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一

弘治四年五月丙子朔

○丁丑

○升广西布政司右布政使沉晖为江西左布政使山西右参政冯续为本司左布政使

○时拨京营官军营建 太庙后殿保国公朱永请人月给口粮四斗户部以为太多命与三斗 命浙江都司署都指挥佥事张洪管理本司事锦衣卫带俸都指挥同知何忠都指挥佥事昌佐府军右卫带俸署都指挥佥事杨泰俱铨注各都司佥事管事忠河南佐四川泰江西 命辽东三万卫故都指挥佥事张瀚之弟济袭原职指挥使

○戊寅○太常寺少卿蒙以聪乞致仕许之

○初李文贵之冒 孝穆皇太后宗支也皆其田主邓璋及子宗茂为之谋而贺县知县黄琏守御千户房顺与知其事不能举及太监蔡用访求都御史朱旻檄广西佥事黄钥代副使林符保勘与太监韦春皆依附不能辨给事中孙圭御史滕祐廉其伪乃并劾之下巡按监察御史逮问至是狱上得旨邓璋造意运谋并家属发狭西庄浪卫充军财产没官黄琏房顺四川松藩卫充军邓宗茂等发狭西驿递摆站黄钥冠带闲住林符降二级调别任余四十人杖而释之韦春以老疾免逮问降左少监回京闲住于是降符为广东南雄府知府

○庚辰

○端阳节免宴

○升云南布政司左参政黎福为广西右布政使河南按察司副使傅希说为广西按察使

○复赐 茂陵神宫监太监陆恺定兴县地百七十二顷有奇初恺以旵称皇亲得赐庄田甚多李文贵等事败所赐尽归之官至恺复以为请户部执不可 上以恺奉 陵寝有劳命姑从宽量与之

○壬午

○兵部尚书马文升再乞终制且云时无兵革而冒夺情之命恐亏孝理而来物议 上曰朕已有成命卿其葬毕亟来不允终制吏部仍移文趣之

○甲申

○巡抚云南都御史王诏奏昔者元运既终惟云南遗孽梁王弗庭 高皇帝不欲动兵远征洪武五年遣翰林侍制王祎往谕之不听明年竟被害至八年复遣刑部尚书吴云往谕以天命大义俾图归顺无贻百姓害时梁王使其徒铁知院等二十余人使漠北为我军所获械至京 上释之命与偕至云南沙塘口铁知院等谋曰吾属奉使不达中道被执罪必不免乃百官说云欲令胡服辫发诈为元使又逼令易制书贻梁王云誓死不从鉄知院等知不可夺杀之梁王闻其事遣人具棺收云骸殡给孤寺臣惟云仗节死义与侍制王祎后先相望正统间祎以子孙请于朝获赐赠谥秋祭显名天下云在永乐间虽曾蒙恩归葬于江夏之金口且录用其子黻为交阯知县后子孙湮微复无人为举乞依唐张巡许远双节故事请加云赠谥与祎同享一祠庶于风化所关人心知励礼部议以为宜 上曰吴云死节既同王祎准复赠资政大夫刑部尚书谥忠节改祠额为二忠祠

