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抚安东夷记

洪惟我太祖高皇帝膺天眷命,奄有万方,以西北密迩胡戎,乃设陕西行都司于甘州,山西行都司于大同,万全都司于宣府。又于喜峰口外古惠州地设大宁都司,辽东辽阳设辽东都司,陕西、宁夏即赵元昊所居地设宁夏左等五卫。而辽之广宁尤北虏要冲,复设广宁等五卫,与各都司并宁夏咸号重镇焉。时则封肃王于甘州,庆王于宁夏,代王于大同,谷王于宣府,宁王于大宁,辽王于广宁,以藩屏王室,捍御胡虏,凡有不庭,即命诸王讨之,所以三十余年胡虏不敢南牧。 

迨我太宗文皇帝迁都北平,始徙大宁都司于保定府,而其所属营州等一十余卫、所亦省入顺天、永平二府地方。时谷府未之国,即改湖广之长沙,迁宁府于江西之南昌,迁辽府于湖广之荆州。乃以大宁之地自古北口至山海关立朵颜卫,自广宁前屯卫至广宁迤东白云山立泰宁卫,自白云山迤东至开原立福余卫。处虏之附近者既,又以开原东北至松花江、海西一带金之野人女直分为二百七十余卫、所,皆锡印置官,官虽多寡不一,皆选其酋长及族目授以指挥、千百户, (「皆选其酋长及族目授以指挥千百户」,「目」原作「自」,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 间亦以野人之向正者为都指挥、都督统之,为我藩屏。而松花江东北一月之程所谓黑龙江之地,则又立奴儿干都司。时遣使往招诸夷,有愿降中国者,于开原设安乐州,辽阳设自在州居之,皆量授以官,任其耕猎,岁给俸如其官。当时各卫夷人每入贡,賷赐殊厚,以故凡迤北征讨,皆听调遣,无敢违越。永乐末, (「永乐末」,「末」原作「初」,据明纪录汇编本改。) 招降之举渐弛,而建州女直先处开原者叛入毛怜,自相攻杀。宣德间,朝廷复遣使招降之,辽东守臣遂请以建州老营地畀居之。老营者,朝廷岁取人参、松子地也,名为东建州。初止一卫,后复增置左右二卫,而夷人不过数千,然亦岁遣使各百人入贡以为常。其地则辽东自山海关直抵开原,道路如一之字,南濒大海,三面皆夷虏,至为难守。其性则建州女直谲诈过于海西, (「其性则建州女直谲诈过于海西」,原无「建」字,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补。) 过于朵颜等三卫,盖海西、建州马步能战,而朵颜三卫止长于骑射故也。自北虏也先猖獗,三种之胡遂皆归之。 

正统十四年,也先犯京师,脱脱卜花王犯辽东,阿乐出犯陕西,各边俱失利,而辽东被杀虏尤甚。 (「而辽东被杀尤甚」,「杀」原作「东」,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 以故朵颜三卫并海西、建州夷人处处蜂起,辽东为之弗靖者数年。至景泰后始克宁谧,而海西野人女直之有名者率死于也先之乱, (「而海西野人女直之有名者率死于也先之乱」,「率」原作「卒」,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 朝廷所赐玺书尽为也先所取,其子孙以无授官玺书可征,不复承袭,惟岁遣使入贡,第名曰舍人。以是在道不得乘传置,锡宴不得预上席,赏赍视昔又薄,皆忿怨思乱,辽东人咸知之,而时未有以处之也。积至成化二年,建州都督董山等枭雄桀黠,乘是以动海西之夷拥众入寇。守臣以闻,朝廷命太监黄顺、总兵官武靖伯赵辅、左都御史李秉往讨之。辅等既降董山,则逮赴京师,而山仍桀鷔,北行至广宁,辅等以为山若复归,贻患必大,奏朝廷遂诛山而安置其党于两广、福建,且复进攻之。时虽克捷,而所失亦不少矣,然边境亦赖以宁。至成化中,元之遗孽满都鲁僭称可汗,虏酋癿加斯兰为太师,节犯宣府,声势甚大,警报殊急。予乃以兵部右侍郎奉命整饬辽东边备以防胡,时成化十二年八月也。九月即抵辽东,遍历险要,缮城堡,利甲兵,练军士,选精壮,凡所以为防虏计者罔不殚心力。虏人觇知我有备,遂不复发。适山东左布政陈公钺以右副都御史来巡抚辽东,后予而至,凡备御都指挥等官辄逮于理,既当法则止罚马罚草而复俾莅戎政,由是马之价皆削,诸军士不复顾忌。予既防胡归京师,则以十五事上陈,而禁巡抚官罚马于军职者亦与焉,陈遂以为隙。 

