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914──中華民國三年甲寅

  1﹐1(一二,六)改組郵政,定每省為一郵務區,於省城設郵務管理局(上海另為一區)。

  1﹐3(一二,八)

  (1)俄外相覆外蒙特使三音諾顏,允給以槍械。計大砲六尊,機關槍四挺,步槍二萬支(去年12﹐17之要求。三音諾顏即離俄京)。  (2)章炳麟不滿袁世凱,擬出京赴天津,被阻(去年秋來京即被監視於共和黨本部)。

  1﹐4(一二,九)

  (1)任命張錫鑾兼奉天民政長。  (2)任命胡仁源署北京大學校長。

  1﹐6(一二,一一)商務印書館創辦人夏瑞芳在上海遇刺死。

  1﹐7(一二,一二)

  (1)吉林延吉韓人搗毀縣署及墾民局。

  (2)章炳麟請見袁世凱不遂,被幽禁。  (3)任命楊晟為上海觀察使。

  1﹐8(一二,一三)

  (1)定總統俸金月支二萬四千元,公費月支四萬元,交際費月支四萬元。

  (2)公布全國水利局官制。

  (3)開歸化城、張家口、多倫諾爾、赤峰、洮南、龍口、葫蘆島七處為商埠。

  1﹐9(一二,一四)

  (1)政治會議議決停止現有國會議員職務,並特設造法機關,重訂約法。

  (2)嚴禁哥老會。

  1﹐10(一二,一五)令停止國會現有議員職務,宣布解散。  1﹐11(一二,一六)

  (1)政治會議呈覆,請特設造法機關,袁世凱即諮詢以該機關應如何組織,用何種名稱。

  (2)公佈所得稅條例。

  1﹐12(一二,一七)豫匪白狼陷光山。  1﹐13(一二,一八)

  (1)裁撤川邊經略使兼都督事,尹昌衡留京,任命張毅為川邊鎮守使。

  (2)西謨拉中英藏正式會議開始。

  (3)公布【公司條例】(9﹐22復予修正)

  、【公司保息條例】。

  1﹐14(一二,一九)

  (1)武昌槍殺國民黨人耿丹(前曾槍殺祁國鈞、湯瀚。11﹐16又槍殺張作林)。

  (2)豫匪白狼陷潢川。  (3)裁撤稽勳局。  (4)公布公司條例。

  1﹐16(一二,二一)

  (1)外交部電駐外各公使,希商該政府取締亂黨煽惑僑民斂錢購械,並驅逐首要,解散會從。

  (2)日本拒受庫倫活佛致天皇書(希望建立國交,願以內蒙鐵路租借權給予日本。前此不久,兒玉曾至庫倫,此書係去年11﹐17所發)。

  (3)袁世凱向政治會議提出祭天祀孔案。  (4)豫匪白狼陷商城。  1﹐17(一二,二二)

  (1)外交部照會各國,說明修訂稅則理由。

  (2)召集財政會議,熊希齡、梁啟超、梁士詒、徐恩元、湯叡及洋員莫理遜、古德諾等出席。

  (3)豫匪白狼陷固始。

  1﹐19(一二,二四)  (1)內務部規定保護宗教以有系統、有經典、有歷史者為限。

  (2)刺宋教仁之要犯應夔丞(桂馨)在京津火車中被軍政執法處偵探刺死。

  1﹐21(一二,二六)任命戚揚代理江西民政長(4﹐29實授,原任汪瑞闓因被控受懲戒)。

  1﹐23(一二,二八)派朱家寶、楊士琦、李盛鐸、汪鳳瀛等為高等文官甄別委員會委員。

  1﹐24(一二,二九)

  (1)政治會議議決特設【約法會議】(造法機關)。

  (2)豫匪白狼陷安徽六安(1﹐26陷霍山)

  。

  1﹐26(一,一)  (1)公布政治會議所議決之約法會議組織條例。

  (2)任命趙倜督辦豫南剿匪事宜。

  (3)陳其美自日本抵大連,策劃奉天山東討袁軍事(3﹐17返東京)。  1﹐27(一,二)  (1)派畢桂芳、陳籙為會議外蒙事件全權專使。

  (2)農商部與美國紅十字會訂立導淮借款合同。

  1﹐29(一,四)政治會議通過祭天祀孔案。

  1﹐31(一,六)英人要求將滇邊思茅屬艮東土司地方劃歸英屬。

  2﹐1(一,七)

