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三十九

  甘文焜子国璧范承谟子时崇马雄镇傅弘烈

  甘文焜,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其先自丰城徙沈阳。父应魁,从入关,官至石匣副将。

  文焜善骑射,喜读书,尤慕古忠孝事。以官学生授兵部笔帖式,累迁礼部启心郎,屡奉使称旨。康熙初,授大理寺少卿,迁顺天府府尹。崇文门榷税不平,疏劾之。廷议令兼摄,文焜曰:“言之而居之,是利之也。”固辞。六年,授直隶巡抚,奏复巡历旧制。单车按部,适保定、真定所属诸县患水灾,疏请蠲岁赋。总督白秉真以赈费浩繁,请听官民输银米。文焜斥廉俸以助。议叙,加工部侍郎。

  七年,迁云贵总督,驻贵阳。时吴三桂镇云南,欲藉边衅固兵权,诡报土番康东入寇,绐文焜移师,又阴嗾凯里诸苗乘其后。文焜策康东无能为,凯里近肘腋,不制将滋蔓,先督兵捣其巢,斩苗酋阿戎。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繇是益惮之。文焜巡历云、贵各府州皆遍。十年,遭母忧,上命在任守制。文焜又遣兵击杀臻剖苗酋阿福。疏乞归葬,许给假治丧。三桂请以云南巡抚兼督篆,令督标兵悉诣云南受节度,而以利啗之,冀为己用。

  十二年,文焜还本官,适撤藩议起。三桂反,杀巡抚朱国治,遣其党偪贵阳。文焜闻变,使族弟文炯赍奏入告,牒贵州提督李本深率兵扼盘江。本深已怀贰,先以书觇文焜意。文焜手书报之,期效张巡、南霁云誓死守,而本深不之顾。本标兵已受三桂饵,纷溃弗听调。文焜度贵阳不可守,令妾盛率妇女七人自经死,独携第四子国城赴镇远,思召湖北兵扼险隘,使贼不北出。十二月丙申朔,癸卯至镇远,守将江义已受伪命,拒弗纳。文焜渡河至吉祥寺,义遣兵围之。文焜望阙再拜,拔佩刀将自杀,国城大呼请先死,夺其刀以刎而还之,尸乃踣,血溅文焜衣。文焜曰:“是儿勇过我!”遂自杀,年四十有二。从者笔帖式和善雅图殉。

  乱平,贵州巡抚杨雍建以文焜治绩及死事状上闻,予优恤。遣其长子宣化同知国均迎丧还京师,使内大臣佟国维迎奠卢沟桥,赠兵部尚书,谥忠果。建祠贵阳,上赐“劲节”二字颜其额。子七,国璧尤知名。

  国璧,字东屏,以任子授陕州知州,改苏州同知,擢山西平阳、浙江宁波知府,名循吏。圣祖南巡,幸杭州,御书朱子诗及“永贞”额以赐。谕曰:“汝父尽节,朕未尝忘,此为汝母书也。”累迁云南巡抚。坐事罢。雍正间,起为正黄旗汉军都统。乾隆三年,授绥远城右翼副都统。复罢。十二年,卒。

  范承谟,字觐公,汉军镶黄旗人,文程次子。顺治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弘文院编修。累迁秘书院学士。康熙七年,授浙江巡抚。时去开国未久,民流亡未复业,浙东宁波、金华等六府荒田尤多。总督赵廷臣请除赋额,上命承谟履勘。承谟遍历诸府,请免荒田及水冲田地赋凡三十一万五千五百馀亩。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府被水,民饥,承谟出布政使库银八万,籴米湖广平粜,最贫者得附老弱例,肩盐给朝夕,全活甚众。并疏请“漕米改折,石银一两。明年麦熟,补徵白粮,以三年带徵。灾重者如例蠲免”。得旨允行。十年,以疾请解职,召还。总督刘兆麒、提督塞白理疏言浙民请留承谟一百五十馀牒,给事中姜希辙、柯耸,御史何元英等亦言:“承谟受事三载,爱民如子,不通请谒馈遗。劾罢贪墨,廉治巨猾,剔除加耗、陋规、私派诸弊。浙民爱戴,深于饥渴。”上命承谟留任。十一年,承谟复疏言湖、嘉两府白粮加耗,多寡不一,请每石加四斗五升为限;又奏蠲温、台二卫康熙九年以前逋赋及石门、平阳未完轻赍月粮:皆下户部议行。

