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费穆传

费穆,字朗兴,代地人。祖父费于,官至商贾二曹令、怀州刺史,赐爵为松阳男。父亲费万继承爵位,官至梁州镇将,去世后追赠为冀州刺史。

  费穆性情刚烈,颇有胆气,涉猎文史经典,喜好功业名位。宣武帝初年,继承父爵,升任为泾州平西府长史。当时的刺史皇甫集,是灵太后的大舅,常倚仗着外戚的身份,干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费穆面色严肃地向他进谏,他也害怕费穆。

  后来,蠕蠕族的首领婆罗门从凉州归降北魏,他的部下因饥饿抢掠北魏边境城镇,朝廷命费穆领旨前去安抚慰问,婆罗门的部下无不归顺。第二年又发生叛乱,进攻凉州。朝廷命费穆为兼尚书右丞、西北道行台,作为别将,前往征讨。他率军到达凉州,蠕蠕族叛兵逃走。他便对部下说:“这些夷族像野兽一样狡猾,遇见我军就逃走。如果不让他们胆破心寒,恐怕我们会被他们弄得疲于奔命。”便挑选精锐骑兵,埋伏在山谷里,派老弱无力的兵卒作外营,以引诱叛兵。敌人的骑兵看到魏军老弱,不大一会儿竞相来攻。这时,伏兵突起,发起进攻,将叛兵打得大败。

  六镇叛乱时,他任别将,隶属都督李崇参加北伐,都督崔暹作战失利,李崇准备班师返回。因朔州是白道的要冲,敌兵的咽喉,如不保全,则并州、肆州都会危急,便决定挑选将领镇守捍御,大家推举费穆。李崇请求朝廷任命他为朔州刺史。不久,改任云州刺史。他招集离散的士兵百姓,颇得大家的称许。北部的州镇都被叛兵攻陷,惟独他坚守的州城得以保全。过了很久援军不到,他便弃城南走,到秀容投奔..朱荣。不久,回到朝廷请求处罚,朝廷下诏原谅了他。孝昌时,他以都督的身份率兵讨平二绛在蜀地的反叛,被封为散骑常侍。后来,妖贼李洪在阳城叛乱,勾结蛮族,朝廷下诏命费穆兼武卫将军,率兵进讨,将他击破。

  ..朱荣率兵向洛阳进发,灵太后调费穆回洛,命他驻扎在小平。..朱荣推举孝庄帝即位,费穆首先投降。..朱荣一向了解他,看到他十分高兴。他暗中劝说..朱荣:“您的人马不超过一万人,是因为拥立新帝,顺应人心的缘故。现在,京城内驻扎着很多军队,朝廷文武百官威势强盛,一旦知道您力量的虚实,必然会产生轻慢的心情。如果不对朝廷中旧有的势力大举镇压,重新树立自己的亲信朋党,恐怕您一北还,越不过太行山朝廷内就会发生变故呀。”..朱荣心里认为他说得很对,于是,发生了在河阴滥杀朝臣的事件。天下人听说后,无不切齿痛恨。..朱荣进入京城,费穆任吏部尚书、鲁县侯,晋封为赵平郡公。朝廷又任命他为侍中、前锋大都督,与大将军元天穆讨伐邢杲。

  这时,元颢率南朝军队占据洛阳,费穆与元天穆已经平定齐地,准备进攻元颢。他带兵围攻武牢关,即将攻克,元天穆北渡黄河,他失去了后援部队,便投降了元颢。元颢因河阴残酷地杀害百官的事是由他引起的,便在提审时责备他,将他处死。孝庄帝平定元颢的军队后回到洛阳,追赠他为侍中、司徒公,谥号为武宣。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一 奚康生 杨大眼 崔延伯·魏收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二·宋濂
  第九十六回 何无忌战死豫章口 刘寄奴固守石头城·蔡东藩
  卷一经一·何良俊
  卷之三百八十七·佚名
  卷之六百五·佚名
  ◎报纸传战将阵亡死而复生·宣南吏隐
  第八卷 明举人 (一)·缪荃孙
  四 寄谕各省督抚学政速行购访遗书并先将购访情形奏覆·佚名
  杨锐传·梁启超
  ●洹词记事抄·李鹗翀
  裴佗传·李延寿
  俞通海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一·杨士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厯代诗话卷四十四·吴景旭

      已集杜陵谱系中  年谱下缺

  • 十、元剧之存亡·王国维

    元人所作杂剧,共若干种,今不可考。明李开先作《张小山乐府序》云:“洪武初年,亲王之国,必以词曲千七百本赐之。”然宁献王权亦当时亲王之一,其所作《太和正音谱》卷首,著录元人杂剧,仅五百三十五本,加以明初人所作,亦

  • 第五十一回 老郎官犯颜救魏尚 贤丞相当面劾邓通·蔡东藩

      却说文帝既赦淳于意,令他父女归家。又因缇萦书中,有刑者不可复属一语,大为感动,遂下诏革除肉刑。诏云:  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过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

