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补遗

文昌杂録补遗

余记中书舍人礼上押角未详何义按唐裴坦传载令狐綯荐坦为知制诰裴休持不可不能夺故事舍人初诣省视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压角而坐坦见休重愧谢休咈然曰此令狐丞相之举休何力顾左右索肩舆出宋次道乃曰舍人上事必设紫褥於廷面北拜厅合长立褥之东北隅谓之压角宋丞相作掖垣丛志亦不解其事未知何者为是

唐国子祭酒李涪作刋误云两省官上事日宰相临焉上事者设床几面南而坐判三道案宰相别施一床连上事官南坐於四隅谓之押角自常侍已下以南为上差牙相承实乖礼敬何不为丞相设位於衆官之南常侍谏议给事舍人循次而坐於丞相之下尊卑有序足以为仪由此观之不独中书舍人凡两省官礼上宰相皆压角也至五代冯道为宰相判状尾罢之应自此合长立於柬北隅犹谓之押角如宋次道所记也

又五代会要晋天福五年三月勅中书门下五品已上於两省上事宰臣押角之礼宜废

余又记後唐同光三年洛京积善坊得古文钱曰得一元宝顺天元宝史不载何代铸此钱近见朝士王【御名】仪家有钱氏钱谱云史思明再?洛阳铸得一钱贼党以谓得一非佳号乃改顺天盖史思明所铸钱也

余前记尚书省初拜并集都坐交礼迁又改交未详其略曰汉制八坐及丞郎初拜官并集都坐交仆射八坐也又无不答之文又东宫旧事曰太子至承华门设位拜二傅二傅交礼毕不复登车又後汉养老仪天子与五更於门屏交礼即荅拜详此并以对拜为交礼迁日又集对拜而去谓之解交也

余前记唐谏议遗补在左右省而刘禹锡送令狐博士诗云谏院过时荣棣萼已有谏院之名何哉按会要贞元中薛元舆为谏议大夫奏云谏官所上封章事皆机密每进一封两省印署凡有封奏人且先知请别铸谏院印庶免漏泄乃知谏院之名旧矣

猜你喜欢
  载记第十四 苻坚下(王猛 苻融 苻朗)·房玄龄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刘昫
  列传第四十八·刘昫
  卷七十一 大中祥符二年(己酉,1009)·李焘
  第二十八回 使西域班超焚虏 御北寇耿恭拜泉·蔡东藩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十)·陈寅恪
  卷之九百五十八·佚名
  ●卷十·余继登
  两汉笔记卷三·钱时
  刘台传·张廷玉
  隐忧续记·林西藩
  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卷15·陈邦瞻
  纲鉴易知录卷二四·吴楚材
  温应星·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三严维严维字正文越州山阴人至德二载进士擢辞藻宏丽科调诸暨尉辟河南幕府终秘书省校书郎与刘长卿善诗一卷酬耿拾遗题赠掩扉常自静驿吏忽传呼水巷惊驯鸟藜床起病躯顾身悲欲老戒子力为

  • ●卷一百六十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六十五。   起绍兴四年十一月十四日乙未,尽十二月三十日癸卯。   诏用张浚榜朝堂。   行状曰:是日上亲书诏曰:张浚爱君忧国出於诚心顷履多艰首倡大义固有功於王室仍雅志於中原谓关中据天下之上游未有

  • 东都事略卷六十七·王称

    列传五十  文彦博字寛夫汾州介休人也少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翼城榆次二县改太常博士通判兖州入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西鄙用兵有临陈先退望敌不进者置狱隣郡而推劾枝蔓久不即诛彦博上疏曰将权不可不专军法不可不峻兵

  • ●卷上·文秉

    ○万历起天启四年止 神庙嫡母为仁圣陈太后,生母为慈圣李太后,中宫为孝端皇后。而生光庙者,孝靖皇后也。二祖家法:圣躬每有私幸,必有赐赉。随侍文书房内阉即注明某年月日,并记所赏以为验。孝靖,故宫人也。神庙一日索水盥手,孝

