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 巡视南城监察御史胡翘元奏请停纂修提调等官自行保举誊录等事折

八○ 巡视南城监察御史胡翘元奏请停纂修提调等官自行保举誊录等事折

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初二日

巡视南城监察御史臣胡翘元跪奏:

臣窃惟四库全书,皇上开馆纂集,用昭石渠美备,并以嘉惠士林,典至巨也。比闻督抚大吏遵旨呈送遗书,不下四五千种,将来缮写,必需多人,始克蒇事。现经纂修、提调诸臣,各令自行保举誊录,约有四百余名,陆续充补在案。

恭惟我皇上轸念单寒,慎惜名器,疏通仕途,停止捐例,士子知幸进无路,一闻开馆恩旨,无不踊跃争先,厕名誊录,冀邀议叙,以为仕进阶梯。在保送诸臣,秉公汲引,固不乏人,其中保无居奇受贽,致能书之士或以无力向隅,而书法平常者,转得挟赀充选。且此项誊录,多系应举之人,而纂校诸臣,亦均有司衡之责。此时既以保举而认作师生,久且固结绸缪,奔竞夤缘,潜滋弊窦,不可不防其渐。伏思此项誊录,俱是自备资斧効力行走,其能书者,不皆有力,其有力者,不尽能书。今保举之途一开,其能书而无力者,固不得与其数,而有力不善书者,既须雇倩书手,又先多一保举之费,未免竭蹶从事。臣愚以为在京士子,有愿充誊录者,毋庸仍令纂修、提调等官保举,准其自行具呈总裁官,验其人颇通晓字无舛讹者,当堂收录,取具同乡官印结,记名档册,挨次充补。其京员随任子弟,有情愿到馆効力者,准令该员由本衙门具文呈送。在该员身登仕版,必能训督勤勉,而其子弟得以窥秘府之藏,沐浴文化,赞勷盛典,亦属乐从。书成之日,一体照例议叙。现今在馆誊录,如有字画潦草,不中程序,将原保官分别议处。嗣后士子若有携赀钻营及居间招摇撞骗者,应令步军统领衙门严行查拏。庶于公事有益,而亦足以息奔竞而正士风。

臣愚昧之见,未知有当,伏祈皇上训示。臣谨奏。

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初三日奉旨:九卿议奏。钦此。

(军机处原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八 邢卲·李百药
  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张廷玉
  卷三百十七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卷十一·邵博
  平定三逆方略卷八·佚名
  尚史卷七十·李锴
  谷山笔麈卷之十二  形势·于慎行
  皇王大纪卷三十五·胡宏
  卷二十·郝经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目録·佚名
  松滋侯刘子房传·沈约
  元淑传·李延寿
  卷三百六·杨士奇
  荀彧·苏辙
  二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后跋·张炎

    乙卯岁,余以公事留杭数月,而玉田张君来,寓钱塘县之学舍。时主席方子仁始与余交,道玉田来所自,且怜其才,而不知余与玉田交且旧也,因相从欢甚。玉田为况,落寞似余,其故友张伯雨方为西湖福真费修主,闻之,遂挽去。子仁与余买小舟

  • 第一折·刘君锡

    (正末引老旦卜儿、正旦灵兆、俫凤毛、行钱上)(诗云)断绝贪嗔痴妄想,坚持戒定慧圆明。自从灭了无明火,炼得身轻似鹤形。你子母每近前来,听我说佛法也。佛说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则为这贪财好贿,所以不能成佛作祖。佛说贪财好

  • 张旭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他是盛唐著名的大书法家,精通书法,草书最为著称。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裴旻的剑舞,当时被称为“三绝”。相传他最嗜酒,往往大醉后

  • 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庄烈帝二·张廷玉

        ◎庄烈帝二   十一年春正月丁丑,洪承畴败贼于梓潼,贼还走陕西。丁亥,裁南京冗官。二月甲辰,改河南巡按御史张任学为总兵官。三月戊寅,贺逢圣致仕。是月,李自成自洮州出番地,总兵官曹变蛟追破之,复入塞,走西和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四·汪楫

      纂修明史翰林院檢討汪楫編輯   崇禎二年七月   ○崇禎二年七月   崇禎二年七月甲申朔免朝   敦趨順天府府尹劉宗周入朝   丙戌申溺女之禁   賜顧起元祭葬   賜余懋衡祭葬   南道御史張繼

