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一百 德宗顺宗诸子

○舒王谊 通王谌 虔王谅 肃王详 文敬太子謜 资王谦 代王諲 昭王诫钦王谔 珍王諴 郯王经 均王纬 溆王纵 莒王纾 密王绸 郇王综 邵王约宋王结 集王缃 冀王絿 和王绮 衡王绚 钦王绩 会王纁 福王绾 珍王缮 抚王昽 岳王绲 袁王绅 桂王纶 翼王绰 蕲王缉

德宗皇帝十一子:昭德皇后王氏生顺宗皇帝;舒王谊,昭靖太子之子;文敬太子,顺宗之子;诸妃生通王已下八王,本录不载母氏。

舒王谊,本名谟,代宗第三子昭靖太子邈之子也。以其最幼,德宗怜之,命之为子。大历十四年六月,封舒王,拜开府仪同三司,与通王、虔王同日封。仍诏所司,其开府俸料,逐月进内,寻以军兴罢支。建中元年,领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大使;以泾州刺史孟皞为节度留后。以谊爱弟之子,诸王之长,军国大事,欲其更践,必委试之。

明年,尚父郭子仪病笃,上御紫宸,命谊持制书省之。谊冠远游冠,绛纱袍,乘象辂,驾驷马,飞龙骑士三百人随之。国府之官,皆裤褶骑而导前,卤簿备引而不乐,在遏密故也。及门,郭氏子弟迎拜于外,王不答拜。子仪卧不能兴,以手叩头谢恩已。王解冠珮,以常服传诏劳问之。

三年,蔡帅李希烈叛,诏哥舒曜讨之。八月,希烈自帅众三万,围哥舒曜于襄城,又诏河南都统李勉援之。勉舍襄城,令大将唐汉臣等选劲兵,径袭许州以解围。汉臣未至许,上遣中使追之,责以违诏,亟旋师,为贼所乘,汉臣之众大败。勉恐东都危急,乃分兵数千赴洛,又为贼所隔。贼众急攻汴、滑,勉走宋州,朝廷大耸,乃诏谊为扬州大都督,持节荆襄、江西、沔鄂等道节度,兼诸军行营兵马元帅,改名谊。又以哥舒翰声近,士卒窃议,改封普王,令统摄诸军,进攻希烈。仍以兵部侍郎萧复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元帅府统军长史。旧例有行军长史,以复父名衡,特更之。又以新除潭州观察使孔巢父为右庶子、兼御史大夫,充行军司马;以山南东道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樊泽为谏议大夫、兼御史中丞、行军右司马。刑部员外郎刘从一为吏部郎中、兼中丞;侍御史韦儹为工部郎中、兼中丞,并充元帅府判官。兵部员外郎高参为本司郎中,充元帅府掌书记。以右金吾大将军浑瑊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中军虞候。江西节度使嗣曹王皋为前军兵马使,鄂岳团练使李兼为之副。山南东道节度使贾耽为中军兵马使。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充后军兵马使。以左神武军使王价检校太子宾客;左卫将军高承谦检校太子詹事;前司农少卿郭曙检校左庶子,前秘书省着作郎常愿为秘书少监,并充元帅府押衙。制下未行,泾原兵乱而止。

德宗初闻兵士出怨言,不得赏设,乃令谊与翰林学士姜公辅传诏安抚,许以厚赏。行及内门,兵已阵于阙前;谊狼狈而还,遂奉德宗出幸奉天。贼之攻城,谊昼夜传诏,慰劳诸军,仅不解带者月余。从车驾还宫,复封舒王、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如故。永贞元年十月薨,废朝三日。

通王谌,德宗第三子也。大历十四年封,制授开府仪同三司。贞元九年十月,领宣武军节度大使、汴宋等州观察支度营田等使,以宣武都知兵马使李万荣为留后,王不出阁。十一年,河东帅李自良卒,以谌为河东节度大使,以行军司马李说知府事,充留后,亦不出阁。

虔王谅,德宗第四子。大历十四年封,授开府仪同三司。贞元二年,领蔡州节度大使、申光蔡观察等使,以大将吴少诚为留后。十年,领朔方灵盐节度大使、灵州大都督,以朔方行军司马李栾为灵府左司马,知府事,朔方留后。十一年九月,横海大将程怀信逐其帅怀直。十月,以谅领横海节度大使、沧景观察等使,以都知兵马使程怀信为留后,王不出阁。十六年,徐帅张建封卒,徐军乱,又以谅领徐州节度大使、徐泗濠观察处置等使,以建封子愔为留后。

