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文昌杂録卷一

宋 龎元英 撰

元丰壬戍五月朔上御文德殿视朝仗卫如式既退三省已下职事官各厘新务盖一时之荣遇也

初三日诏曰先王以道在天下列而为事陈而为法人各有分然後安官各有守然後治三代以降累世相仍寖迷本原遂乱名实余弊斯积其流及今朕闵古弗还因时改造是正百职建复六聨先後重轻粗获条次大小贵贱迭相维持差择羣材分委成宪伫观来効共致丕平敢有弗钦将底厥罪新除省台寺监官详定官制所已着所掌职事如被选之人不循分守敢有僭紊其申谕中外违是令者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已下聼长官纠劾以闻诏自内出非学士之辞也

尚书省官左仆射王公珪右仆射蔡公确左丞蒲公宗孟右丞王公安礼吏部尚书李清臣户部尚书安焘四曹阙吏部左选侍郎苏颂右选侍郎何正臣寻出知潭州除李承之户部左曹侍郎陈安石右曹侍郎李定礼部侍郎谢景温兵部侍郎许将刑部侍郎崔台符工部侍郎熊本郎中员外互置不备员左司郎中吴雍右司员外郎王震吏部郎中曾肇员外郎刘奉世司封员外郎王祖道司勲郎中穆珣考功员外郎范峋蔡京户部郎中刘珵员外郎黄好谦王陟臣马珫度支员外郎陈珦金部员外郎晁端彦仓部郎中韩正彦礼部郎中刘贽员外郎王子韶祠部郎中赵令铄主客郎中元英忝冒焉膳部郎中鲁有开兵部员外郎潘良器职方员外郎黄萃驾部郎中王钦臣库部郎中林积刑部郎中胡授杜紘都官员外郎韩宗良比部员外郎宇文昌龄司门员外郎王谔工部郎中范子奇员外郎高遵惠屯田员外郎张叙虞部员外郎李闶水部郎中李文卿未逾月而兵部都官屯田三员外相继以病卒於是杜常许安世补兵部员外郎屯田阙六月勑吏部增员外郎一员除文及甫潞公之子也

主客所掌诸番东方有四其一曰高丽出於夫余氏殷道衰弱箕子去之朝鲜是其地也在汉为乐浪郡其二曰日本倭奴国也自以其国近日所出故改之其三曰渤海靺鞨本高丽之别种其四曰女贞渤海之别种西方有九其一曰夏国世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庆历中册命为夏国其二曰董毡居青唐城与回鹘夏国于阗相接其三曰于阗西带葱岭与婆罗门接其四曰回鹘本匈奴别裔唐号回纥居甘沙西州其五曰龟兹住居延城回鹘之别种其国主自称师子王其六曰天竺旧名身毒亦曰摩伽陀又曰婆罗门其七曰瓜沙门汉炖煌故地其八曰伊州汉伊吾郡也其九曰西州本高昌国汉车师前王之地有高昌城取其地势高人昌盛以为名正观中平其地为西州南方十有五其一曰交趾本南越之地唐交州緫管也其二曰渤泥在京都之西南大海中其三曰拂菻一名大秦在西海之北其四曰住辇在广州之南水行约四十万里方至广州其五曰真腊在海中本扶南之属国也其六曰大食本波斯之别种在波斯国之西其人目深举体皆黑其七曰占城在真腊北其八曰三佛齐盖南蛮之别种与占城为邻其九曰闍婆在大食之北其十曰丹流眉在真腊西其十一曰陀罗离南荒之国也其十二曰大理在海南亦接川界其十三曰层檀柬至海西至胡卢没国南至霞勿檀国北至利吉蛮国其十四曰勿廵舟船顺风泛海二十昼夜至层檀其十五曰俞卢和地在海南又有西南五蕃曰罗龙方张石凡五姓本汉牂牁郡之地又有荆湖路溪洞及卭部黎雅等蛮傜北方曰契丹匈奴也别隶枢密院朝廷所以待远人之礼甚厚皆着例録付之有司而诸蕃入贡盖亦无虚岁焉