  (1)任命段芝貴署湖北都督。  (2)公布法律編查會規則。  2﹐2(一,八)

  (1)漢口商民反對大冶水泥廠向日三菱公司借款。

  (2)前四川都督尹昌衡在北京被拘(有人控其侵吞公款,私通亂黨,實為趙爾豐報復)。

  2﹐3(一,九)

  (1)令停辦地方自治會。

  (2)任命龍覲光為廣惠鎮守使兼廣東陸軍第一師師長。

  (3)國務院呈請設置清史館。

  2﹐4(一,一0)

  (1)交政治會議議決解散省議會案(此案係趙秉鈞等各省都督民政長聯電聲請)。

  (2)嚴禁亂黨私立盟會,散布牌記。

  (3)孫中山致書南洋同志,謂已在日本成立幹部,團結團體齊一意見。

  (4)美公使芮恩施函詢外交部,有無請英國襄辦推廣海軍之事,及今後聘請美國海軍顧問教練官意見。  2﹐6(一,一二)

  (1)停辦京師自治會。  (2)裁撤伊犁鎮邊使,改設鎮守使,以楊飛霞任之(原任鎮邊使廣福卒)。  (3)俄使對去年7﹐22承化寺案向外部提出新要求六款。

  2﹐7(一,一三)  (1)規復祭天祀孔典禮。

  (2)公布國幣條例,及施行細則。

  2﹐8(一,一四)袁世凱限期一月,撲滅白狼匪患,並命各省加意保護教堂教士。

  2﹐9(一,一五)

  (1)調周自齊署財政總長(熊希齡辭),朱啟鈐兼代交通總長。

  (2)劉冠雄電外交部,聘用英員教練海軍軍事作罷。

  2﹐10(一,一六)設法律編纂館(一作2﹐3)。

  2﹐11(一,一七)

  (1)政治會議議決規復文廟。

  (2)任命田文烈、高景祺為河南、山東民政長,兼會辦軍務。  (3)交通部與中法實業銀行簽訂欽渝鐵路(自欽州經廣西雲南到重慶)合同(一作3﹐21)。

  2﹐12(一,一八)  (1)准熊希齡辭職,以孫寶琦兼代國務總理(湖南都督湯薌銘、安徽都督倪嗣沖反對熊希齡)。

  (2)農商部與美商美孚煤油公司訂立合辦陝西延長煤油合同。

  (3)加入萬國郵政會。  2﹐13(一,一九)任命段祺瑞兼代領河南都督事,出駐信陽,督剿豫匪白狼(張鎮芳以防剿不力去職)。

  2﹐14(一,二0)禁法官加入政黨。

  2﹐15(一,二一)  (1)舉行第一屆縣知事考試。

  (2)江蘇海州兵變。  2﹐17(一,二三)

  (1)中英藏西謨拉會議,英代表麥克馬洪主劃設內藏、外藏。

  (2)外交部駁2﹐6俄使要求。

  2﹐18(一,二四)廈門鼓浪嶼英國巡捕拘捕並槍傷華人,商民罷布。

  2﹐19(一,二五)

  (1)任命孫寶琦為高等文官甄別會議委員長,梁啟超為幣制局總裁,趙秉鈞兼署直隸民政長。  (2)任命汪榮寶為駐比利時公使。  (3)日使山座圓次郎與孫寶琦談判南潯鐵路,及南昌至萍鄉,南昌至漢口廈門,南昌至杭州,福州至三都澳等鐵路問題。

  2﹐20(一,二六)  (1)公布崇聖(孔子)典例。

  (2)特任章宗祥為司法總長,嚴修為教育總長(嚴未到任前以蔡儒楷暫署),准梁啟超、汪大燮辭職。

  (3)任命董康署大理院院長。

  (4)農商部不承認漢冶萍公司借款。

  (5)廣州灣商人反對法人抽收華人身稅。

  2﹐21(一,二七)駐紮阿爾泰科布多交界之新疆蒙古軍隊撤退。

  2﹐23(一,二九)