肃王详,德宗第五子。大历十四年六月封。建中三年十月薨,时年四岁,废朝三日,赠扬州大都督。性聪惠,上尤怜之,追念无已,不令起坟墓,诏如西域法,议层砖造塔。礼仪使判官、司门郎中李岩上言曰:“坟墓之义,经典有常,自古至今,无闻异制。层砖起塔,始于天竺,名曰‘浮图’,行之中华,窃恐非礼。况肃王天属,名位尊崇,丧葬之仪,存乎简册,举而不法,垂训非轻。伏请准令造坟,庶遵典礼。”诏从之。

文敬太子謜,顺宗之子。德宗爱之,命为子。贞元四年,封邕王,授开府仪同三司。七年,定州张孝忠卒,以謜领义武军节度大使、易定观察等使,以定州刺史张茂昭为留后。十年六月,潞帅李抱真卒,又以謜领昭义节度大使、泽潞邢洺名磁观察等使,以潞将王虔休为潞府司马、知留后。十五年十月薨,时年十八,废朝三日,赠文敬太子,所司备礼册命。其年十二月,葬于昭应,有陵无号。发引之日,百官送于通化门外,列位哭送。是日风雪寒甚,近岁未有。诏置陵署令丞。

资王谦,德宗第七子。大历十四年封。

代王諲,德宗第八子。本封缙云郡王,早薨。建中二年,追封代王。

昭王诫,德宗第九子。贞元二十一年封。

钦王谔,德宗第十子。顺宗即位,诏曰:“王者之制,子弟毕封,所以固籓辅而重社稷,古今之通义也。第十弟谔等,宽简忠厚,生知孝敬,行皆由礼,志不违仁。乐善本于性情,好贤宗于师傅。缵修六艺,达人伦风化之源;博习群言,知惠和睦友之道。温恭朝夕,允茂厥猷,克有嘉闻,宜封土宇。谔可封钦王。第十一弟可封珍王。

珍王諴,德宗第十一子,与钦王同制封。

德宗仁孝,动循法度,虽子弟姑妹之亲,无所假借。建中初,诏亲王子弟带开府朝秩者,出就本班。又以公主、郡县主出降,与舅姑抗礼。诏曰:“冠婚之义,人伦大经。昔唐尧降嫔,帝乙归妹。迨于汉氏,同姓主之。爰自近古,礼教陵夷,公郡法度,僭差殊制。姻族阙齿序之义,舅姑有拜下之礼,自家刑国,多愧古人。今县主有行,将俟嘉令,俾亲执枣栗,以见舅姑;敬遵宗妇之仪,降就家人之礼。事资变革,以抑浮华。其令礼仪使与礼官博士,约古今旧仪及《开元礼》,详定公主、郡县主出降、觌见之文仪以闻。”

初,开元中置礼会院于崇仁里。自兵兴已来,废而不修,故公、郡、县主不时降嫁,殆三十年,至有华发而犹丱者,虽居内馆,而不获觐见十六年矣。凡皇族子弟,皆散弃无位,或流落他县,湮沉不齿录,无异匹庶。及德宗即位,叙用枝属,以时婚嫁,公族老幼,莫不悲感。初即位,将谒太庙,始与公、郡、县主相见于大次中,尊者展其敬,幼者申其爱,歔欷哭泣之声闻于朝,公卿陪列者为之凄然。每将有大礼,必与诸父昆弟同其斋次。及岳阳、信宁、宜芳、永顺、朗陵、阳安、襄城、德清、南华、元城、新乡等十一县主同月出降,敕所司大小之物,必周其用。至于栉、纚、笄、总,皆经于心,各给钱三百万,使中官主之,以买田业,不得侈用。其衣服之饰,使内司计造,不在此数。是时所司度人用一笼花,计钱七十万。帝曰:“笼花首饰,妇礼不可阙,然用费太广,即无谓也。宜损之又损之。”及三万而止。帝谓主等曰:“吾非有所爱,但不欲无益之费耳。”各以余钱六十万赐之,以备他用。

旧例,皇姬下嫁,舅姑返拜而妇不答。及是制下,礼官定制曰:“既成婚于礼会院,明晨,舅坐于堂东阶西向,姑南向,妇执笄,盛以枣栗,升自西阶,再拜,跪奠于舅席前。退降受?,盛以腶修。升,北面再拜,跪奠于姑席前。降,东面拜婿之伯叔兄弟姊妹。已而谢恩于光顺门,婿之亲族亦随之,然后会宴于十六宅。”是日,县主皆如其制。初,赠司徒沈易良之妻崔氏,即太后之季父母也,帝每见之,方屣而靴,召王、韦二美人出拜。敕崔氏坐受勿答。故戚属之间,罔不惮其敬,不肃而遵礼法焉。