尚书新省兵部未毕凡寓治四所一曰旧三司为仆丞都堂而吏部户部寓焉二曰旧司农寺户部右曹寓焉三曰旧尚书省兵部刑部工部寓焉四曰三司使廨舍礼部寓焉日给太官常膳汤茗薪炭有差

五月十二日左右仆射赴上於都堂是日郎中员外班迎仆射拜厅讫各判祥瑞等三案遂引学士两省官贺於厅上御史中丞尚书已下百官班於廷中东西相向引仆射降阶就褥位直省官赞揖朱衣吏引御史中丞出班北向躬致辞贺复位赞拜百官皆拜仆射答拜班退尚书省侍郎已上两省给舍已上御史中丞学士皆御赐寓百官就食幕次

七月勑职事官常膳许变料供应盖异恩也

礼部王员外修说文毕作进书表以示同舍仆因言前汉艺文志禆官之说亦自可用有一士人遽云富丞相曾用此故事衆人问如何乃曰贪以败官一坐皆笑此与坊州取杜若无以异

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同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各三日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社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社秋分授衣重阳立冬各一日上中下旬各一日大忌十五小忌四而天庆夏至先天中元下元降圣腊皆前後一日後殿视事其日不坐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七夕秋分授衣立冬大忌前一日亦後殿坐余假皆不坐百司休务焉

大忌日百官集於相国寺先至斋院左右廵使御史两赤令夹街宰相过百官立班於庭中宰相揖讫方行香既毕御史台知班复传呼立班而朱衣吏乃曰相公传语请不立班遂退百官见宰相故事皆废独此仅存焉礼部侍郎谢公言有一养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择光莹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口开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夜置月中蚌蛤采月华玩此经两秋即成真珠矣

详定礼文所言古者神民不杂礼刑异制故治礼之官常得以治礼事神之官常得以事神如左氏所谓使名姓之後率旧典者为之宗自汉以来治礼事神之官不得其职始杂以他官故後汉志太尉掌郊祀亚献光禄掌三献太尉秦汉用以掌兵今为三公坐论道者也光禄本掌宫殿门户皆非祠官之任勑今後南北郊执政官为初献礼部尚书侍郎为亚献太常少卿为终献诸祠祭礼部尚书侍郎太常卿迭为初献太常少卿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为亚献太常博士为终献宗庙亲王宗室使相节度使为初献宗室正任以上为亚献终献若南郊宗庙即户部兵部随所用牲以尚书侍郎荐彻腥熟如常祀即户部兵部郎中员外郎荐彻文宣王以国子祭酒司业丞博士为三献武成王以祭酒司业为初献亚献终献自如故事差官中祠即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为初亚献太常博士为终献小祠即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与太常博士牙差一献祭马者四皆以太仆卿少七祀皆以太庙令为献官焉

七月五日迎气西郊六日孟享太庙皆当差工部郎中荐彻而工部乃轮差水部郎中摄事既授誓於尚书省有司举纠方改差工部员外郎不预誓成直赴祠所监祭使郤之弹劾以闻

祠部岁比天下僧尼道士凡二十四万然死者亦常万人按杜牧杭州南亭记文宗语宰相曰古者三人共食一农人今加兵佛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武宗会昌五年出四御史按行天下凡除寺四千六百僧尼并女冠二十六万五百盖自有唐以来数常如此何其盛哉中书丞相蔡公太夫人康寜门下侍郎章公尊亲以通议大夫致仕户部尚书安公具庆重茵列鼎可以言荣养矣

凡三省官假日唯接见宾客不许出谒新制也

七月二十八日以国史成曲宴於垂拱殿两省给舍以上尚书省侍郎已上学士御史中丞观察使并赴奏教坊乐酒七行皆供御杏仁盖非常例也

礼部王员外言今谓面油为玉龙膏大宗皇帝始合此药以白玉碾龙合子贮之因以名焉又云昔於孙四皓家得七宝帘数尺皆以七宝纵横编缀工巧不可名言也

右屯卫将军孙守彬家富於财置酒模於明德坊常有四老人饮其上俗有四皓之名

礼部刘郎中莘老言昔年郓州进士李矩赴公试问同人李演云尧舜如何可以对天地否演对云似此疑惑事切不可用闻者无不大噱

余昔知安州见时丙推官言罗恺初及第郑獬在翰林以诗贺之恺以公状为谢具位诗一篇右伏蒙尊慈特有宠惠感荷之至但切下情郑云赖此诗不是公用都下莫不传以为笑也

八月壬子文德殿宣制授皇子彰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延安郡王昭容朱氏进位贤妃三省及在京应职事官皆赴班集寄禄官不与焉

