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四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十四

礼二

释菜

顺治元年定月朔行释菜礼设酒芹枣栗祭酒于

先师位及四配位前三献东西哲庑位前以监丞博士等官分献次诣

启圣祠【今改 崇圣祠】行礼分献官亦随行礼十五日司业上香行礼与朔日同

【谨案旧制毎月朔朢堂上官率属赴后殿及土地祠行礼今惟正月行之余俱沠监丞博士助教等员于崇圣祠行礼助教一员于土地祠行礼又东西哲向以监丞博士分献今六堂助教等官轮】

释菜仪注

是日清晨主献祭酒及随班行礼之祭酒司业俱诣致斋所更朝服赞引导由东角门入监丞博士八旗官学助教六堂助教学正学录等官八旗官学教习暨肄业贡监生皆从诣阶下通赞赞排班班齐赞跪叩兴行三跪九叩礼毕赞引导诣盥洗所盥手帨手再诣酒罇所司罇者举羃酌酒执爵者由中道上赞引导祭酒由东阶升从殿左门入赞引赞诣

至圣先师神位前一跪一叩兴献三爵一跪三叩兴【阶下俱随班行礼】赞引赞诣复圣顔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位前各行三献礼如正位仪十二哲两庑分献官俱俟祭酒诣亚圣位前时各赞引引诣神位前行礼如四配仪毕赞引导各官由殿右门北面揖出下西阶复位通赞赞跪叩兴祭酒及各官行三跪九叩礼兴赞礼毕导由西角门出

崇圣祠主献分献与前殿仪同朢日上香司业诣致斋所更朝服仪如月朔不献爵

【谨案元旦各官朝贺次日释菜余月朔朢如遇】

【坛庙大祀堂上官均与陪祀则派监丞等率领八旗教习六堂诸生在阶下行三跪九叩礼不献爵不上香】

释菜执事员数

朔朢行礼

大成殿

崇圣祠纠仪官二员博士助教等官充

朔日释菜

大成殿侍班二名通赞四名正引哲引庑引各四名正位司罇一名东西哲司罇二名东西庑司罇二名正位司爵三名四配司爵八名东西哲司爵六名

崇圣祠侍班二名通赞正引庑引各二名正位司罇一名东西庑司罇各一名正位司爵五名配位司爵二名东西庑司爵各一名朢日上香无司爵改司罇为司香

【谨案康熙二十四年议准毎月朔朢文庙行释菜礼于各项监生内选取容止端庄声音清亮者十名充礼生祼献赞礼二十九年停止以教习带管今用本监内班肄业生】

释菜事宜

朔日释菜应用香蜡酒果朢日上香应用香蜡等项均前期行文太常寺给发闗领至期陈设届期清晨由

神库防取应用献爵等噐敬谨洗净备用朔朢日均于

大成殿阶墀下甬道中铺设棕毯分五班前祭酒司业次分献官次随班行礼官次八旗教习次六堂肄业生

崇圣祠亦铺设阶墀之下不分班【以上典簿承办】其执事各生由六堂先期拣选开送照例分派立执事名册一本拜

庙名册一本令诸生各赴持敬门画到不到者查明记过【以上监丞承办国子监则例】

释菜【附】

中统二年诏

宣圣庙月朔释奠【元史世祖纪】

【谨案月朔释奠即释菜也攷今国子监先师庙成于成宗大德十年则此事应在南城国子学有元详于释奠而释菜无闻故录此以备一代之制又案元史选举志侍仪舍人于上中斋举礼仪习熟曾掌春秋释奠毎月告朔明赞众与其能者充之盖今所为月朔释菜者元时又谓之告朔也】

成化二十二年二月朔当释菜值上丁令以次日释菜【明会典】

嘉靖九年厘正祀典罢内臣降香【仝上】

【谨案明初毎月朔朢遣内臣于先师庙降香至是始罢】

万厯二十三年定每月朔行释菜礼【明史礼志】又公侯驸马伯及戚畹子弟初入监之日谒

先师庙行释菜礼用兔醢果酒香烛陈设如常仪各爵列班于庙墀礼生赞行四拜礼班首上殿献爵如常仪复位又行四拜礼监生初入监赴

先师庙报名庙中礼生赞谒

先师行四拜【明太学志】

【谨案以上二条别于朔日释菜即古始入学释菜之意也附识以备防考】

明朔日释菜仪

每月朔祭酒率分献官暨各属官监生行礼分献官以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为之前期一日遣属官一员率庙户赴太常寺闗领祭品其日清晨执事者各司其事分献官各官分列于大成门内监生排班俟献官至通赞唱排班献官以下各就位通赞唱班齐鞠躬拜兴拜兴平身引赞诣献官前唱诣盥洗所献官盥手帨手讫引赞唱诣酒罇所司罇者举羃酌酒讫引赞唱诣

至圣先师孔子前跪献爵俯伏兴平身【执事者并同】引赞唱诣复圣顔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前仪并同十哲两庑分献官一同行礼毕引赞同唱复位导献官分献官至原拜位立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礼毕【明太学志】

明朢日行香仪

是日清晨监丞率阖属官分列于星门内监生排班于庙门内祭酒司业至通赞唱排班班齐辟户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阖户唱礼毕退【明太学志】

