食十四五。八月癸卯,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萧渊藻薨。冬十月丁未,地震。十二月,百济国遣使献方物。

大宝元年春正月辛亥朔,以国哀不朝会。诏曰:“盖天下者,至公之神器,在昔三五,不获已而临莅之。故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轩冕之华,傥来之一物。太祖文皇帝含光大之量,启西伯之基。高祖武皇帝道洽二仪,智周万物。属齐季荐瘥,彝伦剥丧,同气离入苑之祸,元首怀无厌之欲,乃当乐推之运,因亿兆之心,承彼掎角,雪兹仇耻。事非为己,义实从民。故功成弗居,卑宫菲食,大慈之业普薰,汾阳之诏屡下。于兹四纪,无得而称。朕以寡昧,哀茕孔棘,生灵已尽,志不图全,僶俛视阴,企承鸿绪。悬旌履薄,未足云喻。痛甚愈迟,谅暗弥切。方当玄默在躬,栖心事外。即王道未直,天步犹艰,式凭宰辅,以弘庶政。履端建号,仰惟旧章。可大赦天下,改太清四年为大宝元年。”丁巳,天雨黄沙。己未,太白经天,辛酉乃止。西魏寇安陆,执司州刺史柳仲礼,尽没汉东之地。丙寅,月昼见。癸酉,前江都令祖皓起义,袭广陵,斩贼南兖州刺史董绍先。侯景自帅水步军击皓。二月癸未,景攻陷广陵,皓等并见害。丙戌,以安陆王大春为东扬州刺史。省吴州,如先为郡。诏曰:“近东垂扰乱,江阳纵逸。上宰运谋,猛士雄奋,吴、会肃清,济、兖澄谧,京师畿内,无事戎衣。朝廷达宫,斋内左右,并可解严。”乙巳,以尚书仆射王克为左仆射。是月,邵陵王纶自寻阳至于夏口,郢州刺史南平王恪以州让纶。丙午,侯景逼太宗幸西州。夏五月庚午,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鄱阳嗣王范薨。自春迄夏,大饥,人相食,京师尤甚。六月辛巳,以南郡王大连行扬州事。庚子,前司州刺史羊鸦仁自尚书省出奔西州。秋七月戊辰,贼行台任约寇江州,刺史寻阳王大心以州降约。是月,以南郡王大连为江州刺史。八月甲午,湘东王绎遣领军将军王僧辩率众逼郢州。乙亥,侯景自进位相国,封二十郡为汉王。邵陵王纶弃郢州走。冬十月乙未,侯景又逼太宗幸西州曲宴,自加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立皇子大钧为西阳郡王,大威为武宁郡王,大球为建安郡王,大昕为义安郡王,大挚为绥建郡王,大圜为乐梁郡王。壬寅,景害南康嗣王会理。十一月,任约进据西阳,分兵寇齐昌,执衡阳王献送京师,害之。湘东王绎遣前宁州刺史徐文盛督众军拒约。南郡王前中兵张彪起义于会稽若邪山,攻破浙东诸县。

