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回 晓谕各国

(二手下同杂上)

(排子)

(杂曰)小王姬辇,奉了兄王之命,下召一十七国往临潼赴会。到过一十五国,还有吴楚未到。来!(手下白)有!(杂白)押表前行!

(排子下)

(生上)

【引】鄂楚封江管九郡,乐享安宁。孤楚平王,镇守楚邦。

内侍!(太白)有!(生白)闪放龙门!(太白)闪放龙门!(内白)天子诏下!(太白)天子诏下!(生白)看香案!(同上)

(杂白)天子诏下!(生白)万岁!(杂白)周天子设下临潼大会,命一十七国不许多带人马,只带文武二官,精壮兵丁五百名,立秦邦为首。谢恩!(生白)万万岁!有劳千岁捧旨前来!(杂白)岂敢?还有吴国未到。(生白)奉送!

(杂下)

(生白)且住!我想此番临潼赴会,必是穆公之计。内侍!宣太师伍奢上殿。(太白)宣太师伍奢上殿!(末上白)忽听千岁宣,忙步上龙廷。老臣见驾!主公千岁!(生白)赐坐!

(末白)谢坐!宣臣上殿,有何国事议论?(生白)方才周天子诏下,请孤临潼赴会,我国把何人保孤前去?(末白)臣保养由基前去!(生白)养由基年迈,怎么去得?(末白)他虽年迈,日吃斗米,也不为老。(生白)老太师回府,另选别将保孤前去。(末白)请驾!(生下)(末白)此番赴会,必是穆公之计,我保养由基,主公又嫌年迈了。把什么人保驾?且回府去,再作道理。打道回府!(手下白)哦!

(下)

(小生上)

(白)英雄志气,韬略谁能比?在下伍员,父亲伍奢,上朝未回,独坐书房,困倦,不免把战册细观一番!

(唱)自幼生来文武能,未知何日保朝廷?

(末上)

(唱)愁锁双眉忧国政,缺少擎柱报效人。

(小生白)孩儿拜揖!(末白)坐下!(小生白)告坐!(末白)哎!(小生白)爹爹上朝回来,为何面带忧容?(末白)周天子召下临潼大会,我保你师父养由基,主公嫌他年迈了,无人保驾,故尔忧闷。(小生白)爹爹何不等孩儿保驾前去?(末白)平王屡次有诏,叫你做官,你却不愿;此番赴会,非当儿戏。(小生白)爹爹不知,孩儿在后花园中跑马射箭,偶遇云游道人,教孩儿兵法武艺,有万夫不挡之勇。(末白)为父不信。(小生白)爹爹不信,待孩儿披挂起来,与父亲观看。(末白)好!披挂起来!(小生白)得令!

(唱)我若保驾把西秦进,杀一个山川草不生。(下)

(末唱)伍员说话心自忖,莫非自家武艺精。他有神人相传艺,我观形容八九分。倘若赴得临潼会,不枉伍家有后代人。

(小生上)

(唱)将□披挂英雄领,[豹]尾钢鞭手中存。大堂略把雄威逞,儿可保驾进西秦。

(末唱)你父是英雄儿好汉,将门生下将门根。卸了铠甲把朝服换。为父(校记:“父”,原文作“君”。)带你见圣君,倘若保主把西秦进,一十八国传儿名。(下)

(生上)

(白)家贫出孝子,国乱见忠臣。

(末上)

(白)丹心扶明主,威威报国臣。参见千岁!(生白)老太师可有能将保孤前去?(末白)满朝无人,臣子伍员可以保驾前去。(生白)伍员,孤家屡次有诏,叫他做官,他却不愿。此番赴会,非当儿戏。(末白)臣见他武艺精通,可以保驾前去。(生白)宣他上殿!(太白)伍员上殿!

(小生上)

(白)父是擎天柱,儿是架海梁。伍员见驾!(生白)伍员,你可能保孤临潼赴会?(小生白)能保千岁赴会。(生白)我国把什么宝贝前去?(末白)去至那厢,臣自有宝。(生白)校场点兵伺候。(同白)领旨!(下)(四王子、手下上,排子,外白)孤郑庄公!(付白)孤魏灵公!(夫白)孤卫禧公!(丑白)孤齐景公!(外白)众位皇兄御弟,周天子诏下,命你我往临潼赴会,众将!(手下白)有!(同白)起兵!(手下白)哦!(排子)来此红雀(校记:“雀”,原文作“崔”。)山。(同白)列开旗门!(外白)众位皇兄御弟!(同白)皇兄!(外白)红雀(校记:“雀”,原文作“崔”。)山的柳展雄,乃是周朝的太岁,杀上邦推国不让,杀下邦让位不坐,今日挡住山口,你我怎生过去?(同白)我等走别山而去。(外白)往西秦要打此山经过,难道飞上天去不过?(同白)依皇兄便怎样?(外白)我等暂且安营下寨,再作道理。(同白)请!(下)

(四手下,净上)

(白)霸占山冈,自立为王。(手下白)报众王子!山下扎营!(净白)吓,好胆大的狗头,丢下买路钱,放你过去!