  (1)俄使為呼倫貝爾問題向外交部提出要求四項(承認後,呼倫可取消獨立)。

  (2)第二師王占元部連敗豫匪白狼於商城信陽,白西走。

  (3)任命董康為高等文官懲戒委員會委員長。

  2﹐25(二,一)

  (1)山東樂安人民暴動,戕殺縣知事。

  (2)任命王式通為約法會議秘書長。

  (3)任命江謙為江蘇教育司司長(代黃炎培)

  。

  2﹐26(二,二)

  (1)直隸都督趙秉鈞暴卒,年五十歲。

  (2)政治會議議決停止議會職務。

  2﹐27(二,三)  (1)任命朱家寶為直隸民政長,兼署都督。

  (2)外交部駁覆2﹐6俄使要求,謂與承化寺撤兵事無關(歐戰起後,俄兵大部撤退)。

  (3)宣布淞滬解嚴。  2﹐28(二,四)解散各省省議會。

  3﹐1(二,五)正式加入萬國郵會,自本年九月一日起,郵局實行羅馬章程各條款。

  3﹐2(二,六)  (1)公布商人通則。

  (2)公布治安警察條例。

  3﹐3(二,七)

  (1)公布豫戒條例。

  (2)收安徽鐵路為國有。

  (3)公布國有荒地承墾條例。

  3﹐4(二,八)  (1)特派李經羲為約法會議議員資格審定會會長,蔡鍔、姚震、饒漢祥等為會員。

  (2)任命熊希齡籌辦全國煤油礦事宜。

  (3)公布覲見條例。

  (4)公布製鹽特許條例。

  3﹐5(二,九)

  (1)任命凌福彭督修崇陵未完工程事宜。

  (2)第一次縣知事考試揭曉(所取多舊官僚,學校出身者大都落第)。  3﹐6(二,一0)

  (1)任命張廣建為甘肅民政長兼署甘肅都督(趙惟熙辭後,原由張炳華護理)。

  (2)公布殖邊銀行條例。

  (3)山西孟縣人民因抗稅暴動,被擊斃四十餘人。  3﹐7(二,一一)漢口華警與英國巡捕衝突。

  3﹐8(二,一二)豫匪白狼陷湖北老河口,光化縣駐軍應之。

  3﹐9(二,一三)

  (1)設置清史館(趙爾巽為總裁,後改稱館長)。  (2)任命孔庚為陸軍第九師師長(3﹐20命兼晉西鎮守使)。

  3﹐11(二,一五)  (1)公布礦業條件。

  (2)北京試演飛機(北京至保定)。

  (3)廣東饒平黃崗兵變。

  3﹐12(二,一六)  (1)公布會計及審計條件。  (2)派顏惠慶前往荷京會議禁煙事宜。

  3﹐13(二,一七)

  (1)豫匪白狼陷河南淅川荊紫關,入陝西商州。

  (2)命豫鄂陝都督督剿白狼,斥黨人與之勾結。

  3﹐14(二,一八)美國教士李佳白在上海尚賢堂講演,主清帝復辟。

  3﹐15(二,一九)

  (1)全國商會聯合會在上海開會。  (2)俄國撤退駐直隸軍隊。

  (3)四川墊江紅燈教滋事。

  (4)雲南東川人民抗剷煙苗,肆行焚掠。

  3﹐17(二,二一)

  (1)俄使為呼倫貝爾問題再向外交部提出七項要求。

  (2)賠償去歲南京商民損失一百五十萬元。

  (3)奉天都督與日本總領事開懇親會(以後每月十七日開會一次,定名為【十七日會】)。

  (4)任命吳俊陞為洮遼鎮守使。

  (5)任命張鳴岐會辦廣西軍務。

  3﹐18(二,二二)

  (1)中英藏西謨拉會議,中國代表陳貽範對英提中藏劃界第一次讓步案。

  (2)約法會議正式開會,孫毓筠、施愚為正副議長(議員為寶熙、袁金鎧、齊耀珊、施愚、馬良、莊蘊寬、王揖唐、嚴復、柯劭忞、王印川、顧鼇、梁士詒、傅增湘、張其鍠、李盛鐸、趙惟熙、王樹柟、許世英、陳國祥、任可澄、龍建章等,共六十人)。

