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九

●水东日记卷二十九

六科旧僚题名

○六科旧僚题名

六科旧僚题名。余忝科名,承乏侍近者,几六载。壬申之夏,始有出参藩政之行,俯仰今昔,又十四五年于兹。年间见予旧所稿六科题名一通,从而观之,盖豪杰之士,用世之才,籍籍有闻者,比比皆然,顾予小子,庸庸碌碌,不能无愧,而龙去鼎湖,则又不能无悲嘅焉者。于是以其字称、邑里、初升官位,近据旁求,略加增注,谨录置册中,亦以识一时遭际之荣,海内交游之盛,有如此尔。又安知他日不有子孙世讲于斯者乎?贱氏名在苏嵩县霖之下,刘安福珷之上,今不书。且兵科先吏科者,盖题名予所为也。成化丙戌春三月上日,中议大夫、赞治尹、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前承事郎、兵科都给事中昆山叶盛识。

兵科

李春   景阳   无为

陕西左参议

蒋性中   用和   上海   左

江西右参议

娄升    孟高   湘潭

黄仕儁   廷臣   富顺   右

南京太仆寺少卿

唐世良         武进

浙江右参议

姚铣    孟声        都

苏霖    济民    嵩县  左  都

山东参政

刘珷    次珣    安福

广西佥事

孙祥    廷瑞    大同

右副都御史

覃浩    志广    安陆

南京工部右侍郎

丰庆    文庆    鄞县

河南右参议

王宣    明理    淇县   左

四川左参政

王铉    宗鼐    上虞   右  都

河南参议

钱澍    民望    金坛

长沙府知府

谷茂    秀实    简县

贵州参议

李英    尚贤    合州

贵州参议

刘清    廉夫    滁州

刑部右侍郎

方辅    廷臣    淳安

江西参议

张海    朝宗    锦衣

饶州府知府

严诚    克诚    京山

郑林    伯森    常山

刘彝    惇伦    安福

广平府知府

吏科

孟鉴    克明    博野   都

户部右侍郎

姚夔    大章    桐庐

南京刑部右侍郎

包良佐   克忠    兰溪

张固    公正    新喻   都

大理寺右少卿

翟敬    致恭    大兴

大仆寺右少卿

张让    孟谦    当涂   都

程信    彦实    河间   左

山东右参政

王汝霖   民望    昆山

河南左参议

乔毅    志弘    乐平   右  都

大理寺寺丞

李赞    公美    山阳   左  都

山东右参政

毛玉    良器    武进

王芳    宇直    金溪

潘荣    遵用    龙溪   右  都

杨瓒    廷器    寿张   都

陕西右参议

萧斌    德宜    朝邑   左  都

通政司左通政

户科

李素    尚文    安邑   都

光禄寺少卿

钱奂    文昭    鄞县

广西左参政

马显    文明    广平   都

河东盐运使

刘福    庆之    益都

陕西参议

王庾    仲京    江夏

山西右参政

李侃    希正    东安   左  都

詹事府府丞

钱森    廷茂    慈溪

云南参议

王竑    公度    河州

右佥都御史

庄敏          晋江

雷州府知府

陈厚    宜载    清江

何升    文达    淳安   都

河南参议

李锡    佑之    临清

陕西左参议

成章    文达    景州   都

经历

高崇    惟志    金乡

浙江参议

白莹          乐昌

潘本愚         博罗

兴化府知府

杨学    文斅    江津

山西参议

礼科

章瑾    用钦    会稽   都

礼部右侍郎

余忭    士悦    奉化

府知府

王诏    伯宣    衡阳   右  都

通政司参议

刘纲    建纪    禹城   都

陕西参议

于泰    文达    陵县   左

山西右参议

金达    复显    鄞县   都

长芦盐运使

李春    遇时    章丘   左  都

光禄寺少卿

李实    孟诚    合州   都

兵部右侍郎

张聪    士敏    阳曲

钧州判官

张轼    子敬    泸州

云南参政

陈谟    嘉言    安仁   左  右

东平州判官

杨穟    景实    咸宁

通政司参议

丁本    弘道    峄阳

福建参议

江玭    用良    钱塘

山东参议

刘观    尚宾    武进

湖广参议

刑科

刘孚    诚之    泰和

广东佥事

祝颢    维清    长洲

山西左参议

宋儒    宗鲁    鄞县

江西佥事

鲍辉    叔大    平阳

王复    初阳    固安

通政司右参议

王理    淑庸    安福

四川参议

林聪    季聪    宁德   都

司直郎

王镇    景安    济宁   左  都

经历

曹凯    宗原    益都   右

浙江参政

洪本昌   景隆    池州

湖广佥事

刘琏    宗器    宛平

光禄寺少卿

刘益    崇益    吉水

湖广右参议

徐正    惟中    吴江

司马恂   伯如    山阴

洗马

尹旻    同仁    历城

通政司参议

刘洙    东周    贵溪

应天府府丞

罗晟    公亮    临安

河南佥事

姚旭    景阳    桐城

判官

徐安行   允端    永嘉

工科

李震    用初    大兴

南京通政司左参议

尚达    兼达    东平

陈宜    公宜    泰和

应天府府丞

张澜    遂本    泸州

兴化府知府

张文质   允中    昌黎   都

通政司参议

路璧    斐资    安福

云南参政

张敏    时敏    宛平

工部右侍郎

奚伦    守常    宣城

国盛    永盛    淄川   左

通政司通政

王让    克让    宛平   右  都

湖广参政

曹鼐    万镒    宁晋

平乐府通判

霍荣    文华    盩厔

孙昱    廷昭    济宁   左

山西参议

黄晖          建昌

广西佥事

猜你喜欢
  后汉孝殇皇帝纪卷第十五·袁宏
  1919──中華民國八年己未·郭廷以
  千百年眼卷九·张燧
  卷七兵政·郑观应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五百七·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八·佚名
  卷四十五·佚名
  李特传·房玄龄
  第二十六章盛运中之衰象(下)【唐代政府官吏与士人之腐化】·钱穆
  卷二十一·佚名
  卷十三·纪昀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佚名
  蒉延芳·佚名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出 效颦·梁辰鱼