钦定国子监志卷十四

猜你喜欢
  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范晔
  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七十一·张廷玉
  卷六·张预
  第三十九回 规夜宴特献回波辞 进毒饼枉死神龙殿·蔡东藩
  卷之九百四·佚名
  第九卷 乡镇表一·缪荃孙
  ●南明史料卷三·佚名
  ●浦阳人物记原序·宋濂
  史记集解卷八十四·裴骃
  江总传·李延寿
  唐景思传·薛居正
  ●善女人传卷下·彭绍升
  ●自序·高宇泰
  卷二十七·佚名
  卷第二十·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七·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十七 明 陈耀文 辑 长调 东风齐着力【除久】        胡浩然 残腊收寒三阳初转已换年华东君律管迤逦到山家处处笙簧鼎沸会佳宴坐列仙娃花丛里金炉

  • 卷九 本纪九·赵尔巽

      ◎世宗本纪   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讳胤禛,圣祖第四子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生有异徵,天表魁伟,举止端凝。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四十八年封雍亲王。   六十一年十一月,圣

  • 卷五十四 漢紀四十六·司马光

      起強圉作噩(丁酉),盡昭陽單閼(癸卯),凡七年。   孝桓皇帝永壽三年(丁酉、一五七年)   春,正月,己未,赦天下。   居風令貪暴無度,縣人朱達等與蠻夷同反,攻殺令,聚衆至四五千人。夏,四月,進攻九真,九真太守兒式戰死。詔九真都

  • 卷四十五·佚名

    十一月十二日(乙亥),李侍尧奏言:接奉上谕:『即使府城难支,或竟有疏虞之事,亦不难再为收复』等因。现在府城一两月以来,并无贼扰。常青遣丁朝雄前往收复东港,虽南路贼匪复思煽动,其党伙决不能如逆爽之多。诸罗虽被围困,昨接柴大纪

  • 通志卷一百六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忠义传第一晋史始立忠义传后魏曰节义隋曰诚节今总曰忠义魏【魏不立此传今取典韦等四人以为编】典韦 厐悳 厐淯【母娥】阎温【张恭恭子就】晋嵇绍【从子含】王豹 刘沉 麴允

  • 项羽本纪第七·司马迁

    解惠全 张德萍 译注【说明】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

  • 梁纪八 高祖武皇帝八大通二年(戊申、528)梁纪八 梁武帝大通二年(戊申,公元528年)·司马光

    [1]春,正月,癸亥,魏以北海王颢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 [1]春季,正月癸亥(初五),北魏任命北海王元颢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 [2]魏北道行台杨津守定州城,居鲜于礼、杜洛周之间,迭来攻围;津蓄薪

  • 严家驺·周诒春

    严家驺 字伯鋆。年三十四岁。生于福建福州。父端岩。旧充海军机器师。本籍住址。福州阳歧鄕。已婚。子二。初学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及北洋医学堂。历任直隶永平府中学堂。安徽高等学堂。江西高等学堂教员。宣统元年

  • 保傅第四十八·戴德

    殷为天子,三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惟非甚相远也,何殷周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之礼,使士负之。有司参夙兴端冕,见之南郊,见之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

  • 卷首四·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首四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读诗纲领 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虞惇按经典言诗无先於此者吕氏春秋云葛天氏歌八阕隋乐志云伏羲有网罟之咏楚辞大招云伏羲驾辨注云伏羲作琴始造此曲也夏侯

  • 卷十一·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十一    宋 赵鹏飞 撰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年四岁仲孙蔑会晋栾黶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伐叛讨逆霸主之事也悼公之兴首合诸侯之大夫为宋围彭城讨鱼石得其职矣宜列

  • 卷一百·佚名

    △初分摄受品第二十九之二尔时世尊照知四众。谓刍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菩萨摩诃萨。并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

  • 大般涅槃经 第四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四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四相品第七之一佛复告迦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分别开示大般涅槃。有四相义。何等为四。一者自正。二者正他。三者能随问答。四者善解因缘义。迦叶。云何自正。若

  • 卷第七·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七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师子奋迅等者此第九逝多园林会本会顿证法界故上句教主入定下句当机权益。钞尔时世尊下疏文分三初一句入定缘领前海众念请故二大悲为身下入定因有其四种悲以为入定益物

  •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佚名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乃上清丹华紫灵真女传授赤君,内言步踏南斗六星之法。经中有南斗六星符,教人按日吞符,并丹书青素锦囊,佩带胸前,飞登行事,凶事悉解。

  • 阿弥陀佛说咒·佚名

    收于大正新修大藏经宝积部、涅槃部的一部由阿弥陀(无量寿)如来所说的密咒。

  • 文陀竭王经·佚名

    一卷,北凉昙无谶译。与顶生王经同本,二经皆是中阿含四洲经。文陀竭为顶生王之名。

  • 解深密经·佚名

    梵名Sam!dhinirmocana -su^tra 。凡五卷。略称深密经。唐朝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同本异译尚有南朝陈代真谛所译之佛说解节经(一卷)、北魏菩提流支所译之深密解脱经(五卷),西藏亦有译本。别生经有刘宋求那跋陀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