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

  靖康中帙七十五。

  七泽孙伟靖康野史曰:靖康元年闰十一月金戎(改作人)陷京师驻军南郊声言欲纵兵洗城靖康皇帝为中国生灵屈巳出幸其军虏酋(改作金人)劫以北狩群以伪(删此二字)命檄京城留守知枢密院孙傅京城守御使签书枢密院张叔夜以二年二月七日集在京文武臣寮一命以上於秘书省连名书牒请立故太宰张邦昌为君傅等祈哀虏酋(删此二字)申叙国人左袒之意往返六七竟执傅叔夜於军中下开封府行其事其令曰:日集者亲录官封名氏有异意者送军中斩首以徇(府尹)王时雍奉其令作大卷以次授坐人御史中丞秦桧愿至军中论列众始愕然是时集者数千人桧既行大将范琼亦挟伪命以佐时雍众乃噤默奉令虏酋(改作金人)因具牒作伪诏册命邦昌僭即皇帝位国号大楚奉金戎(改作人)正朔称天会五年三月七日某尝以侍郎陪郊祀朝元正宣和六年元会大官下食料至八千员古今朝请之盛所未有也。虽大臣黩货宦寺分权礼义消亡廉耻废缺法度崩弛风俗败坏衰乱之形见已久矣。然未至一日中文武士庶千。

  人皆如达奚辈惜一死而舍大义也。意为时雍琼胁制有不能伸者是时某蒙恩赐告闻於江上私窃怪之每遇靖康二年二月在朝之士必问焉建炎二年客鼎州郡人朝请大夫锺翱曰:是日时雍以大卷转相授皆屏气书名惟谨其间亦是有饮泣悲吁者第不敢吐一辞也。忽下坐一谏士面目严冷者厉声曰:二百年赵氏天下,岂可付他姓吾乃异意者请如所令其右一汴士大恸曰:吾请同行时雍诘之自列名氏曰:奉直大夫寇庠朝请郎高世彬所以志也。绍兴二年宜州遇浙东徐饯言大夫张仅者堂吏也。是日密署秘书省所集姓名次为一编缄於箧中乃取平生所受官爵告牒悉投於火自为布衣五月闻今皇帝即位於南都拏舟东下欲上其编未果而病卒。又遇龙眠李觉知庠为山东人强毅幸直非碌碌者,於是质以所闻为无疑矣。向使桧之忠愤兼善座人则庠世彬必将越众应之数千人亦必从而和之使壮士擒琼智士杀时雍然後群謼斩南薰门而出俱诣军中。又使辩士以礼义废兴晓虏酋(改作金人)彼虽悍强岂敢杀数千忠义以楚易宋邪桧之名压嵇绍千万人矣。然则庠世彬仅虽不死节其志亦可嘉也。殆圣人所谓狷者已矣。某泣血谨记以俟太史采择焉。

  又小臣孤愤野录总叙曰:政和中边臣导辽人李良嗣李善庆归於京师宣和初女真执辽主疆吏来告诏以大中侍童贯为河北河东宣抚使经略北鄙蔡攸辅行四年十月辽萧后称藩於我时女真灭辽遂称金国十月入幽州贯欲以为己功而废格手诏十一月我师入幽州制诏升幽州建燕山府後二年女真陷忻代州太原府遂渡盟津犯京师明年三月七日金人劫立伪楚是年夏四月一日太上皇帝靖康皇帝北狩五月一日上即位於南京九月遂幸扬州某待罪江上得太学生丁特起所著孤臣泣血录。又从谏官袁彦范得痛定录武广尝胆录已复有人致李纲传信录及太学择术斋记史略者荒诞参错而使疑者滋惑之大抵不能悉著奸臣蔽主误朝之实使忠义者日夜痛心疾首大惧岁月浸远是非(混淆)并恐後世不免以为讪也。某老矣。不能从志士仁人复不共戴天之雠刷四海九州之耻区区孤愤无所控愬乃取诸人所录以日系月编而次之其事则因於旧其辞则纪以实记事非敢私为之以俟他日太史网罗放失云:耳题日小臣孤愤野录云:

  鸿胪寺主簿邓肃靖康行曰:(旧校云:肃字志宏南剑州沙县人贡入太学靖康初召对擢左正言有栟榈集是诗见本集)女真(改作金人)作意厌人肝挥鞭直视无长安南渡黄河如履地西有太行不能山帝城周遭八十里二十万兵气裂眦旌旗城上乱云:烟腰间宝剑凝秋水雪花一日放濛濛皂帜登城吹黑风我师举头不敢视脱兔放豚一埽空夜起火光连凤阙征鼓砰轰地欲裂斯民嗷嗷将焉之相顾无言惟泣血仆射何公叩龙墀闭门相臣成噬脐奇兵化作乞和使誓捐一死生群黎高风洗空胡(改作大)帅怒九鼎如山不复顾郊南期税上皇舆截破黄流径归去陛下仁孝有虞君忍令胡(改作敌)骑惊吾亲卜龟太史自鞭马一出唤回社稷春虏(改作敌)人慕德犹贪利千乘载金未满意钗钿那为六宫留大索民居几卷地六龙再为苍生出身磨虎牙恬不恤重城突兀万胡奴(改作甲士屯)杳隔銮舆今十日南门赤子日軿阗争掬香膏自顶然忿气为云:泪为雨漫漫白云:无青天太王事狄空金帛坐使卜年逾八百天听端在人心耳苍苍谁云:九万隔会看春风拥赭黄万民歌呼喜欲狂天宇无尘瞻北极旄头落地化顽石。

  金人据西京有题诗於壁曰:世变时移两忽然空馀洛邑旧山川兵屯宫殿闹如市民静闾阎冷断烟汉後几经成大火周时初建中天兴亡令我掀眉笑不悟邯郸枕上篇。

  高世则书赵子砥燕云:录曰:靖康初洛阳城陷成皋人有诗云:艺祖宪章谁遣回门门户户有人开清晨山後九州没日落河头万骑来地近蓬蒿堆百骨巷无人迹长苍苔可怜司马碑犹卧谁奏伊公一笛哀遗史曰:有孙卖鱼者楚州人以卖鱼为生有买者孙卖鱼必以蒲穿鱼之眼而言曰:只为尔愚後屏去妻子为道人言人祸福多应宣和间召赴京师未至太上逊位孙卖鱼遂止於亳州太清宫是日孙卖鱼方在市中忽佯狂奔走入太清宫视防虞桶内水彻底结冰乃取砖石急击之而大呼曰:冰厚打不开凡呼数十声然後号咷大哭而去人皆莫晓有谩记其日时者後知京城陷日时适相契亳州人始异其言冰厚打不开者盖寓言兵之厚也。。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一百校勘记。

  金戎(戎一作贼下同)

  时雍以大卷转相授受(大误作文脱受字)强毅悻直(悻误作幸)诏以大侍中童贯(侍中误作中侍)武广尝胆录而已(脱而字)挥鞭直指入长安(指误作视入误作无)截彼黄流径归去(彼误作破)太王事狄空金帛(事一作避)落日河头万骑来(落日误作日落)太索民居几卷地(民居一作居民)。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五 李常赵崔齐卢·欧阳修
  庄宗纪三·薛居正
  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五·张廷玉
  卷五十九·谷应泰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八·刘恕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九百二十四·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第二二三移光绪十四年二月初一日一一五○八--二·佚名
  金佗稡编卷八·岳珂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司马迁
  ●皇朝通典卷七十九·佚名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之琦·龙榆生

    周之琦字稚圭,号退庵,河南祥符人。嘉庆十三年(一八○八)进士,由翰林院编修,累官广西巡抚,以病乞休。生於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卒。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谭献称其《截断众流,金咸度与,虽

  • 卷八 晚唐二·佚名

    全唐诗续补遗卷八 晚唐二李郢赠刘郎中东南秀气动文星,天子应教扫内庭。湘渚雪晴孤鹤唳,锦江云尽一峰青。仁含楚树花先发,爽照宾筵□□□。□□定宜端剑佩,上仙风骨紫兰馨。题水精钗脉脉两条秋水色,农夫贱卖古城旁。何年偶

  • 卷三百五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五十二琼花类【附瑶花 琪花】长短句赋得琼花观送人     【眀】刘 溥琼花观在江都云月馆仙人居无双亭前一方地昔日琼花今已无玉女香车游碧落回首人间尘漠漠重栏空防八仙