三佛齐注辇国朝贡见延和殿引至柱外跪撒金莲花真珠龙脑於御坐前谓之撒殿初至阙先具陈请诏方许之

新定仪制宰相两省侍郎尚书左右丞皆朱衣吏两人双引枢密院官紫衣吏一人前导御史中丞知杂御史亦朱衣吏两人双引尚书侍郎学士待制两省给舍已上并朱衣吏一人引

膳部鲁郎中言昔知万州南山甚秀去城三十里远望如妇人簪花之状州中谓之真女石登山视之即一石觜上有紫荆一枝州中女子至七八十不嫁者夫死义不再行盖有真女之风焉

礼部王员外言昔在金陵有一士子为鱼鲠所苦累日不能饮食忽见卖白饧者因买食之顿觉无恙然後知饧能治鱼鲠也後见孙真人书已有此方矣余知安州有鼎州通判柳应辰为余传治鱼鲠法以倒流水半盏先问其人使之应吸其气入水中面东诵元亨利贞七遍吸气入水饮少许即差亦尝试之甚验

礼部谢侍郎言亁山药法刮去皮以厚纸裹挂於风中最良又置焙笼中下铺茅数寸以微火烘之亦佳作汤点如新者乳香最难研先置壁罅中日许入鉢乃不粘祠部赵郎中亦云研乳香取指甲三两片置鉢中尤易末尔

考功蔡员外超授起居郎其季卞方为右史兄弟并直螭堦士林竦美焉

旧三司勾院井泉最苦熙寜中三司火始引金水河注省中去井差近未逾年遂为甘泉名着都下品第一因知水脉流通者无不甘冽云

元微之诗云松门待制应全远药树监搜可得知盖有唐宣政殿为正衙殿廷东西有四松松下待制官立班之地旧图至今犹存

按开成元年正月诏以入合日次对官班退立於东堦松树下须宰臣奏事毕齐至香案前各言本司事虽紫宸殿亦有松树为待对官立位六殿门外有药树监察御史监搜之位在焉唐制百官入宫殿门必搜监察所掌也太和元年诏曰自魏晋以降参用霸制虚仪搜索因习尚存朕方推表大信寘人心腹况吾台宰又何间焉自今已後坐朝衆寮既退宰臣复进奏事其监搜宜停

户部王员外言元昆驾部郎中比自长安归擕药树数株至京师其叶葱翠可爱於今关右颇多人罕识者汉制以侍中执虎子礼部王员外因读西京杂记云汉朝以玉为虎子以为便器使侍中执之行幸以从又知虎子以玉为之也

李广猎於冥山之北射虎断其髑髅以为枕云服猛也又铸铜象形为溲器示厌服之故谓之虎子云

礼部刘郎中借东京记云相国寺前有公子亭临汴水大中祥符七年徙近西北直景灵宫即魏公子无忌胜槩之地也天清寺繁台梁孝王常按歌吹台阮公诗云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後有繁氏居其侧里人呼为繁台芳林园太宗在藩邸特赐其地为园或传周世宗时已为园太祖自陈桥入京驻於此范质等谒见焉开宝寺上方院即夷门山院有唐令狐綯读书堂初令狐楚镇宣武綯随侍读书於此後复为节度使图像今不复存也

膳部鲁郎中言昔年陈州有女妖自云孔大娘每昏夜於皷腔中与人语言尤知未来事时故相晏元宪公守陈方制小辞一阕修改未定而孔大娘已能歌矣又何怪也

九月一日法酒库内酒坊诣内东门进新酒遂以颁近臣有差前数日膳部光禄寺皆尝酒举旧例也诏吏部增员外郎一员以丰稷充而稷以昨任台官曾弹奏执政乞辞新命许之刑部增二员以韩晋卿为郎中莫君陈为员外郎以吕和卿为考功员外郎补蔡京阙未几胡援卒

礼部王员外言崔豹古今注蛱蝶大者名凤子然辞人罕用余读唐韩偓诗有鵞儿唼啑雌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正为蝶也西京杂记汉武帝过李夫人以玉簪搔头自授宫中搔头皆以玉玉搔头之名起於此

余奉使北辽至松子岭旧例互置酒行三时方穷腊坐上有北京压沙梨冰冻不可食接伴使耶律筠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去梨已融释自尔凡所擕柑橘之类皆用此法味即如故也