  • 第十五回 田野之欣赏·德龄

    天津站上预定的仪注,远不仅如上面所讲的那样的简单。因为这是一次亘古希逢的盛典,在事先,袁世凯他们这些人,已早就和庆善李莲英辈接洽好,决意要尽量的铺张一番,热闹一番;可是太后竟并不能完全依从他们,当伊把各官所献的

  •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司马迁

    张凤岭译注【说明】本篇是儒家大师孟子和荀卿的合传,但所记载的内容却包括了战国时期陰陽、道德、法、名、墨各家的代表人物如邹衍等十二人,极似类传。它是一篇研究我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弥足珍贵。《太史公自序》说

  • 徐商传·欧阳修

    徐商别名义声,还有个别名秋卿,在新郑县寄居了两代,所以算作新郑县人。年轻时隐居在中条山。参加进士科考试被录用。宣宗大中年间,提升为尚书左丞。宣宗李忱诏令他任巡边使。后完成特定使命,被任命为河中节度使。突厥余部依

  • 牛温舒传·脱脱

    牛温舒,范阳人。刚正不阿,崇尚节义,有远大的器度。咸雍年间,提升为进士第,长期担任小官。大安初,累迁户部使,转给事中,知三司使事。因国家与百姓都变得富足,皇上觉得他贤能,升为户部侍郎,改任三司使。寿隆年间,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

  • 卷二百八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四舆地考【十六】西域【臣】等谨按西域之名始见於汉史自玉门阳关而外直抵葱岭其在天山以北为乌孙诸国地天山以南为城郭三十六国地班范二书西域传所载道里远近形势宛然大约各君其国

  • 第二十二章 统一盛运之再临【隋室兴亡及唐初】·钱穆

    中国经过四百年的分崩动乱,终于盛运再临,而有隋唐之统一。 一、隋代帝系及年历 隋代三帝,三十九年。 自开皇九年灭陈,统一中国,迄于灭亡,不过三十年。下开唐室,正与西汉前的秦代一样。

  • 深密解脱经序·佚名

        沙门都释昙宁造  夫至迹虚微。理包言像之外。幽宗冲秘。旨绝名相之域。是以。大圣秉独悟之灵姿。镜寰中之妙趣。实相廓然。与虚无齐其量。法性憺尔。与幽冥同其源。神辉潜映而不灭。万相俱应而不生。然此生

  • 净土未明勿学通家·印光

    持名若至其极,则不作观,而净境亦可具现。倘工夫不纯,妄欲见圣境者,或有著魔之虞(yú忧虑)。所以古德多多皆主持名,以下手易而成功高故也。净土法门,若果信得及,守得定,随己所乐,诸大乘经论,皆当读诵。倘此道尚未究明,一涉博

  •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六(本)·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 香台品 方便品下八品。明二利行。此之一品。明二利果。令于果德爱乐希求。故此一品。明菩提处。或上八品。别明二利。此之一品。总明二利。香台佛号。一佛果德寄一佛标胜。令下位以希求。标佛号以为

  •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张宇初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明初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注。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太极妙化神灵混洞赤文之图》、《河图像数之图》等六幅图像,以内丹家图书《易》学原理阐述本书注经旨要。注文探集

  • 续日本纪·佚名

    日本纪(しょくにほんぎ)是日本平安时代编撰的官方史书,记载自文武天皇元年(697年)至桓武天皇延历十年(791年)之间的历史大事,菅野真道于延历十六年(797年)完成,总计四十卷。是奈良时代的基本史料,正史“六国史”中的第二册。《续

  • 佛所行赞·马鸣

    又名《佛本行经》、《佛所行赞经传》、《佛所行赞经》、《佛本行赞经》、《佛所行赞传》。佛教人物传记。马鸣著。现存梵本17章。中译本有北凉昙无谶译,5卷;南朝宋宝云译7卷;以及现代人译的多种现代汉语本。中译藏文本

  • 宋文宪公护法录·宋濂

    《宋文宪公护法录》(简称《护法录》),是宋濂佛教作品的选集。凡十卷。明代宋濂着,云栖袾宏辑录,钱谦益校订。宋濂曾三度阅大藏,儒门中以多闻总持著称。本录即辑录其所作‘金华文集’中有关护持三宝之文章,计收有塔铭、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