二年春二月,邵陵王纶走至安陆董城,为西魏所攻,军败,死。三月,侯景自帅众西寇。丁未,发京师,自石头至新林,舳舻相接。四月,至西阳。乙亥,景分遣伪将宋子仙、任约袭郢州。丙子,执刺史萧方诸。闰月甲子,景进寇巴陵,湘东王绎所遣领军将军王僧辩连战不能克。五月癸未,湘东王驿遣游击将军胡僧祐、信州刺史陆法和援巴陵,景遣任约帅众拒援军。六月甲辰,僧祐等击破任约,擒之。乙巳,景解围宵遁,王僧辩督众军追景。庚申,攻鲁山城,克之,获魏司徒张化仁、仪同门洪庆。辛酉,进围郢州,下之,获贼帅宋子仙等。鄱阳王故将侯瑱起兵,袭伪仪同于庆于豫章,庆败走。秋七月丁亥,侯景还至京师。辛丑,王僧辩军次湓城,贼行江州事范希荣弃城走。八月丙午,晋熙人王僧振、郑宠起兵袭郡城,伪晋州刺史夏侯威生、仪同任延遁走。戊午,侯景遣卫尉卿彭俊、厢公王僧贵率兵入殿,废太宗为晋安王,幽于永福省。害皇太子大器、寻阳王大心、西阳王大钧、武宁王大威、建平王大球、义安王大昕及寻阳王诸子二十人。矫为太宗诏,禅于豫章嗣王栋,大赦改年。遣使害南海王大临于吴郡,南郡王大连于姑孰,安陆王大春于会稽,新兴王大庄于京口。冬十月壬寅,帝谓舍人殷不害曰:“吾昨夜梦吞土,卿试为我思之。”不害曰:“昔重耳馈块,卒还晋国。陛下所梦,得符是乎。”及王伟等进觞于帝曰:“丞相以陛下忧愤既久,使臣上寿。”帝笑曰:“寿酒,不得尽此乎?”于是并赉酒肴、曲项琵琶,与帝饮。帝知不免,乃尽酣,曰:“不图为乐一至于斯!”既醉寝,伟乃出,俊进土囊,王修纂坐其上,于是太宗崩于永福省,时年四十九。贼伪谥曰明皇帝,庙称高宗。

明年,三月癸丑,王僧辩率前百官奉梓宫升朝堂,世祖追崇为简文皇帝,庙曰太宗。四月乙丑,葬庄陵。

初,太宗见幽絷,题壁自序云:“有梁正士兰陵萧世缵,立身行道,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弗欺暗室,岂况三光,数至于此,命也如何!”又为《连珠》二首,文甚凄怆。太宗幼而敏睿,识悟过人,六岁便属文,高祖惊其早就,弗之信也。乃于御前面试,辞采甚美。高祖叹曰:“此子,吾家之东阿。”既长,器宇宽弘,未尝见愠喜。方颊豊下,须鬓如画,眄睐则目光烛人。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博综儒书,善言玄理。自年十一,便能亲庶务,历试蕃政,所在有称。在穆贵嫔忧,哀毁骨立,昼夜号泣不绝声,所坐之席,沾湿尽烂。在襄阳拜表北伐,遣长史柳津、司马董当门,壮武将军杜怀宝、振远将军曹义宗等众军进讨,克平南阳、新野等郡,魏南荆州刺史李志据安昌城降,拓地千余里。及居监抚,多所弘宥,文案簿领,纤毫不可欺。引纳文学之士,赏接无倦,恒讨论篇籍,继以文章。高祖所制《五经讲疏》,尝于玄圃奉述,听者倾朝野。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所着《昭明太子传》五卷,《诸王传》三十卷,《礼大义》二十卷,《老子义》二十卷,《庄子义》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法宝连璧》三百卷,并行于世焉。

史臣曰:太宗幼年聪睿,令问夙标,天才纵逸,冠于今古。文则时以轻华为累,君子所不取焉。及养德东朝,声被夷夏,洎乎继统,实有人君之懿矣。方符文、景,运钟《屯》、《剥》,受制贼臣,弗展所蕴,终罹怀、愍之酷,哀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 后妃上·刘昫
  卷三百六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一·脱脱
  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六十五·宋濂
  卷九十三·志第六十九·刑法一·张廷玉
  ●卷二·魏泰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八·王世贞
  ●跋·袁守定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二·王世贞
  卷九十五·雍正
  颜德庆·周诒春
  周森友·周诒春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九    歙县汪立名编 长庆集九【感伤古调诗五十五首】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 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岂独花堪惜方知老暗催何况寻花伴东都去未囘讵知红芳侧春尽思悠

  • 卷十·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十       宋 许纶 撰七言律诗 南省帘外唱和五首 句读江西独亢宗笔禆造化蚤论功相逢客已传河尹未见天教忆戴公歘讶鞭鸾仙尚散犹怜小草味能同明朝遣客方公事醉墨何妨落暮鸿 寒似西来不

  •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赵晔

      阖闾内传第四   阖闾元年,始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仁未施,恩未行,恐国人不就,诸侯不信,乃举伍子胥为行人,以客礼事之而与谋国政。阖闾谓子胥曰:"寡人欲强国霸王,何由而可?"伍子胥膝进垂泪顿首曰:"臣楚国之亡虏