○先是辽东开原等处卒被虏者七人镇守官劾备御都指挥陈概指挥文杰等罪命概杰俱候边事宁日逮问守分太监蓝莹参将崔胜副总兵罗雄俱戴罪杀贼指挥马玺等八人下巡按御史鞫之

○乙酉 太祖高皇帝忌辰 上祭 奉先殿魏国公徐俌承命祭 孝陵 命直隶定边等八卫秋青草束折收银贮之通州库以备官军支给草凡二十九万余束折银一千四百两有奇

○丙戌 命掌广西都司事故右军都督府带俸都督佥事邢斌之子胜袭原职桂林右卫指挥使

○丁亥 仁宗昭皇帝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杨伟祭 献陵

○戊子 命给益王府随侍翰林院检讨丘文瀚中书舍人胡钦敕命二人授官未三年考满从其请也

○升福建布政司左参议程廷珙为广西左参政南京工部郎中毛科为云南左参政刑部郎中吴雄为河南按察司副使

○升云南按察司佥事贺元忠为本司副使整饬腾冲地方兵备赐之敕曰近该巡抚云南都御史王诏等奏腾冲地方远在西南极边接连芒市南甸陇川千崖木邦孟密等处诚要害之地往昔因彼处人与麓川贼交通遂致边患数年不息今虽有参将管辖但本官常居金齿巡行疎阔故官军纵肆不知法度往往与夷人交通其官豪之家又多在夷方置立庄所役使夷民倚势剥削甚至透漏事情无所钤束乞添设兵备副使一员以控制之今特升尔前职专在腾冲驻劄往来金齿地方紏察奸私整饬兵备操练军马修理城池一应军民词讼悉与听理务多方设法蓄积粮储仍禁约官豪军民人等不许擅往夷方置庄搅扰及私与夷人交通透漏事情贩卖军器火药等项如有犯者尔即执问轻则量情发落重则奏闻区处凡事有应与参将计议者公同计议停当而行仍听镇巡官节制不许偏执违拗乖方误事故敕 命致仕南京礼部尚书黎淳之子民为国子监生从其请也

○工部以直隶苏州浙江衢州灾伤乞免织造各色绢疋不允

○庚寅

○翰林院编修马廷用丁忧服阕复除原职 命忠义右卫带俸故都指挥佥事王胜之侄寿袭狭西榆林卫指挥使

○辛卯

○内阁制敕房办事太常寺少卿龙暹九年考满升本寺卿仍旧任

○御药方太监覃文传旨升御医徐生为大医院院判时院判员缺本院举上一人吏部不可内批遂以徐生补之御医许观言前此本院会考御医医士人等有一等二等之分名在二等不当越次补官吏部请于考中一等御医内举用生夤缘求升宜治其罪 上曰既有前例吏部仍会礼部太医院同御药房太监推选吏部言旧例太医院员缺先呈本部具奏乃下本院推举送部除授无同内臣推举事例得旨既不必会选徐生曾用药有效升院判由是科道交劾生违例求生太监覃文又开传奉之路乞罪生以为传升之戒 上曰御医专以用药有效为功生用药曾效因此升职尔等何乃有此言不允

○授仪宾王宪之子道为锦衣卫百户仪宾故无荫子例宪尚 景皇帝女固安郡主主卒宪上疏乞恩特允之仍令世袭

○壬辰 宪庙安妃姚氏薨辍朝三日命祭葬诸礼仪祀昭妃王氏例

○升大理寺左少卿杨澄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

○掌南京左军都督府事魏国公徐俌奏南京五府六部各衙门官凡朔望守备厅议事臣每坐于外守备官之下臣为守备与臣爵等者固当列于臣左其协同守备或侯或伯及都督皆居臣之上似非朝廷序爵之意乞下所司裁定兵部覆奏谓守备与五府官若爵秩相等则先守备否则以爵为序凡庆贺议事皆然从之

○癸巳○升兵部郎中熊禄为福建布政司左参议监察御史刘让为云南按察司佥事南京监察御史陈烓为广西佥事 命辽东定边中卫都指挥佥事胡瑛之子钦定辽右卫都指挥佥事范瑛之子锴各代原职指挥使

○甲午

○南京国子监祭酒谢铎以疾乞致仕许之

○旌表孝子三人五世同居一人节妇十八人南杰直隶徐州箫县人徐行狭西甘州后卫学军生王宁直隶深州人其父祖死各庐墓三年俱表其门曰行孝朱勇狭西安东群牧所副千户五世同居表其庐曰义门吴贞善福建蒲田县人彭恒著妻赵氏直隶武邑县民郭良辅妻陆氏直隶上海县民茅琼妻戴氏狭西西安左卫军余马昇妻冯氏河南洛阳县民杨璟妻贾氏亦洛阳县民刘杰妻赵氏直隶灵璧县生员张宽妻孙氏江西丰城县民任夔妻吴氏直隶丹徒县民陈鉴妻盛氏直隶丹阳县民储禄妻余氏浙江建德县民柴文显妻林玉英福建惠安县民何伯瑾妻于氏山东堂邑县民高晟妻赵氏狭西同州民王深妻聂氏江西丰城县民杨源淳妻焦氏南京江阴县举人任忱妻钟氏广东南海县民吴贯妻陈氏江西宁县民王廷富妻有守节踰四十年或近六十年俱表其门曰贞节

