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谯国夫人传

谯国夫人是高凉冼氏的女儿。

世代都是南越的首领,占据山洞,部属有十余万家。

夫人幼时就很贤明,有很多谋略。

在娘家时,能够约束部下,行军布阵,镇服百越。

常常鼓励亲族多做好事,因此在本乡信义卓著。

越人的风俗是爱互相攻击。

夫人的兄长、南梁州刺史冼挺,倚杖他的富强,侵略掠夺别的州县,岭表一带为他所苦。

夫人多次规劝他,因此别郡的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的有千余洞。

梁朝大同初年,罗州刺史冯融听说夫人有志行,为他的儿子高凉太守冯宝聘为妻子。

冯融本是北燕的后裔。

当初,冯弘投靠高丽的时候,派冯融的祖父冯业带着三百人过海归宋,从此留在新会。

从冯业到冯融,三代是高凉太守,但客寓岭南异地,政令不能施行。

到了这时,夫人约束本族,让他们依从民礼,每次同冯宝解决诉讼问题,首领中有犯法的,即使是亲族,也没有使其逃逸的。

从此以后,政令有序,人们不敢违抗。

遇侯景反叛梁朝,广州都督萧勃征召兵马援助。

高州刺史李迁仕占领大皋口,派人征调冯宝,冯宝想去,夫人阻止他说:“刺史无故不能召太守,肯定想骗你去一同谋反。”冯忠说:“你凭什么知道?”夫人说:“刺史被召援助台城,可是说自己有病不去,铸造兵器,聚集部众,然后召唤您。