  十月,擢福建总督,疏辞未允,请入觐。十二年七月,至京师,入对。承谟疾未愈,命御医诊视,赐药饵。疾稍差,趣赴官,赐冠服、鞍马。福建总督初驻漳州,至是以将撤藩,命移驻福州。吴三桂反,承谟察精忠有异志,时方议裁兵,承谟疏请缓行。又报巡历边海,欲置身外郡,便徵调防御。事未行而精忠叛,阳言海寇至,约承谟计事。巡抚刘秉政附精忠,趣同行。承谟知有变,左右请擐甲从,承谟曰:“众寡不敌,备无益也。”遂往。精忠之徒露刃相胁,承谟挺身前,骂不绝口。精忠拘之土室,加以桎梏,绝粒十日,不得死。精忠遣秉政说降,承谟奋足蹴之仆,叱左右掖之出,曰:“贼就僇当不远,我先褫其魄!”为贼困逾二年,日冠赐冠,衣辞母时衣,遇朔望,奉时宪书一帙悬之,北乡再拜。所居室迫隘,号曰蒙谷。为诗文,以桴炭画壁上。

  时有部曲张福建者,手刃夺门入,连斩数贼,力竭死。蒙古人嘛尼为伪散骑郎,精忠遣守承谟,感承谟忠义,谋令出走。事泄,精忠将磔之,大言曰:“吾宁与忠臣同死,不原与逆贼同生!”

  十五年,师克仙霞关,精忠将降,冀饰词免死,惧承谟暴其罪。九月己酉朔,甲子夜半,精忠遣党偪承谟就缢。幕客嵇永仁、王龙光、沈天成,从弟承谱,下至隶卒,同死者五十三人。语互详忠义传。旧役王道隆奉遣他出,还至延平,闻变,自刎死。贼焚承谟尸,弃之野,泰宁骑兵许鼎夜负遗骸藏之。十六年,丧还京师。上遣内大臣侍卫迎奠,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谥忠贞,御书碑文赐其家。十九年,精忠伏诛。赴市曹日,承谟子时崇脔其肉祭墓。福建民请建祠祀之,御书“忠贞炳日”扁于楣。承谟所为画壁集,上亲制序。

  时崇,字自牧。以难荫出知辽阳州,迁直隶顺德知府,有惠政。累迁福建按察使。陛辞日,上顾谓群臣曰:“此开国名臣孙,殉难忠臣子也!”四十七年,擢广东巡抚,兼盐政。越二年,擢福建浙江总督。五十四年,入为左都御史。明年,授兵部尚书。命出塞筑莫代察罕廋尔、鄂尔斋图杲尔台站凡四十有七所。又明年,还朝。寻卒。闽人思其德,附祀承谟祠。

  马雄镇,字锡蕃,汉军镶红旗人,鸣佩子。以荫补工部副理事官,历迁左佥都御史、国史院学士。康熙八年,授山西巡抚。未上,改广西。时群盗猬起,构瑶、僮掠梧州、平乐二府,不数月讨平之。累疏请平鹾价,建学宫,定有司边俸,省军粮运费,并罢诸采买累民者,皆得旨允行。

  十二年,吴三桂反。十三年,孙延龄以广西叛应之,围雄镇廨,胁降。时巡抚无标兵,雄镇督家人拒守。密令守备易友亮赴柳州趣提督马雄来援,弗应。雄镇自经,为家人救免,以蜡丸驰疏请兵。延龄诇知之,幽雄镇,置家人别室。三桂使招降,雄镇不为屈。会傅弘烈劝延龄反正,延龄踌躇未决,雄镇得以间遣长子世济赍疏诣京师,友亮导之出,客杨启祥护行,至赣州,江西巡抚董卫国以闻。上遣使护入京,至,授世济四品京卿。居数月,雄镇又具疏陈粤西可复状,付长孙国桢,俾与客朱昉凿垣出。既,又遣州人唐守道、唐正发潜负次子世永出,次第诣京师。又为延龄知,系其孥于狱。雄镇愤自刭,复为贼所夺,幽之别室。

  十六年十月,三桂遣其从孙世琮杀延龄,拥雄镇至贼垒,迫使降,雄镇大呼曰:“吾义守封疆,不能寸斩汝以报国,死吾分也!”贼戕其幼子世洪、世泰怵之,骂益厉,贼杀之,时年四十有四。从者马云皋、唐进宝、诸兆元等九人同时死,妻李,妾顾、刘,女二人,世济妻董、妾苗,并殉。语互详列女传。雄镇尸暴四十馀日,友亮收其骸骨,藁葬焉。

  雄镇被絷三年,日着书赋诗。既死,客孙成、陈文焕乘间脱走,抵苍梧,以所着击笏楼遗稿及汇草辨疑归世济。十七年,弘烈以雄镇死状入告,命议恤。擢世济大理寺少卿。成以举人授同知,文焕授知县。旋又授友亮、守道、正发、启祥游击、守备有差。十八年,世济如广西迎雄镇丧至京师,赠太子太傅、兵部尚书,谥文毅。三桂既平,岁正,上宴群臣,特命世济及陈启泰子汝器至御座前赐酒。世济官至遭运总督,世永历运使;国桢官江南常镇道,督饷入藏,卒于军。