(四王子上)

(白)住了!我等奉周天子之命经临潼赴会,你敢放肆?(净白)放马过来!(杀下,四王子上白)贼势滔天,重兵围困雀(校记:“雀”,原文作“崔”。)山!(手下上白)报!柳展雄要众位王爷献宝!(外白)你对他说,过了三日我等自有宝献上!(手下白)哦!(同白)皇兄!三日后无宝便怎样?(外白)等吴楚两国兵到,恐有能人退得柳展雄也未可知。(同白)好!请!(下)

(二回终)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八·彭定求
  无际道人·唐圭璋
  ●頥山诗话原序·安磐
  诗本音卷一·顾炎武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邱瑞吾
  第十三出 花楼春宴·王世贞
  第四折·朱凯
  二集卷六十六·乾隆
  卷七十二·王奕清
  卷第三·陈与义
  卷三·郭知达
  卷三十八·陈焯
  巻三·李蓘
  卷七百四十六·佚名
  刘辰翁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云樵唱集附録·王恭

    皆山樵者传闽有高士王皆山氏生当方内承平时豹林谷之隠者其人中虚外夷铲锄城府博学强记貌甚伟言甚文礼甚度解饮酒尤善歌诗有白云樵唱等集壮年落魄不羁未为世用自治城来樵于长乐之筹岭董岩太常六平诸峰凡舟崖翠壁靡不登

  • 卷133 ·佚名

    黄庭坚 次韵春游别说道二首 青春倚江阁,万象客愁中。 江水不胜绿,檐花无赖红。 欹斜半帘日,留滞一帆风。 携手离筵上,清樽不易空。 黄庭坚 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 迎新与送故,渠已不

  • 卷四百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九长孙佐辅长孙佐辅德宗时人其弟公辅为吉州刺史往依焉其诗号古调集今存十七首拟古咏河边枯树野火【一作人】烧枝水洗根数围孤树【一作枯朽】半心存应是无机承雨露却将春色寄苔痕别友

  • 列传第二十一 张裕·李延寿

    茂度仕爲宋武帝太尉主簿、扬州中从事,累迁别驾。武帝西伐刘毅,北伐关洛,皆居守留任州事。出爲都督、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绥静百越,岭外安之。元嘉元年,爲侍中、都督、益州刺史。帝讨荆州刺史谢晦,诏益州遣军袭江陵。晦平,西

  • 卷八十·列传第十·脱脱

        张俭 邢抱朴 马得臣 萧朴 耶律八哥   张俭,宛平人,性端悫,不事外饰。统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调云州幕官。故事,车驾经行,长吏当有所献。圣宗猎云中,节度使进曰:“臣境无他产,惟幕僚张俭,一代之宝,愿以为献。”先

  • 青山跋·川口长孺

    台湾纪事三卷,记明人郑成功事也。成功者,芝龙之子,而其母乃我平户之产也。芝龙之客平户,娶以为妻,生成功。及芝龙事明,身致富贵,使人迎成功及其母。既而芝龙降清,成功不从。方清兵之陷泉州,军民皆溃,成功母独不屈而死。夫以孱弱

  • 卷之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萧宝夤传·魏收

    萧宝夤,字智亮,萧鸾的第六个儿子,萧宝卷的同母弟弟。萧鸾窃居皇位之后,封萧宝夤为建安王。宝卷继位后,任命他为车骑将军、开府,领石头城戍守军事。宝卷昏愦狂虐,其直后刘灵运等人谋求奉立萧宝夤,秘密派人报告宝夤,宝夤答应了这

  • 杨文忠三録巻四·杨廷和

    明 杨廷和 撰视草余録正徳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拟廷试防问付陈文书严呈上未久陈复持囘仓皇言驾崩矣予闻之惊悸失措私念危急时天下事须吾辈当之惊悸何为即语陈曰请众太监啓太后取兴长子来继承大统莫错说了话须防魏司礼英

  • 卷三十一·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三十一宋 徐天麟 撰职官一上公【四辅师友附】太师【臣天麟按沈约宋书云汉制保傅在三公上号曰上公】太师古官平帝元始元年初置位在太傅上【百官表下同】太傅太傅古官高后元年初置金印紫绶後省

  • 律吕阐微卷七·江永

    婺源江永撰旋宫按礼运曰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爲宫也谓十二律皆迭爲宫宫者一钧之主也毎一律爲主则商角徴羽变宫变徴或用倍或用半或在后或在前各有当用之律与之相比而成钧调也欲眀旋宫之理当先知清浊高下有倍有半之理朱载

  • 卷五·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五   明 季本 撰卫风说见邶风淇奥经防曰卫人美武公之德也孔氏谓武公在幽王时已为卿士然犹未以其诗断为幽王时作也华谷严氏始定为幽则恐幽王暴虐至于杀身武公于此略不见有庇君匡国之效

  • 目录·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三十卷 宋 李遵勖敕编福州开元禅寺住持传法赐紫慧通大师 子一谨募众缘。恭为今上 皇帝。祝延 圣寿。文武官僚。资崇 禄位。圆成雕造 毗卢大藏经板一副。旹绍兴戊辰闰八月 日  

  • 一得一失·佚名

    南泉普愿禅师问一学僧道:“夜来好风?”学僧:“夜来好风。”南泉:“吹折门前一颗松。”学僧:“吹折门前一颗松。”南泉禅师转身又问旁边站立的侍者道:“夜来好风

  • 卷第二十三·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二十三目录 大鉴下第十五世 · 黄龙清禅师法嗣十八人 ·长灵守卓禅师 ·上封本才禅师 ·法轮应端禅师 ·百丈以栖禅师 ·博山子经禅师 ·黄龙德逢禅师 &midd

  • 野庙碑·陆龟蒙

    晚唐陆龟蒙撰。讽谕散文,收入《甫里先生文集》。文章寓讽刺于议论之中,运用映衬类比的手法,借题发挥,别开生面。文中先是叙述“碑”的由来以及为野庙作碑文的缘起,接着具体描述迷信的农民制造的各式各样的土木偶像,农

  • 秦汉史·吕思勉

    秦汉历史研究专著。吕思勉著。开明书店1947年初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再版。香港太平书局翻印本流传亦较广。分上下两册,凡20章126节,约60万字。上册是秦汉政治历史,分列12章79节,以纪事本末体叙述自秦始皇26年(前2

  •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佚名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即《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一品,咒内间诸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