现在假如您去了,肯定会留作人质,胁迫你的部众。

这个意思很明显,希望您暂时不要去,看看情况的发展。”几天后,李迁仕果然谋反,派遣主帅杜平虏率领军队侵入氵赣石。

冯宝听说这件事,急告夫人。

夫人说:“平虏是一员猛将。

带领军队侵入氵赣石,就要同官兵相抗衡,大概不能回兵。

迁仕在州里,就没有什么作为了。

如果您能亲自去,一定有战斗,应派使者去骗他,说谦卑的话,送上厚礼,说自己不敢出来,想派夫人去参拜。

他们听说只顾喜欢,肯定没有防备。

这样我就带领千余人,步行挑着杂物,扬言去送礼,待到军营,贼人一定可以消灭。”冯宝听从了夫人意见。

迁仕果然大喜,看到夫人部众都挑着杂物,就没有设防,夫人攻击,大胜。

迁仕于是逃跑了,在宁都苟安。

夫人带兵与长城侯陈霸先在氵赣石相会。

回来时对冯宝说:“陈都督很可怕,非常得民心。

我看这个人一定能够剿平贼人,你应该重重赞助他。”等到冯宝死了,岭南一带大乱。

夫人安抚百越,几个州都很太平。

到陈永定二年(558),夫人的儿子冯仆九岁,夫人派他带着各位首领在丹陽朝见皇帝,冯仆始任陽春郡守。

后来广州刺史欧陽纥谋反,召冯仆到高安,诱使他一同谋反。

冯仆派人回去报告夫人。

夫人说:“我家做忠臣到现在已经两代了,不能因爱惜你就有负于国家。”于是发兵抵御,带领百越酋长迎接章昭达,里应外合,欧陽纥部众溃散。

冯仆因为夫人的功勋,封为信都侯,又加授平越中郎将,转任石龙太守。

诏令使者持节册封夫人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

赏赐络驷安车一乘,给鼓吹一部,以及旌旗与节符仪仗,同刺史的级别一样。

至德中(583~587),冯仆死。

后遇陈国灭亡,岭南一带无所依托,几个州都奉夫人为主,号为圣母,保境安民。

高祖派总管韦氵光安抚岭外,陈将徐王登凭借南康拒守。

韦氵光到了岭下,徘徊不敢前行。

当初,夫人把扶南犀仗献给陈主,到了这时候,晋王杨广拿出陈主送给夫人的信,告诉她陈国灭亡了,让她归服,并且用兵符和犀杖作为凭证。

夫人看见犀杖,确认陈国已经灭亡,聚集几千首领,整天痛哭。

派她的孙子冯魂领着众人迎接韦氵光,进入广州,岭南全部平定。

韦氵光表奏冯魂仪同三司,册封夫人为宋康郡夫人。

不久,番禺人王仲宣谋反。

首领都响应他,在州城包围了韦氵光,进兵屯在衡岭。

夫人派孙子冯暄带领军队救韦氵光。

冯暄同逆党陈佛智平时很要好,所以滞留不前。

夫人听说非常愤怒,派人抓住冯暄,押在州牢中,又派孙子冯盎出讨陈佛智,战胜了,杀了佛智。

进兵到南海,同鹿愿军队相会,一起打败仲宣。

夫人亲自披着铠甲,乘着战马,撑着锦伞,带领铁骑,保卫宣诏使者裴矩巡抚诸州。

苍梧首领陈坦、冈州冯首领岑翁、梁化首领邓马头、藤州首领李光略、罗州首领庞靖等都来参拜裴矩。

仍然让他们统率他们的部落,岭表一带就安定下来。

高祖很惊异,拜冯盎为高州刺史,仍然赦免了冯暄,拜为罗州刺史。

追赠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封夫人为谯国夫人。

把宋康邑赏赐给冯仆的妾冼氏,依旧开谯国夫人幕府,设置长史以下官属,给印章,任凭调动部落六州兵马,如果有紧急情况,可以随机行事。

下诏书赐夫人布帛五千段,令夫人训教子孙,遵奉教化。

皇后把首饰和宴服一套赐给夫人,夫人一同盛在金箧里,同梁国、陈国赐物各藏在一个仓库里。

每年大集会,都陈列在庭上,用以明示子孙。

她说:“你们应该忠心对待天子。

我侍奉三代皇帝,只用一片诚心。

现在赏赐的东西都在,这是忠孝的报答,希望你们都思念。”当时番州总管赵讷非常贪婪暴虐,各处俚人獠人多有逃亡叛乱的。

夫人派长史张融上密奏,论安抚的办法,并说明赵讷的罪状,不能让他招抚边远之人。

皇上派人追问赵讷,搜获他的赃物,终至于依法论罪。

下诏委任夫人招慰逃亡反叛之人。

夫人亲自带着诏书,自称是皇上使者,经过十余州宣布皇上的圣意,遍告各位俚獠,所到的地方都降服了。

高祖嘉奖她,赐夫人临振县汤沐邑,食邑一千五百户。

追赠冯仆为崖州总管、平原郡公。

仁寿初年,夫人逝世,赐物一千段,谥号为诚敬夫人。

猜你喜欢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范晔
  卷二百九十六·列传第五十五·脱脱
  卷二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十七·张廷玉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二·叶隆礼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一·李心传
  法军侵台档(六)·佚名
  ●卷六·毛奇龄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第二卷吴·缪荃孙
  通志卷一百八十九·郑樵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天章五·阿桂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天章二·阿桂
  齐郁林王何妃传·李延寿
  卷四·黄佐
  纲鉴易知录卷二三·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场·老舍

    时间 前幕后两个来月,余志芳等已受完训。地 点 某城外关厢的一个公私合营商店。人 物余志芳 宋玉娥 某大娘 陶月明〔幕启:一家公私合营商店,橱窗杂乱,积尘甚厚。余、宋二女立在窗外指指点点。余志芳 玉娥,看!这儿的

  • 河南府张鼎勘头巾·臧懋循

    河南府张鼎勘头巾杂剧(元)孙仲章撰●河南府张鼎勘头巾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楔子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赵令史为吏见钱亲王小二好斗祸临身 正名 望京店庄家索冷债河南府张鼎勘头

  • 卷二十七·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十七嘉善曹庭栋编翠微南征録华岳字子西池州人初为武学生开禧元年上书忤韩侂冑系狱侂冑伏诛放还祷梅山得曾许英雄第一签之句嘉定十年果擢廷试第一人授殿前司官属郁不得志谋去丞相史弥逺事觉

  • 卷四百七十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一·奸臣二·脱脱

        ◎奸臣二   ○蔡京 赵良嗣   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人。登熙宁三年进士第,调钱塘尉、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时弟卞已为舍人,故事,入官以先后为序,卞乞班京下。兄弟同掌书命,朝廷荣之。改

