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一

  南北朝饋獻禮物

  契丹賀宋朝生日禮物

  宋朝皇帝生日,北朝所獻:刻絲花羅御樣透背御衣七襲或五襲,七件紫青貂鼠翻披或銀鼠鵝項鴨頭納子,塗金銀裝箱,金龍水晶帶,銀匣副之[一],錦緣帛皺皮鞾,金玦束皂白熟皮鞾鞵[二],細錦透背清平內製御樣、合線摟機綾共三百匹[三],塗金銀龍鳳鞍勒、紅羅匣金線方韉二具,白楮皮黑銀鞍勒、氈韉二具,綠褐楮皮鞍勒、海豹皮韉二具[四],白楮皮裹筋鞭一條[五],紅羅金銀線綉雲龍紅錦器仗一副,黃樺皮纒楮皮弓一,紅錦袋皂雕翎羱角骲頭箭十,青黃鵰翎箭十八[六],法漬法麯麪麴酒二十壺,蜜晒山菓十束欞椀[七],蜜漬山菓十束欞,疋列山梨柿四束欞,榛栗、松子、郁李子[八]、黑郁李子、麪棗、楞梨、堂梨二十箱[九],麪秔麋梨粆十椀,蕪萸白鹽十椀,青鹽十椀[一○],牛、羊、野猪、魚、鹿腊二十二箱,御馬六匹,散馬二百匹。

  正旦,御衣三襲,鞍勒馬二匹,散馬一百匹。國母又致御衣綴珠貂裘、細錦刻絲透背、合線御綾羅綺紗縠御樣,果實、雜粆、腊肉凡百品,水晶鞍勒,新羅酒,青白鹽[一一]。國主或致戎器賓鐵刀,鷙禽曰海東青之類。

  承天節,又遣庖人持本國異味,前一日就禁中造食以進御云。

  宋朝賀契丹生辰禮物

  契丹帝生日,南宋遺金酒食茶器三十七件,衣五襲,金玉帶二條,烏皮、白皮鞾二量[一二],紅牙笙笛,觱栗,拍板,鞍勒馬二匹,纓複鞭副之,金花銀器三十件,銀器二十件,錦綺透背、雜色羅紗綾縠絹二千匹,雜綵二千匹,法酒三十壺,的乳茶十斤,岳麓茶五斤,鹽蜜菓三十罐,乾菓三十籠。其國母生日,約此數焉。

  正旦,則遺以金花銀器、白銀器各三十件[一三],雜色羅紗綾縠絹二千匹,雜綵二千匹。

  宋朝勞契丹人使物件

  契丹每歲國使入南宋境,宋遣常參官、內職各一人,假少卿、監、諸司使以上接伴。內諸司供帳,分為三番,內臣主之。至白溝驛賜設,至貝州賜茶、藥各一銀合,至大名府又賜設[一四],及畿境,遣開封府判官勞之[一五],又命臺省官、諸司使館伴迓於班荊館,至都亭驛各賜金花、銀灌器、錦衾褥。朝見日,賜大使金塗銀冠、皂羅氈冠、衣八件、金?鞢帶、烏皮鞾、銀器二百兩、綵帛二百匹;副使皂紗折上巾、衣七件、金帶、象笏、烏皮鞾、銀器一百兩、綵帛二百匹、鞍勒馬各一匹。其從人,上節十八人,各練鵲錦襖及衣四件、銀器二十兩[一六]、綵帛三十匹;中節二十人,各寶照錦襖及衣三件、銀器十兩、綵帛二十匹;下節八十五人,各紫綺襖及衣四件[一七]、銀器十兩、綵帛二十匹,並加金塗銀帶。上節、中節又加綵鞵[一八]。就館,賜生餼,大使秔、粟各十石,麵二十石、羊五十、法酒、糯米酒各十壺,副使秔、粟各七石,麵十五石、羊三十、法酒、糯米酒各十壺。

  承天節各別賜衣一襲。

  遇立春,各賜金塗銀鏤幡勝、春盤。又命節帥就玉津園伴射弓,賜來使銀飾箭筒、弓一、箭二十;其中的,又賜窄袍、衣五件,金束帶、鞍勒馬。

  在館遇節序,則遣臣賜設。

  辭日,長春殿賜酒五行,賜大使盤裘暈錦窄袍及衣六件[一九]、銀器二百兩[二○]、綵帛一百匹[二一]。副使紫花羅窄袍及衣六件、銀器一百兩[二二]、綵帛一百匹,並加金束帶、雜色羅、錦、綾、絹百匹。從人各加紫綾花絁錦袍及銀器、綵帛。

  將發,又賜銀瓶、合盆、紗羅、注椀等[二三]。又令近臣餞于班荊館,開封府推官餞于郊外,接伴大使、副使復為送伴[二四],緣路累賜設。

  外國貢進禮物

  新羅國貢進物件

  金器二百兩金抱肚一條五十兩金鈔鑼五十兩金鞍轡馬一匹五十兩紫花綿紬一百匹白綿紬五百匹細布一千匹麄布五千匹銅器一千斤法清酒醋共一百瓶腦元茶十斤藤造器物五十事成形人參不定數無灰木刀擺十箇細紙墨不定數目