顺宗二十三子:庄宪皇后王氏生宪宗皇帝;王昭仪生郯王经;赵昭仪生宋王结;王昭仪生郇王综;王昭训生衡王绚;余十八王,本录不载母氏。

郯王经,本名涣,顺宗次子。始封建康郡王,贞元二十一年封。太和八年薨。

均王纬,本名沔,顺宗第三子。始封洋川郡王,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溆王纵,本名洵,顺宗第四子。初授殿中监,封临淮郡王,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莒王纾,本名浼,顺宗第五子。初授秘书监,封弘农郡王。贞元二十一年进封。太和八年薨。

密王绸,本名泳,顺宗第六子。始封汉东郡王,贞元二十一年进封。元和二年九月薨。

郇王综,本名湜,顺宗第七子。初授少府监,封晋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进封。元和三年四月薨。

邵王约,本名溆,顺宗第八子。初授国子祭酒,封高平郡王,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宋王结,本名滋,顺宗第九子。始封云安郡王,贞元二十一年进封。长庆二年薨。

集王缃,贞元二十一年封。长庆二年薨。

冀王絿,本名淮,顺宗第十子。初授太常卿,封宣城郡王,贞元二十一年进封。太和九年薨。

和王绮,本名湑,顺宗第十一子。始封德阳郡王,贞元二十一年进封。太和七年薨。

衡王绚,顺宗第十二子。贞元二十一年封。宝历二年薨。

钦王绩,顺宗第十三子。贞元二十一年封。

会王纁,顺宗第十四子。贞元二十一年封。元和五年十一月薨。

福王绾,本名浥,顺宗第十五子。母庄宪王皇后,宪宗同出。初授光禄卿,封河东郡王,贞元二十一年进封。咸通元年,特册拜司空。明年薨。

珍王缮,本名况,顺宗第十六子。初授卫尉卿,封洛交郡王,贞元二十一年进封。

抚王昽,顺宗第十七子。贞元二十一年封。咸通四年,特册拜司空。五年,册司徒。乾符三年,册太尉。其年薨。

岳王绲,顺宗第十八子。贞元二十一年封。太和二年薨。

袁王绅,顺宗第十九子。贞元二十一年封。太和十四年薨。

桂王纶,顺宗第二十子。贞元二十一年封。太和九年薨。

翼王绰,顺宗第二十一子。贞元二十一年封。咸通二年薨。

蕲王缉,顺宗第二十二子。咸通八年封。

史臣曰:夫圣人君临宇县,肇启邦基,莫不受命上玄,膺名帝箓。自太昊已降,五运相推,迄于殷汤,历数绵永。但设均平之化,未闻封建之名。洎乎周、汉,始以子弟建侯树屏,以作维城。及王室浸微,遂有莽、卓之乱。唐室自艰难已后,两河兵革屡兴,诸王虽封,竟不出阁,夫帝王居寰宇之尊,抚亿兆之众,但能平一理道,夙夜严恭,任贤使能,设官分职,自然四海乐推。天命所祐,纵无封建,亦鸿基永固,安俟婴孺镇重哉?

赞曰:孝文秉礼,道弘籓邸。睦族展亲,仪刑戚里。自阁临籓,所谓周爰。无如恶鸟,终怀笼樊。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五·魏徵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六·焦竑
  ●卷六十二·徐梦莘
  第五十四回 京邸被搜宵来虎吏 津门饯别夜赠骊歌·蔡东藩
  卷二十四·唐·蒋一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九·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四·佚名
  谷山笔麈卷之七  经子·于慎行
  第三十八卷明泰昌、天启、崇祯·缪荃孙
  第三十六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佚名
  七六六 广东巡抚李湖奏覆查办空格书籍情形折·佚名
  温子传·李延寿
  秦纕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石道人歌曲卷三·姜夔

    番阳姜夔尧章撰 辽阳陈思慈首疏证令小重山令江梅引蓦山溪莺声绕红楼鬲溪梅令阮郎归好事近点绛唇虞美人忆王孙少年游鹧鸪天夜行船杏花天影醉吟商小品玉梅令踏莎行诉衷情浣溪纱○令小重山令赋潭州红

  • 卷二百七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石屏续集【四】戴复古楼上观山九陌黄尘没马头人来人去几时休谁家有酒身无事长对青山不下楼林下得月以木阴蔽遮为恨夏日思栽千树林月明恨不扫繁阴眼