  • 康保裔传·脱脱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父志忠,后唐长兴年中,征讨王都时因战斗死亡。父亲再遇,为龙捷指挥使,随从宋太祖征伐李筠,又死于兵事。保裔在后周时屡立战功,为东班押班,等到康再遇阵亡,皇帝诏令以保裔代替父亲的职务,跟从石守信攻破泽州

  • 不念旧恶少怨恨·孔子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①不念旧恶②,怨是用③希④。” 【注释】 ①伯夷、叔齐;商代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因互相推让王位而都逃到周文工那里。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时,他们俩拦住车马劝阻。周朝统一天下后,他们以

  • 卷四·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四安溪 李光坡 撰乡饮酒礼第四郑目録云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賔之与之饮酒○疏曰知是诸侯之乡大夫者案春官小胥云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注云钟磬者编县二八十六枚而在一簴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七·念常

      西晋。  ⊙雷氏曰(宣景文武惠怀愍帝西晋四主五十二年)  高祖宣帝懿(姓司马氏。王金德都洛阳。字仲达。河内温人也。高阳氏之后。祖隽颖川太守。父防京兆尹。帝乃防之次子。事魏忠烈。大有贤能。寿七十三崩。

  •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二·神会

    和上固辞,不得已时乃就坐。然明镜不疲於屡照,清流岂惮於风激?腾负虽则已知,众请固将难免,和上以无疑虑,此曰“当仁”。远法师重问曰:“禅师用心於三贤,十圣,四果人等,今在何位地?”和上答:“在满足十地

  • 维摩诘经纪闻叙·太虚

    民国八年九月,我在北京观音寺听太虚法师讲维摩诘经。于讲义外,还有许多口说,我都随手记在讲义上。毕斗山先生看见了,便介绍我同王尚菩先生相会,约定同编这部书。后来、王先生将他所记的编好,我还没有动手;只得将我的笔记作一

  • 佛说诸法勇王经·佚名

    宋罽宾三藏昙摩密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先悉是结发梵志。优楼频螺迦叶。优婆提舍憍律陀等。而为上首。一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解脱慧得解脱。

  • 卷第九·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九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中分别世间品之四复次夜摩等天宫其量云何。上四天如须弥娄山量。余部说如此。复有余师说。向上倍倍广。复有余师说。初定地量。同一四洲世界。第二定地量。同小千世

  •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知讷

    高丽 知讷撰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有生有灭。真心如空不断不变。故云。百骸溃散归火归风。一物长灵盖天盖地。嗟夫今之人迷来久矣。

  • 如净禅师语录目次·文素

    上卷序清凉语录 净慈语录瑞岩语录 再住净慈语录下卷天童语录上堂 小参 普说 法语颂古 赞佛祖 小佛事 偈颂跋

  • 林野和尚語錄序·通奇

    余讀我友黃元公作《天童密雲和尚語錄序》,始知臨濟一脈嫡派兒孫迄今三十一傳矣。林野師則親稟承於密雲悟和尚者。凡所至處,緇素雲集。余雖未及參承,而與其高弟二隱謐公交。以師語錄見示,受而讀之,知師之道迥出常情,吐語縱橫

  • 秉烛后谈·周作人

    散文集。周作人著。列为“艺文丛书”之六。新民印书馆1944年9月初版。收散文23篇。大多为读书志,如《南堂诗钞》、《东来博议》等;也有漫谈,如《谈劝酒》、《谈宴会》、《谈娱乐》、《谈文字狱》等。《关于阿Q》一文,颇

  • 明朝小史·吕毖

    《明朝小史)十八卷,明吕毖撰。吕毖,字贞九,太仓人,诸生。明亡后,于无锡为道士。是书分洪武、永乐以迄天启、崇祯、弘光等纪。记各朝遗事,标立题目,以事系题。书中有些篇近似小说,多有不经之语。但记明太祖“中原传檄”为明史所

  • 大同平叛志·尹耕

    明尹耕撰。耕,字子莘。代州(今代县)人。嘉靖进士,累官河南按察司兵备佥事。此志记嘉靖三年(1524)七月,巡抚都御史张文锦为防蒙古骑兵南下,在大同北修五城堡,听从贾鉴建议,不另募兵,而调大同兵二千戍守。镇兵多有家小,游堕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