  本國不論年歲,惟以八節貢獻,人使各帶正官,惟稱陪臣。

  橫進物件

  粳米五百石糯米五百石織成五彩御衣金不定數

  契丹每次回賜物件

  犀玉腰帶二條細衣二襲金塗鞍轡馬二匹素鞍轡馬五匹散馬二十匹弓箭器仗二副細綿綺羅綾二百匹衣著絹一千匹羊二百口酒菓子不定數

  並命刺史已上官充使,一行六十人,直送入本國。

  契丹賜奉使物件

  金塗銀帶二條衣二襲錦綺三十疋色絹一百匹鞍轡馬二匹散馬五匹弓箭器一副酒菓不定數

  上節從人白銀帶一條衣一襲絹二十匹馬一匹

  下節從人衣一襲絹十匹紫綾大衫一領

  西夏國貢進物件

  細馬二十匹麄馬二百匹駞一百頭錦綺三百匹織成錦被褥五合蓯容、??石、井鹽各一千斤沙狐皮一千張兔鶻五隻犬子十隻

  本國不論年歲,惟以八節貢獻。

  契丹回賜除羊外,餘並與新羅國同,惟玉帶改為金帶,勞賜人使亦同。

  諸小國貢進物件

  高昌國龜茲國于闐國大食國小食國甘州沙州涼州

  已上諸國三年一次遣使,約四百餘人,至契丹貢獻。

  玉珠犀乳香琥珀瑪瑙器賓鐵兵器斜合黑皮褐黑絲門得絲怕里呵碙砂褐里絲

  已上皆細毛織成,以二丈為匹。

  契丹回賜,至少亦不下四十萬貫。

  校勘記

  [一]銀匣副之「匣」,長編卷六十一載此禮物單作「押」。下同。

  [二]金玦束皂白熟皮鞾鞵?「束」原作「京」,從長編卷六十一改。

  [三]合線摟機綾共三百匹「摟」,席本及長編卷六十一均作「縷」。

  [四]海豹皮韉二具「二具」原脫,據承恩堂本、席本及長編卷六十一補。

  [五]白楮皮裹筋鞭一條「一條」,長編卷六十一作「二條」,承恩堂本及席本同作「一條」。

  [六]青黃鵰翎箭十八原缺此七字,據長編卷六十一補。

  [七]蜜晒山菓十束欞椀?「晒」字原闕,據長編卷六十一補。「束」,長編同卷作「梀」,下同。

  [八]郁李子「子」字原闕,據明抄本及長編卷六十一補。

  [九]堂梨二十箱「堂」,承恩堂本、席本及長編卷六十一均作「棠」。

  [一○]青鹽十椀「椀」,長編卷六十一作「箱」。

  [一一]青白鹽「白」字原闕,據長編卷六十一補。

  [一二]白皮鞾二量「鞾」字原脫,據席本及長編卷六十一補。

  [一三]則遺以金花銀器白銀器各三十件「三十件」,長編卷六十一作「二十件」。

  [一四]至大名府又賜設「設」字原闕,據長編卷六十補。

  [一五]遣開封府判官勞之「府」字原闕,據明抄本及長編卷六十補。

  [一六]銀器二十兩「二十兩」,長編卷六十作「三十兩」。

  [一七]各紫綺襖及衣四件「及」字原闕,從長編卷六十補。

  [一八]上節中節又加綵?「綵」原作「絲」,據長編卷六十改。

  [一九]賜大使盤裘暈錦窄袍及衣六件「六件」,長編卷六十作「七件」。

  [二○]銀器二百兩長編卷六十作「銀器三百兩」。

  [二一]綵帛一百匹長編卷六十作「綵帛二百匹」。

  [二二]銀器一百兩長編卷六十作「銀器二百兩」。

  [二三]又賜銀瓶合盆紗羅注?等「注?」二字原脫,據長編卷六十補。

  [二四]接伴大使副使復為送伴長編卷六十僅作「接伴副使復為送伴」。

猜你喜欢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六十·乾隆
  皇清开国方略巻一·阿桂
  卷之五百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五 叛臣传六·纪昀
  一一○五 军机大臣奏遵查《河防述言》一书未写入全书应交馆更改缮入片·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二·阿桂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四下·袁枢
  傅永传·李延寿
  刘言传·薛居正
  耶律羽之传·脱脱
  虞集传·宋濂
  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八十·赵汝愚
  卷六十五·佚名
  卷八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子庭禅师祖柏(不系舟集)·顾嗣立

    祖柏号子庭,四明人。寓居嘉定,宋史魏王之后。幼从禅学,尝住慧聚寺。以画兰与普明齐名,所居曰「不系舟」。子庭能口辨,有诗名。浪迹云游,乞食村落,对人不作长语,间杂谐调。其嘲游虎丘云:「家家恕斋字,户户雪窗兰。春来行乐处,只说