先是,海西兀者前卫都指挥散赤哈上番书,言开原验放夷人管指挥者受其珍珠、豹皮,兵部移文辽东守臣勘之。管指挥者惧,乃因本卫都督产察系散赤哈侄入贡归,贿求产察言管实无所受。散赤哈闻之,深怨产察,声言聚众犯边。边将以情报守臣,守臣乃译番书招散赤哈来广宁面折。散赤哈遂率所部十数余人欲由抚顺关进赴广宁。时参将周俊等守开原,恐散赤哈至则真情毕露,乃遣使驰报广宁守臣,诡云海西人素不由抚顺关进,恐熟知此道,启他日患。守臣不虞其诈也,即召其使速阻之。时散赤哈已入关,闻之大怒,折箭誓恨复归。至抚顺所,备御都指挥罗雄知事不协,具酒食慰遣出关。时建州三卫女直亦欲报诛董山之怨而全藉海西之势,缘此遂留散赤哈于建,共来犯边,势渐昌炽。向使不阻散赤哈以启之,边患为之息矣!守臣以闻,乃招土兵大征建州,而出榜示众,徒张虚声,实皆顾恋私家,不移辽阳。三卫遂得纠合海西人数千于十四年正月乘虚入境,大掠凤集诸堡。报至广宁,陈惧,始赴辽阳,而寇出已久矣。独近边土著虏人也僧格等十八人家皆有使入贡未还,恐误罹兵祸及拘留其使,乃走抚顺所报诉云:「犯边者皆海西人。」陈与分守辽阳副总兵韩斌意在扑剿夷人以掩罪,遂皆收系沈阳卫,乃乘夜率诸军袭各寨屠之,讫无所掠人畜,而精壮者间亦脱去。暨回,遂捶死也僧格于狱,乃以捣巢之捷闻。 

时太监汪直者势焰方炽,惑于通事王英,谓往抚可邀大功。上命司礼监出驾帖,太监怀公恩以直年少喜功,于本年三月初四日同太监覃昌等七人至内阁,传宣兵部尚书余公子俊、侍郎张公鹏暨予。比至,佥言彼既有使入贡,却又屠其家,今若之何可以弥衅?或言宜以大官酬之,予曰:「官不足以释其忿,且宋以李继迁为京官,遂致西夏之患。」怀公曰:「然则遣大臣同大通事往抚之?」众皆曰:「诺。」寻宣至内府,怀公传旨:「建州夷人被大军征剿,恐怀疑惧,着兵部侍郎马文升、大通事詹升前去抚安。」 (「着兵部侍郎马文升大通事詹升前去抚安」,「着」原作「若」,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 已而,王英即谒予于私居,喻汪意欲请与俱,予遂谢绝之。即行,汪深以为恨,众皆为予惧,以事关朝廷,亦无所恤。乃疾驰追及入贡夷使重阳等于中途。 

四月初五日抵抚顺所,先纵重阳左右一二人归谕其众,使知朝廷意旨,遂有十数人来见,即谕以前意遣归。寻召各卫首长听宣玺书,由是累累皆至。而被屠之家数百人,悉诉其方遣使入贡无犯边状而冒当杀戮,又果无劫掠人畜可证。今虽仰荷朝廷招安,实难于度日。予遂承诏各以牛、布给慰之,且令其酋长赴京。适微闻海西虽来听抚,犹思寇掠。始归乃于东宁卫访尝为建州经历识字熟女直赵安,以招降为名,阴探于渠魁卜剌荅所,果有海西兵马与否?不数日,赵安归云:「有,且贼数千而马悉肥壮。」时分守开原太监韦朗亦遣人来言:「海西贼俱动,若来时,恐势不可抚。」予遂以建州事闻于朝,且言夷人虽暂听抚,观其言貌词气,尚怀反侧,难保遽安,仍移文总兵官欧信、副总兵韩斌、参将崔胜各率所部及调开原参将周俊带领开原铁岭精卒三千各分付凤集堡一带,贼以为无备矣。比予至开原,甫三日,果数路入寇,诸军以逸待劳,遂斩首二百余级,生获数十人及贼马器仗无算,而所斩者率多海西人。马参将、崔胜、周俊驰报陈,陈为功。予因并前所论反侧情状及申虏人背逆天道,既听招安,旋复入寇,以自取灭亡之祸,请移辽东兵剿之,或既夺其心而姑与更新招抚,遣通事指挥李璟闻诸上。事下兵部,以为虏人既抚安垂成,只仍招抚以安地方,朝廷从之。 