  • 卷五十二·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五十二大学士朱轼撰循吏传四晋王恂王恂字良夫东海剡人文义通博在朝忠正累迁河南尹建立二学崇明五经鬲令袁毅尝馈以骏马恂不受及毅败诸受货者悉被废黜恂独无

  • ●皇朝通典卷三十一·佚名

    職官九 ○職官九 八旗都統 領侍衛內大臣 前鋒統領 護軍統領 步軍統領 火器健銳虎鎗各營 △八旗都統【副都統 參領 副參領 佐領 驍騎校 筆帖式】 八旗都統滿洲蒙古漢軍旗各一人 副都統旗各二人分掌滿洲蒙古漢軍

  • 十二年·佚名

    (己卯)十二年大明萬曆七年三月3月25日○庚午,臺諫追論孝陵監董官,不謹君父之喪,追削任權等爵秩。○晝講。筵中,方講《春秋》,金宇顒啓曰:「以《春秋》之法論之,人臣有今將之心,卽與親弑同,所以誅其意也。孝陵之事,賊臣李芑,顯有無

  • 谈道·吕坤

      大道有一条正路,进道有一定等级。圣人教人只示以一定之成法,在人自理会;理会得一步再说与一步,其第一步不理会到十分,也不说与第二步。非是苦人,等级原是如此。第一步差一寸,也到第二步不得。孔子于赐,才说与他一贯,又先难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三章 盗夸·林语堂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语译假若我稍为有些认识,那么,行于大道时,必定小心谨慎,唯恐走入邪路。奇怪的是大道如此平坦,而人君

  • 卷十七·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七明 王志长 撰夏官司马第四疏郑云象夏所立之官马者武也言为武者也夏整齐万物天子立司马共掌邦政政可以平诸侯正天下故曰统六师平邦国○左传子罕曰天

  • 卷七·姚炳

    <经部,诗类,诗识名解>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识名解卷七 钱唐 姚炳 撰 草部 荇 荇【周南关雎篇】荇释草作莕别名接余陆玑以为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茎大如钗股上青下白鬻其白茎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是也但今世鲜闻食之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三[宋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庐陵清原山行思禅师第十世随州智门光祚禅师法嗣明州雪窦山资圣寺明觉禅师讳重显。姓李氏。遂州大寂九世之孙也。兴国五年四月八日生。始诞。旦夕瞑目若寐。幼即异常。不

  • 卷第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三之七缘与因义差别云何。有说。因缘遍不遍异。初四二缘摄六因故。二三二缘非因摄故。六因四缘体。虽无别而义有异。且等无间及所缘缘。既非因摄。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十卷·佚名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十卷尊婆须蜜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菩萨所集偈品首尊者优婆夷。谟以水道步。寻往作尺蠖行。乃至入有想三昧。更不复见缘能因缘灭有想无想。彼问世尊曰我独流无量不依不能度与我说

  • 恐惧·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著。富有高贵的律师之妻伊蕾娜与一位年轻的钢琴家发生了婚外情。某天, 她忽然遭到一位女人的敲诈。害怕丑闻的曝光,担心失去富有的生活与高贵的地位,她的生活从此陷入了无边的恐惧之中……

  • 柘轩集·凌云翰

    元末明初诗文别集。凌云翰(宇彦 )著。据瞿佑《归田诗话》载,凌云翰因“坐贡举乏人,谪南荒以卒”。故所作诗文杂著,藏稿于家。至永乐中,其孙始编为4卷。现有多种清抄本传世,另附词1卷。收入《四库全书》者即以清抄本为

  • 海国图志·魏源

    中国清代魏源著。100卷。作者为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是中国近代维新改良思想的先驱者和爱国主义者,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受林则徐嘱托,据《四州志》及中外文献资料,于1842年12月编成《海国

  • 大唐狄公案·高罗佩

    《大唐狄公案》是高罗佩在1950年至1967年先后历时十八年用英文创作的系列侦探小说。小说出版后风靡整个西方世界,并被译成十多种外文。全书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