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怜真班传
亦怜真班,西夏人。父名暗伯,效忠于世祖,任知枢密院事。
亦怜真班禀性刚正,举止有礼。仁宗召见,令入宿卫。延..六年(1319),破格提升为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至治二年(1322),调同知通政院事,升为虎符唐兀亲军都指挥使。泰定初年(1324),迁升为资善大夫、典瑞院使。天历二年(1329),选为太子家令,不久升资政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侍御史仍兼指挥使。至顺初年(1330),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调任功德使兼指挥使。其后出任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尚未启程赴任,改为翰林学士承旨。元统、至元之间,伯颜为丞相,专权跋扈,恼恨亦怜真班不对他阿谀奉承,调他出朝为江南行台御史大夫。不久,又杀害其子答里麻,贬亦怜真班到海南,直到伯颜违法事败露后,才召还回朝。
至元六年(1346),拜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他将朝野内外一些廉能之官选为御史,故为当时人称赞不已。转为宣政院使,出任甘肃行省平章政事。在甘肃任职期间,平息西羌之入侵,使百姓生命财产得保安全,人民立碑歌颂他的政绩。召还回朝,为银青荣禄大夫、知枢密院事,管理太医院。不久加金紫光禄大夫,再任命为御史大夫、知经筵事兼宣忠斡罗思扈卫亲军指挥使。
太师马札儿台与其子丞相脱脱已被贬谪在外,当时在朝执政宰相为右丞相的别儿怯不花,要进一步陷害他们,亦怜真班极力反对,认为父子二人在官时并无大过,为何要置他们于死地。但朝廷并未听从他的谏阻。他给皇帝讲经说史时详细缜密,故每读译经史都受到顺帝的称赞。监察御史弹劾当朝宰相,顺帝不听。亦怜真班也反复指出宰相的错误,因而得罪了皇帝,使他出京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后拜为湖广行省左丞相,又召回京任知枢密院事。至正十一年,颍州、亳州一带人民起义,朝廷派兵镇压,因军纪不严,致遭失败。亦怜真班多次向执政宰相提出建议,均未被采纳,于是出京任江浙行省左丞相。十二年调任江西行省左丞相。
蕲州、黄州一带白莲教起义,攻陷饶州。饶州之安仁、龙兴两县人民响应。亦怜真班出兵安仁,招降义军,凡来降者给于重赏,不降者命其子哈蓝朵儿只与江西左丞火你赤等纵火攻散。余干久为义军根据地,这时也闻风降顺。原先,江西行省平章政事道童实行宽容政策,使军民防御松懈。亦怜真班来江西后,风气一新,威声大振,有些起义军归附朝廷。
至正十四年(1354)八月,亦怜真班病逝。朝赠推忠佐运正宪秉义同德功臣,追封齐王,谥忠献。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三 皇祐四年(壬辰,1052)·李焘 ●卷上·江休复 ◎民政一·徐天麟 读礼通考卷二十八·徐乾学 卷八十六·国朝·蒋一葵 名山藏卷之四十九·何乔远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六·佚名 绥寇纪畧卷十一·吴伟业 一九四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办理遗书情形及查出屈大均等悖逆书籍折·佚名 跋·曹履泰 魏征传·欧阳修 卷七十四·杨士奇 书録卷下·董史 三十九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