  • 卷二百二十四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起神宗熙寧四年六月盡其月   六月甲寅朔,宰臣王安石為明堂大禮使,樞密使文彥博為禮儀使,參知政事馮京為儀仗使,樞密副使吴充為鹵簿使,參知政事王珪為橋道頓遞使。   樞密使兼羣牧制置使文彥博言:「羣牧之官,近制不許

  •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二·陈厚耀

    魏史魏世家魏之先毕公髙之后也毕公髙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髙封于毕于是为毕姓其后絶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献公之十六年灭魏【郑诗谱云魏姫姓之国武王伐纣而封焉】以封毕万为大夫偃曰毕万

  • 从公录·戴肇辰

    ●从公录序 丹徒戴氏多以治术名其显要者人皆能称之矣若由下僚勤勤积累至于为一郡进一路其苦心殚力事尤至难如余戚友友梅者为难得也友梅昔从余游善论世务每言一事皆反复曲尽其本末而悉其利病心巳韪之自余来山左遇之于

  • 一百七十一 苏州织造李煦奏进佩文韵府样书并请示刷钉部数摺·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九月初十日 臣李煦跪奏: 窃臣煦与曹寅、孙文成奉旨在扬州刊刻御颁佩文韵府一书,今已工竣,谨将连四纸刷钉十部,将乐纸刷钉十部,共装二十箱恭进呈样。 再,连四纸应刷钉若干部,将乐纸应刷钉若干部,理合奏请,伏乞批示

  • 卷七·赏加二品顶戴恭谢天恩摺·丁曰健

    奏为恭谢天恩,仰祈圣监事。窃臣于同治三年四月十二日接抚臣行知,本年二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徐宗干奏“台湾南北两路现就肃清,请将尤为出力之镇道先行奖励”一摺,护水师提督记名总兵副将曾

  • 周书·君牙·佚名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缵乃旧

  • 卷一百九十三·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遗卷一百九十三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孟子第七离娄章句上考异古本注圆作员 名作题孟子曰离娄至吾君不能谓之贼考异古本注无射应钟也无也字足利本同今本 乃可为后世之法也无世之二字足利本作

  • 卷十七·姜炳璋

    <经部,诗类,诗序补义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十七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小旻之什小旻大夫刺幽王也辅氏广曰荀卿子乐王鲋皆以此章为畏小人而发而集传不取者以诗专为刺王惑于邪谋初不为小人而赋也一章直刺幽王而其病全在谋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九·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七   復次善勇猛若諸菩薩如是學時不於色學若常若無常若樂若苦若空若不空若我   若無我.亦不於受想行識學若常若無常若樂若苦若空若不空若我若無我.善勇猛  

  • 与入矢义高讨论早期禅宗史料·胡适

      之一  入矢先生:  我收到了先生5月6日及5月19日的两封信,真是十分感谢!  承先生指示的《南阳和上坛语》的两本:【1】s.6977.【2】s.2492我都校过了。我很感谢!  又承先生指示《南宗定邪正五更转》的四个本子:s.2679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九·澄观

    疏。是知略以下。第五结叹难思。可知。第六众海云集中疏。一为影响为主伴故者。此集意中十意。皆闇取下经。此初意引。即诸大菩萨及下。证法如来皆互为主伴。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故疏。二为作辅翼等者。亦是义引疏。三

  • 佛一百八名赞·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归命一切智  一切世间师  牟尼大法王  一百八名号  无边功德海  具足众吉祥  能灭诸有情  罪业诸烦恼  我今归命礼  一切大吉祥 

  • 魔山·托马斯·曼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情节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瑞士某高山结核疗养院里。主人公汉斯·卡斯特罗普是个商人之子,大学毕业后来到疗养院看望生病的表兄。他本来只打算在这里逗留3个星期,可是他发现自己也

  • 辛白林·莎士比亚

    《辛白林》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首次出版于1623年。剧中主要讲的是英国国王辛白林因听信后妻的谗言,而错怪自己的亲生女儿伊摩琴;伊摩琴的丈夫也因受人捉弄而对妻子的贞节产生了怀疑。最后,辛白林在早年

  • 世载堂杂忆·刘成禺

    刘禺生著,钱实甫整理。本书为作者晚年回忆往事所写杂记。篇幅长短不一,惟以亲身闻见为主。所记多为清末民国人物轶事和典章文物考证,间有内幕材料披露,可补史乘之不足。然因记忆力之限制,记述常有讹误。中华书局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