    【普贤歌】〔丑扮东施做大肚上〕奴家还是个女裙钗。长被奸情弄出来。淸明受得胎。端阳便养孩。未到中秋身子又大。奴家姓施。住在苎萝东村。因此唤作东施。我家祖居在此。只因人丁众多。分下一支往西村去。西村叔叔

  • 74.张祜:诗十首·施蜇存

    在中唐诗人中,张祜虽然不能列为大家,但也不失为名家。他字承吉,南阳人,生长在苏州。志气高逸,有用世之志,关心于国家治乱之源。同时又行止浪漫,纵情声色。又和他的朋友崔涯说剑谈兵,行侠仗义,往来于江、淮、吴、越,一身而兼为才

  •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儒学中·欧阳修

    郎余令,定州新乐人。祖颖,字楚之,与兄蔚之俱有名。隋大业中,为尚书民曹朗,蔚之位左丞。炀帝语称“二郎”。武德时,楚之以大理卿封常山郡公,与李纲、陈叔达定律令。持节谕山东,为窦建德所获,胁以白刃,终不屈。贼平,以老乞身,谥曰平

  • 卷三十·吴广成

      绍圣三年、夏天民安七年春二月,以兵入延州,侵义合寨。  梁氏以地界不定,数肆凭陵。哲宗用宰相章议,罢诸边分画,令督众乘势进讨。梁氏愤怒,发兵入绥德界,攻义合寨。义合与保安军德靖寨绵亘七百里,中间堡垒参差,烽燧疏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隆庆四年三月戊辰朔孝肃皇后忌辰遣新宁伯谭国佐祭 裕陵○复除工科右给事中韩楫于兵科○升湖广按察司副使姜继曾福建按察司副使柴涞俱布政使司右参政继曾浙江涞广西○命真定游击将军署都指挥佥事管英充分守山海关参将

  • 卷六十七·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巻六十七乾隆二十四年春正月庚寅恩谕加增甘省运价办给营驿粮料各事宜上谕大学士曰甘省承办军需一切粮料草束食物等项采购既多价值未免增长所有额支运脚亦恐不敷前已屡经降防节次量为増

  • 范云传·姚思廉

    范云字彦龙,是南乡舞陰人,晋朝平北将军范汪的第六代孙。六岁时,在路上遇见豫州刺史殷琰,殷琰认为他人才出众,邀请他来作客。范云在问答应对时很有风度文采,旁若无人。殷琰让他作诗,提起笔来立刻写成,在座的人都很赞叹。范云曾

  • 辛彦之传·魏徵

    辛彦之是陇西狄道人。 祖父辛世叙,西魏凉州刺史。 父亲辛灵辅,北周渭州刺史。 辛彦之九岁时父亲去世,他不与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广泛涉猎经史之书,与天水的牛弘志同道合,爱好学习。 后进入关内,在京兆定居。 周太祖器重他,召引

  • 卷18·陈邦瞻

    太宗端拱二年春,以陈恕、樊知古为河北东、西路招置营田使,又诏知代州张齐贤制置河东诸州营田,寻皆罢。沧州节度副使何承矩上疏曰:“臣幼侍先臣关南征行,熟知北边道路、川源之势。若于顺安砦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注于海,东西三

  •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公羊高

    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会晋栾?、宋华元、卫宁殖、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宋华元曷为与诸侯围宋彭城?为宋诛也。其为宋诛奈何?鱼石走之楚,楚为之伐宋取彭城以封鱼石。鱼石之罪奈何?以入是为罪

  • 先事后得及其它·孔子

    【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①,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②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 ①修慝(te):修,整治而加以消除。慝,邪恶,错误。②其:这里代指

  • 卷二十七·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二十七【丁靈王十未八年】十有九年【晉平四年齊靈二十八年衛獻二十三年殤五年蔡景三十八年鄭簡十二年曹武公滕元年陳哀十五年?孝十三年宋平二十二年秦景

  • 卷六·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六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鄘柏舟序曰共伯早死共姜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作此自誓共伯武公兄也武公在位五十五年当其即位之初年已四十余矣世家言武公簒共伯而自立固未可信但公死而共伯立既葬而后死则可知

  • 道行经强弱品第二十四·佚名

    舍利弗问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为高行耶。须菩提报言:我从佛所闻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为无高行也。若干百千爱欲诸天。作是念。当为十方人发意为菩萨道者作礼。何以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中般泥洹故。如

  • 处事秘诀·佚名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

  • 金台全传·佚名

    章回小说。作者不详。六卷六 十回。据弹词《金台传》改写。叙贝州少年金台 武艺高强,在县衙当马快,以孝义闻名遐迩。好 友张其、郑千于江口劫掠财物,捕首王则命金 台寻捕。金台寻至扬州,劝二人弃邪归正,结为 兄弟。三人入

  • 复辟录·杨瑄

    《复辟录》记述明“夺门之变”事,考证较为详尽,征引亦颇繁富,是明人野史笔记中有一定史料价值的著作。

  • 学菩萨戒法·智旭

    佛前自誓受戒。肇于梵网。详于地持璎珞等经。今参以诸经行法。总出十意。一严道场。二净三业。三结界。四修供养。五赞礼归依。六悔除恶罪。七启白请证。八正诵戒经。九发誓礼佛。十发愿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