  3﹐19(二,二三)馮國璋續娶袁世凱之家庭女教師周道如(

  砥)。

  3﹐20(二,二四)  (1)袁世凱以增修約法大綱案咨約法會議。

  (2)准奉天民政長許世英辭職。

  3﹐21(二,二五)夏重民、朱執信、鄧鏗等奉孫中山命自日本抵香港,策劃討袁軍事。

  3﹐23(二,二七)任命沈金鑑為順天府尹。

  3﹐24(二,二八)命議卹前清四川總督趙爾豐,並為昭雪(

  趙爾巽之請)。

  3﹐25(二,二九)

  (1)任命王式通為政治會議秘書長,顧鼇為約法會議秘書長。  (2)四川紅燈會及散兵攻陷萬縣長嶺崗。

  3﹐28(三,二)中英藏西謨拉會議,中國代表提出第二次讓步案。  3﹐29(三,三)  (1)徐世昌自青島到北京(袁世凱曾派王揖唐往青島促駕)。

  (2)安徽匪陷定遠。  3﹐30(三,四)袁世凱嘉勉廣東都督龍濟光。

  3﹐31(三,五)

  (1)交通總長朱啟鈐、財政總長周自齊與英國中英公司代表簽訂寧湘鐵路借款合同,總額八百萬鎊(未發行,僅墊款若干)。

  (2)任命汪大燮為平政院長。

  (3)任命宗聯奎署陝西民政長。

  (4)公布民業鐵路條例。

  (5)公布權度條例。

  4﹐1(三,六)

  (1)中法實業借款成立,總額一億五千萬法郎。  (2)京奉、京張、京漢、津浦、滬寧五鐵路實行聯運/。

  (3)交通部接收川路完畢。  (4)張謇出京南下,農商總長由章宗祥代理。

  4﹐2(三,七)

  (1)公布報紙條例。

  (2)命於平政院附設肅政廳,兼審判糾彈之權。

  (3)豫匪白狼陷陝西孝義,擬攻西安。

  (4)南潯鐵路工竣通車。

  4﹐3(三,八)  (1)任命莊蘊寬為都肅政史。  (2)召段祺瑞回京,以田文烈署河南都督。

  (3)周自齊、蔡廷幹、徐恩元晤五國銀行團代表。

  (4)中英藏西謨拉會議,中國代表提出第三次讓步案。

  4﹐4(三,九)公布警察章程。

  4﹐5(三,一0)公布縣知事兼理司法事務暫行條例及審理訴訟暫行章程。

  4﹐7(三,一二)公布交通銀行則例。

  4﹐9(三,一四)陝軍破豫匪白狼於醴泉,白狼西走甘肅。  4﹐10(三,一五)  (1)浙江象山因查禁煙苗發生騷動。

  (2)浙江鐵路改歸國有。

  4﹐11(三,一六)

  (1)俄皇決定以唐努烏梁海為保護區(即派Mintslon前往)。  (2)交通部請嗣後關於借款修路,從緩籌辦。

  (3)公布植棉製糖牧羊獎勵條例及嗎啡治罪條例。

  4﹐13(三,一八)

  (1)增修約法案審查委員會開會。

  (2)伍廷芳等在上海發起【華民請求各債權國允讓庚子賠款會】。

  4﹐14(三,一九)

  (1)公布新聞條例。

  (2)昌黎日兵槍殺華警案解,日道歉賠償。

  (3)新任駐英公使夏偕復呈遞國書。

  4﹐16(三,二一)

  (1)任命雷震春為京畿軍政執法處長。陸建章改任第七師師長。

  (2)日本大隈重信第二次內閣成立,加藤高明任外務省大臣(  山本內閣辭)。

  4﹐17(三,二二)

  (1)中英藏西謨拉會議英國代表麥克馬洪提出第一回修正案。

  (2)雲南臨安兵變,佔領縣城。  4﹐18(三,二三)任命第七師師長陸建章督辦西路剿匪事宜,趙倜為會辦(時盛傳陸將任山西都督)。

  4﹐20(三,二五)  (1)黑龍江第一路防營因改編譁變。

  (2)毅軍統領趙倜敗白狼於陝西鳳翔。  (3)中英藏西謨拉會議,中國代表提出第四次讓步案。

  4﹐21(三,二六)