  • 卷之二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第五十五卷 孝义 八·缪荃孙

    徐 州 府 汉姜 肱姜肱,字伯淮,彭城广戚人。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远来就学者三千余人。辟命皆不就。二弟名声相次,亦不应征聘,时人慕之。肱

  • 王韶传·脱脱

    王韶字子纯,江州德安人。中进士,调任新安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考试制科不中,即游历陕西,采访边境之风土民情。熙宁元年(1068),入朝将《平戎策》三篇进呈皇上,其大意认为:“西夏可以攻取。要想攻取西夏,应当先收复河、湟二州

  • 原强续篇·严复

    夫所谓标本并治者,岂非以救时之道通于治病者乎?盖察病而知致病之原,则其病将愈,唯病原真而后药物得,药物得而后其病乃有瘳,此不易之理也。今日之东事,横决大溃,至于不可收拾者,夫岂一朝夕之故,而审其原者谁乎?方其未发也,上下晏安

  • 卷四·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训卷四     宋 张大亨 撰僖公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元】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邱遂次于匡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十五】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

  • 卷十九·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十九荡之什三之三荡荡上帝下民之辟【必亦反】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匹亦反】天生烝民其命匪谌【市林反或叶市隆反】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叶诸深反或如字】集传

  • 论语正义卷五·刘宝楠

    里仁第四集解凡二十六章子曰:&ldquo;里仁爲美。择不处仁,焉得知?&rdquo;【〔注〕郑曰:&ldquo;里者,民之所居。居于仁者之里,是爲美。求居而不处仁者之里,不得爲有知。&rdquo;】○正义曰:《说文》:&ldquo;择,柬选也。&rdquo;《后

  • 观察品第二十七·佚名

    善观己瑕隙,使己不露外。彼彼自有隙,如彼飞轻尘。若己称无瑕,罪福俱并至。但见他人隙,恒怀无明想。知惭寿中上,焉以贪牵缚。力士无畏忌,斯等命短促。知渐不尽寿,恒求清净行。威仪不缺漏,当观真净寿。世间普盲冥,智眼鲜鲜耳。群

  • 法句經卷下·欧阳竟无

      尊者法救撰   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   [一]述佛品第二十二〈二十有一章〉   述佛品者.道佛神德無不利度明爲世則。   己勝不受惡  一切勝世間 叡智廓無疆  開[目*((业-一)/冡)][二]令入道。   決

  • 序·莲花生

    中阴救度密法序(序一)佛法之在西藏,自我宗喀巴大士降生以来,重整法幢,中兴显密,若事若理,性相互融,信解行证,次第不紊。说者谓整个佛法,皆萃于西藏,非无故也。吾华为佛教先进国,显法且不论;密法自唐时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藏诸大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三·佚名

        后汉月氏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佛告阿逸菩萨。无量清净佛项中光明极大明。其日月星辰。皆在虚空中住止。亦不复回转运行。亦无有精光。其明皆蔽不复现。无量清净佛光明照国中。及焰照他方佛国常大明。终无有当

  •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宋契丹国师中天竺摩竭陀国三藏法师慈贤译  尔时世尊说是法已。会中有无尽意菩萨。从座而起绕佛三匝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虽已见闻。未曾有此大粉坛作观修行秘密之法。我等只依此法门而修行之。复依何法

  • 绿光·凡尔纳

    《绿光》(Le Rayon vert)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全书共23章。小说写于1881年,传说太阳在海平面上徐徐下落时射出的最后一缕光芒是绿色的;传说看见过绿光的人便不会在情感问题上走错路;传说绿光的出现会摧毁幻

  • 太上三洞神咒·佚名

    为道教咒语汇编。约辑成于宋元时。凡十二卷。其中以雷霆诸咒为主,也有除病、驱疫、救苦、伏魔等咒文。汇集咒语七百八十多则,咒文多为四言,短者十余字,长者达二千余字。收入《道藏》第33—3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