○致仕南京工部尚书程宗赎杖还职仍致仕先是本邦宣慰司头目思柄劫占本司地方宗以右副都御史奉朝命率房班苏铨抚谕之铨受思柄金绍宗为之奏设孟密安抚司即以思柄为安抚铨复嗾思柄焚所占木邦分地孟邦等十八寨伪为状归之本邦寔未归也思柄由是益横至是本邦宣慰罕穵法发其事时宗以尚书致仕巡按御史请追治其罪狱具 上以宗处事不审宜寘重罪但事在革前姑依拟赎杖云

○先是番贼再入河州境杀虏人畜所获者寻追获巡按监察御史奏其事下所司逮问以守备指挥王中正等守备不设俱拟充军但中正等所失不多且复追获情轻律重命纳米赎罪

○乙未

○修 恭让皇后陵寝

○赐周府河清王庶长子名曰安沈庶第二子曰安洇镇国将军同錪庶第二子曰安凄同鑮庶第二子曰安泡同锉庶第三子曰安沟庶第四子曰安瀑同鏚庶第五子曰安澐庶第六子曰安沘辅国将军同鏸庶长子曰安迪同销庶第二子曰安冲同钥嫡长子曰安灂同金□□嫡第三子曰安浔赵府浴川王庶长子曰祐架镇国将军见浛嫡第三子曰祐椔炅丘王府辅国将军成钹长子曰聪渡阳曲王府镇国将军钟金□冤第五子曰奇氵□疌沈府辅国将军铨鍸第七子曰勋氵□正庆成王长子第六子曰表杜伊府方城王第二子曰訏洌嫡第三弟曰訏温韩府镇国将军徵钤子曰偕洺辅国将军徵铁子曰偕渶徵金□处庶第五子曰偕氵联辽府松滋王第四子曰息錍嫡第二子曰宠洄

○丙申

○实授南京都察院理刑进士刘绅匡翼之为南京监察御史绅湖广道翼之贵州道

○丁酉

○升南京大理寺右寺丞屠勋为大理寺左少卿

○戊戌

○赐代府高苑县主并仪宾柴均周府凭祥县主并仪宾贺增政和县主并仪宾姜朝宗庆府頴土□□郡主仪宾毛伟连山郡主仪宾程通洛安郡主仪宾王宾诰命冠服如制○升云南按察司副使林俊为本司按察使湖广布政司右参议王鼎为广东左参政

○己亥

○调大理寺左寺丞魏璋为九江府同知璋托乡人河西驿驿丞王瑀买女奴瑀以侵盗官钱为东厂缉事者所发并得璋事逮下狱刑部拟赎杖还职 上特命调之外任璋前为御史奸险附势害善既升前职俄有是谪闻者快之 命户部右侍郎吴原之子梦麟为国子监生从其请也

○庚子 诏逮问山西行都司署都指挥佥事陈志坐受军人赂为巡按直隶御史所奏也

○辛丑

○升通政司左参议田景贤为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右寺丞陈璚为本寺左寺丞监察御史王嵩为大理寺右寺丞刑部郎中魏绅为南京大理寺右寺丞