  (1)任命潘矩楹署綏遠城將軍(張紹曾辭)。  (2)財政部通布二年度預算書。

  (3)廣東、湖南水災。  4﹐22(三,二七)

  (1)約法增修大綱提出於約法會議(第一讀,4﹐25二讀)。

  (2)處前湖南師長趙恆惕四年徒刑(9﹐13赦免)。

  4﹐24(三,二九)任命王占元幫辦湖北軍務,曹錕為長江上游警備總司令,吳光新署陸軍第二師師長。  4﹐25(四,一)任命朱啟鈐督辦京都市政事宜。

  4﹐27(四,三)中英藏西謨拉草約成立(陳貽範擅先簽署,而後呈報)。

  4﹐28(四,四)  (1)公布漁輪護洋緝盜獎勵條例。

  (2)廣西省決議仍以桂林為省會。

  4﹐29(四,五)

  (1)增修約法案通過於約法會議(三讀,議員莊蘊寬請修正【

  大總統攬統治權】一語,議長不付討論,莊即辭職)  。

  (2)廣東梅縣軍討龍濟光,佔海陽(旋敗潰)

  。

  4﹐30(四,六)豫匪白狼攻甘肅涇州。

  5﹐1(四,七)

  (1)公布中華民國約法(約法會議決議),廢止民國元年三月十一日之臨時約法。

  (2)布告增修約法經過。

  (3)廢止國務院官制,設政事堂於總統府。

  (4)特任徐世昌為國務卿。  (5)特任孫寶琦、朱啟鈐、周自齊、段祺瑞、劉冠雄、章宗祥、湯化龍、張謇、梁敦彥為外交、內務、財政、陸軍、海軍、司法、教育、農商、交通總長。

  (6)特派戴陳霖往西班牙出席萬國郵政會會議。

  (7)外交部電令陳貽範不得簽字於中英藏西謨拉會議正約,並向英使聲明,否認草約有效。

  (8)英美德法使館接外蒙庫倫活佛照會,宣布蒙古完全獨立,請派代表訂約。  5﹐2(四,八)

  (1)任命楊士琦為政事室左丞,錢能訓為右丞。

  (2)任命梁士詒為稅務處督辦(梁不見信於袁世凱,至是出公府)。

  5﹐3(四,九)

  (1)公布大總統府政事堂組織令。

  (2)任命張一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一·柯劭忞
  卷三百八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卷一·邵博
  附录·唐顺之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五百九·佚名
  通志卷一百七十二·郑樵
  一一九九 承办四库全书事务处为抬运书籍用苏拉文·佚名
  八五四 军机大臣奏四库全书分校王庆长呈请留馆片·佚名
  六四三 军机大臣于敏中奏阅看发下高朴名下书籍情形折(附单二)·佚名
  七四 徐锡麟事件·周作人
  萧坦之传·萧子显
  卷二十三 舆服上·龙文彬
  卷四十二·佚名
  129.檀道济唱筹量沙·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刘君锡

    (冲末扮李孝先上,诗云)心头一点痛,起坐要人扶。况是家贫窘,门前闻索逋。小生姓李,双名孝先,祖居襄阳人氏。自幼父母双亡,习儒不遂,去而为贾。只因本钱欠少,问本处庞居士借了两个银子做买卖,不幸本利双折,无钱还他。小生前者往县

  • 卷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十一相和歌辞子夜春歌【王翰 以後并清商曲其器有钟磬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箎埙等十五种为一部唐又增吹叶而无埙长安以後工伎寖缺与吴音转远开元中刘贶以为宜取吴人使之传习以问

  • 内篇 采撰第十五·刘知几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是知史文有阙,其来尚矣。自非博雅君子,何以补其遗逸者哉?盖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椠之客,何尝不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   观夫丘明受《经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九·佚名

