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三

居士传二十三

张平叔传

张平叔。初名伯端。後改名用诚。号紫阳。天台人也。熈宁中游蜀。遇刘海蟾授以丹法。久之洞彻法源。作悟真内外篇。序云。人之生也。皆缘妄情而有其身。有其身则有患。若无身。患从何有。夫欲免夫患者。莫若体夫至道。欲体夫至道。莫若明夫本心。故心者道之体也。道者心之用也。人能察心观性。则圆明之体自现。无为之用自成。不假施功。顿超彼岸。此非心境朗然神珠廓明。则何以使诸相顿离纤尘不染。心源自在决定无生者哉。然使明心体道之士。身不能累其性。境不能乱其真。则刀兵乌能伤。虎兕乌能害。巨焚大浸乌足为虞。达人心若明镜。监而不纳。随机应物。和而不唱。故能胜物而无伤也。此所谓无上至真之妙道也。原其道本无名。圣人强名。道本无言。圣人强言耳。然名言若寂。则时流无以识其体而归其真。是以圣人设教立言以显其道。奈何此道至妙至微。世人根性迷钝。执有其身而恶死悦生。故卒难了悟。黄老悲其贪着。乃以修生之术。顺其所欲。渐次导之。以修生之要在金丹。金丹之要在神水华池。故道德.阴符之教得盛行於世矣。然其言隐而理奥。学者虽讽其文而莫晓其义。若不遇至人授之口诀。纵揣量百种终莫能着其功而成其事。余向己酉岁於成都遇师授丹法。自後三传於人。三遭祸患。皆不逾两旬。乃省前过。自今以往常箝口结舌。无敢复言矣。此悟真篇中所歌咏大丹药物火候细微之旨。无不备悉。好事者夙有仙骨观之。则智虑自明。此乃天之所赐。非余之輙传也。如其篇末歌颂谈见性之法。即上之所谓无为妙觉之道也。然无为之道。齐物为心。虽显秘要。终无过咎。奈何凡夫缘业有厚薄。性根有利钝。纵闻一音纷成异见。若有根性猛利之士见闻此篇。则知余得达摩诸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万法也。如其习气尚余。则归中小之见。亦非余之咎矣。外篇偈颂三十三首。文多不录。录其无心颂云。堪笑我心。如顽如鄙。兀兀腾腾。任物安委。不解修行。亦不造罪。不曾利人。亦不私己。不持戒律。不拘忌讳。不知礼乐。不行仁义。人间所能。百无一会。饥来吃饭。渴来饮水。困则打睡。觉则行履。热则单衣。寒则盖被。无思无虑。何忧何喜。不悔不谋。无念无意。此生荣辱。逆旅而已。林木栖鸟。亦可为比。来亦不禁。去亦不止。不避不求。无赞无毁。不厌丑恶。不羡善美。不栖静室。不远閙市。不说人非。不夸己是。不厚尊官。不薄贱稚。亲爱冤讐。大小内外。哀乐得丧。钦侮险易。心无两覩。坦然一揆。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後应。迫而後起。不畏锋刃。焉怕虎兕。随物称呼。岂拘名字。眼不就色。声不来耳。凡所有相。皆属妄伪。男女形声。悉非定体。体相无心。不染不碍。自在逍遥。物莫能累。妙觉光圆。映彻表里。包褁六极。无有遐迩。光兮非光。如月在水。取舍既难。复何比拟。了兹妙用。迥然超彼。或问所宗。此而已矣。年九十一坐趺而化。用茶毗法。得舍利千百。大者如芡实。色皆绀碧。至淳熈中甞一还家。踞上席与家人语化後事甚悉。时其孙不在。及归则已远去矣。其弟子有王邦叔者。从平叔九年。不知入道之要。一日至罗浮观。平叔问曰。子从我久矣。而不求道何也。曰非敢然也。自揣愚昧。恐无分耳。平叔曰。噫。道在我心。人人有之。贤者不加多。愚者不加少。如子言。是自蔽其明也。可哀也哉。邦叔涕泗交颐。拜不能起。平叔曰。子姑退而深思之。有所觉急来告我。邦叔辞去。入室静思。至夜。平叔往省之。邦叔启户出。平叔笑曰。吾一寻汝便见头面。汝固有之物寻之不得。何也。遂灭所执烛而去。邦叔大窘。坐至五更大悟。通体汗流。待旦呈颂曰。月照长江风浪息。鱼龙遁迹水天平。个中谁唱真仙子。声满虗空万籁清。平叔览之问曰。谁唱谁听。邦叔再颂曰。莫问谁。莫问谁。一声高了一声低。阿谁唱。阿谁听。横竪大千说不尽。先生有意度迷津。急撞灵台安宝镜。镜明澄静万缘空。百万丝条处处通。斗转星移人睡定。觉来红日正当中。平叔遂出金丹图授之。止於罗浮。後三十年坐逝(天台志.悟真篇.青华秘文)。

知归子曰。世之学仙者往往执幻为真。从空觅有。迷失真常。历诸尘劫。首楞严经呵之切矣。平叔虽志慕金丹。其所论撰往往契西来大意。於老氏之徒可谓具正知见者。予故表而出之。

汪大绅云。予甞略观其书。盖在佛老门中能真实践履者。然以明眼人观之。得毋坐在闺合中做功课者乎。

猜你喜欢
  卷第七十七·佚名
  卷第七·永觉元贤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二·湛然
  卷首·心圆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目錄·明雪
  卷第九十六·霁仑超永
  卷第四·函昰
  一字寄特佛顶经卷上·佚名
  卷第十二·道原
  大乘北宗论一卷·佚名
  贤劫经卷第三·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四·佚名
  ○发愿文第十·玄觉
  四谛论 第三卷·佚名
  万善同归集卷上·延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章良能·唐圭璋