  傅弘烈,字仲谋,江西进贤人。明末,流寓广西。顺治时,以总督王国光荐,授韶州同知,迁甘肃庆阳知府。

  吴三桂蓄逆谋久,康熙七年,弘烈密以告,逮治,坐诬,论斩。九年,上特命减死戍梧州。及三桂反,将军孙延龄、提督马雄以广西叛应之。弘烈欲集兵图恢复,阳受三桂伪职,入思州、泗城、广南、富川诸土司,历交阯界,募义军得五千人,遂移檄讨贼,从尚可喜军规肇庆。三桂甚惎之,使马雄如柳州害其家百口。弘烈说延龄反正。镇南将军觉罗舒恕军赣州,弘烈密致书言延龄妻孔四贞,定南王有德女,未忘国恩,延龄可招抚。又致书奉诏招抚督捕理事官麻勒吉,言王师速进南安,弘烈自韶州策应,则两粤可定。舒恕、麻勒吉先后以闻,上嘉其忠诚,授广西巡抚、征蛮灭寇将军,俾增募义兵,便宜行事。

  弘烈克梧州,下昭平、贺、郁林、博白、北流、陆川、兴业诸州县,进复浔州,遣平乐知府刘晓赍疏上方略。论功,加太子少保,并加晓参议道。当是时,马雄据柳州,三桂诸将分据平乐、南宁、横州,势汹汹。弘烈虽屡捷,惟新军缺炮马,假于尚之信,弗应。吴世琮既杀延龄,陷平乐,袭弘烈梧州,弘烈击败之。十七年,与将军莽依图围平乐,战失利,弘烈与互讦。诏谓弘烈兵未支俸饷,奋勇收复诸路。莽依图自平乐退贺县,又言粮乏,再退梧州,使弘烈所复郡县尽弃于贼,因饬莽依图图效。弘烈督兵进,贼数万渡左江,弘烈战败。贼陷藤县,逼梧州。十八年,之信军至,弘烈分兵水陆,乘贼攻城时三面夹击,贼溃走,遂下藤县,克平乐,进复桂林。

  弘烈密疏言延龄旧部宜善为解散,又言之信怙恶反覆,当早为之所。马雄死,子承荫仍附三桂,受伪封怀宁公,诡言乞款附,弘烈许之,为疏闻。诏授承荫昭义将军统其众。弘烈规取云、贵。十九年二月,次柳州,承荫期弘烈会议,弘烈至,承荫以其众叛,袭破其营,执送贵阳。世璠诱以伪职,弘烈曰:“尔祖未反时,吾已劾奏,料汝家必为叛逆。汝敢以此言污我邪?”世琮百计说之,骂益厉。十月辛丑,遇害。十一月,征南将军穆占复贵阳,收遗骸,以死状闻,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谥忠毅。二十二年,允广西巡抚郝浴请,建双忠祠于桂林,祀弘烈及马雄镇。

  论曰:方诸藩盛强,朝廷所置督抚,势不足以相抗。文焜虽与三桂分疆而治,所部贰于三桂久矣。若承谟之于精忠,雄镇之于延龄,皆同城逼处,惟以身殉,无他术也。弘烈异军特起,又与莽依图相失,势孤,遂困于承荫。要其忠义激烈,作士气,怵寇心,皆不为徒死者。呜呼,烈已!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九·列传第二百三十八·世家二·脱脱
  卷四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十·儒林一·脱脱
  卷一百五十一 志一百二十六·赵尔巽
  ●卷十五·邵伯温
  卷第二百三十八·胡三省
  卷一百七十五·杨士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八·阿桂
  序·鲍彪
  司马皇后传·令狐德棻
  韦叔夏传·刘昫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八·王世贞
  第十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吕思勉
  徐良·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八十·彭定求

        卷780_1 【春台晴望】郑蕡   追赏层台迥,登临四望频。熙熙山雨霁,处处柳条新。   草长秦城夕,花明汉苑春。晴林翻去鸟,紫陌阅行人。   旅客风尘厌,山家梦寐亲。迁莺思出谷,鶱翥待芳辰。   卷780_2 【天骥

  • 卷二·王昶

    铁铉一首 莫璠二首 李祯一首 王直一首 徐有贞一首赵迪一首 戴琏一首 商辂一首 聂大年三首 王越一首张宁一首 汤允勣一首 李东阳一首 姚绶一首 沈周一首桑悦一首 章懋一首 吴宽一首 王鏊一首 吴洪一首