  • 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五十一·宋濂

        杨恭懿   杨恭懿,字元甫,奉元人。力学强记,日数千言,虽从亲逃乱,未尝废业。年十七,西还,家贫,服劳为养。暇则就学,书无不读,尤深于《易》、《礼》、《春秋》,后得朱熹集注《四书》,叹曰:“人伦日用之常,天道性命之

  • 卷三十九·谷应泰

      ○平藤峡盗   宪宗成化元年春正月,两广蛮寇乱,以都督同知赵辅为征蛮将军,都督佥事和勇为游击将军,擢浙江左参政韩雍右佥都御史,赞理军务,率兵讨之。太监卢康、陈宣为监军,户部尚书薛远督饷,   御史刘庆、汪霖纪功。广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年岁次庚午 金海陵炀主亮天德二年春正月甲申金国贺正旦国信副使西上合门使刘箴辞行国信使殿前右副都点检完颜兖以病不能入见命医官赵琦送至境上金主亮亦遣天使趣之兖归至北廷而卒此据苗耀神麓记

  • 卷之三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夏。四月。戊辰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上幸畅春园。  ○盛京礼部侍郎单璧、以年老乞休。允之  ○杭州将军郭丕、以老病乞休。允之  ○己巳。以故一等精奇尼哈番巴尔弥特子多

  • 十一 曹寅奏请圣安并报江南多雨摺·佚名

    康熙三十七年四月十三日 江宁织进.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向太平无事,惟春寒多雨,低洼麦田,少歉收成。近日省城食米每石捌钱有零,不为甚贵。臣寅诚恐有廑圣怀,谨此具奏。 朱批:知道了。

  • 卷二百四十二·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四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马政宋太宗端拱元年国子博士李觉上奏曰臣闻冀北燕代马之所生敌国之所恃也故制敌之用实资骑兵为急议者以为欲国之多马在啗敌以利使重译而至焉然市马之费岁益而廐

  •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佚名

    【提要】 古往今来,一个国家的安危经常维系在少数几个忠臣身上。忠臣越多,国家就越兴旺,而如果国家重臣一个个贪赃枉法、中饱私囊,那么国家的安危就会出现问题。莫敖子华向楚威王推荐了忠臣的五种类型,这些人的高风亮节、

  • 弁言·李之芳

    清康熙十三年,“三藩”变起,福建耿藩与台湾郑氏(成功子经)联合反清,南延粤东、北迆浙境,烽火遍地。时山东武定李之芳(号邺园)适任浙江总督,初与满人平南将军赖塔、继佐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西扼耿藩规浙之兵,后更督率

  • 卷四十·佚名

    △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五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不共法。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修习六波罗蜜。不由他悟。平等心施无所慳吝。持戒清净远离恶戒。忍辱成就心不可动。勤修精进於一切劫未曾退转。深入禅定离一切乱。

  • 第五十五卷·佚名

    观天品之三十四(夜摩天之二十)又刹利王。复有一法。是第二十二。应勤修习。成就相应。现在未来二世利益。二十二者。善友坚固。友坚固王。善思惟作。久时为王。远离诸过。他不能坏。如树多根。长而深入。坚牢善住。不

  • 游思集·泰戈尔

    泰戈尔的《游思集》是一本散文诗集。这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诗十三篇,第二部分选诗二十六篇,第三部分选诗二十七篇,共收集散文诗六十六篇。这些散文诗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数序也不连贯,均为诗人一时即兴之作,是诗人平

  • 严陵集·董弅

    古代诗文总集。9卷。宋董弅编。此书所收皆题咏严州以及严陵山的诗文。卷1至5为诗,卷6有诗有赋,卷7至9为杂著、碑铭、题记。始于东晋谢灵运,终于南宋之初。此书为董弅任严州知州时所辑。董氏在《序》中称:“弅与僚属修

  • 给予者·丘东平

    现代中篇小说。丘东平等著。读书生活出版社1938年1月初版。小说出版时署名欧阳山、草明、东平、邵子南、于逢等集体创作,东平执笔。实际上其它人只是“聚谈了几次”,最后由东平独立完成。作品以十九路军在抗战前后的活

  • 秋柳·郁达夫

    一间黑漆漆的不大不小的地房里,搭着几张纵横的床铺。与房门相对的北面壁上有一口小窗,从这窗里射进来的十月中旬的一天晴朗的早晨的光线,在小窗下的床上照出了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的睡容来。这青年的面上带着疲倦的样子

  • 否泰录·刘定之

    定之有《易经图释》,已著录。初,英宗北狩,也先乞遣报使,景帝不许。定之疏引故事以请,帝下廷议,竟不果遣。天顺改元,定之由右庶子调通政使,历官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盖以是疏蒙遇也。此书所记,即英宗北狩之事。自言参用杨善《奉

  • 本生经·佚名

    或译《佛本生故事》,印度最古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在印度,公元3世纪就有了本生故事的浮雕。在5世纪,中国高僧法显在斯里兰卡的佛教盛会上见过500个变身表演,可见当时已传到国外。所以《本生经》的故事形成不会晚于公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