      良能字达这,丽水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除著作佐郎。庆元六年(1200),枢密院编修官。嘉泰元年(1201),为起居舍人。开禧元年(1205),宗正少卿。三年(1207),直舍人院除直学士院。嘉定元年(1208),试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又为御史中丞。嘉

  • 卷三十四·阮阅

      ●卷三十四·伤悼门  长庆四年,退之为吏部侍郎,薨于静(靖)安里第。李翱《行状》载属纩之语云:“伯兄德行高,晚(晓)〔方药,食必视《本草》〕年止四十二。某位为侍郎,年出伯兄十五岁,且获终于牖下,幸不失大节以下

  • ●卷四·赵翼

      ○白香山诗  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试平心论之,诗本性情,当以性情为主。奇警者,犹第在词句间争难斗险,使人荡心骇目,不敢逼视,而意味或少焉。坦易者,多

  • 别集·罗椅

    钦定四库全书 放翁诗选别集 五言 顷岁从戎南郑屡往来兴凤间暇日追忆有赋 昔戍蚕丛北频行凤集南烽传戎垒密驿送客程贪春尽花犹拆云低雨半含种畲多菽粟艺木杂松楠妇汲惟陶器民居半草庵风烟迷栈阁雷霆起湫潭城郭秦风近

  • 卷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二十千秋节有感二首【洙曰按唐纪宗以八月五日生宴百官于花蕚楼下百官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以下献镜及子露囊○大歴四年秋至冬潭州作】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先朝常宴防壮

  • 卷四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十四中元类五言古七月十五日题章敬寺   【唐】德 宗招提迩皇邑复道连重城法筵防早秋驾言访禅扄尝闻大仙教清净宗无生七物匪吾宝万行先求成名相既双寂繁华奚所荣金风扇微凉逺烟

  • 虚舟集巻五·王偁

    (明)王偁 撰○七言律诗登无诸钓龙台懐古髙台逺枕大江流江上云屏宿霭收才子挥毫春作赋商人醉酒晚移舟空潭龙去山河改古殿云寒剑戟愁莫向此中多感慨汉家陵树已千秋留别梅溪诸友凉风才动芰荷衣却忆青山赋独归近别慈亲温省

  • 列传第六十八 夷貊上·李延寿

    海南诸国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相去或四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其西与西域诸国接。汉元鼎中,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百越,置日南郡。其徼外诸国,自武帝以来皆朝贡。后汉桓帝世,大秦、天竺皆由此道遣使贡献。及吴孙

  • 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九十五·柯劭忞

      哈剌哈孙 不忽木 回回 巙巙   哈剌哈孙,斡剌纳儿氏,太祖功臣乞失里黑之曾孙也。祖博理察,父囊家台,并见《乞失里黑传》。   哈剌哈孙威重,不妄言笑,善骑射,尤雅重儒术。至元九年,世祖录勋臣后,命掌宿卫,袭号答剌罕。

  • 第一回 遍地金沙·德龄

    春天,桃花象争妍斗胜地在北平城内外,到处开放着;一阵风过,落花满地,仿佛是辅上了一条绯色的地毯一样;空气中,随时可以闻着一股浓烈的香味。  某一条街上,遍地辅着金子一般的黄沙,大队的人马,浩浩荡荡地在前进。行列极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三月辛丑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长宁伯周大经祭 裕陵○升工部左侍郎陶尚德为南京刑部尚书巡抚辽东右副都御史江东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诏发太仓银四千三百两赈上林苑蕃育等署饥民

  • 尚史卷五·李锴

    本纪四周本纪太王 王季 文王太王者是为古公亶父组绀诸之子后稷弃之裔也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别有本传见唐虞诸臣 史记】子曰漦蠒漦蠒生叔均山海经叔均始作牛耕叔均又数世生不窋【吕梁碑】史记后稷

  • 中兴小纪卷十九·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五年秋七月壬申朔上谓赵鼎曰内侍亦有动人者如军器所初縁内侍李至道措置有法至今整齐至道左右手筹计不差毫厘是亦人妖尔鼎曰惟其精敏如此便非国家之福 丙戌都督张浚以知徐州何洋所条屯田利害来上癸巳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一 列传二百一·纪昀

    列传宋 【一百四】○宋一百四王霆高定子 高斯得张忠恕 唐璘王霆高定子高斯得张忠恕唐璘△王霆王霆字定叟东阳人少有奇气试有司不偶去就武举嘉定四年中绝伦异等乔行简考艺别头喜曰吾为朝廷得一帅才矣授承节郎从 鄂帅

  • 王琨传·萧子显

    王琨,琅笽临沂人。祖父王荟,晋朝任卫将军。父亲王怿,不聪慧,与侍婢生王琨,名为昆仑。王怿后来娶南陽乐玄的女儿,无子,改王琨名字,立为子嗣。王琨少时拘谨笃重,为堂伯父司徒王谧所喜爱。宋朝永初年间(420~422),武帝因其娶了桓修女

  • 春秋简书刊误卷二·毛奇龄

    闵公一条僖公三十二条文公二十二条宣公十五条成公十五条 襄公三十七条昭公四十四条定公二十一条哀公十一条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闵公【一条】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元年】落公谷作洛僖公【三十二条】邢迁于夷仪【元年】

  • 卷十一·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十一皇极经世书五观物外篇上【邵伯温曰康节先君既捐馆门弟子记其平生之言合二卷虽以次笔授不能无小失然足以发明成书者为多故名之曰观物外篇○张氏崏曰先生观物有内

  • 中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二九)舍梨子相应品大拘絺罗经第九(初一日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加兰哆园。尔时。尊者舍梨子则于晡时从燕坐起。至尊者大拘絺罗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尊者舍梨子语尊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