○壬寅○故致仕户部尚书刘昭之子绮为父奏乞赠谥礼部覆奏 上曰刘昭前被劾革太子少保致仕何可复与赠谥此后有乞恩赠谥者须酌其可否奏闻务协公论不许一概滥请仍令礼科记之

○癸卯

○裁革山西大同左右云川玉林天城镇虏阳和高山八卫学校授训导各一员

○先是文华殿书办中书舍人杜昌等奏国初沈度沈粲程南云张弘等皆文华殿书办任至学士卿少卿等官员无定数非各衙门额设须由吏部铨选可比臣等于成化年间蒙取书办升授寺丞等官 皇上即位用科道等官陈言裁革冗官臣等同事中书舍人朱宏蒙照旧供职惟臣等降今职乞照先年沈度等及近年朱宏例复臣原职供事命吏部着详以闻监察御史滕祐劾昌曰臣闻弊之害人国也作于始发者其害浅作于再发者其害深人君之革弊也禁于已发者其力难禁于方萌者其力易成化末年群小用事闾阎贩夫夤缘其请率以传奉得官一时名器大为亏坏 皇上即位之初亟图作新故首革冗官或降职改调外官或照原职闲住或降职供事阙廷其太医院官则敕令科道等官会同考察不才者降黜可用者第为二等以次录用盖别贤否杜奔兢而为长久之道也奈何徐生敢开幸端夤缘祈请以用药有效欺罔 陛下越次升用弊端一开奸宄相庆以致旬日之间中书等官杜昌等遽起觊觎妄引沈度等事例连名具奏乞复原职按杜昌等乃传奉冗员降职供事者也此等官员出自幸途降级存留已为踰分今乃得陇望蜀又求复职夫岂其宜且沈度程南云等皆以绝艺见知 先朝其诗文可以华国其书法可以名世地望贤劳非此辈比而欲与之一例转迁盖由徐生一开端于前是以杜昌等复效尤于后此天下冗员复起之渐也冗员既起则群小满朝成化末年之弊政将复见于今矣伏望将徐生杜昌等执送法司重加发遣今后但有祈请不由吏部推选者及代为祈请之人俱照此例施行其太医院官员缺俱照等第以次升用则王言隆重奸宄屏息可以高拱而治矣 上曰徐生以升用矣其置勿论杜昌等吏部再议处其宜

○吏部尚书王恕复疏乞致仕 上曰卿朝廷老臣克副倚任年数虽高精力未衰不允休致恕再疏以请谓前此为吏部尚书者多不能保有终吉况臣驽下衰老岂无干物议拂圣情之事乞及今得容令以礼致仕为幸 上曰览奏俱悉卿意卿但持正辅朝廷朕心自知勿为过虑

○甲辰修 社稷坛墙及井亭于案

○赐辽府辅国将军宠潓周府镇国将军同鋻辅国将军安瀙安氵□闷安洃安漯辅国将军同鉠安<氵买>安沵安浞晋府奉国将军表<木朔>表棴表椓表榏镇国中尉表木□还沈府奉国将军勋氵□妾勋淈勋渎勋滑诰命冠服如制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卷三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八·脱脱
  卷下·马缟
  第三回 祭天坛雄主告七恨 战辽阳庸帅覆全军·蔡东藩
  五 音乐·陈寅恪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纂修凡例·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六·佚名
  卷八十五·傅恒
  卷五十三·高士奇
  史记集解卷八十一·裴骃
  ●卷四·梁廷枏
  开头的话·邹韬奋
  卷八十九·佚名
  王宠惠·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甄良友·唐圭璋

      词中有“淳熙新政”云云,良友盖为宋孝宗时人。永乐大典卷九千七百六十三湖字韵有朗友岳阳楼过洞庭诗一首。   满庭芳   杲杲重光,遥山耸翠,九天秋气高明。露团仙掌,初月挂前星。帝念吾君父子,亲传授、光启中兴。生

  • ◆刘尚书汶(师鲁集)·顾嗣立

    汶字师鲁,鄜州人。宋鄜王琦六世孙也,父月心,为鄜后,占籍钱唐。汶自冑学以文艺擢高科,由端本堂司经拜西台监察御史,纠劾不避,忤时贵,左迁,累官户部尚书。至正二十三年,命以东南漕事,浮海而出。师鲁以诗鸣,豪迈激昂,极为松乡任士林所

  • 卷六 五十一首·赵崇祚

    欧阳舍人烱 十三首南乡子八首 献衷心一首 贺明朝二首 江城子一首 凤楼春一首和学士凝 二十首小重山二首 临江仙二首 菩萨蛮一首 山花子二首 河满子二首 薄命女一首 梅花一首 天仙子一首 春光好二首 采