  • 卷六十三·宋·蒋一葵

    【江万里】 〔字子远,元人破襄阳时,凿池芝山后圃,扁其亭曰止水。饶州破,赴止水死。〕 马远尝画《三教图》,释迦中坐,老子俨立于旁,孔子乃作礼于前。盖内故令作此以侮圣人也。理宗诏江子远作《赞》,子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弘治十一年六月丙寅朔 丁卯命泰宁候陈璇五军营右哨坐营管操○戊辰虏数入宣府独石马营等处军士前后死者七人伤者二人男妇被虏者十人下巡按监察御史勘问以守备右监丞徐玉都指挥陈雄分守右监丞唐禄指挥穆荣并诸提调管理

  • 卷三·郭居仁

    钦定四库全书 蜀监卷三 宋 郭允蹈 撰 汉诸葛忠武侯北伐 蜀汉建兴五年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阳平沔之北石马或云阳平关北有白马山石当作白字之误也 建兴六年丞相亮出师攻祁山天水南安安定皆降亮与羣下谋之丞

  • 卷二十五·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二十五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晋文公之伯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

  • 移剌窝斡传·脱脱

    移剌窝斡,属于西北路契丹部族。他先是跟从撒八作乱,接受撒八的伪政权,后来杀了撒八,于是拥有了许多兵卒。撒八这个人,起初是招讨司译史。正隆五年(1160),海陵在各道征兵攻伐宋国,让牌印燥合、杨葛征集西北路全部契丹壮丁,契丹

  • 卷之五十五  謇齋瑣綴錄三(明)尹直 撰·邓士龙

    (謇齋瑣綴錄,八卷,明尹直撰。尹直,字正言,江西泰和人。景泰五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明史卷一六八有傳。) 謇齋瑣綴錄三 宣德五年二月,兩朝實錄成。賜監修官太師英國公張輔、少師兼行在吏部尚書蹇義、少保兼太子少傅

  • 提要·杨复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仪礼图          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按仪礼图十七卷仪礼旁通图一卷宋杨复撰复字茂才号信斋福州人郑逢辰为江西漕以所撰仪礼经通解续献于朝是书成于绍定戊子

  • 礼运·姚际恒

    此周秦间子书,老庄之徒所撰,礼运乃其书中之篇名也。后儒寡识,第以篇名言礼,故采之。后来二氏多窃其旨,而号为吾儒者亦与焉,详篇内。诚恐惑世乱道之书也。(卷三九,页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益

  • 商人蒙记品第二十四·佚名

    佛告诸比丘,世尊初成正觉。无量诸天皆悉称赞如来功德。尔时世尊观菩提树王目不暂舍。禅悦为食无馀食想。不起于坐经於七日。欲界无量诸天子等。捧十千宝瓶盛满香水来诣佛所。复有色界无量诸天子。亦捧十千宝瓶盛满香水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七·智旭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七之一古歙门人成时编辑【题对峰禅师血书受戒文后】【刻十二头陀经跋】【血书经品跋(为钜沙弥)】【水心持金刚经跋】【刻较正梵网上下跋】【刻头陀遗教与梵网同帙跋】【寄南开士血书法华经跋】【云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一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一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一行品第二上九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疑结。嫉结。悭结。若处所有爱结系。复有恚结系耶。若有恚

  • 卷第三·佚名

    弘赞法华传卷第三  蓝谷沙门慧详撰讲解第三&middot;唐京师日严寺释吉藏&middot;唐天台山国清寺释灌顶&middot;唐牛头山幽栖寺释法融&middot;唐武丘山寺释智琰&middot;唐襄阳耆阇寺释智技&middot;唐蓝田山悟真寺释慧

  • 天台三圣诗集和韵·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天台三圣诗集和韵序忆五六岁即闻吾乡有闾丘寻丰干礼寒拾事比长入天台国清寺则丰干与寒拾像具存焉方外志亦备载其始末殆非虚事也世传寒拾丰干诸诗或冲澹深粹有陶靖节孟襄阳之风闲或作偈语盍意主于开导世愚

  • 亦玉堂稿·沈鲤

    文别集。明沈鲤著。十卷。沈尝任翰林院(玉堂)掌院学士,归里后以廊庙山林视为一致,故名。原集为王象乾校刻,计正集十卷,续集八卷。明末版片毁于兵燹,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刘榛重辑遗文,合正续稿汇成十卷,内容仅余其

  • 无锡县志·佚名

    臣等谨案无锡县志四卷不着撰人名氏考千顷堂书目有元王仁辅无锡县志二十八卷与此本卷数不符葢别一书也考明史地里志洪武二年四月始改无锡州为县是志古今郡县表末虽止于升无锡县为州然标题实称为无锡县已为明初之制又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