余本部掌朝贡録见至道中大食国满希密遣男进贡云彼国但出犀象诏问以何法可取对云象用象媒诱致以绳渐羁缚之犀则使人卧大树操弓矢伺其至射而杀之其小者不须弓矢亦可捕获于阗国城之东有白玉河西有緑玉河次西有乌玉河其源同出崑仑山在其国西千三百余里每岁至七八月水小之後取玉於河谓之捞玉闍婆国方言谓真珠为没爹虾罗谓牙为家凌谓玳瑁为家罗谓香为崑炖芦麻谓犀为低密云

今岁时人家作饧蜜油煎花果之类盖亦旧矣楚辞招魂云粔籹蜜饵有餦餭些粔籹以蜜和米麫煎熬餦餭饧也中书赵舍人云方言饵餻也今餻是

礼部王员外言昔见朝议大夫李冠卿说扬州所居堂前杏一窠极大花多而不实适有一媒姥见如此笑谓家人曰来春与嫁了此杏冬深忽擕酒一樽来云是婚家撞门酒索处子裙一腰繋杏上已而奠酒辞祝再三家人莫不笑之至来春此杏结子无数江淮亦多有嫁橘法不知是何术也

兵部杜员外言今关中有白蕤棫朴也芃芃丛生民家多采作薪且言烟与他木异尝取试之其烟上直如线高五七大不絶诗所谓薪之槱之物虽微可以升燎於上帝亦苹蘩蕰藻之谓邪

礼部谢侍郎因诵杜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坐客言午夜子夜之义如何余因言顔之推家训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一鼓二鼔三鼓四鼔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西都赋亦云卫以严更之署所以尔者假令正月建寅斗柄夕则指寅晓则指午矣自寅至午凡历五辰冬夏之月虽复长短参差辰间辽濶盈不至六缩不至四进退常在五者之间更历也故曰五更午夜子夜之义盖亦如此

九月以工部郎中范子奇充陕西转运使边事毕如故以知湖州唐淑问为吏部员外郎是月曾肇以忧去官礼部谢侍郎言昨以谏议大夫知潭州岁正月家人迎紫姑神为戏是时官制未颁陞改之名莫有知者家人戏问紫姑将来迁何官乃画地作太中字了不详所以明年遂改太中大夫唐义问家事紫姑最灵在京南问得何差遣写京西转运四字已而果除京西转运判官何其异邪

刘敬叔异苑曰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妬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於厠以迎之

文昌杂録卷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志第六十三·礼十三等·脱脱
  大明宣宗章皇帝宝训卷之二·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二·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五·佚名
  卷之六十一·佚名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二·温睿临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八·纪昀
  八九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四库全书表》系大理寺卿陆锡熊等编纂片·佚名
  八五三 大学士英廉奏遵旨派员检阅各省解送明以后各书情形折·佚名
  七一一 寄谕山东巡抚国泰办理刘遴等修葺宗谱事·佚名
  王审知传·薛居正
  董其昌传·张廷玉
  卷八十三·阿桂
  卷一百·赵汝愚
  卷三十八俸饷二·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沈德潜

      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今夫观水者,至观海止矣,然由海而溯之,近于海为九河,其上为洚水,为孟津,又其上由积石以至昆仑之源。《记》曰:“祭川者先河后海”,重其源也。唐以前之诗,昆仑以降之水也。汉京

  • 卷四十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四十四治道春秋元气正天端赋     【宋】黄庭坚昔仲尼陈后王敎化之本定旧史春秋之辞尊元气以书也据天端而正之编嵗书以成文必加统始次阳中之首月盖谨明时当其号令絶于衰周笔削兴于将圣

  •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三·宋濂

        安童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也。中统初,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通籍禁中。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幼,公辅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对

  • 名山藏卷之二十七·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典谟记二十七◆典谟记二十七世宗肃皇帝六○世宗肃皇帝六三十六年正月乙卯朔命朱希忠摄拜天玄极殿羣臣朢朝奉天门上曰景元祝典已诏诸司停封九日顷者朕受寒侵仰事上玄礼不可减其增修七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三·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八月壬午朔霍州及洪洞县地震有声○先是御史徐申奏北台不宜多选南台不必避籍吏部都察院议南台回避原非 祖制盖御史职在紏察管差特其一事若概以南直人回避本贯委非政体今次取到人数严加精选以少为贵查北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纪昀