海西人闻之,且感且惧,都督产察等尽归降。乃一体谕之,遣其酋入京,而辽东守臣奏报十数日方至,以故赏皆不行,陈以是隙益甚。夷既降,予虑其犹踵舍人之怨而检其先授官子孙之失袭者,皆令来见译审实,请兵部于内阁验授官玺书底籍明白,再遣辽东守臣勘实,令袭官者复十数人,夷愈感激。 

汪以夷既招安,曷又入寇?复主王英言,请带领头目百余人给令牌令旗往,夷闻其声势,久无一人复出者。汪至开原,更有予原所招出兀者前等卫、野人女直、堵里吉等三百余人,而予时在抚顺,汪不与之接,皆怒欲归寨。参将周俊恐败事,乃谓汪曰:「不可不请马钦差来议。」汪乃遣人至抚顺所邀予,予亦驰至开原与汪会,汪曰:「若之何?」予曰:「太监既至此,此夷即太监招出者也,何问彼此?」 (「何问彼此」,「问」原作「间」,据明纪录汇编本改。) 汪揣知事不易,遂听予言,俱犒之。既又以誊黄玺书付各寨招安,同以事闻。已而,汪意犹欲再招出,见示己功,予曰:「太监此来既有令牌令旗,彼惧,决无敢出者。太监第回京,可保无虞也。」汪亦欣然与予俱归辽惕,复会闻于上。予至京师,上赐羊酒宝钞,汪亦释然矣。 

既而,兵部以失机召信、斌入京,久未讯,汪皆许以复旧任。适汪有事河南,兵部以信等逮讯于都察院。汪回,怒甚。又有李谦者上疏救斌,汪遂请同定西侯蒋琬、刑部尚书林聪往勘,比回,信等狱皆解。有谮予者, (「有谮予者」,原缺「谮」字,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补。) 汪遂密奏予下锦衣狱, (「汪遂密奏予下锦衣狱」,「锦」原作「钦」,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 谪戍四川。 

成化癸卯,乃蒙恩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抚辽东,顾军士虽喜而将臣甚疑惧,予率公以处之,迄今边境晏然,而东人之心亦安矣。嗟乎!国计私忿不两立也,予以区区为国之心,虽一时艰危何恤?然而事久天定,不惟少裨于边防国事,抑且不愧不怍,神明有不扶持者哉?然则为人臣者亦可鉴矣。 

附录: 

马端肃三记三卷(戸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明马文升撰文升字负图钧州人景泰辛未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加少师太子太师端肃其谥也事迹具明史本传此三篇皆所自述一日西征石城记纪成化初为陜西巡抚与项忠平满四之乱事一日抚安辽东记纪成化十四年辽东巡抚陈銊冒功激变而文升奉命抚定之事一日兴复哈密记纪宏治初土鲁番袭执哈密忠顺王而文升持议用兵遣许进等讨平之事三记本在文升所著集中此其析出别行之本也 

案三记皆文升所自述宜入传记类中然三事皆明代大征伐文升特董其役耳实朝廷之事非文升一人之事也故仍隶之杂史类焉(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杂史类存目) 

猜你喜欢
  杂传第三十三·欧阳修
  卷二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五十二·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列传第四十七·柯劭忞
  卷一百十 志八十五·赵尔巽
  第四回 游兰池始皇遇盗 筑长城蒙恬防胡·黄士衡
  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李百药传·刘昫
  宇文士及传·欧阳修
  叶兑传·张廷玉
  陈纪十 长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584)·司马光
  卷九上·雍正
  卷六十七巡防三·冯煦
  卷55·陈邦瞻
  卷七十七·佚名
  卷之三·黄景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石麟·唐圭璋

      贺新凉   寿处州刘守   一骑飞来速。报平山、将颁凤检,宠分符竹。自是平淮勋名在,姓字屏风纪录。正欲革、潢池风俗。古括久思贤太守,待东山、一起苍生福。唐李段,追芳躅。   横舟竹下凭青鹿。庆生朝、称觞蔼蔼,

  • 大鹤山人词话·郑文焯

    郑文焯撰 龙沐勋辑高密郑叔问先生(文焯),毕生专力於词,为近代一大家数。复精声律,善批评。凡前人词集,经先生批校者,散在海内藏家,不可指数。以予所见,有东坡乐府、清真集、白石道人歌曲、梦窗甲乙丙丁稿、花间集等,各家或一本