  • 谢哲传·姚思廉

    谢哲字颖豫,陈郡陽夏人。其祖父谢月出,为梁司徒。父亲谢讠惠,任梁右光禄大夫。谢哲风仪俊美,举止含蓄不露,且胸怀宽广,士人君子们都推重他。初任梁秘书郎,累迁至广陵太守。侯景之乱时,因母亲年老寄居广陵,高祖从京口渡江接应郭

  •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传·脱脱

    太祖的母亲昭宪杜太后,是定州安喜人。杜太后的父亲杜爽,赠封为太师。杜太后的母亲范氏,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杜太后排行老大。成年后,嫁给宣祖。杜太后治家严谨果毅有礼法。生邕王光济、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赞、

  • 卷三十七 布萨揆侵宋更盟·李有棠

    章宗明昌元年春正月丙辰朔,宋试户部尚书郭德麟、宜州观察使蔡锡贺正旦。秋七月己巳,遣礼部尚书王翛等贺宋生日。八月己酉,宋使贺天寿节。冬十一月乙卯,遣签书枢密事巴达尔呼等贺宋正旦。二年春正月庚戌朔,宋试吏部尚书苏山

  • 卷十九·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十九礼七祭器皇帝亲诣行礼祭器鎏金银爵一鎏金铜爵一银勺一鎏金铜炉一鎏金铜香靠一锡香盒一文庙常用祭器【乾隆十三年 钦定】正位铜爵三登一铏二簠二簋二笾十豆十俎一尊一配位四

  • 张子正蒙注卷一·王夫之

    太和篇  此篇首明道之所自出,物之所自生,性之所自受,而作圣之功,下学之事,必达于此,而后不为异端所惑,盖即太极图说之旨而发其所函之蕴也。  太和所谓道,  太和,和之至也。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阴阳异撰,而其

  • 卷一·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一宋 吕本中 撰隐公【名息姑惠公之子諡法不尸其位曰隐杜预释例諡法隐拂不成曰隠】左氏传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隠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

  • 月令·姚际恒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尝考二十八宿之名,三代未有,即尔雅星名亦不全合,而月令昏旦之中其不全合亦然。盖月令自据当时周历而云也。尧典唯见「虚」「昴」二星,而「火」非「房星」,「鸟」又无可征。自孔传以「鸟」为

  • 云盖智禅师·惠洪

    禅师名守智。生于剑州龙津陈氏。幼依剑浦林重院。沙门某。为童子。年二十三得度。受具于建州开元寺。初出岭。至豫章。谒大宁宽禅师。时法昌遇公。方韬藏西山。智闻其饱参诣之。至双岭寺。寺屋多僧少。草棘满庭。山雪

  •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五种见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自性颠倒见,二、有见,三、诬谤见,四、见,五、大见。“须菩提!受、想、行

  •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卷下·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无动金刚宝山印第一  金刚坚固内相叉  是名宝山身密印  种种供养并护身  加持本明顶上散  无动金刚头印第二  禅度入掌把为拳  置安顶上名头印  思此全身圣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六·湛然

    次释随智置于世人心所见者独明圣人所见二谛自为一番。于中为五。初立相。次如眼下举譬。三又如下引事。四毗昙下重以譬显二谛深胜。五故经下引教结名。佛居极位故举极位以证智胜以结得名。初文中悟理是见真复能了俗谛

  • 菩提资粮论卷第五·龙树

        圣者龙树本 比丘自在释    大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  问得力菩萨于众生中。云何应修行。答。  诸论及工巧  明术种种业  利益世间故  出生建立之  于中书印算数。矿论医论。能灭鬼持被毒论

  • 林家铺子·茅盾

    短篇小说,茅盾作,最初发表于1932年7月15日《申报》月刊第1卷第1期,后收入开明书店1933年5月版的短篇小说集《春蚕》中。这篇小说与《子夜》、《春蚕》一起,是茅盾计划“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组成部分。林老板

  • 黑凤集·沈从文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开明书店1943年7月初版,列入“沈从文著作集”。内收短篇小说7篇:《三个女性》、《贤贤》、《静》、《主妇》、《白日》、《三三》、《贵生》。小说集反映了都市和乡村的现实生活。其中

  • 琉球入太学始末·王士祯

    一名《纪琉球入太学始末》。清新城(今桓台)王士祯(1634—1711)撰。一卷。此书记载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册封琉球,二十五年琉球遣官生梁成辑等四人进京入太学,及学成返回球球等史事。史料翔实,颇资参考。版本主要有

  • 心明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在灵山分卫梵志之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其夫亦出家证果。佛在灵山行分卫,梵志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并其夫亦出家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