  • 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七刘长卿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後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巴尉会有为之

  • 花部农谭·焦循

    清 焦循梨园共尚吴音。&ldquo;花部&rdquo;者,其曲文俚质,共称为&ldquo;乱弹&rdquo;者也,乃余独好之。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覩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其《琵琶》、《杀狗》、《邯郸梦》、《一捧雪》十数本

  • 國語卷第十·韦昭

      晉語四   1 公在狄十二年〔一〕,狐偃曰:「日,吾來此也〔二〕,非以狄為榮,可以成事也〔三〕。吾曰:『奔而易達〔四〕,困而有資,〔五〕休以擇利,可以戾也〔六〕。』今戾久矣,戾久將底〔七〕。底著滯淫〔八〕,誰能興之〔九〕?

  • 内篇 摸拟第二十八·刘知几

      夫述者相效,自古而然。故列御寇之言理也,则凭李叟;扬子云之草《玄》也,全师孔公。符朗则比迹于庄周,范晔则参踪于贾谊。况史臣注记,其言浩博,若不仰范前哲,何以贻厥后来?   盖摸拟之体,厥途有二:一曰貌同而心异,二曰貌异而

  • 卷第十六·徐鼒

    己丑、我大清顺治六年(一六四九)春正月(明永历三年、鲁监国四年)庚申朔,明桂王在肇庆府,大雷雨风雹,免朝贺。明监国鲁王次福宁之沙埕。丁卯(初八日),李成栋杀明宣忠伯王承恩。承恩,大兴人;世袭锦衣指挥。建阳之使,彭鸣京愿为之用;田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六·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十六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如淳曰滇音颠颠马出其国也】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卭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韦昭曰邑名也】北至楪

  • 附载·郭畀

    至大戊申十一月十五日,客长兴。访钦察公,出宣和御府黄居采《雪雀图》,用双幅绢画,角上添金龙,长可六七寸,围葫芦御书,并内府图画二印。雪树数株,冻雀上下,下复作二,真奇物也。十一月廿四日己卯,陈元善来,约文卿及予到其家,观苏

  • 卷一百七十二·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考课宋仁宗时张方平上论考功之法状奏曰臣闻三考黜陟着于虞典三年比校具于周官在汉则京房创考功之法在魏则刘劭立都官之制杜预泰始之格则委乎达官以考所统崔鸿延

  • ●皇朝通典卷六十五·佚名

    樂三 ○樂三 (臣)等謹按杜典所列十二律五聲八音旋宮相生諸門皆以闡發樂律精微然自漢唐以來誤以絃音度分牽合管音遂致陰陽紊雜我朝考訂中聲定清濁分均之法一洗千古相沿之謬茲所登載與杜典所列迥乎不同昇平制作天地為昭遠

  • 卷九·佚名

    尚益王童名:思五郎金。康煕十七年戊午十月二十五日降誕。父:尚純王母:聞得大君加那志,童名思戸金,號義雲。妃:聞得大君加那志,童名思眞鶴金,號坤宏。【毛氏具志川親方盛昌女,始稱野嵩按司加那志。康煕十九年庚申八月十七日生,乾

  • 卷一百二十八·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二十八宋 陳祥道 撰行以肆夏趨以采薺之儀書傳曰天子左五鍾右五鍾出撞黄鍾右五鍾皆應然後太師奏登車告出也入撞蕤賓左右鍾皆應然後少師奏登堂就席告入也【先儒謂比十二辰

  • 卷四十五·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四十五    元 郑玉 撰 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 齐为鄎故国书高无?帅师伐我及清季孙谓其宰冉求曰齐师及清必鲁故也若之何求曰一子守二子从公御诸竟季孙曰不能求曰居封疆之闲季孙告二

  • 须摩提女经·佚名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王舍城中。有一长者。名阿那邠池。有一女名曰须摩提。此女久殖妙因。天殊奇特。受佛高行静心玄室。尔时满富城中有满财长者。远涉诸国募求精婇。因入舍卫城与邠池相见。披释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八·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紹興府象田語錄崇禎三年,庚午冬,結制,小參。「春已暮,落花紛紛下紅雨,南北行人歸不歸?千林萬林鳴杜宇,我無家兮何處歸?十方剎土奚相依。『老夫有個真消息,昨夜三更月在池』,此先象田梵卿禪師上堂語也。山僧今日拈

  •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佚名

    官修。记述清开国初期史事的官修编年体史料长编。四卷。清太宗时期编纂。1932年北平故宫博物院铅印本。该书详述太祖一生中的重大活动,对清朝入关前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民族多有涉及,材料比较真切,是研

  •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佚名

    1卷。清行植说。收序、上堂、小参、示众、颂古、佛事、行实、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