  • 卷十五·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十五鄱阳史简编明刘炳春雨轩集四百哀诗【并序】百哀哀耆旧也予以漂泊之踪去国二十有五载及还桑梓登芝山过鲁公亭蔓烟残照莽其为墟因念平生宦游江汉以翰墨之技辱契于缙绅贤士间转盼俯仰多为鬼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徐乾学

    宋纪七【起昭阳作噩正月尽旃防大渊献十二月凡二年】太祖啓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徳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开宝六年春二月丙辰朔棣州兵马殿直傅延翰谋反伏诛 丙申曺州饥漕太仓米二万石赈之 是月髙丽王王昭卒子伷立 三月乙夘朔

  • 卷一百八十六·杨士奇

    永乐十五年三月丁亥朔 上将巡狩北京命礼部定东宫留守事一常朝于文华殿视事其左右侍卫及在京各衙门官员人等启事皆如常仪其在外文武衙门合奏事具奏待报而行一近侍官内使传令旨处分事者所司行之仍具实奏闻一凡摄祭 天

  • 度量类·佚名

    ○张京江遗事京江风度端凝,为清朝第一。故乾隆时翠华南幸,常御书此四字,以颜其闾,父老至今犹传为佳话。殊不知公之生平,固不独以度胜,其器量亦实有大过人者。幼时攻制艺,尝诵公“不患不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节题文,至束股

  • 张后序·丁宗洛

    余与瑶泉,少以志节相励;而其所蕴蓄,恒发之于诗。方瑶泉客连阳时,折屐提壶,非风雨鲜或遑暇。予因授徒里居,不获时相从。然每一诗成,必辗转邮寄,各恣意评击;既定,即互相诩许以为乐。余尝邀瑶泉游静福山,造绝顶,彼此踞一峰,趺坐石上;秋

  • 第十二卷 清举人 (三)·缪荃孙

    [乾隆戊子科] 江宁府 王金健 上元人。 朱 琦 上元人。 陈 筠 上元人。 张善来 江宁人。 涂长发 江宁人。 吴 模

  • 卷之八十八·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十八 传第七十二 扎萨克一等台吉察罕喇布坦列传 察罕喇布坦青海和硕特人姓博尔济吉特祖墨尔根诺顔为博硕克图济农次子父拉察布号墨尔根岱青以罪削扎萨克不立传拉察布子

  • 列传卷第十六 高丽史一百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赵 [*(赵) ]。○赵 字湛若侍中永仁之子。 生一月母亡稍长极哀慕家称孝童。 以荫补官入大学登上舍明宗时登第籍内侍。 博闻强记 练典故。

  • 卷一百十六·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十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西南夷君长【正义在蜀之南】以什

  • ●宋人轶事汇编卷八·丁传靖

    庞籍 刘沆 曾公亮 赵概 张昇 外大父颍公初为黄州参军,谒夏英公。公善相人,谓颍公曰:“吾使相耳,君真相也。”视其手曰:“虽贵而贫,不如吾也。”出其手突如堆阜,曰:“此大富之相也。”后山谈丛

  • 第41章·老子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1)。弗笑,不足以为道(2)。是以建言有之曰(3):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4)。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媮(5),质真若渝,大白若辱(6)。大方无隅,大

  • 卷三·姚舜牧

    <经部,诗类,重订诗经疑问> 钦定四库全书 重订诗经疑问卷三 明 姚舜牧 撰 魏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诗序刺褊也其民机巧趋利由其君俭啬褊急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九·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降三世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六之一  尔时世尊一切如来又复云集。以一百八名。称赞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大转轮王。颂曰。  金刚萨埵大金刚 

  • 魔手·阿加莎·克里斯蒂

    《魔手》是英国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撰写的推理小说。我的朋友,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有人会觉得这是个“无聊的恶作剧”,然后不当一回事,比如说“我”;有人也会愤愤不平,四处跟人家说来着,比如说牧师凯尔特洛普夫妇;有人

  • 李克书·李克

    一卷。周李克 (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李”或作 “里”,古字通用。李克为魏文侯之相。《汉书·艺文志》载儒家 《李克》七篇。佚已久矣。然《文选·魏都赋注》,明引《李克书》三语,最可珍贵;马国翰又从他书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