  • 提要·黄玠

    (臣)等谨案弁山小隐吟録二卷元黄玠撰玠字伯成慈溪人流寓弁山故以名集其诗不为近体高者有元结遗意次者近乎白居易但不及二人之宏阔深厚耳中多劝戒之辞盖亦刚方嫉俗者前有自序称蔑有令徳不敢谓隐独以所得于天者薄故将退藏

  • 自序·吴梅

    霜厓手定旧词,凡三易寒暑,缮录既竟,遂书其端曰:梅出词鄙倍,忝窃时誉,总三十年,得如干首。身丁乱离,未遑润色,诣力所在,可得而言。长调涩体,如耆卿、清真、白石、梦窗诸家创调,概依四声。至习见各牌,若[摸鱼子]、[

  • 卷之三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王湘绮与史馆·李定夷

    湘潭王壬秋先生,耆年宿学,久为当道所佩仰。民国二年,奉大总统电召赴京担任国史馆馆长。因病未能启程。三年,又奉大总统电。其文曰:王壬秋先生鉴:前以史职奉屈高贤。企望来仪为日久矣。安蒲稽程,遂经寒暑。顷闻旌从颇快,遨游所

  • 一七五 吏部尚书官保等题为议得因《永乐大典》案黄寿龄等应分别降级罚俸本·佚名

    一七五 吏部尚书官保等题为议得因《永乐大典》案黄寿龄等应分别降级罚俸本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二日吏部等衙门经筵讲官 议政大臣 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 正红旗满洲都统 步军统领衙门刑名事务臣官保等谨奏,为奏明事。该

  • 杜重威传·薛居正

    杜重威,他的祖先是朔州人,近世搬家到太原。祖父杜兴,是振武军牙将。父亲杜堆金,服事后唐武皇李克用,担任先锋使。杜重威年少服事后唐明宗李嗣源,从护圣军校升任防州刺史。他的妻子就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妹妹,被封为宋国大长公

  • 卷一百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三十三人物志十三宗室王公传十一【原封和硕贝勒阿敏 温简固山贝子固尔玛浑 镇国公恭阿 原封和硕贝勒莽古尔泰 原封多罗贝勒德格类】原封和硕贝勒阿敏阿敏追封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二子

  • 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一经籍考【臣】等谨案马端临以经史子集分部彚目为经籍考其所采録悉本历代史志以及王尧臣崇文总目而评论则以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録解题为

  • 兵二六·徐松

    马政杂录下淳熙十六年四月二十五日,诏:「三衙及江上诸军各置马院一所,专收养拣退老病马,于元破草料内减半支给。责队外人看餧,令医兽常切医治,仍差将官一员提督,不许擅行宰杀。有倒毙,方得出卖。仍月具见管数目申枢密院。以枢

  • 卷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八曲礼下第二之三爲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号户刀反】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显谏为夺美也【孔疏夺君美也】显明也谓明言其君恶不几微也逃去也君臣有

  • 卷一百七(东晋天竺居士竺难提译)·佚名

    △大乘方便会第三十八之二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譬如须弥山。若诸杂色至其边者同一金色。世尊,若有众生至菩萨边者,若瞋心。若净心。若欲染心。如是一切悉皆同一萨婆若色。世尊,我从今日於诸菩萨。生尊重心如须弥山。世

  • 众金刚三昧大仪轨分第九·佚名

    尔时释迦牟尼佛。复说最上供养般若波罗蜜多教。所谓发生菩提心故。是即一切如来广大供养。救度一切众生界故。是即一切如来广大供养。摄一切法故。是即一切如来广大供养。若人於般若波罗蜜多教。书持读诵记念思惟者,是

  • 卷四·丹霞子淳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四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五十则 二鼠侵藤(飞走) 示众云。潜续命根故有生而有灭。圆成道果本无去以无来。任伊利齿灵牙。一任横啮竖咬。正当此时与解腕者么。 举僧问龙牙遁禅

  • 广温疫论·戴天章

    温病著作。四卷,附方一卷。清·戴天章约撰于1722年。戴氏取《温病论》予以增订、删改,辨明温疫与伤寒之异,尤其重视早期症候的鉴别。 卷一辨析气、色、脉、舌、神,辨时疫与风寒在病因、受病、传经、兼症等方面的不同;

  • 玉井樵唱·尹廷高

    元代诗别集。3卷。尹廷高撰。据顾嗣立《元诗选》,本集又名《玉井樵唱正续稿》。目前能见到的《玉井樵唱》善本,主要是数种清抄本。《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尹廷高自撰《玉井樵唱自记》,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