    列传元 【十六】○元十六刘秉忠【秉恕】 张文谦郝经刘秉忠张文谦郝经△刘秉忠刘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从释氏又名子聪其先瑞州人曾祖仕金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焉庚辰岁穆呼哩取邢州立都元帅府以其父 润为都统厯距鹿内邱两

  • 卷之二十四·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四传第八扎萨克镇国公色棱列传【今袭固山贝子】色棱喀喇沁部人姓乌梁罕杜棱贝勒固噜思奇布族祖父图琳固英有子七色棱其仲也天聪八年随大军由都尔弼征明入得胜堡攻大同克

  • 二、上学之始·包天笑

      我五岁就上学,可算是太早了,但近代在五岁时,入幼稚园的,也不是没有。况且我是在旧历二月初二生的,也可以算得足四十八个月了。在未上学之先,祖母教我识几个笔画简单的字,我都认识。又以我的父亲,在幼年时,适逢太平天国之战

  • 第四十章 完成北伐·李宗仁

    一南京国民政府既经重建,唐、张之变也已平息,所部均奉令整编,预备继续参加北伐。由于宁汉分裂而左右为难的川、云、贵各省,至是也表示绝对服从中央。全国除东三省、热河、察哈尔、河北等省尚为奉军所盘踞外,余概在

  • 卷54·陈邦瞻

    徽宗宣和二年冬,睦州清溪民方腊作乱。方腊世居县堨村,托左道以惑众。初,唐永徽中,睦州女子陈硕真反,自称文佳皇帝,故其地相传有天子基,腊因得凭借以自信。县境梓桐、帮源诸洞,皆落山谷幽险处,民物繁伙,有漆楮杉材之饶,富商巨贾多

  • 刚毅木讷,近于仁德·孔子

    【原文】 子曰:“刚、毅、木、纳,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质朴、沉默寡言,这几种品质近于仁德。” 【读解】 这实际上是一个男子汉的形象,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或日本影星高仓健所塑造的形象。 有意思的是,这

  • 洪范明义原序·黄道周

    臣观五帝三皇之道备在易象自易象而外惟有洪范一书爲尧舜所授于禹汤周公所得于箕子者易于明夷之卦推崇箕子明羲文之道在箕子非他作者之所敢望也汉兴伏鼂口授不真厥后诸儒皆因伏鼂以证古简是以讹舛相沿失其伦脊五十九篇

  • 第七篇 箴言 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林语堂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语译真实的话不悦耳,悦耳的话不真实。行善的人,不需言辩;好辩的人,行为反非至善。真正

  • 庄公·庄公二十年·左丘明

    【经】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夏,齐大灾。秋七月。冬,齐人伐戎。【传】二十年春,郑伯和王室,不克。执燕仲父。夏,郑伯遂以王归,王处于栎。秋,王及郑伯入于邬。遂入成周,取其宝器而还。冬,王子颓享五大夫,乐及遍舞。郑伯闻

  • 治地品第二十一·佚名

    佛告须菩提,如汝所问菩萨摩诃萨。摩诃僧那僧涅。摩诃衍三拔致者,菩萨行六波罗蜜。过从一地至一地。云何菩萨过从一地至一地。以诸法无所过法。无来者亦无去者,亦无有过亦无不过。诸法亦无有坏。亦不贡高亦不念。但治住地

  • 论 哲 学·太虚

    ──四年在普陀作──哲学之名,制于挽近,或曰当名爱智,亦近于中华所云道;要以说明宇宙现象之实体──亦曰实在,或曰本体──,建立自他生化之常性,谓之曰哲学耳。前句成物相论──即宇宙论──;后句成神我论──即灵魂论,与数论

  • 卷第四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十今应思择成业道相。谓齐何量名自杀生。乃至齐何名为邪见。且先分别杀生相者。颂曰。杀生由故思  他想不误杀论曰。要由先发欲杀故思。于他

  •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元晓

    佛典注疏。唐新罗僧元晓撰。一卷。是三国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的注释书。开四门:(1)“初述教之大意”;(2)“次简经文之宗致”;(3)“举人分别”;(4)“就文解释”(缺文)。第三门又分为二:“初约三聚众生分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