    嘉靖三十九年十月癸巳朔时享 太庙命驸马都尉李和代 颁明年大统历 以旱灾免狭西延安庆阳二府所属州县并卫所税粮有差○甲午 孝洁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陵寝 建金箓酬恩秋报大齐于朝天官三日夜 以永寿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宣德十年八月庚子朔 上谕行在礼部臣曰今边境用兵赤城巡哨官军备极艰苦尔礼部速差官赍银布往赏劳之官银二两军一两红绿绵布二匹○升浙江台州府黄岩县知县周旭鉴为本府通判仍理县事旭鉴在任诛锄凶恶殆尽以能吏称故有是

  • 罗通传·张廷玉

    罗通,字学古,吉水人。永乐十年(1412),中进士。被任为御史,巡按四川。都指挥郭斌贝与清军御史汪淋中勾结为奸,罗通上奏弹劾,将他们逮捕治罪。三殿失火,他与同官何忠等人极力指出时政的失误。因为违逆了皇上的心意,他被派出任交

  • 卷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四十礼略吉礼【五】上陵【臣】等谨按郑志上陵一门载於吉礼之次以事系祭祀与山陵之典有别也我皇朝尊祖敬宗典章详审超轶往代谒陵大礼宪古准今尤为隆备谨述钜典载於篇中以彰圣朝诚孝之上仪焉肇祖

  • 卷二百九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九十舆地考【二十二】贵州省【臣】等谨按马氏舆地考於荆州境内备列费思夷播珍溱诸州皆今之贵州地夫古荆州以岭峤为限说者谓自巴东踰江而南为四川酉阳州又迤逦而东南经湖南之永顺辰州沅

  •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司马迁

    【索隐】:列传者,谓叙列入臣事迹,令可传於後世,故曰列传。【正义】:其人行迹可序列,故云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诗书虽缺,【索隐】:按:孔子系家称古诗三千馀篇,孔子删三百五篇为诗,今亡五篇。又书纬称孔子求得黄帝玄

  • 卷一百一·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一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一><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一>敦【鄭

  • 孟子精义卷七·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七 宋 朱子 撰 离娄章句上 孟子曰离娄之明章 尹曰治国而无法度未有能成善治者也虽聪巧有过人之知不以仁政不法先王何异舍规矩而欲成方员舍六律而欲正五音也哉是以孟子反覆开陈而继之曰责

  • 卷之五十四·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五十四信昆弟之信《史记》:成王恤其弟叔虞戏,削桐叶为珪,曰:吾以此封若。史佚命择日,王曰:五口与之戏尔。史佚曰:天子无戏言,士一闷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遂封叔虞於尧之故墟,号日唐侯。录曰:柳子曰:王之弟当封耶,周公

  • 卷三百·佚名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三十九之三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行佛十力甚深性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行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甚深性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舍利子,佛十力甚深性则非佛

  • 卷第三十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三十二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云门宗南岳下七世云门偃禅师法嗣韶州双峰竟钦禅师益州人。开堂日。云门躬临证明。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

  • 第四十二章 略究四部义·多罗那他

    以上所述的僧伽一切部派都是由四部和十八部分出来的,因此,若是略引其端述说他们的安立,那末,解释十八部各自的见行虽然没有什么不一致,但对分裂的情况,产生了种种不同的意见。上座部诸师的意见:最初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大

  • 第三 瞋怒八偈经之义释·佚名

    一 一部之人人 实有瞋怒意 以言[诽谤]语 他人[妄信彼] 意彼为真实 以言[诽谤]语 牟尼不接近 所生[诽谤]语 故牟尼何处 亦无有[心]栽(七八〇)&ldquo;一部之人人!实有瞋怒意,以言[诽谤]语&rdquo;者,彼等之外学是有瞋怒之意、瞋

  • 入蜀记·陆游

    《入蜀记》6卷,南宋陆游撰。陆游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8)十二月被授夔州通判,次年闰五月十八日以故乡山阴动身赴任,于十月二十七日方抵夔州。《入蜀记》就是他在赴蜀途中记其所见所闻的一部日记。此书与一般行记惟知流连

  • 论语注疏·邢昺

    三国魏何晏集解,唐陆德明音义,宋邢昺疏。二十卷。汉代传《论语》者有三家: 《鲁论语》,鲁人所传,即今所行篇次。《齐论语》,齐人所传,别有《问王》《知道》二篇,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古论语》,汉景帝时